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及周边环境超长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作者:周学民 王兴康 赵建立
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福建罗源钢坯打捞工程围护桩施工遇到的问题, 分别从复杂地质条件下全套管掘进钻孔工艺、桩身垂直度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及拔管控制等方面, 提出了长度达63m的超长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基坑开挖完成后, 围护桩的成桩质量及效果明显优于泥浆护壁灌注桩, 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无污染、适用条件广、对周边扰动小、成桩效果好, 能够有效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下施工,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全回转全套管 灌注桩 掘进 垂直度 拔管 施工技术
作者简介: 周学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zxm800@126.com;
基金:中国二十冶集团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专项基金资助 (SSY2011-006);

 

0 引言

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利用全回转全套管钻机, 将预制好的钢套管通过360°回转压入地层至一定深度, 通过冲抓斗将钢套管内的土体取出, 再逐步压入套管成孔, 最后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起拔钢套管的施工方法[1]。这种技术不用泥浆护壁, 具有环境友好、适用地层广、对周边土体影响小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淤泥、卵砾石及全风化基岩等多种地层[2] (也称为万能工法) 。

目前, 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深度较浅, 大多在40m范围内。虽然也有桩长超过40m的情况, 但钢套管不再拔出。对于采用该技术施工桩长超过60m并回收钢套管的超长灌注桩, 可参考的国内外成熟经验较少。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成孔深度的增加, 钢套管与土体的摩擦力也逐步增大, 对压入和起拔套管带来较大困难。在成孔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 全套管的垂直度、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等参数也会对起拔钢套管带来影响[3]。一旦钢套管无法拔出, 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福建罗源钢坯打捞工程, 针对遇到的地质条件复杂、临近既有厂房和生产线基础 (损坏不宜扰动) 、地下障碍物过多、围护桩较长等问题, 分别从钻进工艺研究、垂直度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控制、起拔控制等方面, 对超长 (60m) 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技术进行研究, 解决了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 顺利回收钢套管, 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1 工程背景

1.1 项目概况

原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精炼分厂钢坯堆放区由于钢坯堆载超负荷, 地下基础失稳, 致使大约2万~3万t (1 500~2 000块) 钢坯下沉埋入地下淤泥层中。钢坯在下沉过程中带动周围土体位移, 致使钢坯库部分厂房发生垮塌, 柱下预制桩基础严重破坏。经后期物探, 钢坯最大埋深约30m。

发生垮塌的钢坯库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如图1所示, 东面紧临钢坯生产线, 西面贴近钢坯库未垮塌部分, 南面靠近带钢厂房, 北面贴近精炼厂电气室及设备维修间。

图1 现场平面位置Fig.1 Field plan position

图1 现场平面位置Fig.1 Field plan position

 

另外, 东侧紧贴连铸钢坯生产线及与钢坯生产线平行布设有1条电缆沟, 平行于带钢厂房外墙埋设有1条1 600的排水管及1条400的输气管。

确保周边构筑物和管线安全下, 为顺利将沉入地下的钢坯打捞出来, 需建立可靠的基坑围护体系, 逐步进行基坑开挖、打捞钢坯、施工水平支撑结构。

1.2 工程地质

钢坯打捞场地位于罗源湾北岸, 属滨岸相沉积地貌, 原被海水覆盖, 经修筑海堤及大面积填方后现为陆地。场地现地形标高在4.810~6.010m, 平均为5.310m。从地质勘察报告可以看出, 基坑围护结构需穿越的土层依次为上部杂填土、淤泥、淤泥质土、黏土层、砂砾石层、黏土层、卵石层、强风化岩。其中淤泥、淤泥质土具有厚度大 (约40m) 、含水量高 (达70%以上) 、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不利特性。淤泥层中还存在大量的断桩、孤石、破碎钢筋混凝土 (原地坪) 及钢坯。这些因素均给围护结构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1.3 围护设计概况

为顺利打捞钢坯, 基坑开挖深度设计为30m, 采用双排灌注桩+内衬墙+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围护桩内圈为ф1 200@2 000的灌注桩, 有效桩长55.8m, 外圈为ф1 000@2 000, 有效桩长≥60.8m, 进入⑧1层强风化岩至少1m。内外圈灌注桩交错排布, 如图2所示。

图2 基坑围护示意Fig.2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 support

图2 基坑围护示意Fig.2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 support

 

1.4 工程难点

1) 淤泥层厚, 地下障碍物和钢坯游离不定, 受到外界扰动时易进入设计桩位。

2) 施工区域狭小, 成槽机等大型施工机械无法展开。

3) 桩长过长, 受地下障碍物和施工扰动影响, 桩身垂直度不易控制。

4) 超长 (>60m) 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 (回收钢套管) 尚无成熟经验可参考。

针对上述问题, 为限制钢坯的进一步移动, 减少施工振动, 保护周边建筑, 在基坑东侧和北侧共排布20根1.2m长的灌注桩, 采用全回转全套管技术施工。同时, 为顺利回收钢套管, 在施工过程中分别从钻进工艺、垂直度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及起拔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

2 超长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2.1 钻进工艺研究

当灌注桩成孔深度超过40m后, 应根据地层特点采取相应的钢套管钻进及取土方式, 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土体的影响,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起拔钢套管时的阻力。

1) 对于一般土层如黏土、砂性土等, 应使钢套管超前下沉, 再利用冲抓斗取土, 始终保持钢套管内土柱高约30cm, 以确保垂直度, 如图3所示。

图3 一般土层中挖掘进度控制Fig.3 Drilling control under normal layer

图3 一般土层中挖掘进度控制Fig.3 Drilling control under normal layer

 

2) 对于软弱土层, 尤其是厚度超过20m的淤泥层, 为防止钢套管外的淤泥绕流[4]、控制孔壁质量及开挖方向, 也应使套管超前下沉, 并始终保持钢套管内土柱高度为l~1.5m, 如图4所示。

图4 淤泥质层及软黏土中挖掘进度控制 (>20m厚) Fig.4 Drilling control under silt and soft layer (>20m)

图4 淤泥质层及软黏土中挖掘进度控制 (>20m厚) Fig.4 Drilling control under silt and soft layer (>20m)

 

3) 对于坚硬土层如卵石层、砾石层, 应使落锤或冲抓斗超前下挖20~30cm, 如图5所示。在这种土层中套管的下沉是非常困难的。如不采取超前开挖措施, 仅利用夹持压力强行将套管压入土层中, 硬质土和套管壁间的阻力较大, 不但会磨损套管, 而且在成桩阶段也会对起拔套管造成困难。

图5 硬质砂土及卵石层中挖掘进度控制Fig.5 Drilling control under hard rock layer

图5 硬质砂土及卵石层中挖掘进度控制Fig.5 Drilling control under hard rock layer

 

4) 如遇承压含水层, 尽可能将套管钻进至相对隔水层, 然后抽除套管内水后再用冲抓斗予以取土[5]。这样可以防止套管外的承压水流失过多, 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2.2 垂直度控制

套管回旋压入过程中, 应及时监控和调整地面以上套管的垂直度, 满足设计要求。更重要的是, 若在压入过程中套管垂直度偏差过大, 将会引起土体与套管的摩擦力增大, 导致拔管困难。尤其是在桩长40m以上的超长桩施工中, 甚至会发生拔不出套管的情况, 损失套管。

一般情况下, 在套管的左右、前后2个方向上, 应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控制套管垂直度。若现场条件不允许, 也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垂直度控制装置[6]。在套管的左右、前后2个方向由专人同时监控。其中1人应是全回转全套管机的专职司机, 以便及时发现垂直度偏差及时调整。当发现套管垂直度偏差时, 可将套管提起50~80cm, 再缓慢重新压入, 逐渐找回偏差, 保证套管的垂直度要求。

图6 垂直度控制装置Fig.6 The device of verticality control

图6 垂直度控制装置Fig.6 The device of verticality control

 

2.3 起拔控制技术

当套管钻进至设计标高位置, 完成清孔、吊放钢筋笼等工作后, 应尽快浇筑混凝土, 避免套管停留时间过久, 造成起拔困难。由于灌注桩较长, 且地下淤泥层较厚, 如果控制不好, 会产生以下问题。

1) 如果套管内混凝土浇筑量较少就起拔套管, 会引起套管外的土体进入套管内, 影响桩身质量。

2) 如果浇筑完混凝土立即起拔会造成扩径。

3) 如果停留时间过久, 混凝土凝固后会与钢套管黏在一起, 造成起拔困难。

图7给出了现场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停留时间过久, 发生的套管起拔困难造成断桩的情况。

图7 断桩Fig.7 Cracked pile

图7 断桩Fig.7 Cracked pile

 

经过多次试验研究, 针对超长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 取得以下经验数据, 以供参考。

1)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 应先灌入2~3m3混凝土, 将套管转动后提升20~30cm, 以确定机械上拔力是否满足要求。不能满足时, 则应采用起重机辅助起吊。

2) 灌注过程中, 应确保混凝土高于套管端口至少2m, 防止上拔过快造成断桩事故。

3) 拔管初始时间与混凝土凝固时间密切相关。待最初浇筑混凝土凝固15min, 即可缓慢转动套管, 与吊机配合依次快速逐节将套管拔出。

4) 在淤泥层厚度为20m以上的土层中拔管时, 应注意将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 (20~30min) , 避免拔管后混凝土挤压周围土体产生扩径。

2.4 成桩效果

超长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研究, 解决了围护桩施工遇到的各种问题, 避免了对钢坯的扰动, 有效限制了钢坯的持续移动, 顺利成桩。同时, 周边已发生破坏的构筑物桩基础也未发生进一步变形。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重点研究了利用全回转全套管钻机施工超长灌注桩时, 在不同地层钻进方式、垂直度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及起拔控制等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通过本文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利用全回转全套管钻机施工超长灌注桩, 应根据不同的地层特点, 采取相应的钻进及成孔方式, 以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 为顺利拔管创造条件。

2) 为减少土体与钢套管的摩擦力, 应采用经纬仪、全站仪或图6的装置时刻监控套管垂直度。垂直度偏差过大时, 必须提管重新压入, 确保垂直度。

3) 为确保桩身质量、顺利起拔套管, 应当根据不同土层, 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 以免造成埋管或桩身扩径等问题。

 

参考文献[1]宋志彬, 冯起赠, 和国磊, 等.全回转套管钻机和全套管施工工艺的研究[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 2013 (9) :29-36.

[2]郭传新.全套管冲抓斗钻孔机的全回转套管装置[J].工程机械, 1999 (11) :2-5, 51.

[3]王永才.全回转全套管钻机成桩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S) :239-241.

[4]司清华, 牟仁德.捷程MZ系列全套管嵌岩咬合桩在抛石填海地层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5, 44 (10) :131-134.

[5]沈保汉, 刘富华.第三讲捷程MZ系列摇动式全套管钻机[J].施工技术, 2006, 35 (7) :96-98.

[6]赵建立, 韩健.快速监测桩施工垂直度的简易装置:中国, ZL201320136618.1[P].2013.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Ultra Long Filling Pile with Full Rotary Casing Method Under Conditions of Complex Geolog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ZHOU Xuemin WANG Xingkang ZHAO Jianli
(China MCC20 Group Co., Ltd. Ningbo Ershiye Construction Co., Ltd.)
Abstrac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alvage billet project in Luoyuan Fujian, the technology of ultra-long filling piles with full rotary casing (TUFPFRC) was adopted to build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 The drilling technology, verticality control, concrete solidification speed, and case pulling control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conditions of complex geolog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TUFPFRC for the length of 63 m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quality of filling pile by TUFPFRC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one by the method of slurry wall. The TUFPFRC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non-pollution, wide application condition, small disturbance to surrounding, and good effect of pile. This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filling pile for various conditions complex geolog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iveness is significant.
Keywords: full rotary casing; filling pile; drilling; verticality; case pulling; construction;
94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