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比例对上市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者:林艺馨 郭龑喆 鲁娜
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无锡嘉睿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提出研究假说, 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借助建筑业上市企业20072016年公开的财务报表数据, 利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建筑业企业, 国有股比例与其盈利能力呈显著U型关系, 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促进其营运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业 国有股比例 固定效应模型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林艺馨, 女, 生于1969年, 台湾彰化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组织管理、建筑市场与经济。

1 引言

从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利润分成”制度开始, 到如今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措施, 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式与程度, 不断地创新和深入推进。国有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占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 从1980年开始逐年下降, 从最初的77%逐步降至2016年的12%。这说明我国建筑业国企的改制是逐步推进的, 并且总体力度很强。 企业改制的实质其实就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在改制的过程中, 国有资产如何配置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国有股是国有资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家提出减持国有股,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旦减持不当, 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大背景下, 建筑业企业的国有股比例如何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更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建筑业企业的经济收益水平低下、资金运作能力不强的问题普遍存在, 只有企业财务能力的增加才能支持建筑企业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建筑业企业自身若想成长, 必须要能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这才表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业是劳动力密集产业, 在一定的地区市场发展成熟后不得不扩大市场范围, 所以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需求。综上, 本文定义建筑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点内容包括: (1) 企业财务能力的增加, (2) 企业成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需求。基于这三个方面, 以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责任作为考察标准, 考察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关于国有股权与公司治理, 在学术界有着“掠夺之手”与“帮助之手”的争论。“掠夺之手”理论认为国有股权不利于公司治理。一方面, 因为国有股权代表着政府, 这意味着政府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进行干预, 从而影响利润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 因为国有企业有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 容易导致监督不力, 形成“内部人控制”, 企业经营者利用自己的权利, 掠夺国企的财富, 导致企业的价值降低。而“帮助之手”理论认为国有股权有利于公司治理。因为国有股的所有者是以国家所有者的全权代表的身份出现, 他们会保护公司免遭政府的侵害, 防止不合理的法律纠纷出现。此外, 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发布方面有着很大的决定权, 那么国有企业就较易得到政府资源和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绩效提高。反过来, 正是由于国企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使得其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这给国有企业的营运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综上,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我国上市建筑业企业, 国有股占股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曲线关系, 先随国有股比例的上升而增加, 而后又随国有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 假设2:我国上市建筑业企业, 国有股占股比例与企业的营运能力负相关。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管理国际化的今天, 企业履行其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已经不再是被动的行为, 而是企业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意愿。我国国有企业本质上有着承担社会责任的特质, 这与私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有着明显的区别。为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我国上市建筑业企业, 国有股占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3 数据选取方法及度量方法

3.1 研究对象

由于数据获得上的限制, 选用上市企业公开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CSRC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 选取其中的建筑业板块, 共得到89家建筑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同花顺财经网、巨潮资讯数据库、中财网提供的年报数据, 将这89家企业的企业经营的相关数据提取出来进行相关计算。

3.2 研究数据

原始样本共89家企业, 统计时间区间为2007~2016年, 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按照以下原则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 (1) 剔除ST或*ST公司。 (2) 剔除在研究区间内国有股比例始终为零的公司。 (3) 剔除掉在研究区间内曾不属于建筑业的公司。 (4) 剔除数据不完整及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得到了24家企业。

3.3 变量的衡量

本研究中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 也即本研究的因变量。在盈利能力方面本文主要使用的指标是总资产回报率以ROA表示;在营运能力方面采用的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以TATR表示;在社会责任方面使用的指标是员工人数以EMPLOY表示、税金以TAX表示和每股净资产以NAPS表示, 共计五个指标。 自变量为国有股比例以GOV表示, 由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组成。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前十大股东中持股为国有股的股数之和, 作为衡量企业国有股数量的指标。 为确保本研究所提出的变量更加全面、控制得更好的条件下得到检验, 本文加入一系列可能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变量。采用自然对数的资产总额对企业规模加以衡量, 企业规模以SIZE表示;企业资产负债率以LEVE表示;企业存货销售比以STS表示;控制宏观环境变化的年度哑变量以YEARt表示, 因研究区间为2007~2016年, 将2007年设为比较基础组。例如研究时间为2008年时, YEAR08=1;如果不是2008年时, 则YEAR08=0, 以此类推。

3.4 回归方程

本文以我国的上市建筑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有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的情况。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很好地控制研究样本的选择性偏差问题, 同时该模型使用的是包含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在内的面板数据, 在保证企业具有较大程度的可比性基础上, 能兼容一系列不同的企业特征, 以便测定和比较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后, 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为研究模型, 以OLS为研究方法, 使用Eviews9.0进行多参数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中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包含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 共5个指标。在对盈利能力指标ROA进行回归时, 先对国有股比例进行回归, 再引入其平方项GOV2, 通过Model 3考察非线性关系。另外, 先对控制变量进行回归, 再加入自变量, 所以共有十一个模型。 其中, 等式左端项是因变量, 以ROAit为例, 其代表企业i在t年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余类似;在等式右端项中, αi是企业i的固定效应, YEARt是表示t年的年度哑变量, GOV是表示国有股占比的连续变量;SIZE (企业规模) 、LEVE (资产负债率) 、STS (存货销售比) 是一些可能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控制变量;αt是年度哑变量YEARt的系数;γ1、γ2、γ3分别为三个企业特性的系数;εit为扰动项。 以Model 1、Model 2为例, 这两个模型都是以ROA为因变量, 其中Model 1只对控制变量进行回归, Model 2则是加入自变量对所有变量进行回归, 其余模型以此类推。Model 1到Model 3用来验证可持续视角下建筑业企业国有股比例与其盈利能力的关系。同理, Model 4到Model 5用来验证国有股比例与企业营运能力的关系;Model 4到Model 11用来验证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各指标的关系。

4 研究结果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大小, 若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 即该公司属于国有控股;否则为参股。据此, 对样本各指标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可知, 除了EMPLOY的中位值, 在其余指标上, 国有控股企业的表现都优于参股。这说明国有股比例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指标都存在着正面的影响。

4.2 回归结果及分析

对各指标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 所有模型的F检验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都是显著的。

4.2.1 控制变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本研究的计量方程中, 加入了一系列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变量, 包括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存货销售比及宏观经济条件。从回归结果看 (表1) , 企业规模与员工人数、企业纳税额、每股净资产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与总资产周转率有显著负向关系。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回报率、每股净收益有显著的负向关系。企业存货销售比与总资产回报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此外, 相比于其他研究期, 2009年~2011年的宏观环境有利于企业总资产回报率的增长;同理, 2009年~2013年的宏观环境有利于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2012年、2016年的宏观环境不利于企业纳税额的增长;2009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宏观环境不利于企业每股净资产的增长。可见, 宏观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因此, 企业应当时刻保持对宏观环境的敏感性, 根据宏观环境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做出科学的决策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4.2.2 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变量国有股占比, 根据回归结果, 盈利能力方面, 在Model 2中, 国有股比例的系数是不显著的, 但是在Model 3中, GOV系数为-0.1149, GOV2系数为0.1402, 且均显著, 这表明国有股比例与总资产回报率之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 其拐点为40.97%。当国有股比例低于40.97%时, 其比例与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呈负相关;当国有股比例高于40.97%时, 其比例与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呈正相关, 这与多个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结果表明当国有股比例低于U型曲线的拐点时, “掠夺之手”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帮助之手”, 当国有股比例高于U型曲线的拐点时, “帮助之手”开始慢慢占据主导效应, 国家会付出更多的治理成本, 使“帮助之手”所产生的作用大于“掠夺之手”, 从而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国有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营运能力方面, 在Model 5中, 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向关系。社会责任方面, 在Model 7、Model 9、Model 11中, 国有股占比与企业的员工人数呈显著正向关系, 与企业的纳税额呈显著正向关系, 与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呈显著正向关系。这与众多学者对工业、制造业企业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国有建筑业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认知。而且从历史上看, 国有企业是由政府创立和控制的, 承担社会责任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分内职责。 表1 各指标回归分析结果 (2007年~2016年) 下载原表 表1 各指标回归分析结果 (2007年~2016年)注:a代表虚拟变量;b代表取自然对数;*p<0.10, **p<0.05, ***p<0.01 (双尾)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建筑业上市公司2007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借助Eviews9.0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国有股比例对于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与建筑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呈U型曲线关系, 和营运能力存在正向关系;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与建筑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存在正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建筑业企业应该看到国有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向作用, 谨慎对待国有股减持问题, 同时注意避免国有股比例U型曲线的底部价值陷阱, 以长期、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1]Frye T, Shleifer A.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grabbing hand[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6 (2) :354-358.
[2]纪建悦, 董辉.公用事业类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兼论混合所有制中的价值陷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6) :44-49.
[3]李涛.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论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J].经济研究, 2002 (8) :19-27.
[4]刘小玄, 李利英.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 :5-12.
[5]白重恩, 路江涌, 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8) :4-13.
The Impacts of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LIN YiHsin GUO Yanzhe LU N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Wuxi Jiarui Real Estate Co., Ltd)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develops the hypotheses and establishes the fixed effects models. Based 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6, uses Eviews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has a significant U-shape relationship with its earning ability,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is conducive to its operation cap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fixed effects mode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89 15 15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