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超高层项目大偏心梁柱节点是否采用水平加腋构造的研究
0 前言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但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柱截面尺寸和承载力比梁大很多,梁柱偏心对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此时再坚持采用梁端水平加腋措施,往往会对建筑室内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针对一个具体工程案例,定量研究该项目中梁柱偏心的影响及水平加腋的必要性。
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7度抗震地区,建筑功能为公寓及酒店式办公楼,建筑高度 178 m,结构大屋面高度 159m,共42 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平面狭长、核心筒高宽比大。建筑平面X向长63m,Y向最宽处为31.7m,最窄处为19.3m,整体高宽比最宽处为5,最窄处为8.3;核心筒高宽比最宽处为17,最窄处为29.4。由于核心筒Y向宽度过小,为保证结构抗侧刚度,在外框布置了多个长柱,柱截面尺寸为800×1 700。
标准层建筑及结构平面布置分别如图1,2所示,为减小对室内空间的影响,外框梁均平齐柱外边线设置,梁截面为500×700,梁中心线与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达到500mm,超过柱宽度的1/4,形成大偏心梁柱节点。
2 梁柱偏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根据过往的工程实践及试验研究,梁柱偏心通常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梁端竖向剪力对柱产生附加偏心弯矩。
(2)降低梁柱节点的约束效应,影响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Vj可以依据抗震规范附录D公式验算:
式中:N为对应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较小值,其取值不应大于柱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50%,当N为拉力时,取N=0;rRE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取0.85;ηj为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fyv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svj为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s为箍筋间距;bc为验算方向的柱截面宽度;bj为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hj为节点区有效高度;hb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as′为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对梁柱偏心节点,式(1)的关键参数是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bj。根据文献
(3)如图4所示,地震等水平力作用下,梁端弯矩会使梁面筋产生单方向的拉力F,并对柱产生附加扭矩。根据文献
3 针对本项目的梁柱偏心影响定量分析
(1)梁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定量分析
选取典型节点,分析了三种节点情况:梁偏心方案、梁居中方案、梁偏心+水平加腋方案,典型节点布置方案见图6。
典型节点梁偏心产生附加弯矩统计对比 表1
方案 |
X向梁端 剪力/kN |
Y向梁端弯矩 /(kN·m) |
柱偏心弯矩 /(kN·m) |
梁偏心方案 |
-150.6/157.1 | -49.7 | -50.1 |
梁居中方案 |
-140.5/150.3 | -29.0 | -206.7 |
梁偏心+水平加腋方案 |
-111.3/119.7 | -59.3 | -133.4 |
表1为三个方案的梁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统计对比,图7为各方案的节点弯矩分布图,图8为附加偏心弯矩的作用原理,图中Vb1,Vb2分别为左、右梁端弯矩。可以看出,对本项目来说,X向梁偏心所产生的附加弯矩正好可以和Y向梁的弯矩抵消,因此梁偏心对减小柱端弯矩是有利的,梁居中方案和梁偏心+水平加腋方案的柱弯矩反而更大。
(2)梁柱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
对上述典型梁柱偏心节点,根据式(1),截面有效验算宽度bj按图9取500mm,即柱有效截面仅为500×800;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按最保守情况按左右梁端弯矩之和Mb=1 034kN·m进行反算,依据抗震规范附录D的公式(D.1.1-1)计算得到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为1 761kN;ηj偏于安全取1.0,ft取1.89N/mm2,fc取23.1N/mm2,hj取800mm,bc取1 700mm,fyv取360MPa,N按照柱轴压比0.5情况反算,箍筋按照4■12@100考虑,hb0取665mm,as′取35mm,得到核心区抗剪承载力为:
可见由于本项目柱截面较大,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比梁(C35)高,即使是按照最不利情况验算,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也有足够的富余。
(3)楼板对柱抗扭的贡献
根据典型梁端配筋,按照最不利情况计算梁面筋产生的拉力F为1 908kN,考虑0.6m的偏心距,则梁钢筋对柱产生的最大扭矩为1 150kN·m。采用YJK软件建立细分楼板的全楼有限元模型(图10),将此扭矩加在柱中心,可以得到柱实际承担的扭矩仅为192 kN·m,为施加扭矩的17%,即83%的扭矩都被抗扭刚度更大的楼板承担了。则柱实际分配到的192kN·m附加扭矩,可由柱箍筋承担,计算仅需ϕ10@100的箍筋即可,实际柱构造配箍远大于此。
4 结语及建议
由于本项目柱大梁小、柱强梁弱的特点,计算分析表明,即使不采用梁端水平加腋措施,柱抗扭承载力和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都仍有较大富余,不做水平加腋对减小柱的附加偏心弯矩甚至还是有利的。因此,本项目可以不再采用梁端水平加腋措施,以保证建筑室内效果。但考虑到与不偏心节点相比,梁柱偏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点的抗震延性,根据文献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郑琪,方鄂华,柯长华,等.钢筋混凝土大偏心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2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