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的人文社区营造

作者:曾冠生
单位: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
摘要: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封闭而呆板的工业园区面临改造升级以满足新的社会和市场需求。缺少工业遗产价值“豆腐块”形式的建筑类型如何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激活场所?全至科技创新园改造通过绿色人文空间的重塑,营造与沙井当地相融合的建筑空间和社区氛围,创造了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
关键词:沙井 后工业时代 公共功能 城市生活 人文自然 空间尺度
作者简介:曾冠生,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

 

1 背景

全至科技创新园位于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北部,沙井街道地处深圳市西北部、珠江口东岸,东邻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南靠福永街道,西濒珠江口,北与松岗街道相连。借助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路网,沙井的低端制造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至21世纪10年代初蓬勃发展。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沙井从乡村面貌逐渐演变为城市空间,大量工厂的建设吞噬了原有优美的湿地和农田。这些低端制造产业衍生的工业园区粗暴迅猛地在城市边缘无序扩张,无论是工业园区内部还是外部城市空间,都形成了单一和消极的场所。人性化的诉求让位于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最大化的资本逐利,厂房及宿舍也只是廉价并且能快速建造的“豆腐块”形式的建筑类型。除了物理环境变化之外,经济快速发展也影响着沙井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观念,新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缺少对城市肌理脉络和传统文化生活的梳理与回应。加之国家的产业升级政策宣告进入后工业时代,成本上升迫使低端产业外迁,老工业园区需要通过升级改造来满足新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全至科技创新园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成的典型工业园区。设计的改造范围是三栋总建筑面积约3万m2的厂房和三栋总建筑面积约1万m2的宿舍。通过功能升级,将厂房改造成办公,宿舍改造成公寓。在这次改造之前,园区已完成容积率提升的拆除重建——通过拆除两栋5层高的厂房,在拆除后的空地上新建了一栋高层厂房。因此,这次的园区升级改造是在保留未拆除建筑的前提下,改善和提升原有建筑空间和环境品质,并创造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同时,设计希望通过绿色人文空间的重塑,营造与沙井当地相融合的建筑空间和社区氛围。

2 城市空间与步行体验

改造前的园区与大多数老工业园区一样,总平面布局规整,车行与人行混合。原有建筑的首层因作为生产和宿舍功能,界面都是较为密实的窗墙,因此园区中间原有的大庭院并未形成积极的公共空间。于是设计的开始,我们先系统梳理了整个园区的公共空间体系。

为了实现人车分流,设计把原有地块东南角的园区配电房转移到宿舍建筑的一层,这样园区内的车道和停车空间便可沿着整个园区外边界展开布置。于是,优化后的车行流线实现了最大化无车的步行空间:从园区东北角的入口空间开始,一直连续到内庭院。连续的步行空间联系着配套公共功能和每一栋楼的门厅,让人能惬意地在园区里穿梭和生活。

此外,设计还通过几个策略去增加步行空间类型的丰富性。首先,新建的生活美学馆与办公二号楼以及公寓共同营造出园区入口广场空间,并与办公二号楼之间塑造了一条低矮尺度的步行街。办公楼的首层电梯厅布置在沿着短边方向贯穿的架空通廊,穿越式的通廊不仅增加了电梯厅的可达性,也有助于园区内的空间互相渗透,提供遮风挡雨的步行空间。内庭院西侧的室外停车场上加建了种植平台和大台阶,大台阶的设置使种植平台成为内庭院空间的延续,从而形成不同标高的公共空间体系,从内庭院漫步至种植平台的西端可俯瞰园区西侧的城市公共河道空间,而台阶也成为内庭院举办户外活动时的观众座椅。从入口广场步行至内庭院的一系列空间转换过程中,若干个空间节点串联着不同公共空间的片段。同时这些节点又是驻足交流的场所,以不同的空间特征构建空间的方位感和场所感。

1 园区周边大量的低端制造工厂

1 园区周边大量的低端制造工厂

 

2 总平面图

2 总平面图

 

3 1990年沙井拥有大片耕地

3 1990年沙井拥有大片耕地

 

4 入口园区半鸟瞰

4 入口园区半鸟瞰

 

5 内庭院轴测

5 内庭院轴测

 

6 改造前的外走廊L形宿舍

6 改造前的外走廊L形宿舍

 

7 改造前内庭院西侧的室外停车场

7 改造前内庭院西侧的室外停车场

 

8 改造前园区入口

8 改造前园区入口

 

3公共功能与人文自然

愉悦的步行体验以及场所的活力依托于多样的公共功能。园区的改造升级除了满足工作生活上配套的需求外,更为核心的是如何连接人与人,如何以人文精神去滋养人的生活,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面对过去二、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沙井丰富的人文传统在快速经济发展中慢慢被遗弃,园区的改造也希望用设计去重构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传统文化通过新的载体融进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9 公共功能的分布

9 公共功能的分布

 

1 0 改造后交通流线分析

1 0 改造后交通流线分析

 

1 1 空间节点

1 1 空间节点

 

1 2 园区入口城市广场

1 2 园区入口城市广场

 

改造中引入公共功能成为重要实现手段,公共功能包含了茶饮店(以茶饮构建现代公共生活)、独立家居品牌店(倡导自然而质朴的美学和家居生活)、美术馆(用艺术去滋养人的精神世界)、社区中心(知识分享作为媒介的社区营造)、种植平台及体验馆(用活力场所去传承传统种植文化)、全至会馆(集合各种交流活动的屋顶花园)、公寓共享客厅(连接人和连接家)。这些公共功能散落在园区各个角落,互相依存和联系着,建筑的空间和形式、功能相结合,同时又与场地相融合。例如,至美术馆、独立品牌家具店和园区食堂共同围合成了一个室外小广场,并且处于室外步行公共空间和架空通廊交汇处,当美术馆在小广场举办开幕式的时候,可与独立品牌家具店、园区食堂以及进出园区的人直接发生关联。活动的关注度以及活力氛围建立在场所的空间设计、流线设计和功能设定上。

1 3 内庭院和种植平台

1 3 内庭院和种植平台

 

1 4 采光井成为孩子的乐园

1 4 采光井成为孩子的乐园

 

1 5 增设的阳台和连桥

1 5 增设的阳台和连桥

 

1 6 架空空间

1 6 架空空间

 

1 7 公寓与办公之间的步行空间

1 7 公寓与办公之间的步行空间

 

1 8 改造后公寓

1 8 改造后公寓

 

另外,从每个公共功能的运营者选择到后期的运营,我们都一直参与讨论,与甲方、运营者共同去寻找最理想的运营方式。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甲方和运营者去理解设计的初衷和意义,也通过沟通讨论及时修正设计来契合运营方的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这为实现设计所构想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立面改造与绿色生态

改造前的厂房和宿舍都是瓷砖外墙的普通混凝土建筑,设计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瓷砖肌理,并在瓷砖表面重新涮了一层灰白色的外墙漆。立面的改造遵循功能主义原则以及回应深圳的气候条件。为了获得更好的室内采光,设计在原有较为封闭的厂房立面上增加了更多的窗洞,同时主要利用遮阳和遮挡室外空调机两种功能构件来实现立面升级。此外,根据厂房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以及朝向方位的不同,立面改造也采取不同的策略。在拥有较好景观条件的立面,增设了阳台以提供观赏景色的户外休憩空间;为了创造绿色宜人的行走楼梯体验,开敞式的疏散楼梯一侧立面则采用垂直爬藤绿化墙的形式;而在厂房每层的公共内走廊端头,平面加建了两米多宽的半室外平台,为每一层的租户提供交流休憩的公共户外空间。

这些增设的阳台、垂直绿化墙和半室外平台也自然成为厂房立面改造的元素。宿舍的外立面改造则主要由增设的住户阳台构成。改造前的宿舍布局只满足休息功能,空间狭小而拥挤。为了扩大室内使用空间,阳台由外墙出挑钢结构楼板搭建而成。户与户之间的隔墙有红、黄、灰三种颜色,这些颜色散落点缀着整个立面。遮挡空调室外机的格栅则是由横竖变化的体系构建而成,栏杆的形式呼应格栅,由一根根竖向不锈钢圆管组合。因此,整个公寓的外立面改造是由一系列新的功能组件形成的。A栋公寓外走廊一侧的立面在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格子网和爬藤植物,为外走廊公共空间增添了绿意,让每一个租户回家和出门时都能感觉亲近自然。

除了绿树成荫的地面空间和立面垂直绿化,设计也利用屋顶空间塑造绿色生态的场所。全至会馆所在的厂房屋顶被打造成多元的景观体验空间:结合静水池的室外凉亭、被竹子围绕的睡莲池、开敞的木地板户外空间、花草植物琳琅满目的芳草园。而地面停车场上加建的屋顶种植平台则是更具活力的绿色休闲空间。平台上布满了错落有致的混凝土种植槽,不同喜好的人栽种不一样的农作物和灌木花草,形成有趣生动的景观,因此平台也成为人们认知农作物和植物的学习场所。局部隆起的每个采光顶由一缓一陡两个坡构成,平台也因此成为孩子们奔跑游玩的乐园。

5 宜人尺度

全至科技创新园是高容积率的园区,并且高层厂房和改造的多层厂房体块方正且体量较大,形成一定的空间压迫感,因此如何改善空间尺度也是影响园区里行走体验的重要因素。设计采用四种方法来消解厂房的大体量感:首先,增加窗洞使立面更开敞;其次,立面上通过增加的功能构件创造中等尺度的过渡感,减弱视觉上对完整体量的感知;此外,建筑的首层通过局部突出而形成“裙房”,使厂房在近人尺度形成过渡;最后,建筑物之间的连桥除了增加两者联系之外,在视觉感官上也使建筑边界从垂直向转换为水平向,由此弱化建筑的高耸感。

1 9 A栋公寓标准层

1 9 A栋公寓标准层

 

2 0 A栋公寓二层公共功能

2 0 A栋公寓二层公共功能

 

2 1 A栋公寓一居室

2 1 A栋公寓一居室

 

2 2 B栋公寓单间

2 2 B栋公寓单间

 

2 3 B栋公寓两居室

2 3 B栋公寓两居室

 

2 4 公寓共享客厅接待区

2 4 公寓共享客厅接待区

 

2 5 公寓共享客厅休闲区

2 5 公寓共享客厅休闲区

 

另外,新建的生活美学馆和种植平台及体验馆增添了近人尺度的小体量建筑,丰富了园区的天际线和空间尺度。植物的栽种也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乔木的树冠不仅提供绿色树下空间,同时也扮演类似“裙房”的角色,在建筑物与人之间形成尺度的过渡。除了建筑尺度的控制,宜人尺度的推敲思考还运用在公寓的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研究人的生活习惯和细致推敲人体尺寸,在较小的公寓室内空间紧凑而有序地布置每一个生活功能:储藏空间、工作学习空间、休息空间、休闲用餐空间、烹饪空间以及卫生间。所有空间在设计中结合了固定家具、活动家具和家电的尺寸,最大限度利用空间。

2 6 生活美学馆夜景

2 6 生活美学馆夜景

 

2 8,29生活美学馆庭院中的墙体与洞口

2 8,29生活美学馆庭院中的墙体与洞口

 

2 8,29生活美学馆庭院中的墙体与洞口

2 8,29生活美学馆庭院中的墙体与洞口

 

3 0 生活美学馆墙体与斜梁高度变化

3 0 生活美学馆墙体与斜梁高度变化

 

2 7 生活美学馆入口处的水果茶饮店

2 7 生活美学馆入口处的水果茶饮店

 

3 1 生活美学馆中间两个单元合并室内展示空间

3 1 生活美学馆中间两个单元合并室内展示空间

 

6 空间类型的探索

生活美学馆和至美术馆是两次关于空间类型的探索。前者试着借鉴老房子的原型,一方面探索新的空间语言去承载当代新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老房子被拆除的时代背景下,珍视传统和记忆。后者则探索在平凡的厂房外壳内如何创造具有艺术气质的空间,以及如何把艺术融进园区的工作生活。

生活美学馆由六个单元体块组合而成,其中独立品牌家具店由西侧的四个单元体块构成,而靠入口城市广场的两个单元体块则是水果茶饮店。考虑家具店的展览空间功能需求,中间的两个单元合并成一个大单元从而形成较大的室内展示空间。每个单元体块由庭院和单向的坡顶建筑组合而成。建筑的屋顶结构采用混凝土密肋梁,而密肋梁的形式增强了坡屋顶的室内空间透视效果。同时,裸露的混凝土梁保留着松木模板的纹理。墙体与洞口分布在每个单元体的南北轴向,因而在东西方向上形成秩序与纵深感的室内空间。相邻每个单元体的庭院空间间隔着布置在南面或北边。北面的庭院为了减弱高速公路的噪音影响,采用厚实的外墙围合成内向型庭院空间;而面对南面步行公共空间的庭院则是开放式的,并且通过斜梁高度的变化,庭院里的树在外部呈现出半遮半掩的效果。另外,在建筑北面的小叶榄仁树下,建筑质朴的白色外墙和灰色混凝土瓦互相映衬,又与自然环境相融在一起。

3 2 生活美学馆混凝土密肋梁

3 2 生活美学馆混凝土密肋梁

 

3 3 生活美学馆独立品牌家具店展厅

3 3 生活美学馆独立品牌家具店展厅

 

3 4 至美术馆外立面

3 4 至美术馆外立面

 

至美术馆是由其中一栋厂房的局部两层空间改造而成的。在九百多平方米的厂房空间里,通过空间节奏的变化、自然光影的引入和材料肌理的运用,为至美术馆创造了丰富和有趣的观展体验。美术馆分为两层,一层的主要功能是门厅及多功能厅,二层是展厅和工作坊。外立面的钢板利用氟碳透明漆保留了天然的不匀称纹理,这种真实而自然的不匀称呼应了美术馆的艺术气质。徐徐走进馆内,随着美术馆外立面界面由竖向格栅转换成喇叭形的玻璃视窗,狭长的入口前厅从秩序空间过渡成观景空间。前厅过后便是两层通高的中庭空间,狭长空间与高挑空间的转换,让人感觉豁然开朗。中庭空间的楼梯与坡道联系着一层与二层,行走在楼梯与坡道间像是一段“艺术熏陶之旅”,让观众在观展之前先感受与体验建筑空间的美学与趣味。同时,楼梯与坡道这两种形式的更替使观众可以在行走中体验不同的节奏和速度,黑色的楼梯、白色的墙以及木纹肌理的混凝土墙面共同创造出素雅纯净的意境。与常规梁式楼梯不同,楼梯的踏步与侧板形成完整的钢板楼梯结构体系,楼梯的形式也因此呈现出结构美学。中庭的二层一侧利用大面积落地玻璃将更多的自然光线引入通高空间,观展者在步行而上时空间会逐渐明亮,而当步行至二层时,回头一望,便可欣赏到窗外绿意悠悠的小叶榄仁之景。曲折的路径、丰富的材质、变化的光线,让中庭空间的行走变成一种有趣的游走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时地相望、凝视、跟随、打趣,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二层展厅根据柱子的位置和展览功能需求划分为几个大小尺寸不同的展厅,这些展厅并不全是封闭不透光的室内空间,一些靠外墙的展厅大胆地保留了玻璃幕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遮光帘灵活地实现布展的各种暗房间的要求,另一方面除了让室外自然景色融进展览空间,艺术家也可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空间布展,为观展者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7结语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园区是中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下产物,其特征体现为封闭、效率和快速。巨大经济利益推手使得城市化进程更多追逐地区经济的产值,而忽视人的城市化过程。传统人文和自然环境变得可以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又一轮新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新的生产方式必将带来新的空间模式,新的工业园区在追求更高密度、更环保和更现代的同时,如何更人性化地营造更具人文精神的社区应该是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当新的工业园区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空间,园区也将成为容纳多元和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全至科技创新改造项目不仅构建了一个建筑、人和自然环境三者相融合的绿色生态园区,而且通过人文空间的重塑,在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同时,也通过建筑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3 5 至美术馆门厅及中庭

3 5 至美术馆门厅及中庭

 

3 8 至美术馆楼梯剖透视

3 8 至美术馆楼梯剖透视

 

3 6 至美术馆多功能厅入口看中庭

3 6 至美术馆多功能厅入口看中庭

 

3 7 至美术馆主展厅

3 7 至美术馆主展厅

 

 

Creating a Humane Community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ZENG Guanshe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industrial era, closed and rigid industrial parks are facing upgrading in order to meet new social and market demands. How does a "tofu block"-type building lacking the value of an industrial heritage renew its vitality to activate the place? By remodeling of green humane space, the renovation of Quanzhi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creates architectural spaces and community atmosphere that are integrated with Shajing local environment, and creates positive urban public spaces and humanized places.
Keywords: shajing; post-industrial; public program; urban life; human nature; spatial scale;
106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