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定量分析方法的农村装配式建筑推进战略研究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新型农村的目标要求, 必须将生态农村建设和绿色住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内容。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任务, 并成为实现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力, 完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生态农村的建设要求。因此, 应在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发展实际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
当前,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国家重要战略政策。国内外学者针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如何快速发展进行了大量探讨。然而, 目前大部分装配式建筑研究仅仅只是考虑在城市中如何推行, 鲜有装配式建筑推广研究涉及到农村地区。而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力, 在农村地区推行装配式建筑既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又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的要求。因此本文首先梳理出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理论依据, 并以济南农村地区为实例, 运用SWOT模型, 对济南市农村地区推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战略选择研究, 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为我国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由于当前装配式建筑研究与实践很少涉及到农村地区, 实际案例与有关经验都十分欠缺。为此,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我国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进行理论梳理, 再以济南农村地区为实例, 运用SWOT定量分析模型研究推广战略。即:首先定性确定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SWOT因素, 然后将其发放给有关专家打分评判, 进而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计算出战略类型角和战略强度, 得到战略组合和措施类型, 再以此为依据为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提出合理化建议。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2 农村发展装配式建筑理论依据
2.1 内部条件
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的健全与完善能为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要在发达地区乃至农村地区推广与发展装配式建筑, 必须建立健全建筑标准规范来进行指导;其次, 良好的管理模式也能促进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实现, 尤其是在缺乏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农村地区;成本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相关文献还是试点研究都已证实成本问题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 装配式建筑建造质量优劣, 施工工期长短, 生态效益如何实现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农村地区推广时都要予以考虑。
2.2 外部条件
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推广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政策条件是推广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有利于为在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制度保障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且我国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不仅有材料价格、税率等, 还包括经济规模, 只有拥有雄厚良好的经济基础, 才能为在农村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一系列价格优惠与补偿政策;再者, 装配式建筑配套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 可大大减少建造成本, 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因此, 在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要注重建立与完善相适应的产业链;但由于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宣传力度不足, 尚未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鉴于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阔, 农民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有限, 所以宣传力度是在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需要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也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动力之一, 因此需要在技术、制度、管理等领域内进行改革创新, 以加强创新力度来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发展;最后, 装配式建筑是要将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安装的新型建筑, 而大多数农村地区交通不便, 道路崎岖, 所以构件的运输能力也对装配式建筑的顺利推广构成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总结文献的梳理, 得出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内外部因素, 作为衡量装配式建筑能否推行的重要参考标准。其中, 内部因素包知:标准规范、管理模式、成本问题、建造质量、施工工期、生态效益。外部因素包括:政策条件、经济基础、配套产业链、宣传力度、创新能力、运输能力。
3 实证研究
3.1 区域选择与因素确定
济南市是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截止到2016底, 济南市共有217个工程项目通过了装配式建筑核实审核, 装配式建筑总面积高达1471万平方米, 且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因此, 选择装配式建筑成熟度与政策环境相对较好的济南市来进行此次实证研究。
依据农村发展装配式建筑理论依据所梳理出的内外部条件, 邀请6位行业专家结合济南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通过到济南农村地区实际考察, 对内外部条件进行整理增减。这6位专家包括高校教授, 技术开发人员和承包商, 每位专家都具有从事建筑行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可充分保证SWOT定性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根据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可知, 济南市对于装配式建筑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且农民旧房改造意愿有所增强, 但农村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缺失, 管理模式不足, 施工难度大, 配套产业链缺乏等制约条件不容忽视。因此运用SWOT定性分析法对其进行具体分类, 最终确定出16个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内外部因素,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2 判断矩阵标度
判断矩阵是有关专家依据各个因素之间重要性, 采用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度, 对其进行两两比较而形成的数学矩阵。本次研究采用的判断矩阵评分标度如表2所示。为使权重的确定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依据上述6位专家意见进行权重打分判断。由于问卷在打分评判时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而导致前后不符的逻辑判断。因此计算出权重后还需计算CI和CR进行一致性检验。
3.3 调查结果
3.3.1 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有效数据, 为此问卷设计尤为重要。问卷根据构建的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SWOT定性分析结果确定, 设计了针对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优势 (S1-4) , 劣势 (W1-4) , 机遇 (O1-4) , 威胁 (T1-4) 的调查表。问卷采用1-4分打分方式对各因素重要性进行赋值评分, 优势和机会因素用正值表示, 劣势和威胁因素用负值表示, 绝对值越大表示对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影响强度越大。由于此次研究涉及到农村地区, 不仅要通过网络向来自济南各地建筑业专家、科研人员、企业员工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投放问卷, 还要通过到济南农村地区实际走访, 将SWOT定性分析中有关农民的因素以面对面的形式发放给农民进行打分, 即O3农民改造意愿有所增强和T4宣传力度不足。为确保获取数据质量与分析结果准确, 除了向农民发放外, 该问卷调查发放对象涵盖来自不同单位, 岗位职称、教育程度不同的专家, 同时相关专家应满足从事有关装配式建筑或其他建筑类工作不少于3年。其问卷的填写能够如实反映在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此次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140份, 回收120份, 有效回收率85.7%。具体调查对象单位、职称、教育情况如表4所示。
3.3.2 SWOT因素力度计算
将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求和平均值, 并根据SWOT定量分析中的力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因素的综合力度分值。其中总优势力度、总劣势力度、总机遇力度和总威胁力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Si为第i个因素的优势力度, (Si=对应强度平均值×对应权重) ;Wi为第i个因素劣势力度, (Wi=对应强度平均值×对应权重) ;Oi为第i个因素机遇力度, (Oi=对应强度平均值×对应权重) ;Ti为第i个因素威胁力度, (Ti=对应强度平均值×对应权重) , i=1, 2, 3……, n。
根据式 (1) ~ (4) , 即可计算出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总优势力度S, 总劣势力度W, 总机遇力度O总威胁力度T。计算结果为:S=∑Si/4=0.687;W=∑Wi/4=-0.525;O=∑Oi/4=0.719;T=∑Ti/4=-0.623。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3.3 战略类型、强度的确定
(1) 战略类型
若以总优势力度S、总劣势力度W、总机遇力度O和总威胁力度T四个变量各为半轴来建立四半维坐标系, 然后分别找出总优势力度S、总劣势力度W、总机遇力度O和总威胁力度T所对应的点S1、O1、W1、T1, 并用线段依次连接, 即可得到战略四边形S1O1W1T1。
对于战略四边形S1O1W1T1的重心坐标

xi, yi分别为S1, W1, O1, T1在战略四边形中的坐标。以此为基础, 计算出战略类型方位角θ:

可利用反函数求解θ。然后即可根据θ的大小来确定应选择的战略类型 (见表5) 。
根据式 (5) 和式 (6) , 即可得出P (x, y) = (0.162, 0.097) , tanθ=0.599, θ≈30.9。由于P点位于坐标系第一象限内, 0<θ<π/4, 查表5可知, 属于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战略。
(2) 战略强度
对同一战略类型, 既可采取积极开拓的战略态度, 亦可采取求稳保守的战略态度。因此还要对其战略强度进行选择判断。强度的判断需要分别考虑战略正强度和战略负强度。战略正强度指的是外部机遇与内在优势两者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计算公式为:

战略负强度是外部威胁与内在劣势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计算公式为:

根据式 (7) ~ (8) 即可以计算战略强度系数 (ρ) , 计算公式为:

ρ值的大小是SWOT分析战略强度选择的依据。ρ∈[0, 1]。随着ρ值增大或减小, 战略强度则增强或减弱。一般选择ρ=0.5作为临界点, 当ρ<0.5时, 应采取保守型战略, 当ρ>0.5时, 应选择开拓型战略。因此, 根据式 (7) ~ (9) , 可计算出ρ值=0.599>0.5, 战略强度应当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措施。
3.4 战略建议
3.4.1 战略选择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战略属于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战略, 战略强度应当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措施。具体结果可用SWOT定量分析中的战略谱系图表示, 如图2所示。
3.4.2 战略建议
(1) 政府加大力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从表3可以看出政策支持是得分最高的因素, 虽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政策,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发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但还应从立法层面加强规划, 保障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推进, 完善顶层制度的设计。且重视济南农村地区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培育与开拓、对开发商和农民进行财政资金补贴、银行贷款优先等鼓励政策, 完善价格补偿机制, 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济南农村地区的良好推广。
(2) 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宣传。从威胁综合力度分值可以看出, 宣传力度不足是阻碍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最大外部威胁因素。根据走访结果, 大部分济南农村地区居民对装配式建筑毫无了解, 对其能带来的好处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可以技能培训为主要方式, 使更多济南农村地区居民了解装配式建筑, 提高农民认知度以及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同感。
(3) 牢牢把握当前装配式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这一重大发展契机, 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济南市作为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城市, 在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程度与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配套产业链与市场氛围不足。因此, 要借助建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机遇, 扩大市场份额, 重点建设与完善建筑产业化上下游产业链, 继续加大招商力度, 吸引外资。
(4) 依据济南农村实际情况, 建立和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农村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 开发相关建筑软件, 促进技术体系的成熟。根据对济南农村地区实际走访得知, 大部分农村住房都属于自建, 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系统合理的科学管理;且不同层级规范标准也尚未形成合力;再者工人技术水平不足和监管力度的欠缺, 导致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不高, 效率低下。因此要坚持设计、生产、施工、运营与维护一体化, 提高生产与施工效率, 完善具有针对性的技术体系标准。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而装配式建筑如何推广又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内外部条件进行梳理, 并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 以济南农村地区为实例进行可行性研究, 从而得出济南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 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参考, 对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农村地区的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本次研究只是选取济南一个城市进行分析, 还需研究更多的案例来比较区域之间差异, 以此获取更多有关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经验。因此, 如何扩大农村推广装配式建筑调查范围, 增加案例分析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 兰晓霞.基于SWOT定量分析方法的城乡数字鸿沟弥合战略研究[J].情报科学, 2016 (2) :148-153.
[3] 张雪梅.农村绿色住宅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9) :403-405.
[4] 吕玲雪, 黄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的PEST-SWOT分析[J].工程经济, 2018 (11) :45-48.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报告 (2017)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