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刘晓君 李丹丹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 从开发商的视角对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消费者需求和政策激励是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最重要的因素;激励开发商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关键路径为:政府激励政策→经济效益→开发意愿, 以及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开发意愿, 期望通过本文研究为制定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规制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开发意愿 开发商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简介:刘晓君, 女, 生于1961年, 山西运城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绿色建筑等。; 李丹丹, 女, 生于1994年, 陕西宝鸡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性能及经济、环境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2018ZDCXL-SF-03-04)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因其具有环保节能、节约劳动力、建造速度快等特点而成为国家和地区鼓励推广的重大项目, 如2017年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应占新建筑面积的15%以上, 地方上以河南省为代表的省份出台了“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企业, 对符合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 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相关优化推广激励政策。然而, 装配式建筑推广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据统计, 我国当前的装配式建筑面积仅占新建筑面积的3%左右, 且使用对象基本集中于政策性保障住房。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开发商的开发激情不够是决定性因素。如何引发和释放开发商对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激情由此成为我国当前制定与推广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关键。

目前学术界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但站在开发商角度研究其开发意愿的文献较少。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法规—政策扶持、政策保障和政策引导; (2) 技术规范及标准—部品和构件的标准化和施工难易程度方面; (3) 经济成本—科研投入和运行成本等; (4) 企业意识—专业人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和部分企业转型发展的意愿等; (5) 市场环境—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和市场需求水平等。根据以往研究成果, 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较典型的障碍包括前期研发经费的投入、产业链分散、认知程度低和政策激励等要素。

本文主要围绕这些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开发商的开发意愿而导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阻。为此本文试图基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 从开发商开发意愿影响要素的视角对此展开实证分析。

2 开发意愿影响机理分析模型及其经济学假设与数据处理

2.1 理论模型及假设检验

本文将房地产企业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定义为:企业在房地产开发中使用装配式建筑的主观意愿强度。将影响开发意愿的因素分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外部研究视角主要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分析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 内部研究视角主要基于现代企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分析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 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文献基础作为假设支撑。其中根据行为理论及有关学者的研究, 将经济效益作为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的中介因素。具体影响因素指标与基本假设如下。

2.1.1 外部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1) 政策环境

一方面, 政府规制以其强制手段迫使企业开发。政府规制即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的基础上, 通过强制性手段, 制定规则或采取具体的行动, 调控组织行为。政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等引导企业, 在建造过程中通过限定标准等约束企业, 政府制定惩罚措施, 企业为避免受到惩罚参与开发装配式建筑。有学者研究得出, 政府规制是工厂化建造的重要驱动因素, 对经济效益具有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开发意愿和行为;而对新建建造采用预制构件的限制, 是政府规制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相关政策激励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 对增加成本进行部分补贴。在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有研究者分析得出目前建筑工业化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政府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有研究者发现, 政府出台的政策, 如容积率奖励、税收和贷款优惠等, 能节约开发商的成本, 进而促进其开发意愿的提高。

因此, 将政策环境方面的因素总结为政府规制和政府激励政策, 并提出假设:

H1:政府规制会对企业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2:政府规制会对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影响。

H3:政府激励政策会对企业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4:政府激励政策会对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影响。

(2) 市场环境

在市场环境中, 对开发商而言开发的最大动力即是利润, 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一大影响因素。由于消费者缺乏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再加上一些开发商的虚假宣传, 也会影响消费者, 进而影响开发商的开发决策。有研究者认为消费者对住宅的认可可以确保住宅的需求, 影响经济收益, 进而影响开发决策;也有学者在研究时验证了开发商的市场预期对绿色住宅的开发决策有正向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中, 如果竞争者开始开发装配式建筑, 企业也会调整企业策略。有研究者研究了影响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因素, 表明市场导向中竞争者导向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有学者研究绿色建筑开发意愿时, 认为竞争对手率先开发绿色建筑, 会影响本企业的开发行为。

因此, 将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总结为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压力, 并提出假设:

H5:消费者需求会对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影响。

H6:消费者需求会对企业进行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7:竞争者压力会对企业装配式建筑的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3)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主要是指在企业所处的行业中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外部的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促进企业的开发意愿。而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创新有待加强, 装配式建造现行技术标准侧重单项技术多、简单过程多, 忽略建造全过程的综合考量, 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有学者把“绿色住宅的技术经济属性”作为影响绿色住宅开发的潜变量之一。也有学者把技术进步作为驱动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因素之一, 根据行为理论, 认为技术进步会通过影响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开发意愿产生影响, 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发意愿。

根据以上分析, 技术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企业的开发意愿, 因此用技术进步表示技术水平的提高, 并提出以下假设:

H8:技术进步会对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9:技术进步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影响。

2.1.2 内部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1) 经济效益 (中介变量)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房地产企业会评估该项目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企业评估的预期收益越好, 其态度越积极。有学者指出, 现阶段中国实施工厂化建造的经济价值是决策者关注的重点;有研究者通过对北京市房地产企业的调研, 同样证明了房地产企业对开发绿色建筑的预期收益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当然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包括政府规制、企业战略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进而影响开发商的开发意愿。因此参考马辉的模型, 文中把经济效益这一因素作为中介变量, 纳入分析框架。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H10: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会对企业的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2) 企业资源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企业资源对企业行为意愿有影响, 企业若没有充足的资源储备, 就不会有强烈的开发意愿。房地产企业的资源包括装配式建筑开发管理人才和合作企业这两大最主要资源, 合作伙伴资源包括构配件供应商、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房地产企业掌握了这些资源, 企业才有信心和能力参与到开发中。目前我国存在缺乏技术集成和工业化生产体系、建造和配套技术不成熟、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有研究者研究得出企业自身能力是企业参与住宅工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资源和能力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关于企业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假设并没有相关理论与文献支撑, 故在此仅提出企业资源与企业开发意愿的假设。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H11:企业拥有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对企业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3)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 开发商开始关注利润之外的其他。越来越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将企业发展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企业高管的战略及价值取向是影响企业绿色化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即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可持续竞争力的追求;有研究者指出, 企业决策者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 有助于促进企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H12:企业战略会对房地产企业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13:企业战略会对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影响。

2.1.3 概念模型

根据前文提出的假设, 总结出本文的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影响机理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图1 概念模型

 

2.2 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

在本文构建的开发意愿影响机理模型中, 政府规制、政府激励政策、竞争者压力等因素是难以直接观测和度量的潜在变量, 只能间接测量这些潜在变量, 具体观测变量见表1。然而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不能有效解决这些要素之间多自变量或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因此选取结构方程模型展开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调查问卷中设置的题目是以观测变量为基础完成的, 并请相关专家对题目设置进行了改进。问卷的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度, 1分表示不同意, 2分表示不太同意, 3分表示不确定, 4分表示比较同意, 5分表示同意。调查对象是全国房地产企业的工作人员, 数据收集主要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在线问卷的方式, 借助“问卷星”在线平台和邮箱进行调查。问卷发放量大, 耗时五个月。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 回收333份, 有效问卷304份。

针对调查问卷, 首先进行信度检验, 各维度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值均大于0.70,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效度测量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888, 大于0.70;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 近似卡方值较大, 显著性概率P<0.001, 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 适合做因子分析, 而且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数据集中于九个主要维度, 与之前的分类相同, 表明调研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行性。

表1 潜变量和观测变量   

表1 潜变量和观测变量

3 分析与结果

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 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首先, 得到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 比较拟合指数CFI、增值适配指数IFI和TFI均大于0.90, 拟合优度指数GFI、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规范拟合指数NFI非常接近0.9, 结果显示最终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

表2 拟合指标   

表2 拟合指标

结构模型假设的结论如表3所示, 企业战略到开发意愿的假设不成立, 其余假设均成立。同时如表3所示, 政府规制、激励政策、竞争者压力、消费者需求和企业资源会直接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政府规制、政府激励政策、消费者需求和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企业的开发意愿, 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开发意愿有直接的影响。

表3 结构模型结果   

表3 结构模型结果

根据表4所示, 标准化总体影响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加总。经济效益对开发意愿的总影响为0.281, 其次是政府激励政策0.265, 消费者需求为0.227, 政府规制为0.207, 竞争者压力为0.152, 企业资源为0.143, 技术进步为0.061, 企业战略为0.049。

表4 标准化总影响   

表4 标准化总影响

综上所述, 得到关键路径有:政府激励政策→经济效益→开发意愿、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开发意愿和政府激励政策→开发意愿, 即政府激励政策和消费需求是影响开发意愿的关键因素, 政府激励和消费者需求通过影响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的意愿, 为了简洁表示关键路径, 将结构方程模型图2简化形成图3, 虚线为关键路径。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理论基础建立了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 分为直接开发意愿影响和中介效应经济效益间接影响两方面, 选取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经济效益、政策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等六方面的因素建立指标体系, 从开发商的开发意愿影响要素视角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经济效益、政府激励政策、消费者需求是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的主要因素;经济效益、政府激励政策、政府规制、企业资源、消费者需求和企业战略对开发商开发意愿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而且其他因素均通过中介因素——经济效益对开发商开发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激励开发商开发意愿的关键路径包括:政府激励政策→经济效益→开发意愿, 以及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开发意愿。

图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图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图3 路径图

图3 路径图

 

为了提高开发商的开发意愿应以这些因素为重点研究对象, 从激励企业开发和提高消费者需求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各地政府可通过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财政专项补贴、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 引导消费者购买。目前, 全国31个省份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从统计数据来看, 补贴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奖励和土地优惠上, 但部分省份的土地优惠政策与财政奖励和税收奖励规定相比不够详细。各省市应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和完善各项补贴政策, 如在一些基本补贴政策上加入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金融支持、基金支持等内容, 并且加强监管, 动态监测政策的落实情况, 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此外, 政府还应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活动,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组织群众参观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知识, 提高社会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 营造各方共同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1] 桑培东, 张钰璇.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SEM构建与分析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 (3) .
[2] 李可柏, 齐宝库, 王明振, 等.基于DEMATEL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住宅产业, 2013 (8) .
[3] Blismas N, Wakefield R.Drivers, constraints and the future of offsite manufacture in Australia[J].Construction Innovation, 2013 (1) :72-83.
[4] 许建.房地产开发商视角下住宅工业化的驱动力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6.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Inten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LIU Xiaojun LI Dan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intention of assembled build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ers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conomic benefit, consumer demand and policy incentiv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developers 'development willingness. The key path to motivate developers 'development willingness for assembly buildings is: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y to economic benefit to development willingness, and consumer demand to economic effect to development willingness.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policy.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willingness to develop; developers; influencing factor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67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