使用者行为视角的高校架空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例

作者:金珊 何劲 陶伊奇
单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选取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对其在非就餐时段的公共空间功能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行为注记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感知,探寻使用者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高校架空空间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使用者行为架空空间使用后评价行为注记问卷调查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2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参考文献[1] Tao Y, Lau S S Y, Gou Z,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semioutdoor learning spaces in the tropics:Spatial settings,thermal environments and user perceptions[J].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19, 28(10):1368-1382.

[2] 乐陶群.珠三角紧凑住区底层架空休憩空间功能指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 陈义勇,刘涛.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J].建筑学报,2016(2):107-112.

[4] 陈光.广州地区底层架空对教育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 姜奥林.夏热冬冷地区住宅架空层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探究——以武汉地区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6]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 Chun C, Kwok A, Tamura A. Thermal comfort in transitional spaces-basic concepts:Literature review and trial measurement[J]. Build Environ, 2004, 39:1187-1192.

[8] 谢嫦娥.南方高校建筑中的底层架空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94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