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的会议会展之价值

作者:刘方磊
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博览建筑、会议建筑及会展建筑的区别, 明确了会展建筑的内涵和功能, 从“会”和“展”两方面分析了会展建筑的核心特征和设计内容, 强调了会展建筑在当下及未来社会中的重要功能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会议 展览 会展建筑 功能 价值
作者简介:刘方磊,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一座城市, 一个建筑, 一个客厅, 一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经济的新引擎。

“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建筑设计亦如是。建筑设计应融入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充满人文关怀。

1 博览建筑、会议建筑及会展建筑

会展建筑是城市重要的交流、交往、交换空间,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 是互联网时代不可替代的窗口与门户。如果说门厅与会客厅是每个建筑的礼仪接待空间, 那么会展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 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平台, 其中涵盖了人文与经济、科技与艺术, 在内容包罗万象的同时具备林林种种、不一而足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追溯以往的会馆与会所建筑特质, 相比而言会展建筑明显要更加宽泛与开放, 更强调公众性与全民参与性, 更具备能够体现新时代下人与人平等交往关系的先进性, 体现平等交换与平等贸易, 体现透明与开放的思想状态, 体现通达与包容的精神格局。

如何定义会展建筑的类型, 是归类为博览建筑, 还是观演建筑?会议中心与会展中心两者的边界与区别在哪里?建国初期的北京展览馆与农业展览馆应该是国内会展建筑的先行者。

而在世界层面, 会展建筑的诞生与世界博览会密不可分。“世界博览会分综合性世博会和专业性世博会两种。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市集的规模渐渐扩大, 商品交易种类和参与人员越来越多, 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从经济到生活艺术到生活理想哲学……到19世纪20年代, 这种具规模的大型市集便成为博览会 (Expositions) 。在古代农耕社会, 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图1) 是诠释博览建筑、会议建筑以及会展建筑三者密切关系的典型项目, 该建筑作为2016年第11届G20峰会的主会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2) , 开启了超大型建筑中包容与囊括高端峰会复杂功能需求并兼顾大型会展在峰会之后的长期运营需求的新思路。

在立面设计及室内装修风格上同样两者兼顾, 繁简有度的现代工业化材料使得人文气息浓郁的峰会需求与工业表达明快的会展需求相得宜彰。无论是峰会入口的“悦迎廿国”, 还是主会场的“廿国共宇”, 亦或长廊空间的“水天一色”, 都从会议会展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层面给予了最好的诠释。在会展功能区增设安保中心和新闻中心成为峰会保障的两大支持板块, 体现了超大综合体的功能灵活性以及设计流线的巧妙性, 高效便捷的复合功能也是G20峰会的成功保障。

2“会”与“展”

究其本源, 会议中心与会展中心两者的区别很大, 但今天两者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经济型社会的市场需求还是民主型社会的交流需求?

“以会带展”抑或”以展带会”, 又或者“展”与“会”并驾齐驱, 是由建设的大环境决定的, 是由经济、科技与文化的综合要求决定的, 是由政务与商务需求决定的。同时, 会议建筑与会展建筑随着时代的变化, 也在不断回应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与经济活动需求, 会议建筑与会展建筑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会越来越高。在互联网经济时代, 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虚拟化程度相应提升, 人与人的交流同样在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人与物的互动亦复如此。在提高效率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是信息认知的片面性。

会议建筑与会展建筑正是在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提供给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空间, 提供了集中空间与时间的高效率认知交互平台。位于福州市的数字中国会展中心 (图3) 的设计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技术依然需要在实体空间内进行展示, 同样需要在大型会议空间模式环境下加以推广, 以及依赖参会人员间的互动。

数字中国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主旨是“数字福船, 乘风远航”, 秉承“数字中国”驱动发展, 以峰会营建未来, 以数码语言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引领之意义;秉承“闽都福船”传承人文, 以峰会延续历史, 以风劲帆满来绘制“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秉承“数字科技”创新精神, 以峰会彰显时代, 以现代材料传递科技发展与砥砺奋进之决心。

建筑整体造型、立面及屋顶以石材与穿孔波形铝板随机交替出现, 以表达“数字福船”造型基础上的数字化建筑语言呈现。尤其在建筑西南角的船头一侧, 穿孔波形铝板相对集中并逐渐消散, 在阳光下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效果, 仿佛是在乘风破浪的航行中“浪花击打船头, 船头击碎浪花”的动态凝固。建筑的人文美学气质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及核心活动事件完美契合。

3 峰会建筑

峰会建筑是会议建筑的最高级别, 因为参会者往往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代言人。峰会论坛往往能够对时政与经济产生作用, 成功的峰会能够加快参会者就某一问题及观念达成共识, 从而加速重要事宜的进程, 具有深远的意义。

会展建筑与会议建筑的融合共生是时代的需求, 能够承接国内外大型会议以及高级别峰会也同样是未来城市的需求。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伴随着世界整体交通越来越便利和科技高速发展, 世界的相对尺度在缩小, 每一座城市的可达性在增加。每一座城市都有可能站在世界的舞台, 而会议及会展所带来的城市美誉度及整体配套的提升, 也带动了城市整体接待能力和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1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1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2 G20峰会主会议厅

2 G20峰会主会议厅

 

3 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

3 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

 

会展建筑承办展会、对接贸易、促进经济、活跃市场, 集中展现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 使观展人员能够亲身体验产品, 能够在一个集中的空间下进行产品的比较, 与之联动的会议功能也加强了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广泛交流与宣讲。会议建筑与会展建筑的核心特征应当包含:独特优美的环境优势、便捷多样的交通条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文传承、多元弹性的功能对接、开阔通达的空间资源。建筑空间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 才能够承接一系列不同的活动, 成为一座城市的交往平台。

以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与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为例 (图4, 5) , 两者一北一南、一方一圆呈呼应之势, 仿佛明清北京城“地坛”与“天坛”的关系, 同时有着功能互补、相互关照的空间气场, 在很多大型会议会展活动中彼此支撑, 呈联动之态势。

两者共同将北京雁栖湖打造为国际会都和国际交往的平台, 成为代表国家层面的会客厅, 无论是第22届APEC峰会还是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或是连续多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主场地, 这里都是国际友人认识与了解中国的窗口与门户, 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人文会客厅。

无论是汉唐气象的豪迈, 还是天地礼乐的升华, 抑或是“一带一路”的启程, 这里都是代表大国外交的重大事件举办地, 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宏愿与践行, 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上敬意以及对青山绿水的无限眷顾。

4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

4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

 

5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5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6 厦门金砖峰会会议中心

6 厦门金砖峰会会议中心

 

4 流线梳理

会展建筑应具备多条人员流线, 避免不同人员产生交叉, 规定出单独的物流通道, 解决好重要人员的独立路径。考虑到集中大规模人流的紧急疏散, 常态下根据不同区域的安防级别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等, 都使得会议会展的流线设计非常复杂。

会议会展承担着一个城市甚至国家与国际层面的大型活动, 活动的宣传及直播非常重要, 需要大量媒体机构与媒体人员的参与, 解决好新闻中心的布局、媒体报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路径同样重要。

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是两个独立的建筑 (图6) , 在举办第9届金砖峰会前已建成运营了十余年。通过对会议中心的加建与改建, 重新梳理出金砖峰会需要的核心会议厅及门厅接待厅等礼仪空间, 重点建设礼仪性迎宾雨廊, 使宾客的落客区与迎宾道充满人文气息, 充分表达主办国的热情好客, 也彰显主办国独特的文化识别性及现代精神。“丹冠飞羽”的迎宾长廊以及“海丝长天”的门厅空间, 带来了一气呵成的连续空间体验。会展中心则通过内部改造增加新闻媒体中心及新闻发布空间, 与峰会空间形成功能联动。

5 结语

会议与会展在功能上的相互联动与相互支撑塑造出空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拓展了承办活动的多元性与组合性, 增加了未来功能需求的多种可能及人们需要的多层次体验。在互联网时代下, 沉浸式体验以及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不可或缺, 城市的优秀展示平台以及开阔的会客空间能够极大体现一座城市的魅力, 实现博物馆建筑及剧场观演建筑所无法达到的功能。

对于会展建筑来说, 每一个市民都有可能与其息息相关, 成人礼与婚礼、典礼与寿礼、节日与假日、人文与科技、政务与商务等活动都可以城市会客厅为依托展开。因此, 会议会展所能够提供的空间有助于人们的对话与互动, 强调人与人在思想与感觉、价值与引领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融, 在一个空间内相互影响、相互碰撞, 共同激发出创造的灵感, 是理念与观点的百家争鸣, 技术与艺术的百花齐放。

 

Discussion on the Value of Urba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LIU Fanglei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exhibition building, convention building 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 and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s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s, as well as analyses the core features and design contents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s from two aspects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s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ociety.
Keywords: conventio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 functions; value;
96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