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端部连接方式综述与发展
0 概述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占有绝对比重
本文梳理国内外已有双T板端部连接节点的构造形式和研究进展,分析各连接节点的特点,归纳各节点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快捷、高效的适用于国内多层装配式建筑的双T板新型钢质企口连接方式,对其设计要点及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投入工程应用进行相关探索。
1 双T板端部连接方式研究及应用现状
双T板与支承构件的连接方式以焊接、螺栓的干式连接方式为主。根据双T板的受力特点,其端部与支承构件的连接方式均为简支连接,具体支座可分为固定铰支座、滑动铰支座两种。当用于楼盖时,多设置后浇混凝土层以形成装配整体式楼盖。
双T板的支承构件有矩形梁、倒T形梁、墙等,双T板端部可分为全截面和企口变截面
1.1 全截面双T板连接方式
全截面双T板设计简单,制作难度小,为降低结构层高多与倒T形梁配套使用,也有与矩形梁、预制墙构件连接的构造。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18G432-1)
王戈等
黄文等
图2~4连接方式的双T板保持全截面,端部无需特殊的配筋设计。图2、图3的连接方式主要用于屋面板,图4的连接方式主要用于楼面板。图4连接方式中支承构件、双T板能够通过混凝土局部承压验算,也可采用如图3方式取消连接处钢板预埋件。
1.2 带企口双T板连接方式
企口变截面双T板可以降低结构层高、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可与矩形梁、倒T形梁配套使用。由于双T板肋窄、肋高较大且端部配筋复杂,国内外对双T板企口变截面处的配筋设计进行了较多研究。
Mattock等
Nanni等
Botros等
赵勇等
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企口双T板端部斜裂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相应的位置配置抗剪钢筋穿过可能的斜裂缝截面以限制斜裂缝的开展;由于双T板肋窄,建议采用C形的吊筋形式,C形筋的弯弧内半径需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大跨重载的全截面双T板高度往往较大,采用倒T形梁的构造形式可有效地减小层高,但倒T形梁配筋复杂、挑耳材料用量大、生产复杂、安装偏差要求高。另外,变截面双T板的企口传力路径复杂,设计制作的难度也很大。综上,有必要开发针对矩形梁和全截面双T板的更简便连接方式。
1.3 借助悬挑预埋部件连接方式
Poore等
PCI设计手册(第七版)
上述借助悬挑预埋部件连接,均将设计制作完整的预埋部件整体埋入双T板的内部,以悬挑出来的钢件为媒介将双T板与支承构件连接形成整体。双T板保持全截面,无需特殊的构造,板顶近似与支承梁平齐,可以起到降低结构层高的效果。但Loov hanger连接方式悬臂钢件为钢板,对于跨度、荷载较大的双T板,容易变形过大发生失稳,造成安全隐患。考虑到国内钢结构抗火和耐腐蚀的实际情况,钢质悬挑部件直接应用难度较大。
在借鉴上述借助悬挑预埋部件连接的基础上,研发符合中国工程实际情况的高效连接方式很有必要。
2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端部的新型钢质企口连接
2.1 新型钢质企口连接的主要特点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结合国内双T板肋窄和端部配筋较密等实际情况,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基础,对已有借助悬挑预埋部件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即为新型钢质企口连接方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将顶部型钢改为内部灌满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的实心钢管。此项举措不仅能减小钢管的截面尺寸以适应双T板肋窄的情况,而且可以提高钢材的抗火及耐腐蚀的性能。
(2)将竖向抗剪钢筋形状改为
(3)可同时适用屋面装配式连接与楼面装配整体式连接,支承梁可为非叠合矩形梁,双T板端部保持全截面,可有效降低结构层高,提高施工效率。
(4)双T板端部无需配置复杂的受力钢筋,设计简便,制作与施工安装工艺简单,综合经济性好。
作者已完成新型钢质企口连接的试验研究并申请有关专利,目前专利已发布
2.2 新型钢质企口连接的构造与生产
本研究提出的新型钢质企口连接,即将钢构件预埋在双T板的内部,通过顶端悬挑出来的悬臂钢质部件将双T板挂在矩形支承梁上,支承梁顶相应位置预埋钢板。钢质企口连接构造见图12,包括内注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的悬臂钢管及U形钢带、顶部受拉钢筋、底部摩擦抗剪钢筋、竖向抗剪钢筋。U形钢带焊接在悬臂钢管侧面,将悬臂钢管锚固在双T板内部。顶部受拉钢筋焊接在悬臂钢管的底部中心位置。底部摩擦抗剪钢筋焊接在U形钢带底部中心位置。竖向抗剪钢筋底部包在预应力钢筋外侧,顶部延伸至试件顶面。为防止产生附加偏心距,顶部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应该在钢管的中心位置。将整个钢质企口加工完成以后将其放在双T板的模具内并可靠定位,待双T板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后完成构件制作。
双T板的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要防止钢质企口悬挑部分碰撞损坏。在构件制作及吊装施工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误差在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双T板安装就位的过程中,要保持支承梁上钢板和悬臂钢管表面平行且对中放置,防止产生附加的弯矩作用,影响整个构件的受力性能。
2.3 新型钢质企口连接的传力机理和设计流程
新型钢质企口连接传力路径简单、明确。竖向支座反力通过悬臂钢管传给U形钢带;U形钢带通过其包围的混凝土及底部摩擦抗剪钢筋将竖向力传给构件截面,最终由肋梁内部的抗剪钢筋承担竖向支座反力。水平支座反力通过悬臂钢管传递给末端的抗拉钢筋。
钢质企口连接的设计为控制各组成部分的承载力及变形,包括受拉、受弯、受剪承载力及转动变形。下面将阐述其设计流程:
(1)U形钢带的设计。竖向支座反力通过悬臂钢管传至钢带,考虑其受拉承载力以确定其截面尺寸,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2)悬臂钢管的设计。悬臂钢管为内部灌注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矩形实心钢管,作为连接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刚度和承载能力决定整个企口的受力性能。支座反力作用其上,按照《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
(3)配筋设计,包括顶部钢筋的抗拉设计、底部钢筋的摩擦抗剪设计和竖向钢筋的抗剪设计。顶部钢筋只承担水平拉力,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2.4 工程应用展望
虽然新型钢质企口连接具有较多的优势,但为将钢质企口与双T板合理配套使用,使其具备完整的应用技术体系,研发团队正在进行如下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1)定量化设计。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永久荷载及施工顺序影响,提出钢质企口设计考虑的作用取值方法。参考PCI设计手册(第七版)
(2)产品标准化。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应用效率,对钢质企口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提出关键参数供设计与工程应用人员直接选用。
(3)检验与验收。为形成配套的产品体系,确保钢质企口的质量,针对钢质企口连接的受力提出可靠的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以便应用于钢质企口产品的研发定型及型式检验、生产检验、出厂检验、进场检验等检验与验收场景。
(4)应用场景。此连接方式既可进行纯干式连接,也可应用于有后浇层的工程中。若采用纯干式连接,建议悬臂钢管与支承构件顶部预埋钢板焊接连接;若应用在有后浇层的工程中,需考虑后浇层的设计方式及后浇层对钢质企口承载力的影响。
除了新型钢质企口本身,为工程化应用还应该对悬臂钢管搁置位置处支承构件的构造及设计计算、有后浇层的结构中钢质企口与支承构件的整体设计、双T板端部板面和肋梁钢筋网片构造形式、后浇层混凝土抗裂与引导开裂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3 结语
在按全截面连接、带企口连接、借助悬挑预埋部件连接3种方式总结国内外双T板端部连接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工程情况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工程的新型钢质企口连接方式,对其主要特点及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工程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展望。新型钢质企口连接方式可采用纯干式连接,也可应用在有后浇层的工程中,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和经济性好等优势,可为各类多层建筑的楼盖中应用双T板提供参考和依据,为进一步推广双T板的应用提供可靠支撑。
[2] 易仟,李崇智,蒋勤俭.基于政策分析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研究[J].建设科技,2017,348 (22):50-52.
[3] 王晓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J].城市住宅,2014,231 (5):26-33.
[4] 程春森.预制混凝土双T板企口端部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6.
[5] 李江涛,张克,文善平,等.上海颛桥万达广场PC结构设计回顾与思考[J].建筑结构,2018,48(S1):624-631.
[6] 李伟兴.预制双T板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特点及案例介绍[J].混凝土世界,2019,126 (12):35-41.
[7]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坡板宽度2.4m、3.0m;平板宽度2.0m、2.4m、3.0m):18G432-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8] 王戈,万俊飞,叶彬,等.一种预应力双T板楼板与预制梁的连接结构:201910021045.X[P].2019-5-3.
[9] 黄文,何金生,赵培.一种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201420404775.0[P].2014-11-26.
[10] 周光毅,张广韬,白羽,等.装配式停车楼建造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4):26-30.
[11] MATTOCK A H,THERYO T S.Strength of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s with dapped ends[J].PCI Journal,1986,31(5):58-75.
[12] NANNI A,HUANG P C.Validation of an alternative reinforcing detail for the dapped ends of prestressed double tees[J].PCI Journal,2002,47(3):38-50.
[13] Precast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Institute.PCI design handbook[M].5th ed.Chicago:PCI,1999.
[14] BOTROS A W.Behavior and design of dapped end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D].Raleigh: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15.
[15] Precast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Institute.PCI design handbook[M].7th ed.Chicago:PCI,2010.
[16] 赵勇,张辉,程春森.预制混凝土双T板企口端部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39(S2):28-35.
[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2015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8] POORE L E.The development of a steel embedded connection for double-tee beam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Science.San Diego:IEEE,2009:1-156.
[19] MANDARINO A.An investigation of Cazaly hanger behavior[D].Windsor:University of Windsor,2007.
[20] 王晓锋,赵广军,那振雅.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202010030651.0[P].2020-01-13.
[21]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