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作者:徐林夕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智慧居家养老是以居家为主的新型智慧养老方式,也是符合我国传统养老思想的模式。以苏州市姑苏区智慧养老模式为出发点,从养老主体意愿、运营机构、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苏州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养老模式 智慧居家养老 运营机构 养老主体
作者简介: 徐林夕,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1 背景

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从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程度达14.80%,步入全面老龄化阶段。截至2018年,江苏省老龄化程度为22.51%,苏州市老龄化程度为26.02%。伴随老龄化问题的突出,相关养老问题也进入大众视野。

目前,我国普遍的养老模式有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与机构主导的社会养老,但我国现在的家庭模式在变“小”、变“空”、变“老”,逐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伴随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也给养老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与“互联网+”联系紧密的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的出现受到极大关注,其能够智能系统化地提供多元服务,同时关注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健康,使老年人即使在家也能接受很好的生活照料服务及安全保障,安度晚年。

2 姑苏区养老模式现状

近几年,苏州市6 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姑苏区。截至2018年底,姑苏区老年人口比例已达30.45%(见图1,2),是苏州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因此本次将调研范围集中在苏州市姑苏区。

通过调研研究,将其主要养老模式归纳为3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社会养老及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新型养老模式。

2.1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

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满足。根据本次调查,姑苏区老年人中选择家庭养老的占41.8%,远高于其他养老模式。

2.2 以养老社会保障为主的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以养老院和老年公寓为主体的机构养老模式,通常由老年人所在的社区提供生活基本服务,如日间照料等。

2.3 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新型养老模式

新型“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一种养老体系,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模式,通过社区网络的连接,再加上政府政策法律的保护,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新型智慧居家养老,对苏州市姑苏区新的养老模式提出科学的未来养老模式构想。

3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现状

3.1 基本情况

3.1.1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机构服务中心体系建设

1)服务类型智慧居家养老机构(以下简称机构)采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与政府机构合作的第三方民间非社会组织。机构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老年人需求,多元化合作使其成为可持续的养老运营模式。机构主要设置一些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四大服务类型,如图3所示,从日常生活起居、健康护理、精神慰藉及人身安全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但目前机构缺乏与医院及老年大学等设施的多元合作,只能满足老年人基础需求,如日间照料等。

2)站点分布机构在姑苏区设立的服务站点分布较合理,按街道划分共有17个服务站点,如图4所示。机构正常为每个站点服务于一个街道,“一街道一机构”模式实现了全方位的合理布局。同时,机构还承接了多家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二者之间的合作联系;但其中双塔街道的日间照料中心布局较集中,不能与服务站点紧密合作。

3)收费情况除政府每月为满8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3h的服务之外,其他服务项目需按自身需求自费购买。智慧居家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收费如表1所示。

图1 2016—2018年苏州市各城区老龄化程度

图1 2016—2018年苏州市各城区老龄化程度

 

图2 2016—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图2 2016—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图4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及日间照料中心分布

图4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及日间照料中心分布

 

3.1.2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机构运营情况

1)机构运行流程首先服务对象要提出申请,分为自费申请和政府援助申请。自费申请由老年人自行前往服务站点申请即可;政府援助申请由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或家属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提出援助申请,申请人户籍必须为姑苏区户籍。同时,平台—服务站—服务人员是其进行服务的主要流程,机构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服务情况,每个老年人有专属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及时了解。

2)机构总体服务情况从2009—2018年初,使用平台的老年人从2637户3796位增加到22723户34085位,年平均增长率为23.13%(见图5)。据苏州姑苏区民政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姑苏区使用智慧居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姑苏区老年人比例约为15%,使用度相对较低。

3)各服务站点总体情况从2018年月平均汇总情况分析,17个站点之间月平均工单总量差异明显,自费老年人占比不高,大多数为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其中双塔善家、双塔南山、沧浪、胥江、石路5个服务站点自费老年人占比相对较高,均在25%以上;留园、虎丘、金阊新城、平江、平江新城自费老年人占比相对较低,均在10%以下。从站点服务月平均工单情况可看出,大部分服务是由政府出资提供,自费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数量较低,且大多位于人口较多、发展较好的社区。

3.2 养老意愿调研分析

对智慧居家养老认可和参与是机构运行和推行的关键。本文从体验过的老年人、子女及文化学历3个角度进行调查。

3.2.1 老年人职业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

体验过智慧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除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外,主动花钱购买服务的老年人退休前从事医生、教师、公务员等文化水平较高职业的占调查老年人总数的42.5%;从事工人等文化水平较低职业的老年人占调查老年人总数的32%。

文化水平较高职业的老年人中愿意接受智慧居家养模式的占89.1%;文化水平较低职业的老年人中愿意接受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占23.5%。分析得出老年人文化水平较高职业与新型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成正比,相反则对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接受程度较低。

表1 智慧居家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收费情况   

表1 智慧居家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收费情况
图5 2009—2018年机构服务情况汇总

图5 2009—2018年机构服务情况汇总

 

3.2.2 子女对父母选择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意愿

通过调查老年人的子女,对于父母选择智慧居家养老模式非常支持的占26.25%;可以尝试体验的占49.5%;不需要尝试占24.25%。由此看出大部分子女对于智慧居家养老模式表示接受,愿意体验服务。

3.3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实施调研

调研选取虎丘站、沧浪站、葑门站、留园站、平江站、双塔善家站6个服务站点。从调查数据中发现:6个服务站点之间的工单总量差距较明显,双塔善家站的工单总量为2354,虎丘站为643,沧浪站为1907,葑门站为1432,留园站为791,平江站为683,其中双塔善家站明显高于其他5个服务站点。在所有服务站点中,只有双塔善家和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了合作。

在功能上,日间照料中心不仅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需求,而且在清洁、文化学习、娱乐、医疗等方面也可满足老年人需求。

其中南山驿站日间照料中心以设施齐全为特色;福海雅苑则是选择文化娱乐满足老年人需求;颐寿乐居日间照料中心规模虽小,却是以功能齐全著称的日间照料中心;善家祥筑日间照料中心更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和价值体现,这里除提供常规养老服务,还提供理发和粮油配送等贴心服务。每个日间照料中心以自己主打特色满足老年人需求。

日间照料中心与服务站点的合作不仅让老年人享受的服务更加完善,也减轻了服务站点的管理压力,从“运动员”回归于“裁判员”,更好地完善智慧居家养老的流程。

4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4.1 日间照料中心分布不合理

通过调研发现,日间照料中心在空间分布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姑苏区共有6个日间照料中心,其中4个位于双塔街道,过于集中,无法与机构服务站点较好对接。

4.2 机构由第三方经营,服务费用偏高

目前智慧居家养老机构与政府采取合作方式,除政府每月为满8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3h的服务外,其他服务项目需按自身需求自费购买,政府不予报销。调查显示,在同等收入家庭中,智慧居家养老所占的经济支出比重最大,占31.7%;同时,有81.8%的老年人认为费用偏高。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服务费用对于部分家庭来说,已超出其经济能力承受范围。

4.3 安全不能完全保障,设施不齐全

无法及时对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是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目前提供上门服务存在的问题;“紧急呼叫”功能实施时,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且服务人员数量不足、设施不齐全。调查显示,在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方面,希望改进的老年人人数较多,均超过调查人数的1/2。

4.4 智慧居家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

研发智慧居家养老机构平台的过程中政府并未参与,资金的缺乏使平台在初期阶段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一些项目尚处于试运营阶段且并不成熟。2015年机构运营盈利21.72万元,其中运营成本高于服务收入和政策补助,机构需通过其他方式达到盈利,并没有过多的资金可以投资在平台研发上。

5 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改进策略

5.1 延展“多方参与”管理合作体系

多方面的组织,不仅是“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与政府、公益组织的合作模式,更要加入私营企业、公共组织机构及医院等合作方,扩大社会参与,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5.2 开展多元化运营模式

智慧养老平台拓展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将老年人的家及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场所利用互联网有机串联起来,同时老年人可通过“一卡通”绑定社保等进行消费和追踪,老年人子女可通过网络实时掌握老年人的动态,服务人员可利用终端信息的时效性对老年人进行定位和紧急救护。

5.3 创造多元型一体化“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

未来的养老模式将是更完善型的智能化,不应局限于居家养老,应根据老年人的活动方式和范围设置。扩大社会参与,引入公民自治,充分利用互联网方式将养老模式打造成“养老互联网”,使老年人有地可去。以互联网为媒介,形成集多元全方位融合而成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

6 结语

经过一系列深入研究发现姑苏区智慧居家养老仅处于初步阶段。智慧居家养老不应局限于居家养老,应根据老年人的活动方式和范围设置;同时,在现有管理体制方面,不应仅是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的合作,也要政府、机构、企业和公共组织等共同参与,从而弥补现有不足,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苏州市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左美云,陈洁.“SMART”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J].中国信息界,2014(4):41-43.

[3]同春芬,汪连杰.“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的转型难点及优化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6(2):160-166.

[4]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36,51.

Research on New Type of Pension Model Based on Smart Home Care for the Aged——Taking Gusu District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135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