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作者:陈佩女
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摘要:历史建筑内部空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对历史建筑展开保护与再利用时,必须遵循真实性、整体性等修缮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其在保持室内原有空间特色的同时,充分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以团队近年来完成的北京东路2号大楼与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保护工程为案例,展开工程实践中历史建筑内部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研究。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 设计策略 历史建筑
作者简介:陈佩女,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工程师。

 

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是承载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格局、结构形式、室内装饰和设备设施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价值[1]。历史建筑内部空间同样具有历史、建筑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构成。

(1)历史价值: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布局和装饰风格是大楼使用者生活的重要例证,通过对其进行解读,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和当地的社会与文化历史。

(2)建筑艺术价值:历史建筑内部空间装饰风格通常延续建筑外立面的风格,具体表现在平面布局、空间格局及部分房间的室内装饰等,是建筑艺术价值组成的重要元素。

(3)科学技术价值:历史建筑内部空间通常采用当时领先的建筑技术,设计标准较高,选材考究,施工工艺上乘,较好地满足了公共建筑的使用需求,这对于研究、考证同时期同类建筑设计、技术、工艺等相关发展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历史建筑的价值构成在其内部空间中均有体现。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时,要根据内部空间的价值评估对室内各类空间和构件进行分类保护,有针对性地进行“再生”或者“活化”,用意蕴悠长的设计延续并提升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价值,同时通过保护与再利用使附加在其上的文化、历史等价值信息不断丰富,进一步增添历史建筑的魅力。

1 保护与利用的设计原则

作为具有法律身份的历史建筑,必须依据其保护等级的保护条例来开展保护与更新工作。如何做好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避免保护性破坏?需要在修缮设计工作中,根据历史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项目保护经验,秉承如下原则进行保护设计。

(1)真实性原则:保护修缮的更新设计前与设计过程中,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真实、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对历史上历次改建内容进行评估和判断,保留有价值的历史状态,从而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环境。

(2)整体性原则:整体保护和整治原有区域环境及建筑风貌,着重保护修缮建筑的重点保护部位和原有空间格局,精心修缮室内空间及特色装饰。

(3)最小干预原则:在保证历史建筑安全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最低程度的干预,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的破坏。

(4)可识别性原则:保护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手段需满足可识别性原则,所有处理措施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同时又应区别于历史原状,并保存详细的记录档案和永久的年代标志。

(5)可再处理原则:由于历史资料和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修缮工作以不直接损害历史建筑本身为前提,满足日后必需时的拆除复原,以便今后更科学和更完整地修缮。尽量选择可逆技术与可再处理的施工措施,避免对历史建筑造成不可逆的干预[2]

“历史建筑的价值保存是充满矛盾的,在这些矛盾中,是艺术的真实还是历史的真实是原真性问题的焦点所在,也是保护实践中的困难所在[3]。”在我们进行历史建筑修缮时,应遵循工程实际情况与保护的基本原则,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对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价值判断,理清保护要素,了解再利用的各项制约因素,采取科学的设计策略,确立保护与再利用大纲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2 基于实践案例的保护与利用设计策略分析

北京东路2号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与北京东路路口,建筑原名“格林邮船大楼”,建成于1922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楼的建筑风格主要表现为折衷主义风格,同时建筑主立面为细部带有新古典主义特征的东、南立面,总体呈纵向三段式构图,立面比例严谨、层次丰富。室内装饰与建筑主要风格一致,门窗套等采用几何装饰,形式简洁、庄重典雅。本次保护修缮设计范围包括环境整治、文物建筑立面整治、室内外重点保护部位的保护修缮及室内设计。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99号,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三类。自建成起一直用作东亚银行办公使用,见证了沪港两地金融合作与发展的各大历史事件,也见证了外滩纵深的金融聚集带的形成与发展。大楼由鸿达洋行(C.H.Gonda)于1925年设计,是一栋装饰艺术派(Art Deco)风格的高层建筑。本项目工程范围包括大楼外立面修缮、结构加固、机电更新,以及局部地下一层、一层、夹层、二层及八层的装修工程[4]

北京东路2号大楼与东亚银行浦西大楼都是上海重要的近现代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两栋建筑的修缮设计原则均是在保持原有特色空间的前提下,对现有布局与功能进行提升,使其满足现代化的办公空间需求。现将这两个实际案例的设计策略梳理如下。

2.1 功能提升、优化流线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的一层大厅是长22m、宽12m、高约6m的无柱大空间,地面、墙面、柜台、门套等采用延续装饰艺术派的黑白大理石拼花装饰,墙面、梁柱、天花均有精美装饰线。为了更好地保护一层大厅的空间格局和特色装饰,恢复其历史原貌,将银行营业厅迁至大楼的二层,并将一层和夹层用作公益性质的展示陈列,对公众开放。

但如此一来,将面临缺少公共垂直交通的问题,不利于银行开展业务。如借用内部办公人员楼梯则会导致流线混杂,不利于管理。同时现状门厅空间感受较差,面积狭小,根据银行后期使用需要,划分了入口区域与较小的后勤办公室,并增设了一部直跑楼梯到达夹层(现状楼梯踏高、踏宽均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以满足内部流线需要。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中对门厅进行了合理分流与流线优化。首先,拆除后期分隔的走道和办公室空间,扩展现有门厅的格局,增强门厅的公共性;其次,改造后期搭建的楼梯(非重点保护区域,楼梯范围保持在框架梁之间,不对主要承重构件造成破坏),并将楼梯延续至二层,直达营业厅,这样门厅可以起到分流观展、办理业务人群的作用。

修缮后的门厅一方面作为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成为匹配整栋建筑的入口空间;另一方面也合理分流了参观展览和办理业务的人群,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服务。

3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门厅修缮后实景

3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门厅修缮后实景

 

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楼梯改造部位示意

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楼梯改造部位示意

 

2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流线分析

2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流线分析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在维持建筑主体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将大楼最具展示价值的空间植入展陈功能,调整次要空间的格局,使门厅具有兼容性的通道。再通过梳理流线、设备更新等措施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的环境品质,增强公众开放性,延续历史建筑的寿命周期。

4 北京东路2号大楼壁炉立面修缮图

4 北京东路2号大楼壁炉立面修缮图

 

5 北京东路2号大楼底层接待陈列室立面修缮设计图

5 北京东路2号大楼底层接待陈列室立面修缮设计图

 

6 北京东路2号大楼修缮后的壁炉实景

6 北京东路2号大楼修缮后的壁炉实景

 

7 北京东路2号大楼现状铅条窗细部

7 北京东路2号大楼现状铅条窗细部

 

2.2 重点保护、整体修复——重点保护部位的保护策略

大楼重点保护内容及要求是根据主管部门出具的行政许可书或保护要求告知单,为空间组织及内部氛围的塑造提供一个明确的修缮依据。

通常大楼内部的重点保护部位在历年使用改造过程中,会呈现为两大类空间:一类空间是历史风貌、空间格局、特色装饰均保存完好;另外一类空间则是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已不复存在,仅保留了一些特色装饰。因此,需要对重点保护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缮、整治,确保重点保护部位得到有效的保护。

2.2.1 完整保护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房间

北京东路2号大楼的底层装饰壁炉房间现状保存较好,天花线脚等均为历史原物,局部灯带为后期改造。室内壁炉套、木护壁、木门套等历史原物现状良好,地坪后期更换为条形斜纹。

本次修缮通过分析历史与历年图纸,结合现场勘察,并通过评估和判断,拆除后期铺装木地板、灯槽、石膏线脚等。完整保护天花及梁饰,对室内木门、木墙裙、木壁炉套等木装修进行出白、局部修补后涂刷木蜡油,重新焕发木装修的柚木色泽与肌理。同时参考公和洋行的其他作品,选用柚木席纹拼花形式重做地坪。采取最小干预的方式,选用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结合木护壁的样式新增空调机罩,使室内舒适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现场调研与测绘工作的深入,发现底层接待陈列室钢扇有铅条作为装饰,其造型分为3种形式:1)每一格由细窄的铅条组合成九宫格;2)九宫格变化成弧形,类似船运所用的锚,因为这栋大楼最初为格林邮船大厦,可能与此有联系;3)尺寸更小的九宫格。窗扇中间部位的玻璃现状大部分为透明玻璃,只是在窗扇周边一圈留存了2~3块压花玻璃。但是由于在历年使用过程中,现状保留的铅条损坏及丢失过多,导致铅条的样式分布并未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为确保新发现的历史原物得到妥善修缮,我们对新发现的历史原物及相对应的施工工艺同样采取了专项论证。

在对铅条窗修缮方案进行比选后,最后将方案一作为实施方案,通过移位、新增两种方式将窗扇的上半段缺失的九宫格补全,并将下半段现状留存的九宫格重新组合,形成相对有规律的样式,使缺失或破损的铅条通过谨慎修缮恢复其原始状态。

底层接待室的修缮设计则以全面完整的历史调查和研究为基础,对各个历史构件进行了细致详实的现场调查与测绘,做到有据可依,使室内空间风貌与特色装饰均得到精心修缮。

2.2.2 充足依据下进行复原设计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后期因营业厅使用需要,增设夹层及楼梯,原有大厅被分割为多个小隔间。现状保留较好的是天花、梁线脚装饰。而内墙饰面、内门、室内花岗石地坪等均为后期更换,与大楼原历史风貌不符。

东厅的复原设计基于历史图纸,拆除后期搭建的夹层、楼梯、隔墙等,将其原始形象显现出来。修复破损与剥落的石膏天花线脚,并置入隐蔽、小巧的灯具,提升整个空间的灯光氛围,让空间更加有层次感。通过研究公和洋行的其他建筑作品与大楼初始剖面图后,决定在大厅采用优质石材作为装饰主材,按历史图纸的空间形式与立柱比例恢复石材柱础,墙裙做法与南门厅做法保持一致,用简明、有序的石材拼花图案铺设地坪。修复后的大厅既具有历史意义又有现代空间的秩序与美感,为展览、研讨会、讲座等小型活动提供优雅而适宜的场地。

8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现状

8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现状

 

9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修缮方案一

9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修缮方案一

 

1 0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修缮方案二

1 0 北京东路2号大楼铅条钢窗修缮方案二

 

1 1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现状窗立面图

1 1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现状窗立面图

 

1 2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窗修缮后立面图

1 2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窗修缮后立面图

 

1 3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窗修缮后剖面图

1 3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窗修缮后剖面图

 

1 4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现状窗细部

1 4 北京东路2号大楼接待陈列室现状窗细部

 

1 5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的初始剖面图纸

1 5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的初始剖面图纸

 

1 6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初始设计图纸

1 6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初始设计图纸

 

1 7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修缮平面布置图

1 7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修缮平面布置图

 

历史图纸上的门斗空间与东厅有明显的中轴线不对称感,一方面由于室内立柱间关系欠佳,另一方面则是历史图纸上的弧形柜台及地坪没有历史照片等有利依据,因此本次复原未完全按照历史图纸复原。拆除门斗空间后期封堵隔墙与地坪后,恢复原入口标高,依照历史图纸的样式新做亮子窗及铜质旋转门,同时改造门斗空间的墙面与地坪,复原东立面内退空间的风貌,并与修复后的东厅空间效果相衔接。

2.3 保护与利用,挖掘潜力——非重点保护房间的保护策略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二层现状基本保持了初始设计中的空间划分,部分空间中的梁柱、天花线脚保存较好,大部分空间的天花、地坪均为后期装修,并增设了吊顶。

本次修缮二层营业厅,为更好地展示及保留原始的结构梁与天花线脚,将营业厅的理财室、客户接待室等功能房间设置在平面的中间区域,采用局部设置吊顶和增设喷淋、空调等设备的方式,改善室内空间的消防性能及灯光设施。同时,为了不增加结构荷载,隔墙砌筑材料选择轻质、可逆的构造方式,在风格上选择与原室内风格相协调的装饰材料,不做仿古的仿制和重建,突出可识别性。

在沿窗的景观区设置休闲座椅,将窗台与落地式空调装饰柜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了二层营业厅空间的舒适性,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了历史建筑的内在使用品质;另一方面沿窗形成轻松舒适的休闲区域,最大程度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形成明亮、开敞的室内环境。

1 8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修缮后实景

1 8 原格林邮船大厦东厅修缮后实景

 

1 9,20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二层修缮后实景

1 9,20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二层修缮后实景

 

1 9,20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二层修缮后实景

1 9,20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二层修缮后实景

 

通过保护与利用将原有空间转化成具有开放、透明、与时俱进的办公环境,并与东亚银行浦西大楼的历史环境相融合,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4 机电设备升级更新——兼顾消防安全与使用舒适度

大楼机电设备由于其自身的使用寿命限制以及再利用过程中内部功能变更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都需对室内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更新[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重点空间存有精美的梁饰和线脚,在保护的前提下,结合建筑室内空间的使用要求和价值判断,机电管线路在相对次要且装饰少的空间,为装饰精美的主要空间提供机电设备的支持。工程实施时是将冷媒管线从屋顶设竖向管井通至每一楼层,将空调落地室内机贴着外窗区域布置,采用符合空间风貌的装饰手法包覆空调设备,使其与重点空间的风貌相协调,同时提升室内空间的使用舒适度。

机电系统的更新采取可逆性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新增的设备机房尽量避开重点保护部位,对原有空间的特色装饰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升级时也要兼顾消防安全。在配置安装室内的末端点位前,需对其颜色、材质进行合理选择,通常选择隐蔽、小型、节能、高效的点位,使其符合室内整体装饰风格。

2.5 内部环境品质提升

在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方面,对于如活动家具、挂画、窗帘、室内绿化等室内陈设的选取,也要充分尊重历史建筑的触感与肌理,使其符合历史建筑室内风格,并有助于营造空间氛围。

室内环境设计与标识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品牌标识设计进行系统化设计,使大楼标识具有独特性,并将大楼的风格特点传达得更加丰富与完善。东亚银行浦西大楼的标识将大楼的装饰艺术风格引入到东亚银行原有的标识设计系统中,其字体参考东亚银行历史照片所使用的字体,标识底板选取与一层大厅同质的白色大理石,同时为了加强标识设计的历史情调,其底板面嵌古铜边框,底板表面图案丝网印刷,文字信息蚀刻填漆,完成后的标识设计与历史建筑的魅力融合在一起,赋予各空间极强的视觉可识别性,满足大楼的指引工作。

3 结语

历史建筑内部空间保护与再利用是一项系统、全过程的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保护为先,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可逆性与可识别性等保护基本原则,积极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确保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价值要素得到保护与展现,并通过严谨妥善的措施尽量满足室内空间布置、装饰效果与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更新与提升,使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再生达到传承历史并符合现代功能的合理方案效果。希望通过对北京东路2号大楼与东亚银行浦西大楼两个实际案例所实施的设计策略研究,为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提供借鉴。

2 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落地式空调风口样式

2 1 东亚银行浦西大楼落地式空调风口样式

 

参考文献[1]刘利钊.近代建筑内部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 张芳.殖民建筑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生存方式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3]卢永毅.历史保护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7(5):24-29.

[4]邵峰.东亚银行优秀历史建筑外立面修缮及局部(加固)装修工程[J].建筑遗产,2019(2).
Design Strategies in Preserving and Reus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CHEN Peinv
Abstract: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has great value. The preservation and reuse of it should not only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lik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but also achieve the optimum effect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maining its original features. By taking the two recent projects, the building of No.2 Beijing East Rood and the Puxi block of BEA, for example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roper design strategies in preserving and reus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Keyword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design strategy; historical building;
1000 2 2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