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要点研究——以深圳市某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1 引言
早期的河道整治工程是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 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 以适应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的工程措施。因涉及少数河道两侧工程的施工问题, 水利定额便可满足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和疏浚等工程所对应的概算编制要求。然而随着综合整治工程范围的拓宽, 尤其针对河道两侧防洪排涝、水质改善以及园林工程, 水利定额缺少相关项目定额子目, 已不能满足现有项目的概算编制要求。故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用于工程的编制依据和编制办法进行工程投资计算和控制。本文结合深圳市某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实操, 将工程费用和其他工程费用中影响概算投资的重点难点项目进行剖析, 并最终解决河道综合整治概算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 该工程概算编制依据、取费依据及费率标准
深圳市某片区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对所属片区水域进行综合整治工作, 其水域任务分为近期及远期, 近期为排涝达标, 远期为防洪达标、水质改善、构筑城市滨水空间。主要涉及河道展宽, 调整不合理水流路线, 裁弯取直, 河道两侧园林绿化建设等工程内容。
在只考虑静态工程投资时, 工程投资主要由工程费用、其他工程费用及预备费三部分组成。其中工程费用和其他工程费用之和乘以预备费费率得出预备费, 故预备费计算不进行赘述;其他工程费用是在工程费用的基数上进行取费计算, 若工程费用计算不准确, 直接影响其他工程费用的计算结果。由此整个工程投资必将失真, 失去概算编制指导、控制投资的意义。根据深圳某片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实操, 将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涉及的编制依据及取费依据、费率标准进行收集整理, 形成完整的剖析资料, 为之后的概算编制问题剖析提供有力依据及支撑。
2.1 工程概算编制依据
编制合理的概算内容, 需要应用正确合理的编制依据。原有河道整治工程均采用水利定额的编制原则进行概预算编制工作。水利定额是编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基础。原有河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为主要设计内容, 使用水利定额便可满足概算编制定额需求。然而在综合整治工程侧重的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河道两侧园林绿化工程的概算编制工作中, 水利定额已无法解决缺少相关定额子目、与实际工程不匹配等概算编制问题。故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依据市政、园林绿化等定额为主要编制依据, 不足部分借用其他定额进行补充。
依据项目实际情况及项目审计口径要求, 该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概算主要采用市政口径进行编制, 不足之处借用其他定额进行补充。编制依据主要为:深建规[2010]13号文关于发布《深圳市建筑和市政工程概算编制规程》、《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定额 (2002) 》、《深圳市市政维修工程消耗量标准 (2007) 》、《深圳市安装工程 (2003) 》、《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016) 》、《深圳市园林绿化 (2000) 》。
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依据及费率标准
如果说工程费用是建设项目投资的主体, 那么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工程费用的辅助支撑。在投资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少记或者漏记都会导致与该项关联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进度, 更甚者导致工程不能按照原开工进度计划开工。影响工程工作正常推进, 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合理正确地搜集和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依据及费率标准, 是工程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概算总投资中主要涉及的工程建设其他取费依据及费率标准如表1所示。
3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费用编制要点分析
在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 主要针对防洪排涝工程中土方平衡、底泥处置费及运距两方面以及园林工程进行重难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表1 概算总投资中主要涉及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依据及费率标准 下载原表

3.1 防洪排涝工程费用编制注意点
防洪排涝工程中土方开挖回填、底泥开挖处置填埋工程量大, 占据投资比例高。河道综合治理施工场地狭长, 需整体正确把握整个治理工程中挖窄填宽、修高补低的地势特征及两岸施工条件复杂的特征, 才能做好土方平衡工作, 确定运距, 套用正确的定额子目。在进行防洪排涝工程费用编制时, 还应注意如是两方面:含水率高的淤泥和底泥开挖运输方式需加以重视;受污染的底泥需进行处置, 处置费用的确定也是定额组价形成正确综合单价的依据。
3.1.1 土方平衡
河道综合整治土方开挖回填工程量较大, 考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特殊性, 即挖窄填宽、修高补低, 开挖土方可利用部分作为回填土进行回填, 以达到土方平衡的目标, 即开挖量等于回填量与外运量之和;或回填量等于开挖量与土方购买量之和。做好土方平衡工作, 对减少项目建设投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工程土方回填总量2.12万m³, 而土方开挖可利用土方量1.43万m³, 可将开挖的土方全部作为后期回填土利用, 需要规划4个临时堆存场, 表土剥离量0.49万m³。由此可知, 外运工程量0.49万m³, 外购土方量2.12-1.43=0.69万m³。土方平衡工作完成后, 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定额分析、套用和调整:
表2 底泥运输综合单价计算 下载原表

(1) 0.49万m³外运土按照外运运距套取调整定额进行余土弃置;
(2) 0.69万m³外购土套用回填定额后, 计取外购土单价;
(3) 1.43万m³可利用土方临时堆存, 按照堆存地点至施工开挖现场的距离套用调整定额。
3.1.2 底泥处置费、运距
本工程平均清淤深度为1m, 全段可采用1.5m³反铲清挖, 用车运运输至底泥处理厂处理, 运距暂定20km。底泥经底泥处理厂处理后形成泥饼, 统一运输至综合港区码头, 运距15km, 最终通过船运运输至中山内贸码头, 船运距离50km, 中山内贸码头至受纳场汽车运距离约15km。该部分存在三方面重难点问题需解决。
(1) 开挖底泥运输方式的确定
《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定额 (2002) 》土石方工程中淤泥装运均采用人工装运淤泥、流砂, 单价偏高, 且与实际机械装运方式不一致, 故借用《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016) 》中泥浆运输定额 (010001-170) 进行单价调整计算。
(2) 船运单价的确定
该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依据走市政口径, 编制定额依据中没有对应的船运定额子目。如借用水利定额, 定额中的疏浚工程中均为挖泥船, 挖泥船子目中机械部分由挖泥船、拖轮、泥舶以及机艇等组成。然而底泥从底泥处理厂加工为泥饼后拉至码头进行船运, 泥饼与河道淤泥在运输方式上有本质的区别, 泥饼被视为含水量高且为固体质非流体状态的土质物, 由此可知水利定额中与船运有关的定额子目均不能满足泥饼的船运要求。故将水利定额疏浚工程中的挖泥船消耗量调整为0值, 借用的泥舶、拖轮消耗量进行换算, 并结合市场询价, 最终得出船运单价为20.83元/t。
(3) 底泥、泥饼方量及船运吨位的换算
本工程底泥含水率70%, 底泥处理厂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为40%, 根据底泥泥饼的体积变化计算出, 底泥进入底泥处理厂处理后泥饼约为底泥方量的1/2, 且泥饼每立方重3t。根据本工程淤泥运输施工组织, 套用《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定额 (2002) 》计算1m³底泥运输综合单价如表2所示:
3.2 园林工程费用编制过程注意点
园林工程中绿化造价相对于一般工程造价具有资金投入可控能力差, 特殊性强, 造价复杂以及对投资决策影响力大等特点。园林绿化工程中影响造价最大的是树苗及绿化植被的价格, 以及按照具体工程要求进行的养护工期。
因此, 只有足够了解工程所在地的苗圃的价格, 才能控制好相关造价。然而苗圃价格的变动性比较大, 又都为活物, 要保证其成活率也成为该工程类别较其他工程的不同, 这种特殊性将使投资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的把控力度降低。由于利益主体不同, 一方面承包方想尽可能增加绿化投资, 追求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投资方追求的则是物美价廉。由此,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应在落实明确投资方的要求以外, 掌握树苗及绿化植被的价格, 旨在在投资方资金承受能力及设计方案接受度范围内, 将整个工程造价编制工作合理化、准确化。
综上, 在综合整治工程概算编制过程, 需要重点注意资金投入可控能力差、特殊性强、造价复杂以及对投资决策影响力大的工程, 尽量提高其“量”、“价”的精度;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施工组织方案, 调整定额子目, 优化投资。
[2]广东水利厅.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3] 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定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