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Peck公式改进
0 引言
目前, 国内外对于地表沉降的研究方法有很多, 如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法
本文充分考虑济南地区地质条件, 统计分析济南轨道交通R3线大量实测数据, 利用实测数据评价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拟合, 改进Peck经验公式, 使该方法适用于济南地区所在地质条件下的地表沉降预测。
1 Peck公式理论
1969年, Peck通过分析实测的大量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和相关资料, 发现横断面沉降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式中, S (x) 为地表横坐标x位置的沉降值;Smax为地表沉降最大值, 即位于中心轴上;x为中心原点到计算点之间的距离;i为曲线对称中心到反弯点的距离。
i与隧道埋深Z0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

式中, K为沉降槽宽度参数, 取决于土的性质。
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变形主要是由地层损失引起

式中, D为隧道直径;Vl为地层损失率, 主要与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质状况、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方法和工程管理经验有关。因此, 不同地区根据经验取值不同。
将式 (2) 和式 (3) 带入式 (1) , 可得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地面沉降公式:

从式 (4) 中可看出, 在一个实际工程中, 隧道直径D和埋深Z0是已知的。因此, 地表沉降就由地层损失率Vl和沉降槽的宽度参数K确定。
2 济南地铁地表沉降Peck公式修正
2.1 实测数据评价方法
在分析实测数据过程中, 为评价数据与Peck公式是否符合,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别:
将式 (1) 变形为以下这种形式:

对式 (5) 两端取对数:

分析式 (6) 可得到, “
根据以上方法, 可评判实测沉降数据是否符合Peck公式, 还可获得沉降槽宽度和地层损失率等相关参数。
2.2 基于工程实测数据的评价分析
以济南轨道交通R3线某区间盾构隧道作为工程背景, 该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以粉质黏土为主, 其中夹杂黏土、杂填土、细砂等, 黏聚力较大, 埋深范围为11~19m。采用上述方法对实测数据是否符合沉降曲线进行评价。对式 (6) 中
从图1可看出:实测的数据与拟合曲线比较吻合, 表明该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符合沉降曲线规律, 但实测数据和拟合后的曲线仍有一定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地质条件、施工水平等原因造成的。因此, 由于不同区域的差异, 并不能用统一的Peck经验公式进行精准预测, 而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修正。
2.3 Peck公式修正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表沉降主要由地层损失率Vl和沉降槽的宽度参数K确定, 文中通过修正这2个参数进行Peck公式改进, 即对这2个参数各添加1个修正系数。
根据济南地区地质条件
由图2可知:修正之后的Peck公式与实测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 现场实测数据分布在修正Peck公式上、下限的范围之内, 说明通过实测数据Peck公式评价方法求得的改进Peck公式能较准确地预测符合济南地区地质条件的沉降趋势。
3 结语
1) 通过实测数据评价方法分析, 实测数据与拟合曲线比较吻合, 符合沉降曲线规律。
2) 通过引入地层损失率修正系数a和沉降槽宽度参数修正系数β对经验Peck公式进行修正, 当a=0.31~0.84、β=0.54~1.25范围时, 现场实测数据有效分布在修正公式预测曲线的上、下限范围之中, 修正公式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3) 对于不同区域地铁隧道施工, 可在工程实测数据的基础上,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分析获得精确的修正参数和效果较好的预测公式。
[2]宋战平, 李世豪, 张学钢, 等.基于修正Peck法的隧道施工全地层变形规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8, 50 (2) :190-195.
[3]胡长明, 冯超, 梅源, 等.西安富水砂层盾构施工Peck沉降预测公式改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 14 (1) :176-181.
[4]韩煊, 李宁, STANDINGJR.Peck公式在我国隧道施工地面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岩土力学, 2007 (1) :23-28, 35.
[5]谭文辉, 于江, 孙宏宝, 等.地铁7号线车站地表施工沉降的Peck公式修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 11 (S1) :200-204.
[6]路林海, 孙捷城, 周国锋, 等.黏性土地层曲线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18, 35 (5) :99-105.
[7]王波, 曹小平, 刘子阳.城市轨道交通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及支护优化研究[J].施工技术, 2018, 47 (13)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