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跨度对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影响

作者:易锡章 王鹏 杨果林 张华强
单位: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依托广西百色达康隧道工程, 简化隧道施工与结构模型, 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了隧道施工三维模型, 分别模拟了跨度为10, 14, 18.7m的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的围岩变形、围岩塑性区域分布及初支与二衬的内力分布。探究隧道跨度对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隧道变形、围岩与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跨度不同, 竖向位移沉降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洞室顶部, 水平位移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拱腰附近;最终沉降隆起值、初期支护轴力与二衬应力随跨度的增大而稳步增大;初期支护弯矩随跨度的增大而增长, 但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围岩形成的塑性区域随跨度增大明显增大。
关键词:隧道工程 双侧壁导坑法 跨度 围岩变形 支护结构 数值模拟

 

    

0 引言

   目前, 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不同的数值模拟软件研究隧道稳定性,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2,3,4,5]。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对原围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隧道的跨度对围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6,7,8,9]

   在我国多年的隧道施工与设计实践中隧道跨度对隧道施工安全与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要求有很大影响, 也一直有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成果, 如周敏娟等[10]的研究表明, 当围岩开挖后仍处于弹性应力状态时, 单纯增加隧道开挖跨度对围岩应力状态影响不大;但若开挖后进入弹塑性应力状态, 则单纯加大开挖跨度会导致塑性区半径大幅度增加, 影响围岩稳定。张孝伟[11]利用实际数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3种方法中支护压应力计算值随跨度变化幅度大小, 得出隧道衬砌结构内力随跨度变化的最适宜情况。张坤鹏等[12]采用砂土模拟围岩, 以试验方法确定不同跨度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分区规律。陈志平等[13]以围岩位移作为围岩自稳能力的评价依据, 探讨洞室跨度对公路隧道围岩级别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中没有针对大断面隧道进行详细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分析对比。本文采用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跨度下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围岩塑性区域分布及初支与二衬的内力分布, 能直观地表现跨度对隧道围岩与衬砌力学行为的影响, 对以后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具有指导作用。

1 工程概况

   广西百色达康隧道位于百色—阳圩区间, 隧道全长7 238m。本隧道按200km/h, 预留250km/h条件客货共线 (开行双层集装箱) 设计。隧道为单面上坡, 最大埋深处约为445m, 其最小埋深处约7m。出口车站段隧道 (DK268+957.791—DK268+585.000) 为三线隧道, 其中DK269+224.066—DK269+575.000段采用三线段V级A型复合衬砌, 隧道较长, 跨度大, 埋深为30~88m。该段隧道围岩为砂岩夹泥岩, 但风化程度不同, 隧道上方的围岩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3种。最上层地表出露为全风化层, 厚3.5~10m, 属III级硬土;中间为强风化层, 厚24~40m, 属IV级软石;最下层为弱风化层, 厚55~60m, 属IV级软石。

2 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2.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由于该隧道断面为五心圆, 断面形状复杂, 所以前期选择在ANSYS中建立跨度分别为10, 14, 18.7m的隧道模型并划分网格, 后期导入FLAC3D中[14,15,16,17,18], 进行动态循环开挖、支护, 从而研究不同跨度隧道围岩位移的变化及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应力状态 (见图1) 。

图1 计算模型

   图1 计算模型   下载原图

   Fig.1 Calculation model

   围岩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简化:取洞顶埋深为30m, 其中隧道上方围岩最上层全风化层厚4m, 中间强风化层厚20m, 最下层弱风化层厚6m;模型的左、右两侧边界取距开挖左、右边界50m处, 下边界取距洞身开挖下边界40m处, 上边界即为埋深值30m, 隧道纵向长度取99m

   所建立的计算模型是以隧道断面顶部圆弧的圆心作为坐标原点, 水平方向为x轴, 竖直方向为z轴, 纵向开挖方向为y轴。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洞开挖法。

   设置模型的左、右两侧边界条件及模型底部边界条件为:左、右边界设置约束;下部边界固定, 限制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模型的上部边界为自由面。在模拟计算过程中, 只考虑自重应力场的影响, 并不考虑其他地应力。

2.2 本构关系及材料参数

   在FLAC3D中, 岩土体材料采用各向同性弹塑性Mohr-Coulomb本构模型, 对所建模型的各块体重新命名。初次衬砌、二次衬砌采用弹性本构模型。计算过程中, 采用不占空间厚度的壳单元 (shell) 模拟临时支护钢拱架及横向支撑和隧道的初期喷锚支护。根据实际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资料, 通过查阅相关规范, 确定材料力学参数和复合衬砌设计参数, 如表1所示。

2.3 双侧壁导坑法模拟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隧道从开挖到施作支护结构, 均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围岩的位移变形和支护结构、二次衬砌的内部受力状况。在应用FLAC3D软件进行隧道动态开挖过程中, 通过围岩应力逐步释放的方法实现荷载施加, 隧道断面开挖分为7步, 按断面①~⑦的顺序开挖, 每次循环开挖进尺设为3m, 隧道开挖和施作初支的时间间隔, 应力释放25%, 计算平衡;初期支护和架立工字钢 (临时支撑) 采用不占空间的壳结构模拟, 此时采取应力释放60%, 计算平衡;完成中间底部⑦掌子面开挖后, 拆除临时支撑, 施作二次衬砌, 应力完全释放, 计算平衡;模型纵向长度取3m (一环开挖长度) , 计算最后结果, 开挖过程如图2所示。

3 计算结果

3.1 围岩位移场对比分析

   分别模拟不同跨度隧道的施工, 施作二次衬砌, 得到不同跨度围岩位移值, 如表2所示。通过表2对比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隧道跨度不同, 竖向位移沉降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洞室顶部, 最终沉降值随着隧道跨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跨度10m时沉降极值为5.095mm, 跨度14m时沉降极值为8.365mm, 相对于前者增大64.2%, 跨度18.7m时沉降极值为11.943mm, 相对于前者分别增大134.4%, 64.2%;竖向位移隆起极值均出现在隧道仰拱底部, 最终隆起值随着隧道跨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跨度10m时隆起极值为4.745mm, 跨度14m时隆起极值为6.665mm, 相对于前者增大40.5%;跨度18.7m时隆起极值为9.235mm, 相对于前者分别增大94.6%, 38.6%。

   表1 材料力学参数 导出到EXCEL

   Table 1 Material mechanics parameters

    


材料参数
重度γ/
(kN·m-3)
弹性模量
E/GPa
泊松比
ν
体积模量
K/GPa
剪切模量
G/GPa
黏聚力
c/MPa
内摩擦角
φ/ (°)
抗拉强度
τ/MPa

全风化层
21 1.0 0.45 3.333 0.345 0.02 20 0.05

强风化层
22 1.5 0.40 2.500 0.536 0.05 23 0.10

弱风化层
25 2.0 0.35 2.222 0.741 0.10 27 0.15

初次支护
23 21.0 0.20 11.667 8.750

二次支护
26 31.0 0.20 17.222 12.917

    

   表2 不同跨度位移极值 导出到EXCEL

   Table 2 Displacement extremum of different spans mm

    

跨度 10m 位置 跨度 14m 位置 跨度 18.7m 位置

竖向位移
-5.095 洞顶 竖向位移 -8.365 洞顶 竖向位移 -11.943 洞顶
  4.745 拱底   6.665 拱底   9.235 拱底

水平位移
-2.813 右侧拱腰 水平位移 -4.763 右侧拱腰 水平位移 -7.201 右侧拱腰
  2.031 左侧拱腰   3.572 左侧拱脚   5.501 左侧拱腰

    

图2 双侧壁导坑法动态开挖过程

   图2 双侧壁导坑法动态开挖过程   下载原图

   Fig.2 Dynamic excavation process by double side wall heading method

   2) 隧道跨度不同, 在隧道的拱腰附近产生的水平位移均较大, 且出现水平位移极值;水平位移均是向隧道中心方向;由于隧道开挖采用的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 所以左侧水平位移相对于右侧较小;随着隧道跨度的增大, 其产生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大, 跨度10, 14, 18.7m隧道左侧拱腰产生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031, 3.572, 5.501mm, 相对于前者分别增大75.9%, 54.0%。跨度10, 14, 18.7m的隧道右侧拱腰产生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813, 4.736, 7.201mm, 相对于前者分别增大68.4%, 52.0%。

   3) 综合分析围岩产生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 隧道围岩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随着跨度的增大而稳步增大。

3.2 围岩塑性区域分布

   分别模拟不同跨度隧道的施工, 施作二次衬砌, 输出围岩塑性区域分布图,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不同跨度的隧道洞室周围围岩产生了塑性区域, 且塑性区基本对称于隧道纵向中心轴。

   2) 不同跨度的隧道均在隧道洞室顶部两侧和两侧拱脚所形成的塑性区域较大。跨度越大越明显, 其所形成的塑性区域大小不同。随着隧道跨度的增大, 最终所形成的塑性区域也随之增大。

   3) 不同跨度的隧道均未出现拉伸破坏。

   4) 综合分析塑性区域的分布情况, 隧道跨度越大, 所形成的塑性区域越大, 不利于隧道稳定。

3.3 初期支护内力对比分析 (见表3)

   1) 由于不同跨度的隧道采用的是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先施作左侧初期支护, 所以受轴力和弯矩较右侧大, 但初期支护左、右受力状态基本相同。

   2) 不同跨度的隧道初期支护均处于受压状态, 未出现拉应力。不同跨度隧道轴向压力极值均出现在初期支护左侧拱腰, 随跨度增大而增大;而最小轴向压力出现于拱底, 同样随跨度增大而增大, 但变化较小。

   3) 不同跨度隧道其初期支护所受弯矩极值均出现在洞顶两侧附近。10, 14, 18.7m跨度弯矩极值分别为0.027, 0.028, 0.047MN·m, 后者相对于前者分别增大3.7%, 67.8%, 当跨度为18.7m时, 其弯矩值增大较大。

   4) 不同跨度隧道初期支护需要注意的位置均为洞顶两侧和拱腰处。

3.4 二次衬砌应力对比分析 (见表4)

   表3 不同跨度初期支护结构轴力和弯矩 导出到EXCEL

   Table 3 Axial force and moment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initial spans

    

跨度 10m 位置 跨度 14m 位置 跨度 18.7m 位置

轴力/MN
-0.886 左侧拱脚 轴力/MN -1.127 左侧拱脚 轴力/MN -1.438 左侧拱腰
  0.000 拱底   -0.020 拱底   -0.044 拱顶、拱底

弯矩/ (MN·m)
-0.027 左侧拱顶 弯矩/ (MN·m) -0.028 左侧拱顶 弯矩/ (MN·m) -0.047 左侧拱顶
  0.008 左侧拱脚   0.009 左侧拱脚   0.013 左侧拱脚

    

   表4 不同跨度二次衬砌主应力极值 导出到EXCEL

   Table 4 The principal stress extremum of different span secondary lining MPa

    

跨度 10m 位置 跨度 14m 位置 跨度 18.7m 位置

最小主应力
-0.111 左侧拱脚 最小主应力 -0.112 左侧拱脚 最小主应力 -0.116 左侧拱脚
  0.062 左侧拱脚   0.070 左侧拱脚   0.055 拱顶、拱底

最大主应力
-0.328 左侧拱脚 最大主应力 -0.352 左侧拱脚 最大主应力 -0.400 左侧拱脚
  0.155 左侧拱脚   0.156 左侧拱脚   0.134 拱顶拱底

    

   1) 不同跨度隧道其二次衬砌所受主应力基本呈左右对称, 对称轴为隧道中轴线。

   2) 不同跨度的隧道最大主应力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拱腰和拱脚处, 其极值最大值随跨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变化不大。隧道拱顶和拱底均出现拉应力。

   3) 不同跨度隧道的二次衬砌拱脚处均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且隧道跨度越大, 应力集中越明显。

4 结语

   本文以广西百色达康隧道工程为依托, 利用FLAC 3D软件进行不同跨度的双侧壁导洞法开挖的数值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如下。

   1) 隧道跨度不同, 竖向位移沉降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洞室顶部, 最终沉降值随着隧道跨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竖向位移隆起极值均出现在隧道仰拱底部, 最终隆起极值随着隧道跨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在隧道的拱腰附近出现水平位移极值;水平位移均是向隧道中心方向, 随着隧道跨度增大, 其产生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大。

   2) 不同跨度隧道均在隧道洞室顶部两侧和两侧拱脚所形成的塑性区域较大, 且跨度越大越明显。

   3) 不同跨度隧道初期支护均处于受压状态, 未出现拉应力。不同跨度隧道轴向压力极值均出现在初期支护左侧拱腰, 随跨度增大而增大, 初期支护所受弯矩极值均出现在洞顶两侧附近, 随跨度增大其增长速度迅速加快。

   4) 不同跨度隧道最大主应力极值均出现在隧道拱腰和拱脚处, 其极值随跨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变化不大, 在隧道拱顶和拱底均出现拉应力, 且隧道跨度越大, 其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

  


 

    

参考文献[1] 蒋树屏.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交通世界, 2003 (2) :22-27.

[2] 洪开荣.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J].隧道建设, 2015, 35 (2) :95-107.

[3] 郭陕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产业化发展方向[J].隧道建设, 2005, 25 (6) :1-3.

[4] 肖元平.隧道江底溶洞处理及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 2017, 46 (20) :45-48, 64.

[5]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 (5) :1-65.

[6] 马永峰, 张志豪, 曹力桥, 等.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施工变形现场监测试验研究[J].隧道建设, 2010, 30 (4) :423-429.

[7] 周丁恒, 曲海锋, 蔡永昌, 等.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围岩变形的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9) :1774-1782.

[8] 柴柏龙, 李晓红, 卢义玉, 等. 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 (3) :510-514.

[9] 董志明.大跨度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研究[J]. 公路, 2014 (8) :274-277.

[10] 周敏娟, 王海彦, 胡宇庭.开挖跨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 2015, 35 (6) :226-229.

[11] 张孝伟.浅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跨度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2 (9) :43-46.

[12] 张坤鹏, 曾榕, 邢心魁.不同跨度下土质隧道围岩分区规律研究[J].南京工业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34 (7) :92-96.

[13] 陈志平, 叶兴军, 孟陆波, 等.隧道开挖跨度对围岩级别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 2011, 31 (1) :158-161.

[14] 彭文斌.FLAC3D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5] 李围.隧道及地下工程FLAC解析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16] 陈育民, 徐鼎平. 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2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17] 孙书伟, 林杭, 任连伟. FLAC3D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18] 王新敏.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90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