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古村 以建筑为触媒——福建建宁县上坪古村复兴计划记事

作者:何崴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作者简介:何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后赴德国留学, 2005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教至今。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是中国乡土空间和文化, 尝试以现象学的方式来观察、呈现乡土建筑, 并致力于将传统空间语言转译至现代设计中;2014年, 其主持设计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项目获WA中国建筑奖。

    

   业主:溪源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

   建筑设计: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何崴

   设计团队:赵卓然、李强、陈龙、陈煌杰、汪令哲、赵桐、叶玉欣、宋珂

   照明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

   照明设计团队:张昕、韩晓伟、周轩宇、牛本田

   室内施工图设计:北京鸿尚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6.08~11

   建造时间:2016~2017

1项目背景

   上坪村, 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 既是中国传统村落, 又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上坪村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大部分村民为杨姓, 族谱记载是汉代太尉杨震的后人。村庄空间格局完整, 两条溪流绕村, 并在村口汇聚, 形成完整的风水格局;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民居, 村中有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大夫第、杨家祠堂、社祖庙、赵公庙等;此地民风淳朴, 耕读传统浓厚, 据传朱熹也曾在上坪讲学, 并留下墨宝。因此, 上坪村有“书香水村, 明水绕古村”之称[1]

   与大部分古村落情况类似, 随着现代交通的变更与农业的衰败, 上坪村留守情况严重, 常驻村民多为老人。村庄缺乏活力和公共生活, 观念也非常闭塞和保守。2015年, 溪源乡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上坪村编制了《保护和发展规划》, 对村庄的历史元素和未来发展提出了详尽、系统的说明。2016年, 溪源乡又启动了上坪村重要节点落地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笔者团队正是在此背景下, 开始了《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工作。

2总体原则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是村庄首先必须强调的, 但保护不等于不发展, 也不等于历史符号的固化, 毕竟村庄如同生命体应当是活的。本案力求在保护的前提下, 寻求古村落发展的契机, 以保护为基础, 发展为目的。根据保护和发展规划, 设计团队在对整村进行详细研究后, 选取了水口区域、杨家学堂区域和大夫第区域作为突破点, 对区域内的部分建筑进行整理、改造, 并赋予它们新的使用功能——公共活动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因为上坪村的群众基础弱, 村民对改造工作并不十分支持, 所以没有使用民居或宅基地, 而是选择村中小型的闲置农业设施用房, 如猪圈、牛棚、杂物间、闲置粮仓等, 将它们作为一种“触媒” (Catalysts) [2], 以点带面, 带动全村的活力和复兴。

   在建筑风格上, 不刻意复古而是因地制宜, 在在地性与乡土性的基础上, 强调当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此外, 在空间营造的基础上, 强调后续的有效经营与原有农业、手工艺的结合, 乡村文创产品的跟进, 以及相关宣传推广, 形成从产业规划到空间营造, 再到旅游产品和宣传推广的融合设计。

    

   1上坪村原貌鸟瞰

2 上坪古村地图, 黄色标记处为本案改造的建筑点

   2 上坪古村地图, 黄色标记处为本案改造的建筑点   下载原图

    

   1凤形山2司马第3飞峰山4得水园5赵公庙6响狮地7大夫第8莲舍9笋榨及棚架10圈外11圈里12雨林第13村部14杨家学堂15虎形山16静思17广阅18社祖庙19彩云间20烤烟房21廊亭22杨氏家庙23朝山24荷塘

3水口区域

   上坪村村口同时也是水口, 是村民祭拜祖先、神灵的地方。场地中空间元素包括社祖庙、杨家祠堂、廊亭、古桥、古玉兰树、荷塘, 以及闲置的烤烟房和杂物棚。

   根据调研, 建筑师发现廊亭、烤烟房和杂物棚可以成为该区域改造的突破口。廊亭是1980年代农民为了把守水口 (因为当时修建机动车道, 破坏了原有的风水格局) 草草兴建的, 主体结构为毛石垒砌, 厚重、粗劣且封闭的形态既不利于内部使用, 又阻隔了入村时的视线;烤烟房和杂物棚位置显著, 但长期闲置。针对此情况, 建筑师决定对它们进行空间和功能再造, 并借此“增加服务设施, 重塑村口场域”。

    

   3水口区域总平面图

    

   4 1980年代兴建的廊亭原貌

    

   5社祖庙和旁边的烤烟房、杂物棚

    

   6改造后的水口区域

    

   7新廊亭夜景

   廊亭位于杨氏祠堂和社祖庙的中间, 毗邻入村道路和水系, 位置极其重要。原建筑封闭、粗陋的特性给区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个更通透、可供人休息的新廊亭是村民长期的诉求。杂物棚具有很好的景观视野, 被改造为水吧;毗邻的烤烟房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内部空间, 建筑师希望将其塑造为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场所, 成为吸引客人前来的“磁石”。

   在设计手法上并不刻意追求复古的形式, 也不使用过于现代、城市化的形态, 而是希望村口节点的几个新建筑在保持在地性的同时, 在局部呈现新的气象, 从而使新建筑身兼古与新的双重个性。

3.1廊亭

   将原建筑拆除, 新廊亭使用木材建造, 主体结构为地方传统的举架;立面利用格栅形成半通透的效果, 在半高处位置开了一条通长的“窗”, 形成框景。这样的处理, 既阻隔了视线, 锁住了水尾的风水格局, 又让坐在廊亭里的人可以看到周边的景色。廊亭中村民自发供奉的神像被妥善保留, 并重新安置回原有的位置上, 建筑师希望通过对原有信仰的尊重, 使新老廊亭间建立一种关系, 也让当地人更容易接受村中的这个新成员。

    

   8新廊亭等待上梁

    

   9新廊亭上梁仪式仍然按照古老的习俗, 建造成为传统工艺传承的途径

    

   10新廊亭内部, 村民供奉的神像被重新安置回原来位置

    

   11改造后的烤烟房和彩云间水吧

    

   12彩云间水吧鲜艳的窗板为古村增添了一抹亮色

    

   13彩云间水吧内部就地取材, 并采用了传统工艺, 旧中有新

    

   14改造后的烤烟房, 光色创造了奇幻的效果

    

   15由亚克力板组成的装置将阳光“分解”为彩色

3.2水吧

   水吧由杂物棚改造而成。新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棚架的格局, 半高架约1.5m, 下面供儿童玩耍, 上面是水吧, 可以俯视面前的荷塘, 具有很好的视野。立面材料为木板, 但中轴的木窗板并没有墨守成规, 而是一面保持木本色, 另一面漆成七彩的颜色。如此处理使建筑在呼应传统之余, 平添了一抹妩媚。室内使用老木板制作吧台, 装饰灯则更为乡土, 直接取材于村中的柴火木, 新旧材料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设计师希望, 这个新的服务设施能为古老村庄带来一点戏剧性的“冲突”。

3.3烤烟房

   作为当地农业的传统工艺遗存, 烤烟房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 可以满足城市人对传统制烟工艺的好奇。但设计团队并不希望把工作停留在原有工法的简单再现上, 而是引入一种艺术的手法, 通过一个装置将阳光分解和强化为彩色光。当光线由天窗射入室内空间时, 奇幻的光影效果为简单的空间营造了浪漫的色彩, 也使这里成为一个仪式性的场所。

    

   16改造后的杨家学堂区域

4杨家学堂区域

   杨家学堂位于上坪村两条溪水的交汇处, 是村中的私塾, 因传朱熹曾来这里讲学, 其在上坪村的文化地位非常重要。建筑师没有直接改造学堂本身, 而是从其旁边的牛棚和杂物间入手, 将之改造为书吧和乡村图书馆。

   建筑师根据原有建筑的空间特性, 因势利导, 完成了改造工作。原杂物间空间高大、空旷, 改造后变得非常热闹, 借书、休息, 以及上坪村文创产品都在这里集中展示和销售。它是上坪村对外的一个窗口, 外来人可以在这里阅读上坪古村的“前世今生”;村里人也可以透过物理性的窗口 (建筑朝向村庄的一面采用了落地玻璃的方式, 将书吧和村庄生活连在一起) 和心理的窗口与外面的世界进行对话, 大家称之为“广悦”。

   原有建筑朝向溪流一侧是封闭的毛石墙, 开窗很高, 但溪流和对面的田园风光又是很好的景观。建筑师并没有降低原有窗口, 而是在室内加设了一个高台, 人们需要走上高台才能从窗口看到外面。这样做既尊重了原有建筑与溪流、道路、村落的关系, 保持了建筑内部和溪流之间“听水”的意境, 也满足了人们登高远望的愿望, 丰富了室内空间。在建筑面向村庄的一侧, 原有围墙已经倒塌, 设计师利用一面落地玻璃重新定义了建筑与村庄的邻里关系, 也解决了建筑采光问题。

   牛棚分为两层, 一层为毛石墙, 空间矮小、黑暗, 用来养牛;二层为木构, 架于毛石墙上, 用于存放草料。设计沿用了这个空间模式, 但将上面的“木房子”稍微抬起, 一方面增加下部空间的高度, 另一方面将阳光引入原本黑暗的牛棚。改造后这里将成为阅读者的新去处, 安静、封闭, 不受外部的干扰, 唯一能打扰读书的是从两层空间之间缝隙射入的阳光。原有的毛石墙面被保留, 懒人沙发被安置在地面上, 柔软对应强硬, 温暖对应冰冷, “新居民”对应“老住户”, 戏剧性的冲突由此产生。

    

   17杨家学堂区域总平面图1“静雅”书吧2“广悦”书吧3移动小屋售卖亭4东溪广场5杨家学堂6望溪亭

    

   18从溪流对面看改造后的杨家学堂区域

    

   19杨家学堂区域原貌

    

   20杨家学堂区域牛棚的原貌

    

   21杨家学堂区域杂物间原貌

    

   22杨家学堂书吧和图书室剖面

   二层的草料房被重新定义:原本三个隔离的空间被打通, 草料房的一半空间被吹拔取代, 在吹拔空间与新草料房之间采用了阳光板隔墙, 形成了半透明的效果;草料房仍然保持原有高度, 进入也必须从户外爬梯子而入 (这呼应了原来进入的方式) , 很不舒服, 但这是有意为之——建筑师希望空间的使用有一种类似苦行僧的感觉, 使用者需要小心地体味身体与空间的关系。

    

   23广悦空间

    

   24牛棚原有毛石墙被刻意保留, 广悦与静雅之间的连接通道有意保留了原来的高度, 成年人需弯腰通过

    

   25由牛棚改造的阅读空间

    

   26二层空间保持原来高度, 人居于期间有包裹感

    

   27大夫第区域总平面图

2 8 圈里酒吧平面图

   2 8 圈里酒吧平面图   下载原图

    

   1大夫第遗址2莲舍3棚架4笋榨5“圈里”酒吧6“圈外”会议室7厨房

5大夫第区域

   大夫第是上坪村中的重要文物点之一, 曾经是周边人家举行重大活动的地点, 是该区域的物理和心理中心。区域内原有水塘、古井、笋榨、大夫第门楼、古戏台遗址等, 文化与景观元素丰富。改造后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业态包括:由废弃猪圈改造的酒吧——圈里, 新建会议室——圈外, 由杂物间改造的茶室——莲舍 (寓意清廉) , 用于展示传统榨笋工艺的笋榨和用于表演的场所。

   由废弃猪圈改造的“圈里”酒吧是区域内最主要的新建筑。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毛石围挡, 抬高上部木构屋架以满足新的功能;建筑内部刻意保留了原猪圈的田字形平面, 将吧台、散座和炕席分别置于“田”字的四个格子中;慵懒、戏剧性是“圈里”酒吧希望传达的气氛, 撞色和碎花的靠枕、炕桌、石槽, 由钢筋条焊成的走廊地面, 配以可变色的LED地灯……设计师希望在古村中创造一个“异类”, 为原本平静的环境增添少许“波澜”。

   在酒吧旁边, 新建了一座小型会议室。建筑成单坡顶, 朝向大夫第门楼的一面使用了落地大玻璃, 与大夫第门楼及两者之间的戏台形成了很好的对视关系。因为和圈里酒吧相邻, 设计师将之取名为“圈外”。会议室和酒吧分别服务不同的人群, 但都从不同角度补充了古村对外服务不足的问题。

    

   29大夫第区域原貌

    

   30改造后的圈里酒吧外观

    

   31圈里酒吧室内

    

   33新建的会议空间“圈外”

    

   32圈里酒吧室内, 新构件被塞入老空间中

   莲舍是杂物间改造的茶室。原本的杂物间位于大夫第旁边的一个水塘边, 水塘的存在使杂物间成为区域内最显眼的视觉焦点。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毛石围挡, 只对上层的木结构进行了整修, 将之改造为一个水边的茶室。原有的老木材被尽量保留下来, 并重复使用;在朝向水面的一侧, 落地门窗和架在水上的平台加强了建筑与水景的关系, 也给新的使用者以临水而居的感觉。

   在大夫第门楼、圈里酒吧和圈外会议室之间, 原场地中有两处棚架, 它们原来是用于榨笋, 制作笋干。建筑师认为它们的存在很好地诠释了乡村的气氛, 于是将棚架保留下来, 适当进行整修, 并力求保持一种乡村搭建的随意性。安放笋榨的棚架仍然作为制笋的空间, 在清明前后, 它仍然可以进行生产, 同时也为村庄旅游提供了一种体验活动。对另一座棚架的用途进行了调整, 平时它可以作为一个凉亭被使用;在特定时间又会变身为乡村传统戏剧的表演舞台, 而此时周边的建筑窗口则成为观赏表演的最佳位置。

    

   34村民在整理后的棚架下休憩玩耍

    

   35上坪村Logo

    

   36上坪村Logo相关衍生品

    

   37农产品包装——建宁莲子

    

   38由朱熹留字衍生的文具

    

   39景点图章

6延展设计和效果

   自2016年10月第一个建筑改造完成后, 三个区域的建设工作陆续展开。伴随建筑的改造, 设计团队也完成了一系列乡村文创设计, 如村庄的logo、衍生品, 围绕农产品的一系列新包装设计, 与村庄建筑和文化传统有关的明信片、景点图章和文具等。这些延展设计与建筑互为表里, 一软一硬, 共同服务于上坪村的复兴计划。

   随着新建筑的出现、新功能的植入、新产品的面世, 上坪村的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理上的, 也反映在村民的精神态度上:随着公共场所的重塑, 村庄公共生活逐渐复活;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增加, 村庄的活力也大大增加;同时, 村集体和村民对于乡村复兴的信心也大大提升, 这些都为村庄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万事开头难, 但开始了, 后面的路就越走越顺。

  

    

ACTIVATING ANCIENT VILLAGE WITH ARCHITECTURE AS CATALYSTS:RECORD OF SHANGPING VILLAGE REGENERATION
114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