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超限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引用文献:

周熙波 李治 陈志军 王海 戴苗 黄清. 武汉某超限高层塔楼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9,49(13):22-29.

Zhou Xibo Li Zhi Chen Zhijun Wang Hai Dai Miao Huang Qing. Structural design of an over-limit high-rise tower in Wuhan[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13):22-29.

作者:周熙波 李治 陈志军 王海 戴苗 黄清
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武汉精武路项目五期T5塔楼, 建筑高度330m, 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该建筑采用带加强层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介绍了该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基础设计、整体弹性计算结果、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的设置、转换层关键节点的分析设计、结构屈曲分析及稳定计算进行了深入阐述。最后提出设计建议:在超高层建筑中部偏上部位利用避难层同时设置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加强层, 对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刚度非常有效;对于竖向尺寸突变的建筑, 将使用有限元法得到的屈曲因子作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判别指标, 其结果更加合理。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化设计 伸臂桁架 环带桁架 转换结构 屈曲因子
作者简介:周熙波,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Email:seaboo@163.com。
基金:

1 工程概况

   武汉精武路项目五期T5塔楼位于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处, 建筑方案设计由英国Foster+Partners完成。该塔楼由商业 (1~5层) 、酒店 (6~47层) 及办公 (48~68层) 构成, 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2 523m2, 酒店建筑面积为30 892 m2, 办公建筑面积为107 602.8 m2, 地上为68层, 地下室为3层。屋顶设直升机平台, 屋面建筑标高为330.00m。塔楼和底部大型商业裙楼采用防震缝分开, 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体系[1]。T5塔楼建筑效果图及剖面分区情况见图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重要构件 (包括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筒体外墙、斜柱、伸臂桁架、环带桁架、转换梁、转换桁架) 为一级, 其他为二级。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按7度设计)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Ⅲ类场地, 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基本风压w0为0.35kN/m2 (50年一遇) , 地面粗糙度为C类, 考虑建筑物相互干扰系数后,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47, 考虑顺风向、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影响。本项目进行了风洞试验, 图2为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4m直径转盘上的模型照片。经分析比较, 50年一遇风荷载风洞试验结果小于规范结果, 其结果比较见表1。设计取风洞试验和规范风荷载计算结果的包络值。

图1 T5塔楼建筑效果图及剖面图

   图1 T5塔楼建筑效果图及剖面图

    

图2 风洞试验模型图

   图2 风洞试验模型图

    

   风洞试验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表1

    


工况
最大层间位移角 基底剪力/kN 底层倾覆力矩/ (kN·m)

风洞
试验
1/2 098 (X向)
1/976 (Y向)
12 389.4 (X向)
17 891.6 (Y向)
2 205 555.0 (X向)
3 382 335.5 (Y向)

规范
1/11 32 (X向)
1/622 (Y向)
17 734.3 (X向)
22 414.0 (Y向)
3 373 151.0 (X向)
4 494 563.5 (Y向)

    

2 结构体系

2.1 结构方案的比选

   结合国内外类似建筑的设计经验, 进行了三种结构方案的试算比选。方案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筒体) ;方案二:型钢柱混合结构体系 (型钢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筒体) ;方案三:钢管混凝土柱混合结构体系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筒体) 。从抗震性能、材料用量、施工周期、结构造价、综合效益等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 分析结果见表2。

   虽然方案一结构造价最低, 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缺少延性, 抗震性能一般, 其自重大, 竖向构件截面大, 面积占用率过高, 不能满足建筑方案要求。考虑到施工工期、竖向构件减小带来使用面积增加的经济效益等因素, 本工程选用方案三:钢管混凝土柱混合结构体系。

2.2 结构体系及加强层方案比较

   T5塔楼抗侧力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外围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及钢框梁+内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加强层伸臂桁架及环带桁架。1~28层核心筒截面尺寸为31.6m×23.4m;29~47层核心筒截面尺寸减小为27.9m×23.4m;48层及以上核心筒截面尺寸减小为22.7m×10.6m。核心筒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控制墙体厚度, 局部采用钢板混凝土墙。核心筒外墙厚度由下到上由1 200mm逐渐减至400mm, 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60逐渐减至C50。外围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由下至上截面由1 700mm×1 300mm变化为900mm×900mm, 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70逐渐减至C50。钢管混凝土柱及楼面钢梁钢材主要选用Q345GJC和Q345B。典型办公楼层平面为52.5m×45m的矩形 (图3) , 高宽比为7.3;48层及以上为酒店, 结构在Y向竖向收进约25% (图4) ;62~68层为了形成图1中建筑剖面所示的“漏斗”形跃层空间, 在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布置贯穿6层的转换斜柱 (图5) 。

   结构方案对比 表2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抗震性能 自重大, 混凝土延性较差, 抗震性能一般 自重较小, 结构整体延性较好, 抗震性能较好 自重较小, 结构整体延性好, 抗震性能好

钢筋用量
最大 中等

型钢用量
最小 中等

混凝土量
最大 较小 略小于方案二

桩数量
最多 较少 略少于方案二

结构造价
最低 较高

竖向构件占用面积
最多 较少 与方案二相差不大

施工工期
最长 较短 最短

综合效益
一般 较优

    

图3 办公楼层典型平面图

   图3 办公楼层典型平面图

    

图4 酒店楼层典型平面图

   图4 酒店楼层典型平面图

    

   为增加主体结构侧向刚度, 结合建筑避难层和设备层的位置设置加强层。加强层可能设置的位置有26, 36, 46~47, 61等楼层, 加强层可设置伸臂桁架或环带桁架等形式。因此, 在结构方案阶段进行了表3中所列的6种加强层布置方案比较, 其刚度指标比较结果见表4。

   加强层设置方案 表3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方案六
加强层
设置
36, 46~47层设伸臂 46~47, 61层设伸臂 46~47层
设伸臂和
环带
46~47层设伸臂和环带, 61层设环带 46~47层设伸臂和环带, 61层设伸臂 26, 46~47, 61层均设伸臂

    

   加强层设置方案刚度指标比较 表4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方案六

第一自振
周期T1/s
6.97 7.13 7.01 6.98 6.98 6.93

最小刚重比
1.398 1.411 1.407 1.473 1.451 1.455

    

图5 顶部跃层空间示意

   图5 顶部跃层空间示意

    

图6 加强层 (兼转换层) 示意图

   图6 加强层 (兼转换层) 示意图

    

   根据各方案结构基本周期及刚重比的对比计算结果显示, 在建筑物中下部设置加强层对整体刚度贡献很小;而在加强层同时设置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对提高整体刚度非常有效;在顶部设置环带桁架对控制建筑物顶点侧向位移也比较有效。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四, 但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及立面效果, 最终采用将加强层设置在46层 (避难层) 和47层 (机电层) 的方案三。加强层由两层环带桁架及两榀Y向伸臂桁架构成。该加强层同时也兼做建筑体型收进后上部结构一侧外框柱的转换层, 其模型示意见图6, 上部结构一侧外框柱通过转换桁架及下部剪力墙牛腿进行转换。62层采用箱形主梁托柱转换的形式, 转换梁为截面700×1 200×70的箱形钢梁, 斜柱为截面600×600×30的箱形钢管混凝土柱。

   整个项目的地下室连为整体, 不设变形缝。塔楼核心筒以外区域地下室顶板、地下1层采用混凝土梁板结构, 地下2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板, 利用电梯井道增加数片剪力墙, 以提高塔楼相关范围地下部分抗侧刚度, 满足地下1层与首层刚度比大于2的要求。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处通过沿柱周设环梁实现梁柱连接。柱脚采用外包式铰接柱脚。

3 结构超限情况及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

3.1 结构超限情况

   本工程结构高度为330m, 属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不规则项共6项, 分别为:1) 扭转不规则:Y向考虑偶然偏心的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最大值为1.38;2) 楼板不连续:2, 3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50%, 同时楼板开洞面积大于30%;3) 尺寸突变:48层有外框柱收进大于25%;4) 构件间断:46~47层为加强层, 47, 62层托柱转换;5) 受剪承载力突变:3, 28层受剪承载力与相邻上一层之比<0.8;6) 其他不规则:1~2层及62~68层存在穿层柱。

3.2 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

   考虑到本工程超限较严重, 采用性能化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目标定为C级, 见表5。

   核心筒墙体在底部加强区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加强层及上下相邻各一层范围内框架、剪力墙、环带桁架、伸臂桁架等抗侧力构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转换梁、转换柱抗震等级为特一级。主楼地上其他部分框架及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1层核心筒抗震等级为特一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2, 3层核心筒及框架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

   由于46~47层不仅是结构竖向收进部位也同时是加强层、转换层, 因此不仅将其与上下相邻各一层范围内的框架柱、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到特一级外, 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以保证其性能目标的实现:1) 柱轴压比限值减小0.05;2) 所有转换构件抗震等级提高到特一级, 并进行中、大震下的性能分析;3) 与转换梁连接的墙肢设型钢暗柱;4) 对体型收进层、加强层、转换层各层及其上下层楼板, 进行中、大震下楼板的应力分析, 在应力比较集中及承受较大水平力的区域楼板加厚且配筋加强。

   抗震性能目标 表5

    


地震水准
小震 中震 大震

层间位移角限值
1/500 1/250 1/125

性能水准
完好、
无损坏
轻度损坏 中度损坏
关键
构件
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加强层核心筒外墙、外框角柱、加强层上下各一层外框架柱、伸臂桁架、环带桁架、转换梁、转换柱 弹性 轻微损坏, 抗剪弹性, 正截面不屈服 轻度损坏, 部分正截面屈服 (损伤程度<IO) , 抗剪不屈服

普通
竖向
构件
除关键构件外的核心筒墙体、外框边柱 弹性 轻微损坏, 抗剪弹性, 正截面不屈服 部分构件进入屈服阶段, 中度损坏, 部分正截面屈服 (损伤程度<LS) , 满足抗剪截面控制要求

耗能
构件
框架梁、连梁 弹性 部分构件轻度损坏, 允许部分中度损坏, 正截面屈服 (损伤程度<LS) , 抗剪不屈服 大部分构件进入屈服阶段, 中度损坏, 正截面屈服 (损伤程度<CP) , 满足抗剪截面控制要求

楼板
弹性 轻微损坏, 抗剪不屈服 中度损坏, 满足抗剪截面控制要求

节点
弹性 不先于构件破坏 不先于构件破坏

   注:参考美国规范ASCE-41及相关资料, 结构构件破坏程度分为四级, 分别是: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可运行, 简称OP) , Immediate Occupancy Structural Performance (立即入住, 简称IO) , Life Safety Performance (生命安全, 简称LS) , Collapse Prevention Performance (临近倒塌, 简称CP) 。

4 结构分析与计算

4.1 小震下弹性分析

   采用YJK (1.7.1版) (简称YJK) 和MIDAS Building (2014版) (简称MIDAS) 计算分析。分析时采用考虑扭转耦联影响的振型分解法 (CQC) 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结构阻尼比取0.04。综合比较武汉地震小区划、规范抗震设防烈度7度、《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 以及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反应谱曲线后, 取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8, 周期折减系数取0.85。YJK分析的结构周期为:T1=7.56s (Y向平动) , T2=6.38s (X向平动) , T3=4.54s (扭转) , T3/T1≈0.60, 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2] (简称《抗规》) 要求。

   两种程序计算的主要指标的对比见表6。两种软件的计算结果基本规律一致, 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和倾覆力矩均大于风荷载作用下数值, 所以该工程主要由地震作用控制。X, Y向地震作用下, 楼层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均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3] (简称《高规》) 关于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不大于1.4的要求。两个方向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高规》规定的1/500的限值。且该工程除结构加强层外, 无刚度突变现象。

   主要计算指标 表6

    


计算程序
YJK MIDAS

总质量/t
261 221 266 729

基底剪力/kN

X
32 919.3 32 952.9

Y
32 905.4 32 965.6

基底倾覆力矩
/ (kN·m)

X
6 062 488.5 5 596 838.2

Y
6 221 537.5 5 373 127.9

最大层间位移角
(楼层)

风荷载

X
1/1 132 (49层) 1/1 236 (55层)

Y
1/622 (49层) 1/690 (55层)

地震作用

X
1/742 (66层) 1/738 (53层)

Y
1/543 (64层) 1/610 (55层)

最大层间位
移比 (楼层)

X
1.30 (1层) 1.38 (1层)

Y
1.38 (3层) 1.34 (3层)

    

   本塔楼自振周期大于5.0s, 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应为0.15αmax=0.012, 因场地为Ⅲ类场地, 所以适当增加其最小剪重比, 故取最小剪重比为1.05×0.012=0.012 6。本工程为6度设防且基本周期大于5s, 按基底剪力系数的0.8%换算的层间位移小于1/500, 采用剪力放大系数的方法进行调整。计算结果表明:X向第1~20层、Y向第1~23层的剪重比不满足要求。分别将各楼层的X向及Y向的地震作用相应放大 (X向和Y向最大剪力放大系数分别为1.25和1.33) , 使所有楼层的剪重比都满足规范要求。调整前后的剪重比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小震作用下的剪重比曲线

   图7 小震作用下的剪重比曲线

    

   大部分楼层框架在两个方向承担的楼层地震剪力不低于基底剪力的8%, 且最大值大于10%。说明外框架能起到二道防线的作用。底部3层由于楼板开洞形成通高, 外框架分担的剪力略小于5%。通过增加外框梁刚度、考虑雨棚作为结构构件参与整体计算等措施, 使外框架分担的剪力达到5%。

   风荷载下结构顶点加速度反应最大值为0.052m/s2, 满足舒适度要求。

4.2 中震等效弹性验算

   中震等效弹性计算采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max=0.23, 计算参数取值见表7。中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59, 关键构件和普通竖向构件 (表5) 满足正截面承载力不屈服、抗剪承载力弹性要求;耗能构件满足抗剪承载力不屈服要求。

   不同地震水准下主要计算参数对比 表7

    


主要参数
小震弹性
中震等效弹性

不屈服
弹性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0.080 0.23 0.23

场地特征周期Tg/s
0.45 0.45 0.45

周期折减系数
0.85 0.95 0.95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7 0.5 0.5

阻尼比
0.04 0.05 0.05

荷载分项系数
1.0

材料强度
设计值 标准值 设计值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内力调整系数

    

   核心筒墙体在中震作用下, 局部墙体在1~3层出现拉应力。通过在墙身内设置型钢 (含钢率1.85%) , 并提高墙身竖向配筋率 (配筋率0.8%) 控制其全截面拉应力不超过两倍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4.3 弹性时程分析

   采用了5组天然地震波和安评报告中提供的2组人工波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地震波为三向输入, 有效持续时间均大于5倍结构基本周期。

   根据表8的比较结果,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均大于CQC法计算结果的65%, 7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CQC法计算结果的80%, 满足《抗规》规定。时程计算的结构反应特征、变化规律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7条波的层间位移角平均值与CQC法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比较曲线见图8。由图8可知, CQC法计算的各层层间位移角均大于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

   弹性时程分析基底剪力与CQC法比较 表8

    


工况

X
Y

基底剪力
/kN
与CQC法
比例/%
基底剪力
/kN
与CQC法
比例/%

CQC法
26 323   24 637  







天然波1
20 171 77 17 364 70

天然波2
26 789 102 28 457 116

天然波3
20 801 79 17 745 72

天然波4
21 848 83 20 371 83

天然波5
18 753 71 18 781 76

人工波1
23 612 90 20 984 85

人工波2
23 026 87 19 543 79

平均值
22 143 84 20 464 83

    

图8 弹性时程分析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图8 弹性时程分析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4.4 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为保证实现性能目标, 评价结构在大震下总体地震响应以及结构总体的塑性开展程度, 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薄弱层或柔弱层, 了解构件受力情况、塑性开展程度以及最终破坏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优化结构布置, 本项目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分析采用MIDAS Building软件, 并采用PERFORM-3D软件进行复核。

   采用5组天然地震波和安评报告中提供的2组人工波, 均采用三向输入。计算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 结构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8 (天然波1) 。图9为结构基底剪力相对较大的3组波 (天然波1、天然波3、人工波1) 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图9 大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图9 大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通过对各组波作用下结构变形和塑性损伤的对比发现, 天然波1沿Y向为主向输入的结构破坏程度相对最大。其破坏形态可描述为:结构中下部连梁最先出现塑性铰, 随后中上部连梁也进入塑性状态, 损伤迅速发展且随时程输入, 连梁损伤逐步累积;部分混凝土框架梁参与塑性并出现屈服, 个别楼层剪力墙出现屈服, 其余剪力墙基本处于弹性状态;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框架钢梁和伸臂桁架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整体塑性损伤状态、剪力墙混凝土受压及受剪强度的OP性能水准利用率情况见图10。

   大震弹塑性分析表明:1) 结构竖立不倒,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可以满足第3节中性能目标要求 (<1/125) ;2) 主要抗侧力构件没有发生严重破坏, 大部分连梁屈服耗能, 部分混凝土框架梁和少量剪力墙参与塑性耗能;3) 部分剪力墙的转角利用率超过OP性能水准, 但没有超过IO性能水准, 加强层的个别剪力墙剪切强度的OP性能水准利用率超过1.0, 设计中调整该部分墙身配筋率或设置钢板;4)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框架钢梁和伸臂桁架基于处于弹性状态。

图10 弹塑性分析结果

   图10 弹塑性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 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反应及破坏机制, 符合结构抗震工程的概念设计要求, 抗震性能达到设定的性能目标。

5 基础设计

   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筏板的基础形式, 通过对ϕ1 000及ϕ1 200两种桩型的经济性比较, 桩基采用ϕ1 000钻孔灌注桩。桩端及桩侧复式后压浆,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有效桩长为50.0m左右。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泥岩,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6.0m, 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 000kN。整体筏板厚度为3.7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基础布置形式见图11。

图11 基础布置图

   图11 基础布置图

    

6 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6.1 伸臂桁架及环带桁架

   设置伸臂桁架+环带桁架能有效提高结构整体刚度, 并提供较大的结构冗余度。贯穿46~47避难层的伸臂桁架采用单向斜撑的形式布置, 有利于建筑环通走道的布置, 减小对建筑功能的影响。桁架钢结构弦杆通过剪力墙内预埋方式贯穿核心筒墙体。环带桁架采用双层“人”字形布置, 通过楼板传力与核心筒共同工作。因此对加强层及其上下层楼板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根据楼板应力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加强层楼板厚度≥180mm, 上下相邻楼层楼板厚度≥150mm, 并对楼板配筋进行了加强。伸臂桁架及环带桁架布置图见图12, 13。经施工模拟分析, 伸臂桁架腹杆在全楼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 能有效减小外框与核心筒竖向变形差引起的杆件内力。

图12 ②轴伸臂桁架示意图

   图12 ②轴伸臂桁架示意图

    

图13 ①轴环带桁架立面图

   图13 ①轴环带桁架立面图

    

6.2 上部外框柱转换部位的设计

   48层结构体型收进后, 上部楼层一侧有1根外框柱通过斜钢柱、墙内型钢柱及楼面钢梁形成的转换桁架进行转换。由于节点构造需求, 斜钢柱设计为变截面箱形, 截面尺寸为1 000×1 200/950×50×50。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 杆件计算的应力比为0.42, 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处于弹性阶段。柱转换部位详图见图14。

图14 4根柱转换部位详图

   图14 4根柱转换部位详图

    

   有3根外框柱通过核心筒剪力墙托柱转换。由于下部托柱墙厚只有600mm, 而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 000×1 200, 因此利用46层设置墙牛腿, 47层墙体变厚。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柱脚采用埋入式刚接柱脚, 钢管埋入下部变厚的剪力墙中。采用ABAQUS软件对托柱墙、墙牛腿及柱脚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上述重要部位的混凝土受压及钢筋受拉、受压应力未超过其强度标准值。墙牛腿及柱脚见图15, 取图15中A-A剖面柱及其下部牛腿、剪力墙局部模型的分析结果见图16。

图15 墙牛腿及柱脚详图示意

   图15 墙牛腿及柱脚详图示意

    

图16 墙托柱部位混凝土及钢筋应力分析/Pa

   图16 墙托柱部位混凝土及钢筋应力分析/Pa

    

6.3 屈曲分析及稳定计算

   《高规》将EIeq/H2Gi (EIeq为结构等效侧向刚度;H为房屋高度;Gi为第i层重力荷载设计值) 作为弹性阶段控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重力二阶效应的设计指标, 定义为等效刚重比。当 EIeq/H2Gi<1.4时, 结构不满足整体稳定性。本工程基于《高规》计算的等效刚重比已接近临界值1.4, 但大、中、小震各阶段计算的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及构件受力状态的结果表明, 结构整体刚度和构件强度均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能够满足性能目标。

   等效刚重比的基本力学模型及假定为:1) 等截面均值悬臂杆;2) 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作用下悬臂杆与结构顶部位移相等。而本塔楼应视作变截面悬臂杆, 故基于上述假定的屈曲分析并不能反映本结构真实的屈曲性能。根据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BJ 15-92—2013) [4]的相关规定及文献[5,6,7]的分析认为:对于刚度和质量分布沿竖向不均匀的结构可采用有限元特征值法进行计算, 由特征值法算得的屈曲因子λcr反映了结构的真实刚重比。当λcr≥20 (相当于等效刚重比≥2.7) 时, 可不考虑P-Δ效应的不利影响;当λcr<10 (相当于等效刚重比<1.4) 时, 结构不满足整体稳定性;当10≤λcr<20时, 结构满足整体稳定性并应考虑P-Δ效应的不利影响。

   为更准确判断结构整体稳定性, 采用SAP2000软件计算本塔楼的屈曲因子, 其结果见表9, 前6阶的屈曲模态均为伴随结构整体屈曲的变形模态, 未发生局部的构件屈曲失稳, 最小弹性临界荷载系数 (屈曲因子) 为12.58, 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但结构计算需要考虑二阶效应。

   6阶屈曲因子 表9

    


屈曲模态阶次
1 2 3 4 5 6

临界荷载系数λ
12.58 13.21 15.21 15.38 20.45 21.65

    

6.4 超限审查专家意见及应对措施

   本工程通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专家提出的主要意见及设计计算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1) 重要构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设计中对重要构件的界定和范围要予以明确。措施:重要构件确定为所有竖向构件、伸臂桁架、环带桁架、转换斜柱、转换梁, 设计中其构件安全等级取为一级。

   (2) 塔楼基础埋深应满足不小于建筑物总高度的1/18的要求。措施:加大塔楼部分地下室埋深至-18.4m, 满足其基础埋深要求。

   (3) 由于主楼周边顶板局部有开洞情况, 应加强地下室顶板刚度和承载力, 增加主楼周边楼板厚度。措施:主楼周边楼板厚度修改为250mm, 配筋率≥0.25%;复核设防烈度地震下的顶板应力。

   (4) 转换层结构平面布置中, 上部结构的转换斜柱平面外方向较弱, 应加强结构布置。措施:转换层楼面在转换斜柱平面外方向增设框架梁, 对其平面外方向进行约束。

   (5) 根据本工程特点, 应适当加强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竖向体型收进部位及其相邻层的抗震措施。措施: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竖向体型收进部位及其上下各两层竖向构件抗震等级均已提高为特一级。

7 结论

   (1) 本工程为超B级高度的复杂超限高层建筑, 应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 进行弹塑性分析, 研究评价大震下结构的薄弱区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2) 经过结构方案的经济比较, 对于结构高度为300m左右的超高层建筑, 采用由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环带桁架加强层组成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可靠的刚度及良好的抗震性能。其综合造价具有经济性。

   (3) 在超高层建筑中部偏上部位设置加强层, 且加强层同时设置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对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非常有效。

   (4) 对加强层及转换层的重要构件应提高其抗震等级, 对转换部位的关键节点应进行应力分析, 研究其受力状态, 以指导施工图设计中予以加强, 满足大震下节点不先于构件破坏的性能目标。

   (5) 本塔楼结构竖向收进, 基于《高规》中等截面均值悬臂杆假定计算的等效刚重比并不能反映本结构真实的屈曲性能。采用有限元特征值法计算得到结构的屈曲因子λcr>10, 相当于等效刚重比>1.4, 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1] 精武路项目五期T5塔楼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R].武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16.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S].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
[5] 精武路项目五期结构风荷载及风振响应分析报告[R].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6.
[6] 扶长生, 周立浪, 张小勇.长周期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P-Δ效应分析与稳定设计[J].建筑结构, 2014, 44 (2) :1-7.
[7] 徐培福, 傅学怡, 王翠坤, 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Structural design of an over-limit high-rise tower in Wuhan
Zhou Xibo Li Zhi Chen Zhijun Wang Hai Dai Miao Huang Qing
(Citic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Abstract: Wuhan Jingwu Road Project Phase Five T5 Tower with 330 m height is a over-limit high-rise building beyond B-level height, and the concrete-filled steel column frame-concreter core hybrid structure system with the strengthened stories was us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the foundation design, the overall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elasto-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results under rare earthquake were described. Several key problems were deeply discussed, such as setting outrigger and belt trusses,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key joints in transfer story, structural buckling analysis and stability calculation.The design suggestion was given finally: outrigger truss and belt truss are both using at refuge story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to enhance the lateral-force-resisting stiffness;the buckling factor obtained by FEM could be used to judg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with mutation in the vertical size, the result would be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hybrid structur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utrigger truss; belt truss; transfer structure; buckling factor
799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