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的“面子”和“里子”——来自李巷的改造报告

引用文献:

李竹. 乡建的“面子”和“里子”——来自李巷的改造报告[J]. 建筑技艺,2018,48(5).

. HOW TO CONSTRUCT THE VILLAGE:REPORT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LIXIANG VILLAGE[J]. build,2018,48(5).

作者:李竹
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李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 (ATA) 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寻求建筑技术与建筑功能、空间之间的平衡, 由此而触发艺术感。

    

1 乡建的“灵丹妙药”

   不知何时, 乡村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话题, 伴随着资本和资源的涌入, 乡野变成了“蓝海”, 一时间“逃离城市”、“诗和远方”这些热搜词纷纷占据媒体头条。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建筑师的声音:“走, 到乡下盖房子去!”一时间百花齐放, 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有的成为乡村活力的激发器, 有的甚至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

   但仔细一想, 大众的关注视角往往以城市人居多, 而村里人呢?事实上, 真正逃离的是他们, 因为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向城市和城镇的聚集, 村里的年青人几乎全部都“逃离”了他们生长的土地, 只剩下空巢的老人和小孩, 名曰“留守”。

   “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乡村?”“乡村如何复兴?”……大家的反思和探讨也随之热烈起来。用盖房子来提振乡村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时常还成为“灵丹妙药”, 在上一轮的乡建中, 兵营式的“农民新村”还历历在目, 这种照搬城市里统一规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虽然在短时间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但是由于不考虑与原有村落融合、不考虑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历史人文风情, 最终导致了“千村一面”的出现。于是“复古”、“仿古”之风开始盛行, 将整村征收下来后全部拆掉, 然后新建一个个“汉村”、“唐村”、“宋村”、“民国村”……但倘若只是采用这种简单的置换方式, 将城里的购物消费生活填进来, 那乡建依旧是停留在房地产的概念上, 将催生出另一种形式的“千村一面”。究其原因, 乡村是因人而鲜活, 失去了原住民, 乡村就仅仅是个空壳。

2 乡村的出路在产业, 但这不是建筑能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 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和政策两方面因素, 乡村也是如此。但凡是比较成功的乡建案例, 其背后都有市场和政策的利好推动, 而那些不在“轨道”上的村落会慢慢地消失。现代媒介的传播和演绎过程往往更偏重“诗和情怀”, 而回避掉了那些看似“苟且”的事物发展规律。李巷村恰好就占据了市场和政策的两大利好, 坦率地讲这跟建筑关系不大, 在设计团队介入之前格局就已经成型, 我们只是梳理和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条件。

   李巷地处“宁杭生态经济走廊”的溧水界内, 属于靠近山地的平原地区。在决定乡村发展后劲的两大要素——产业和位置上, 李巷的确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是产业, 作为南京周边著名的两莓 (蓝莓、黑莓) 产业基地, 每年一度的蓝莓节已经小有名气, 村里也有不少种植户。加上稻田风光、四面环山的自然条件, 李巷所在的石头寨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休闲、观光。其次, 李巷所在的白马镇, 临近宁杭高速, 处于南京“1小时都市出行圈”内, 这一点十分重要, 受惠于长三角地区的旺盛消费力, 有利于带动乡村的“都市圈周末经济”。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在于, 李巷特有的资源——红色旅游。这里曾是苏南重要的新四军根据地, 有着“苏南小延安”之称。村中至今仍保留着多处革命领袖的旧居, 很多当年亲历抗战斗争的少年如今已是迟暮之年的老人, “抢救革命遗迹”的任务迫在眉睫。“产业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游”的多重叠加效应, 使得李巷村的游客集散与配套服务的供求关系日益凸显。正是这样的背景下, 在2017年6月江苏省启动的“特色田园乡村”第一批建设试点中, 溧水李巷村榜上有名。

1 李巷肌理

   1 李巷肌理   下载原图

    

    

   2李巷的稻田

    

   3山中清潭

    

   4最终改造的范围

   2016年, 由南京城理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ATA工作室、南京嘉顿水木生态景观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 获得了李巷改造的设计权。设计团队将策划、规划、建筑、景观整合到一个设计平台上运作, 大家运用各自的专业进行学科交叉、通力协作, 为李巷“量体裁衣”。

3 李巷旧貌

   李巷村被田园环抱, 田园之外环着山, 山中有潭, 潭水顺溪而下汇成小河, 河水流经稻田和村庄形成池塘, 俨然一幅山岗环绕的田园乡村风景画卷。也因其便于隐蔽、瞭望和转移的地理优势, 这里成为了抗战时期新四军苏南地区的首脑指挥中心。

   从村落肌理上看, 李巷与南京周边其他村落如出一辙, 村中道路现状主要由3条并联的“口”字形村路组成, 其间家家户户的院落紧紧相连, 院中有菜地、鸡舍, 院子和村路之间依靠小巷连接。村中新老建筑参差不齐, 老建筑为硬山坡屋顶的砖木结构, 墙体是传统空斗墙砌法, 柱子和屋架为木结构, 房屋往往留有不同时期改造的痕迹。与其他乡村一样, 村民通常会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新房, 这些新房以2层高的砖混结构建筑居多, 外立面为面砖。

   由于靠近城市, 李巷的空心化尤为明显。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前往城市打工或居住, 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前期调研的时候, 这个村子大白天都是一片死寂, 偶有滑过田园的风声和深院里的犬吠, 下午3点, 从穿梭于各村的校车上下来三两个背书包的小学生, 带给村子片刻的生机, 但转瞬又消失在巷陌间。我经常和这里留守的老人们攀谈, 聊到他们留在村里的原因, 回答各不相同:有的是孤寡一人;有的儿子们在赡养老人问题上相互推诿;还有的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或不习惯跟晚辈相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村子让他们感觉熟悉、自在, 家里有田地, 村上有医疗室, 镇上有市场, 自给自足是没有问题的。

    

   5李巷改造规划总平面图

   有人说, “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 很大程度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 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一开始我觉得这话有可能过分悲观, 但有一次跑现场的经历让我感触深刻, 那次是村中一位老人过世了, 原本寂静的村子忽然人声鼎沸, 多了很多陌生的、年轻的面孔, 亲朋好友、家族子孙都来吊唁, 喧嚣之后又人去楼空, 这让我更加体会到乡村的内在核心其实是人。

4 建筑村落化

   为外来游客提供配套服务设施, 这并不是新鲜的事物, 集中修建几栋建筑最能高效地解决问题。但这样做会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土地问题难以解决, 耕地是被保护的;其次村子似乎被摆放在另一旁, 并未参与到改变的进程中来。那么是否可以就把这些配套功能分散到村子当中去, 让“建筑村落化”呢?这个观点得到了设计团队的认可。

   既然是做村子, 我们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发力过猛”。通俗地讲, 就是不能拿着单体建筑的“创作欲望”平铺到村里的每一栋房子上去, 那样的村落形态肯定是一种“群魔乱舞”的样子。相反, 建筑师应该试着将“设计”隐藏起来, 原因有二:其一, 因为村子本身并不是旅游目的地, 它只是产业和全域旅游的集散地, 因此“看房子”并不是设计的初衷;其二, 夺目的建筑形式固然能在短期内聚集较高的关注度, 但容易使人带着猎奇的心态来观光, 而猎奇心诱发的行为往往不具备可持续性。“在一百万人来一次和一万人来一百次之间, 更倾向于后者”——这是规划设计团队在设计讨论中不断强调、也是我们一直秉持的观点。

5 乡村的“里子”

   第一步, 首先要解决交通、水利、电力、排污等市政基础问题。例如整治河道和修建水坝等水利设施, 将泄洪河渠与村中沟渠、池塘的水系分离开, 彻底解决村中的水涝问题;铺设污水管网, 将污水引入集中的污水处理池, 避免排入雨水系统。必须肯定的是政府在调动各方力量中的优势, 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及时、高效的解决。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 在村子与外部乡路的交通连接问题上, 一开始规划设计团队为了形成完整的游客进村路线, 建议乡道从远离村落的北段通行, 对于游人来讲有利于形成从村口祠堂——田地——村落的游览空间序列。但交通规划部门则建议乡道紧贴村边通行, 理由是这样更有利于村民的公共交通出行。经过大家讨论, 设计团队选择尊重交通部门的建议, 虽然这样道路会将空间割裂开来, 但是乡建就是如此, 并非设计师的自说自话, 更不是与乡村格格不入的强势, 乡村设计要接地气!

   第二步, 在哪里进行改造?基于“乡村, 必须首先是村民的乡村”的理念, 最终改造设计的范围被限制在不到1/4左右的村落总面积内。在选址问题上, 经过探讨, 我们决定放弃施工条件最为便利、最容易出效果的“面子”部分——沿村路两侧的房子改造, 虽然那些房子拥有观赏田园风光的视野。转而将改造的重点投向村子最不容易触及到的核心区, 那里才是村落的“里子”, 也是村落的“死角空间”, 而改造这些消极地带将从中间连接起两端的村路, 彻底疏通村子的经脉。直白地讲, 就是把最难啃的骨头啃掉, 把相对“肥”的肉留给村民。

   第三步, 怎样排布建筑?怎样在设计中体现出乡村建筑群落那种自然生长的气息?经过反复尝试, 建筑师团队决定在建筑的布局上依托原有宅基地做“加减法”。为了将相关功能散播到村落中去, 我们插入了游客问询服务点、红色餐饮、青年旅社、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红色旧居、文创旅游等功能。

    

   6乡道与进村方式的调整

    

   7打通村落的“任督二脉”

    

   8改造设计图

    

   9用木廊的形式重组空间

    

   10收放的村巷空间

    

   11无法复制的外墙被“封存”

6 转角有人家

   “肌理”, 这是设计师再熟悉不过的台词, 乡村的“肌理”容易模仿和复制吗?我觉得很难。因为那是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累积而成的, 这其中有村巷的空间秩序、村民间产权的界限, 甚至还有家族内部财产的分割, 就像一块历经岁月挤压的岩层——错落而紧密, 但这就是真实的乡村。基于上述认识, 设计团队决定把此次改造定义为:依托现有宅基地的改扩建, 就如同村民的自建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有二:其一, 新建筑和原有房子体量一致, 院、巷的空间尺度基本维持不变;其二, 对于此次改造, 政府实施的是房屋征收政策, 一旦过程受阻, 不至于让设计“全盘覆灭”。经过对现场反复踏勘, 设计团队在原本杂乱而消极的民宅后院之间, “扒”出一条穿梭各家的“村巷”。乡村的空间本身就非常丰富, 我们只是利用村落空间中自然的转折、收放, 顺势做了一些“加减法”, “图底关系”立刻呈现出来。这个“适度而积极”的方案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赞成, 项目很快便进入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但我隐约有种感觉, 这事儿不会那么顺利。

   果然, 当我们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即将开始施工时, 却被告知不少村民的房子没有被征收下来, 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老人在村里住惯了, 家里并不缺钱, 只图个安逸清闲的生活;有的是住不惯镇上提供的安置房, 还是在村里自给自足、悠闲自在;还有的看见村里“搞开发了”, 希望留下做生意赚钱。不管怎样, 设计条件变动挺大, 赶快翻开图纸来核对, 还好之前的预判起了作用, 设计中主要的空间格局依旧能够被保留, 只需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但相比设计改动少, 让人感到最欣慰的, 还是决策层的应对——“如果村民不想走, 就请他们留下, 这是好事!”说实话当时我心里非常暖, 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这次乡建的目的:并不是对乡村进行置换, 也不是在乡村搞房地产, 而是为了将乡村的灵魂——人, 重新唤回到他们的土地上。

   我们的调整顺应了这种目的性, 更何况田园村落原有的宁静和淳朴感本就是我们希望保留的, 而这种感觉的营造离不开村民。新的服务功能要融入村落, 就如同新器官移植进肌体, 必须要经脉相通:一方面, 使乡村的“原汁原味”渗进来;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新的“血液”输入乡村、惠及乡民。因此调整后的院巷空间并不是封闭的, 不时会有村民居住的房子出现, 这种“转角有人家”的模式有利于村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和影响村里的“新器官”。

    

   12改造后的巷口

    

   13保留乡村的野趣

7 建筑的“里子”

   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 当下中国的很多乡村, 不论当地历史上建筑特色如何, 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的新房几乎都长一个样。以李巷为例, 村民新建的自宅多为2层, 外墙是面砖, 楼板是预制板, 还有一个琉璃瓦的坡屋顶作为储藏阁楼, 一楼是客厅、厨房、餐厅, 二楼是卧室。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 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 这是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下, 村民自发找到的改善居住条件的经济适用方式。的确, 村民的老房子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中早已破旧不堪:地面潮湿、木屋架摇摇欲坠、屋面漏雨、墙体倾斜破损、窗户小采光差、气密性差、保温隔热差……这些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如果得不到解决, 这样的老房子即使保留下来也无法使用。这在以往的乡村改造中往往被忽略, 为什么?第一, 因为看不到“里子”, 而作为“面子”的外观往往得到重点关照, 整齐划一的“涂脂抹粉”很轻易就能改变了旧模样, 效果立竿见影;第二, 如果每栋房子量身定做地去改造设计, 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但在这次李巷的建筑改造中, 我们尝试着反过来:老旧的“面子”不仅不掩盖, 还要作为特点展示出来, 主要精力则放在做“里子”上。作为建筑师, 这无疑是给自己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7.1 最美、同时也无法复制的是时间的痕迹

   为什么说乡村民居无法复制, 因为建造者、建造的年代和环境早已时过境迁。经过时间的调和、岁月的洗礼, 每一块墙砖、每一块剥落的抹灰、每一抹青苔, 都留有岁月的痕迹, 一旦拆掉就再也无法复原, 并不仅仅是因为复建的工作量巨大, 更是因为隐藏在那些“补丁墙”背后的时间感是压根儿就无法复制的。如果不能模仿和复制, 那至少可以把它“封存”。因此建筑设计团队决定, 即使再破再旧的墙面, 也要想办法保留、加固和修补, 以此作为村庄的记忆展示给大家。

    

   14由猪圈改造而成的文创店

    

   15改造前的钟国楚旧居

    

   17残垣断壁的原状

    

   19杂草丛生的原状

    

   21改造前被隐藏的符号

    

   16改造后的钟国楚旧居

    

   18改造后成为书店入口

    

   20改造后成为豆腐坊

    

   22改造后重现光彩

    

   23大空间的“透”

    

   24利用原有院落塑造大空间

    

   25室内以村落为背景

    

   26瞭望塔

    

   27刻意“紧张”的村巷转角

    

   28塔下看台

    

   29由看台看露天影院

    

   30登塔获得远眺的视野

7.2“里子”——乡建的毛坯房

   中国即将迎来“品质消费”的时代, 乡村也不例外。要想吸引人来, 仅仅在外观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人们想体验的乡村其实并不是当下这个真实的乡村, 而是一个融合了记忆和憧憬的乌托邦, 因此建筑的“里子”是未来决定品质的关键。

   经过反复比对和论证, 我们为改造设计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保留外墙揭瓦落架—新建柱基墙基—加固原有墙体—新建柱子和屋架—铺设屋面防水、保温—内砌带保温的新墙体—地面防水、保温处理—内墙面粉刷—毛坯交付。为了解决老房子的采光问题, 我们在屋顶增设了木椽子遮阳格栅的玻璃采光带;为了解决地面潮湿的问题, 我们在地面铺设了防水层和保温层;为了保证老房子的气密性和保温性, 我们在老窗内增设了仿木铝合金中空Low-E玻璃窗, 墙面和屋面都加设有保温层。每栋建筑配置强电箱、给排水位置、电信接入箱, 为后续使用提供必要条件。在乡村改造极为重要的消防安全问题上, 我们设置了地下消防水池、泵房、高位消防水塔, 为每栋建筑都设置了消防灭火设施与防雷装置。总而言之, 既然是做“里子”, 就得把人的安全感、舒适感放在首位。

7.3 大空间的“藏”

   游客集散往往需要一些诸如团队餐饮这类的大空间, 但这就与乡村里的小尺度建筑形态产生了矛盾。经过实地多角度论证, 我们特地选择了在两栋2层建筑之间的院子中“塞”入一个钢结构的玻璃房, 通高的玻璃幕墙将村落的建筑映入室内, 而残垣断壁的室内布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农村生产的玻璃大棚中。这个空间的分解处理手法, 使得看似不大的地方能容纳500人同时就餐, 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老乡们的宴席, 还能作为红色教育学习班的食堂。

7.4 制高点

   村中原来并没有制高点, 可以说江苏地区的农村都没有。我们从未来游客的体验感出发, 在设计中加入了一处名为“瞭望塔”的构筑物, 顾名思义有战时瞭望放哨之意。塔身采用钢结构建造, 环绕而上的楼梯被碳化木篱笆包裹着, 形式有点类似于民间灯笼的造型, “灯笼”上的开口顺着台阶而上, 面向村落的不同方向。游人可沿楼梯来到一个高于屋顶、又在树梢之下的平台, 平台不大, 只能容纳4~5人, 可端坐静思、可俯视村落、可远眺田野远山。

7.5 用技术“反哺”乡村

   换个角度来看, 随着农业、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乡村正在经历产业升级。那么建筑师能为乡村带来什么实质的东西,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适宜建造技术的提升。在李巷的改造中, 除了前面提到的墙体防水、保温、消防、电力通讯、排污等技术措施外, 在主体结构上, 我们运用了钢框架, 既是对旧建筑木屋架形式的呼应, 也是将一些成熟的工业化建造技术适度引入乡村的有益尝试。不可否认, 现在已经越来越难找到曾经在乡村盖房子很常见的木工师傅, 我在李巷施工现场看到的木工师傅通常都在五、六十岁的年纪, 而且他们也没有徒弟, 这也是整个中国建筑业面临的困境, 传统木工技艺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整个建筑产业的技术被迫升级, 因此我们不能把乡野和工业化简单地对立起来, 利用适度的工业化技术来“反哺”乡村, 不失为一条乡建的路子。

    

   31游客中心茶室夜景

    

   32开放式的三合院

8 村民怎样了?

   正是因为在设计中采用了“转角有人家”的策略, 老乡们在“开村”之后, 纷纷把室内生活延续到这条新生的“村巷”中来, 或闲坐唠嗑、或端碗吃饭、或摆摊叫卖, 就如同他们以往的生活那样。

   “钟国楚旧居”的老奶奶搬到了同村的姊妹家居住, 还像往常一样生活在村里。“江渭清旧居”的老伯依旧居住在村中另一套房子内, 并且作为农民工参与了改造施工, 项目竣工后, 他又为村中其他居民盖房屋, 继续活跃在村里。村口不愿被征收的两家, 一家摆起了小摊, 另一家则模仿我们设计的样子, 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 打算经营成饭馆。“地下交通站”院子里的老两口, 打算为他家两个女儿谋一个现场讲解员的职位。村中唯一的超市经营者算是对商机最敏锐的人, 迅速地联合家里的兄弟姊妹, 将生意扩大到餐饮、蓝莓产品销售等领域, 开始接团队生意, 并且经常向我们设计团队请教, 如何改造他家的房子才能更吸引人气。“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新一轮的村民自发建设中可以看出, 村庄对这个即将开始运作的事物, 似乎已经有所反应。

    

   33游客中心休憩的后院

    

   34由村落中的池塘看游客中心

    

   35游客喜爱的合影场所

    

   36主题书店——改造后的业态

    

   37纪念馆——祠堂功能

9 不可或缺的政府执行机构

   建筑师都知道,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要落成, 离不开高水平的决策者, 离不开有效率的执行机构, 乡建更是如此。看似随意、不确定性的背后, 更需要相关执行部门的高效组织、协调、落实工作, 所以必须为这些项目背后默默付出的辛勤工作者点赞。

1 0 写在最后

   建筑师去乡村干什么——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当地提升形象?为城市人找寻田园梦?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可能都有, 建筑师身处在当下这个社会的转型阶段, 很多时候也是一边探索一边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恰好印证了乡村的活力和市场的潜力。回想起这次李巷的乡建设计, 能给乡村带来什么?能为村民做点什么?他们或许不在这儿居住了、子女不在这儿上学了, 但是否还可以回到自家的土地上来工作, 甚至是创业?若能如此, 我们就很知足了!春天来了, 田野里、村道旁、枝头上都露出了点点新绿, 我们也期待着李巷的苏醒。

   业主:南京溧水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李竹

   建筑方案设计:李竹、王嘉峻、吴威、杨梓轩、戴薇薇、韩青、陈蕾 (实习) 、李晨 (实习)

   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技术与艺术 (ATA) 工作室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所

   结构、机电设计:翌构工作室、综合五所

   规划设计: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南京嘉顿水木生态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策划:南京界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面积:约6 000m2 (实施面积)

   设计时间:2016

  

   建成时间:2017

    

HOW TO CONSTRUCT THE VILLAGE:REPORT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LIXIANG VILLAGE
116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