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文体档案中心结构设计难点及对策
1 工程概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体档案中心为集剧场、游泳馆、篮球馆、档案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效果图见图1,平面近似为112m×125m的矩形,建筑总高度为39.600m。建筑以天圆地方为核心概念,将各场馆布置于建筑四角,通过共享中庭串联各场馆,历下区文体档案中心剖面图见图2,6m及12m标高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3。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2 结构体系和布置
项目地上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建筑特点,局部大跨区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桁架,结构体系和布置如图4所示。
考虑到泳池区域室内空气湿度大,且空气中含有对钢结构腐蚀性较强的氯离子,故泳池上方设置34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篮球馆上部为常规柱网的会议中心和体检中心,共设置6榀高度为6m、跨度为34m的钢桁架,从而实现楼上密柱至楼下稀柱的转换。为避免桁架集中于一层带来的抗侧力刚度突变,其中3榀钢桁架设置于建筑第3层,另外3榀钢桁架设置于建筑第4层。桁架上方设置钢框架,下方设置吊柱,模型示意图如图5(a)所示。
剧场上部为常规柱网的图书馆,在建筑第3层设置2榀高度为6m、跨度为26.6m的钢桁架,从而实现楼上密柱至楼下稀柱的转换,桁架上方设置钢框架,下方设置吊柱,模型示意图如图5(b)所示。
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对应楼板内凹区域,在建筑第5层设置4榀高度为5.2m、跨度分别为35.4,26m的钢桁架。
3 超限问题及性能化设计
3.1 结构超限类别及程度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111 号)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
3.2 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关键构件抗震性能目标 表1
地震烈度 |
多遇地震 | 设防地震 | 罕遇地震 | ||
结构整体 性能 |
性能水准 |
1 | 3 | 4 | |
定性描述 |
完好 | 轻度损坏 | 中度损坏 | ||
层间位移 角限值 |
1/800 | 1/360 | 1/180 | ||
关键 构件 |
混凝土 结构 |
钢桁架的 支撑柱 |
弹性 | 弹性 |
抗弯不屈服, 抗剪弹性 |
底部加强 部位剪力 墙,穿层柱 |
弹性 |
抗弯不屈服, 抗剪弹性 |
抗弯不屈服, 抗剪不屈服 |
||
钢结构 |
钢桁架 |
弹性 | 弹性 |
抗弯不屈服, 抗剪弹性 |
|
吊柱 |
弹性 | 弹性 | 弹性 |
3.3 超限设计主要加强措施
(1)结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C级性能目标。
(2)采用整体模型和分塔模型进行包络设计。
(3)进行地震作用下楼板应力计算,桁架及细腰处楼板厚度增大至150mm,双层双向配筋,且配筋率提高至0.3%; 细腰处楼板设置水平交叉钢支撑。
(4)穿层柱截面及配筋验算的地震力放大至同层框架柱的平均值。
(5)桁架及其支撑柱按关键构件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 钢桁架计算时不考虑楼板分担桁架弦杆轴力的有利作用,仅考虑楼板传来的荷载; 补充竖向地震计算,保证桁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安全
(6)进行钢桁架的抗连续倒塌计算,确保桁架杆件的局部失效不会引起结构连续倒塌。
(7)设防地震作用下,控制小偏拉剪力墙的名义拉应力不超过2ftk(ftk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墙肢内增设型钢,提高墙体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至1.5%,型钢和钢筋承担全部拉力,同时控制墙体受拉裂缝不超过0.3mm。
4 钢桁架的设计
4.1 施工顺序
钢桁架作为跨层结构构件,其内力和施工顺序紧密相关
4.2 楼板面内刚度对构件设计的影响
楼板较大的面内刚度,使得楼板分担桁架弦杆大部分轴力,由此易导致楼板受拉开裂、受压损伤。故钢桁架计算时,不考虑楼板分担桁架弦杆轴力的有利作用。同时设置桁架后浇带,使得楼板仅在活载作用下参与桁架协同受力。并对桁架区域楼板加厚至150mm,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提高至0.3%。
由于桁架竖向刚度有限,故桁架上方钢框架宜与桁架形成空腹桁架共同受力。桁架上方梁柱连接节点设置长圆孔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减少空腹桁架效应带来的上方钢梁设计困难,桁架上方梁柱连接节点采用图8所示的长圆孔连接且螺栓后拧的措施
设长圆孔前后桁架上方钢梁轴力及腹板螺栓数对比 表2
类型 |
轴力/kN | 腹板螺栓数 |
不设长圆孔 |
1 794 | 8M24 |
设长圆孔且后拧 |
491 | 2M24 |
4.3 桁架节点应力分析
对桁架中的典型节点进行了初步设计,并采用ANSY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计算,不考虑焊缝等细部构造处理,基本计算参数与计算假定如下:1)杆件采用壳单元Shell181,壳单元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分析特性; 网格采用自由网格划分,生成四边形和三角形单元。2)钢材的弹性模量E为2.06×105N/mm2,泊松比v为0.3,理想弹塑性材料,屈服强度取390MPa。3)收敛准则。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迭代计算收敛与否主要采取残差力与位移修正值判定。
为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确保1.2倍最不利荷载控制工况内力时,节点应力不超过交汇杆件应力水平。典型节点ANSYS有限元模型如图9(a)所示。由图9(b)可以看出,个别区域节点应力较大,节点最大应力值约为220MPa,小于材料的强度设计值295MPa,大部分区域节点应力不超过交汇杆件应力水平,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思想。
5 楼板舒适度分析
5.1 参数取值
依据《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规范》(JGJ/T 441—2019)(简称楼盖振动舒适度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舒适度分析工况下的结构部分参数取值如下:内凹区域钢桁架处人的等效均布荷载的标准值为0.5kN/m2;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放大1.35倍; 阻尼比为0.05。
5.2 竖向频率分析
采用SAP2000程序建立模型,其中,楼板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 梁、柱、支撑采用梁单元Beam进行模拟。内凹区域钢桁架处楼盖的竖向振型见图10,第一阶频率为3.57Hz,大于3Hz,满足高规第3.7.7条要求。
5.3 加速度时程分析
根据楼盖振动舒适度规范第6.2.2条,当楼盖布置比较复杂时,行走激励应考虑前3阶步行频率的影响,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t)为人行走的荷载,kN;
单人行走激励荷载时程曲线见图11。加速度时程曲线见图12,竖向振动峰值加速度为0.006 38m/s2,满足楼盖振动舒适度规范限值0.05m/s2的要求。
6 楼板超长和不连续
本项目楼板开洞面积最大为35%、楼板有效宽度为26%,均超出了高规的要求,对于楼板开洞削弱较大的楼层,在SAP2000分析模型中用壳单元Shell模拟楼板,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分析楼板应力。
本项目长轴方向长度约125m,短轴方向长度约112m。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混凝土结构未设置结构缝,对其进行温度工况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得出:1)结构温度应力较大值集中于第1层。2)夹层楼板温度应力在细腰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3)随着楼层增高,温度作用效应减弱,第2层以上的楼板主拉应力小于0.6ftk。因此在施工图设计时,第2层及以下各层楼板温度应力大于ftk的楼板区域考虑温度作用进行钢筋附加
楼板温度应力峰值 表3
楼层 |
楼板温度 平均主拉应力 Smax/MPa |
说明 |
1层 |
3.0 | 最大洞口附近应力集中区域主拉应力约5MPa |
夹层 |
1.5 | 细腰处应力集中区域主拉应力约4MPa |
2层 |
1.0 | 细腰处应力集中区域主拉应力约为2.5MPa |
3~6层 |
<1.0 | 基本无应力集中区域 |
7 结论
(1)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桁架、梁上柱、吊柱的合理设置,确保了泳池、篮球场、剧场等大跨空间上方多层建筑功能的实现。
(2)通过详细的弹塑性分析,保证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实现。
(3)通过施工顺序的合理组织、桁架节点的精细分析,确保了大跨区域的安全可靠。
(4)通过楼板应力分析和适当的加强措施,有效解决了楼板超长和不连续的问题。
[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S].2012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 15-101—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 吕西林.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5]67号[A].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
[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7] 历下区文体档案中心超限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R].成都: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
[8] 童根树.钢结构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姜子钦,丁洁民,胡晓娟.张弦桁架结构施工过程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11):29-33.
[10] 李星荣,魏才昂,丁峙崐,等.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 哈敏强,李学伟,周佳.基于“抗与放”原则的购物中心超长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9,49(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