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的影响研究

作者:廖奇云 朱霞 陆凯
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 构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七个关键维度,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项目质量绩效会受到来自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质量管理实践 项目质量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简介:廖奇云, 男, 生于1967年, 贵州铜仁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施工安全管理、土木施工技术。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史中, 建筑行业质量管理理念经历了从事后控制到事中控制、事前预防的演变。虽然行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但仍有不少企业质量意识不强, 使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不能从企业战略层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各企业间质量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施工生产过程中返工现象严重, 违规操作等现象屡禁不止, 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论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出发, 还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施工企业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项目质量。因此, 如何全面系统地实施质量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积极作用, 以提升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项目质量绩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理论概述

1.1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实践

在本文中, 施工企业主要指专门从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满足客户要求的质量目标, 而采取并实施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活动, 它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技术和质量管理工具组成, 质量管理实践为这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实施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质量管理实践是企业为取得更大的收益而采取的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竞争力的方法,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技术和统计控制技术等多种方法措施和专业技术的综合。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是指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竞争力, 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法的总和, 主要包括加强顾客关注、发挥领导作用、强调全员参与、重视过程管理、质量战略、团队合作、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等。

1.2 项目质量与项目质量绩效

项目质量指建设项目作为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规范、顾客等要求的程度。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绩效即施工企业在已签订的合同条款下, 最终竣工验收交付的达到各方要求的建筑产品或构筑物质量的综合反映。

1.3 质量管理实践与项目质量绩效的关系

为了研究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绩效之间的关系, 许多学者进行不同的研究。有研究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质量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以及质量管理实践对质量的影响。也有研究者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质量管理实践的维度,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绩效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质量管理实践与项目质量绩效、质量管理实践内部各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并运用数据加以检验。

2 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模型

2.1 施工企业关键质量管理实践的识别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从项目层面出发, 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 如质量检查、纠偏等, 会对项目质量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在组织层面实施质量管理活动能够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项目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能促进项目质量绩效有效提升。由此可见, 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绩效的好坏不仅受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 还与企业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等组织层面的质量活动相关。只有从企业组织和项目现场两个层面全面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实施质量管理实践, 才能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才能保证项目质量绩效的有效提升。 由于质量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及多维性, 对于其构成国内外学者至今未达成共识。本文深入理解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涵义, 结合我国施工企业现状,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7项关键实践, 即顾客关注 (Customer Focus, CF) 、高层领导的支持 (Leader’s Suppor t, LS) 、员工参与 (Employee Involvement, EI) 、过程管理 (Process Management, PM) 、质量信息分析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IA) 、供应商管理 (Supplier Management, SM) 和持续改进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I) 。

2.2 建立结构方程概念模型

2.2.1 建立假设影响关系

(1) 高层领导的支持

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高质量的质量培训及质量活动等, 能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质量价值观, 加强质量在企业员工心中的地位, 而体系和制度的建立、质量培训及质量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企业领导对于项目质量的态度, 关系着企业对顾客的关注度和供应商等的重视程度, 决定着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顾客关注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为顾客满意度。施工企业应深入理解顾客的需求, 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 并及时调整计划, 使项目最终可交付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有利于促进质量改进机会的识别, 能促进施工企业加强后续的过程管理, 更好地实施质量改进。

(3) 员工参与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保障, 是促进质量改进的源泉。参加培训能帮助员工掌握质量信息分析相关的技术, 有利于质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利用;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方法能提高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

(4) 质量信息分析

质量信息分析是“基于事实决策方法”的基础性工作, 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员工收集质量信息, 利用统计控制技术进行质量信息分析, 及时了解质量偏差产生的原因,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 利于过程管理在后续施工中的改进。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总结, 能找到质量变异的根本性原因, 从而更好地识别质量改进机会, 为有效地防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5) 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指施工企业对其上游产业合作单位的选择。工程项目施工是连续作业, 材料物资等供应商的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进展;另外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及其产品质量等对项目进展和质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6) 过程管理

可实施的生产和管理计划、周期性的检查和维护以及规范化的流程等能降低质量风险, 从而降低质量偏差率, 事前检查、过程控制、事后检测等手段能保证质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 质量检查、诊断、处置等过程管理手段, 都能提高项目质量绩效。

(7)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指企业运用审核、数据分析、评审等方法以达到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而进行的一列活动。就企业组织内部而言, 坚持实施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组织的效率就能不断提高;就单个工程项目而言, 坚持实施持续改进, 工程合格率和优良率就能不断提高, 进而提高顾客及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 最后, 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图见图1。 图1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图1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2.2.2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简称SEM) 是一种能同时处理多个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它既能定性分析问题, 也能定量测量, 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变量包含两类, 一是潜变量, 指不能准确和直接测量、观察的变量;一是观测变量, 指可直接测量和观察的变量。SEM针对每一个研究假设进行路径分析, 为其提供路径系数, 用路径形象地表达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检验模型的适配程度。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符号表述

SEM的构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构建路径图, 根据路径图转化为相应的方程。路径图的基本符号及表示含义见表1。 表1 SEM基本符号及表示含义 下载原表 表1 SEM基本符号及表示含义

(2) 结构方程的测量模型及测量公式

由于潜变量是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研究者们总是通过潜变量的外显指标 (即可观察变量) 来解释潜变量的内涵并进行潜变量的测量。测量模型表示的是可观察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旨在评估潜变量的外显指标是否能够作为其测量手段, 测量模型基本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2 SEM测量模型基本模型图2 SEM测量模型基本模型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 M为由外生观测变量构成的向量;N为由内生观测变量构成的向量;αm为外生观测变量M在外生潜变量ζ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αn为内生观测变量N在内因潜变量β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δ为观测变量M的误差项;θ为观测变量N的误差项;ζ为外生潜变量;β为内生潜变量。

(3) 结构方程的结构模型及结构公式

结构模型是研究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用路径系数来表达。在结构方程模型中, 将潜变量分为两类, 一类是引起变化的外因潜变量, 一类是因变化而变化的内因潜变量。外因潜变量在作用于内因潜变量时, 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这些影响因素被统称为干扰变项。结构模型基本模型图如图3所示。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 A为路径系数矩阵, 表示内生潜变量之间关系的矩阵;B为路径系数矩阵, 表示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关系的矩阵;λ为残差项;ζ为外因潜变量;β为内因潜变量。

3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3.1 变量的测量

本文经过文献分析及专家意见构建了如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观测变量量表, 见表2。 经过文献分析, 本文选取“交付质量合规性 (QP1) ”、“非符合性返工 (QP2) ”、“质量优良率 (QP3) ”、三个经过实证研究的指标来定量测量项目质量绩效 (QP) , 详细描述见表3。

3.2 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根据表2中及表3中的观测变量设计了调查问卷, 为了让受访者更好地对观测变量描述的情况进行判断, 本文采用了李克特5级量表 (Likert5) 对观测变量进行测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对象是施工总承包企业相关人员, 如项目负责人、土建及安装工程师、企业技术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本文通过问卷和实地走访等方式, 共计发放问卷190份, 收回有效问卷共117份, 满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最低样本容量要求。为保证研究过程的严密性, 本文先运用SPSS20软件对问卷数据的信度和量表效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良好的整体信度和结构效度。 图3 SEM结构模型基本模型图3 SEM结构模型基本模型 表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观测变量量表 下载原表 表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观测变量量表

3.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3.3.1 建立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前文建立的概念模型和各潜变量的观测变量, 本文运用AMOS 21软件绘制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如图4所示。该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包括了前文所述的所有潜变量、观测变量及其误差项。

3.3.2 模型拟合分析与修改

运用AMOS 21软件, 对初始模型进行拟合分析, 并依据相关理论, 结合模型拟合的修正指标对模型就行修正, 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详见表4。 结合以上模型拟合指标, 根据结构方程理论进行综合评价, 可知修正后的模型适配度普通, 模型不能被拒绝。最终模型如图5所示。

4 模型结果分析

从修正后的模型图可以看出, 项目质量绩效会受到来自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各变量间的影响效应见表5。 研究结果表明: (1) 项目质量绩效会受到来自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质量信息分析 (0.301) 、持续改进 (0.308) 、过程管理 (0.527) 对项目质量绩效均具有直接影响, 且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过程管理;高层领导的支持 (0.547) 、员工参与 (0.460) 、供应商的管理 (0.08) 、顾客关注 (0.26) 以及质量信息分析 (0.185) 以其他质量管理实践为中介间接影响项目质量绩效, 且间接影响最大的是高层领导的支持;从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总效应来看, 影响总效应最大的是高层领导的支持 (0.547) 。 图4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初始模型图4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初始模型 表3 项目质量绩效观测变量量表 下载原表 表3 项目质量绩效观测变量量表表4 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 下载原表 表4 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图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最终模型图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的最终模型 表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影响效应 下载原表 表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影响效应(2) 质量管理实践各维度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高层领导的支持能直接且显著地影响员工参与 (0.77) 和顾客关注 (0.684) ;员工参与能直接且显著地影响持续改进 (0.412) 和过程管理 (0.393) ;供应商的管理则会直接影响过程管理 (0.152) ;顾客关注会直接影响持续改进 (0.165) 和过程管理 (0.252) 。

5 建议

通过结果分析可知, 质量管理实践会直接地对项目质量绩效产生影响, 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间接地影响项目质量绩效。其中, 对项目质量绩效影响效应最大的是高层领导的支持, 而对项目质量绩效产生最大的直接正向影响的则是过程管理, 由此可见过程管理的改进和提升对提升项目质量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效果。

5.1 充分运用高层领导在质量管理的支持作用

企业领导者应从公司层面出发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组织质量管理培训, 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 建立奖罚制度, 鼓励员工充分参与到质量活动中;企业领导还应为组织的质量活动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支持。

5.2 加强过程管理, 坚持动态管理

过程管理是运用各种资源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 是项目质量形成的必经过程, 其效果对项目质量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施动态控制, 首先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预警机制;其次在生产过程中, 对生产要素实施检查验收制, 加强对总包、专业分包等的施工过程及人员的控制, 以保证整个工程的生产及验收过程均符合国家规定及公司要求;加强对环境以及过程方法的管理。

5.3 时刻保持对顾客的关注, 确保最终交付成果满足顾客需求

满足国家标准规范、合同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及顾客的需求是施工企业的最终质量目标。而顾客的质量需求是动态的, 应在工程承接到保修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对顾客质量需求的关注。项目实施前, 根据顾客需求制定质量计划;项目施工过程中, 实时了解顾客的动态需求, 避免返工或最终交付成果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5.4 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组织培训, 提升员工技能和水平

员工是企业的血液, 提倡全员质量管理理念, 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 企业的政策和领导的决策才能得以贯彻和实施;员工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应组织培训提升其工作技能及水平, 加强质量安全教育, 增强其责任感。

5.5 充分运用统计控制技术, 加强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

质量信息分析是深入了解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现状和提高质量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应积极倡导统计控制技术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搜集工程质量数据, 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实时反馈到项目现场,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后续施工工程进行改进。

5.6 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

持续改进可以促进过程管理的改进, 能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各工序、各部位都存在着诸多的质量控制点, 对质量控制点进行测量、检查记录、分析和改进,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最终可交付成果满足顾客及其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要求。施工企业应在企业层面和项目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将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 质量管理是一项要求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是组织上下都应积极参与的一项工作。施工企业应积极推进质量管理实践的有效实施, 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走向追求卓越绩效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1]陈铁华.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TaríJ J, Molina J F, Castejón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quality outcom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 (2) :483-501.
[3]Kuo T, Kuo Y.The effect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in Taiwan[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 2010 (6) :617-632.
[4] 夏卫.土建施工企业质量体系贯彻ISO9001标准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3.
[5] 王祖和.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3.
[6]许劲.项目关系质量对项目绩效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 2010.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n Project Quality Performance
LIAO Qiyun ZHU Xia LU Kai
(Schoo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SCDONGFU)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seven key dimension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roject quality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ject quality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dimensions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ach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also produces a stronger eff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project quality perform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847 10 1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