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对粉质黏土地层变形的影响

作者:朱帆济
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为研究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对粉质黏土地层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市地铁29号线工程为依托,借助水准仪和自主设计可伸缩沉降板监测地表和深部土体竖向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表现为先沉降后隆起再沉降的变化规律;深部土体竖向位移具有与地表类似的变化规律,当盾构刀盘脱离监测断面> 23. 5m时,最大隆起达15mm。
关键词:地下工程地铁盾构变形监测
作者简介:朱帆济,高级工程师,E-mail:33579435@qq.com;
基金: -页码-:71-73

  0 引言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盾构法进行地铁隧道掘进施工,该施工方法在环境影响、精度控制和施工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隧道盾构施工向更大直径、更复杂地层和更小扰动方向发展[1,2,3],关于大直径(直径>10m)盾构施工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较多成果[4,5,6,7,8]。以武汉市地铁29号线工程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区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施工、监测方案,得到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周边土体变形数据,从而分析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对武汉地区粉质黏土地层变形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武汉市地铁29号线工程线路全长约24km,共14座换乘车站,沿线过渡段0.24km,其余为地下段和高架段。采用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外径11.4m,内径10.4m,掘进过程中为研究周边地表变形规律,沿轨道走向(NE44°)选取Ⅰ,Ⅱ号断面进行监测。其中,Ⅰ号断面位于商贸南二路西南侧约211m处,断面与轨道走向垂直,方位为SW45°;Ⅱ号断面位于箱涵东北侧约195m处,垂直轨道轴线方向布置断面,方位为SW48°,2个监测断面距离为637m。

  拟建工程处于剥蚀、残丘地貌单位,地表起伏较小,线路海拔高度一般为30.000~50.000m,局部低至20.000m。沿线地势开阔,局部建筑物分布较密集,多为绿化带。研究区上部覆盖层主要分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耕植土、含粉细砂黏土、粉土质砂和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下白垩系砂岩。覆盖层地层基本情况为:(1)耕植土以灰黑色、灰褐色为主,潮湿,松散,主要由粉土、植物根系构成,含少量建筑垃圾,揭露厚度约1.0m;(2)含粉细砂黏土土黄色,稍湿,松散~中密,主要由黏土和粉细砂构成,揭露厚度约4.0m;(3)粉土质砂灰褐色,潮湿,中密,主要由泥岩、砂岩风化剥蚀搬运形成,可塑状,揭露厚度一般为2.0m;(4)粉质黏土黄褐色、黄灰色,潮湿,中密,可塑状,含少量砂岩碎块石,钻探深度为未揭穿,揭露厚度20.0~21.0m。

  工程区未见大型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发育,附近未见大规模活动断裂发育,但第四纪断层较发育,晚更新世活动不明显,未见错距,多为剪切节理或规模较小的正断层,仅发育数条挤压揉皱带,带内岩体破碎,破碎带宽一般为5.0~8.2m,整体构造较稳定。研究区地下水位主要为降雨垂直入渗和湖泊河流侧向补给,地下水位变幅较小,埋深一般为3.4~6.0m。

  2 施工技术

  2 个监测断面所在隧道均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盾构机外径10.5m,总长12.4m,管片拼装位置距刀盘约8m,管片拼装完成4m后脱出,整体配套总长95m。隧道支护衬砌所用管片厚50cm,选用通用楔形环状结构,抗渗等级P12,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每个衬砌闭环由9块管片组成,其中B1~B6为标准块,F为顶拱块,L1,L2为衔接块,盾构施工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盾构施工典型断面

  图1 盾构施工典型断面  

   

  盾构掘进阶段首先需通过控制泥水仓压力保证隧道开挖断面的稳定,施工过程中泥水仓土压力上、下限值通过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分析确定。当盾构机位于透水层时,采用水土分算的方式确定土压力;当盾构机掘进至不透水层时,采用水土合算的方式确定土压力。盾尾同步注浆能有效填补掘进过程中产生的不利空隙,防止地下水渗漏,控制围岩变形。本研究盾构区间6处盾尾同步注浆,保持盾尾注浆量超过盾尾空隙体积的30%~70%。

  3 现场监测与结果分析

  3.1 监测方案

  为监测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土体变形,主要监测地表竖向位移、深部土体竖向位移。监测地表竖向位移时需钻孔打穿路基,然后在孔内浇筑水泥砂浆并插入钢筋,防止监测点受路基的干扰,通过数字水准仪进行测量,每个监测断面布设监测点DB1~DB7,如图2a所示。监测深部土体竖向位移时,首先钻孔至隧道上方(钻孔直径130mm,深14.5m),然后将可伸缩沉降板置于孔底,可伸缩沉降板上部通过测杆相连,外部为沉降管,防止坍孔。通过水准仪监测测杆变化情况,测量精度0.2mm,在隧道上方布设监测点FC1-2,FC2-2,FC3-2,如图2b所示。

  图2 监测点布置

  图2 监测点布置  

   

  3.2 地表竖向位移

  选取Ⅰ号监测断面得到的地表竖向位移进行分析(见图3),刀盘位置为0m时表示刀盘刚好进入监测断面,负值表示刀盘未到达监测断面,正值表示刀盘通过监测断面。由图3可知,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可划分为以下阶段。

  图3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图3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1)第1阶段盾构刀盘位置<-10m时,土体受挤压作用发生隆起,地表发生竖直向上的位移,但位移量较小,为0~3mm。刀盘位置为-10~0m时,部分监测点对应的地表沉降速度加大。

  2)第2阶段盾构刀盘位置为0~10m时,监测断面不再受刀盘推力作用,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不断纠偏,刀盘外径略大于支护壳体外径,导致存在一定超挖现象。刀盘位置为4m时,由于泥水仓压力对监测断面土体起压密作用,导致地表发生隆起。随着注浆施工的进行,土体沉降得到控制,发生竖直向上的位移,10m刀盘位置处地表竖向位移为5~10.5mm。

  3)第3阶段盾构机掘进至盾尾脱出,由于存在超挖间隙,且土体发生卸荷,地表发生短时沉降(约2mm),部分监测点对应的地表向上隆起。当盾尾脱离监测断面约9.3m后,盾尾注浆压力导致的地表隆起最大值约为9mm,随后地表开始沉降。

  综上所述,监测数据显示掘进过程中隧道上方两侧地表竖向位移并非对称分布,当刀盘脱离监测断面>21.5m时,地表整体变形表现为沉降。

  3.3 深部土体竖向位移

  深部土体竖向位移如图4所示,可将位移变化规律划分为以下阶段。

  图4 深部土体竖向位移

  图4 深部土体竖向位移 

   

  1)第1阶段盾构刀盘未到达监测断面,深部土体变形主要表现为沉降。

  2)第2阶段盾构刀盘到达监测断面,由于刀盘外径略大于支护壳体外径,土体发生瞬时加速沉降。由于盾尾注浆压力对土体空隙起充填作用,导致沉降被快速弥补,发生隆起。

  3)第3阶段盾尾脱出,由于盾尾注浆压力导致深部土体出现隆起。当盾构刀盘脱离监测断面>23.5m时,最大隆起达15mm后深部土体发生沉降。

  4 结语

  为研究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对粉质黏土地层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市地铁29号线工程为依托,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现场监测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可划分为3阶段,第1阶段盾构刀盘不断接近监测断面,地表发生缓慢沉降;第2阶段存在一定超挖现象,但受注浆压力作用,地表缓慢隆起;第3阶段超挖间隙地表发生短时沉降(约2mm),当盾尾脱离监测断面约9.3m后,盾尾注浆压力导致的地表隆起最大值约为9mm,随后地表开始沉降。

  2)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深部土体竖向位移与地表竖向位移具有类似变化规律,当盾构刀盘到达监测断面时,由于盾尾注浆压力对土体空隙起充填作用,导致沉降被快速弥补,发生隆起。盾构刀盘脱离监测断面>23.5m时,最大隆起达15mm后深部土体发生沉降。

   

参考文献[1] 彭康,白亚锋,周东波,等.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上软下硬岩性多变地层中的适应性设计[J].施工技术,2020,49(4):9-13.
[2] 袁威,刘陕南,汪磊,等.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浆液初凝后管片上浮规律研究[J].混凝土,2020(1):131-135.
[3] 彭川,庞戈,杜海,等.合肥南站南广场基坑开挖对地铁盾构区间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2019,48(16):106-110.
[4] 孙龙飞,陈振雷,李坚成.盾构法开挖地铁联络通道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9,33(4):197-201,213.
[5] 吴昌胜,朱志铎,宋世攻,等.软土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引起的地面变形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S1):169-172.
[6] 张亚勇,陆勇,李建望.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引起地层及结构变位响应实测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24):76-80.
[7] 陈瑞文,周志浩,戴文俊,等.杭州砂性富水地层盾构下穿公路隧道结构变形控制及综合接收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3):88-92.
[8] 温法庆.土压平衡盾构穿越浅基础拉杆拱桥施工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2019,1(2):114-123.
Influence of Large-diameter Slurry Shield Construction on Silty Clay Strata Deformation
ZHU Fanji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large-diameter slurry shield construction on silty clay strata deformation,relying on Wuhan Subway Line 29 project,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surface and deep soil was monitored with the aid of a level gauge and a self-designed telescopic settlement plate.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during the excavation process of the shield machine,the surface shows the change law of first settlement,then heave and then settlemen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deep soil has a similar change law with surface displacement. When the shield cutterhead deviates from the monitoring section more than 23.5 m,the maximum heave is 15 mm.
Keywords: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ubways; shiel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393 2 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