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0 引言
长期以来, 钢筋工程施工主要依据是《G101图集及其答疑》《G901图集》及施工验收规范、相关企业施工标准化做法等, 由于地区及人文环境差异、企业技术水平、钢筋加工人员熟练程度参差不齐等因素, 导致钢筋工程施工质量良莠不齐。
如何在低成本运营的今天, 实现钢筋工程的“双优”, 是每个建造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能扭转当下“作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施工现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这一悲观的说法, 凸显工程管理人员在钢筋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也是每个工程人不得不面临的窘态。
1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
1.1 编制原则
项目进场后,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排钢筋工程责任工程师 (也称钢筋施工员) 编制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应体现原材进场、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检验批、分项工程过程控制等方面, 实现从钢筋投入到完成混凝土浇筑并最终检验验收的全过程控制。审批完成的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作为项目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1.2 明确目标
1)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应符合企业对项目钢筋工程的质量管控理念, 贯彻执行企业质量目标策略。
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应助力业主既定工程质量目标要求, 为兑现投标书的质量承诺服务。
3)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应对项目总体质量目标进行分解, 明确钢筋工程质量目标并辅以总体效果图和关键节点照片予以参照。
1.3 质量管理控制流程
1) 实施班组自检、前后工序班组互检、专职质量员检查及项目工程部、质量部联合检查的“四检制”流程。
2) 明确内外部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3) 确定钢筋后台加工、钢筋绑扎、钢筋连接等专项钢筋分包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1.4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 制定各部位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 关键特殊部位实施动态管理, 并由专人负责跟踪和记录。
3) 加强钢筋工程前台绑扎向后台的信息反馈, 确保人、机、料、法、环等质量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4) 发生钢筋工程质量缺陷或事故时, 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分析原因, 分清责任,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1.5 质量管理控制重点
1) 钢筋隐蔽工程。
2) 材料进场、钢筋加工、钢筋连接及绑扎等钢筋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3) 钢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4) 钢筋保护层控制、洞口钢筋封边、高低跨钢筋构造等分项工程。
5) 采用新材料 (如高强钢筋) 、新技术、新工艺 (如成品钢筋等) 、新设备 (如钢筋绑扎机等) 施工的钢筋工程。
1.6 质量管理预控措施
1) 针对墙柱插筋、承台钢筋交叉施工、高低跨交叉施工、止水钢板施工、钢筋连接、梁柱节点、剪力墙筋甩茬等钢筋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制定专项质量技术标准和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对其进行连续监控。
2) 对于群体工程, 根据施工现场钢筋工程实际情况, 针对各单体钢筋分项工程分别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配备满足工程所需的各类钢筋管理技术人员。
3) 明确诸如钢筋原材、钢筋加工、钢筋绑扎、钢筋试验及钢筋验收等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成品保护措施。
4) 明确与工程施工阶段相适应的钢筋检验、钢筋试验、钢筋测量及验证的相关要求。
5) 钢筋工程所有作业人员应经项目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并制定相应的过程监管、考核措施和规定。
2 施工准备阶段钢筋工程质量管理
2.1 组织准备
1) 组建钢筋工程施工作业组织机构, 确定钢筋工程作业组织。
2)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钢筋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2.2 技术管理准备
1) 及时索取钢筋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 指定专人管理。
2) 熟悉钢筋工程设计文件,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图纸会审。
3) 编制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确定主要分项、检验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质量安全等保证计划。
4) 分解和确定各阶段钢筋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5) 确定钢筋工程检验批、分项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和标准。
2.3 技术交底与培训
1)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钢筋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全体人员进行书面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 对钢筋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且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3) 对包括钢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内的特殊工种资格进行确认, 无证或资质不符者严禁上岗。
2.4 物资准备
1) 项目负责人经招标程序选择并评价钢筋分包方和钢筋供货商, 保存评价记录。
2) 钢筋原材进场后必须先检验, 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合格必须退场处理并做好退场记录。
3) 钢筋加工、吊运机具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场, 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4) 配备足够质量合格的钢筋施工马凳、防滑鞋、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
2.5 现场准备
1) 配备游标卡尺、高精度电子秤、卷尺、力矩扳手等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现场检测工具。
2) 修建施工便道以便倒运钢筋。
3) 按平面布置图搭建钢筋加工临时设施并配置相关电源、水源点等。
3 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质量管理
3.1 人员管理
1) 项目部钢筋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知G101、G901图集, 理解设计图纸中钢筋的相关要求, 掌握企业施工技术标准中对钢筋工程的相关规定, 且钢筋工程管理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不宜过频更换。
2) 严格执行项目部绩效考核制度, 对管理人员工作状态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3) 在合同条款中注明优质优价, 以浮动价鼓励劳务项目管理层坚定做好项目钢筋分项工程的决心, 通过《钢筋工程专项质量管理协议》进一步明确浮动价考核范围, 做到有的放矢和重点管控。
4) 钢筋工程作业人员数量一定要满足后台加工和前台绑扎的施工进度计划需求, 只有在杜绝“抢工”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钢筋工程后台加工质量优良和前台绑扎质量优良的“双优”目标。
5) 钢筋工程作业人员实行实名制计件管理。对后台加工人员按照钢筋弯曲、箍筋加工、钢筋套丝等工序实行定人、定机加工;对前台绑扎人员采取固定构件进行绑扎的措施。
6) 监理工程师或业主工程师等验收人员在样板段验收时应明确现场验收标准, 统一认识并逐层传达到作业班组;对于当地质量监督员等外部抽查人员, 应当在钢筋工程实施前与之沟通, 明确其要求和检查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督办, 做到随抽随合格。
3.2 钢筋原材质量
1) 钢筋原材进场必须检验, 见证取样送检合格的钢材方可使用。
2) 钢筋原材卸运和储存按待检、检验合格分别码放, 并建档记录。
3) 对进场的钢筋原材、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
4) 检验不合格的钢筋原材、半成品、配件等, 必须按规定进行见证退场处理并做好退场见证记录。
5) 对发包方提供的钢筋原材、半成品、配件, 必须按规范和合同规定进行检验、验收。
6) 钢筋原材管理实行按计划进场制, 施工人员提报钢筋计划需用单, 项目物资部按材料计划组织进场。
3.3 钢筋加工机械
1) 钢筋加工机械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需数量和规格, 按计划调配。
2) 进场的钢筋加工机械应调试、检验合格且性能满足加工工艺需要。
3) 现场确认钢筋加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加工效率及机械故障排除能力等资格条件, 资格条件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4) 钢筋加工计量人员应严格控制弯折角度测量、通规、止规、卷尺、标准套筒等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更换。
3.4 钢筋分项工程
1) 钢筋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对钢筋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包括钢筋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工艺、成品保护、绿色施工措施、质量标准、质量通病及预防保证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等。
2)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钢筋施工方案、钢筋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等, 应在执行前向钢筋施工管理人员及钢筋班组长进行书面交底。
3) 钢筋检验与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规定, 对查出的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4) 钢筋施工管理人员应准确记录钢筋工程施工情况, 并认真填写钢筋工程施工日志。
5) 钢筋施工管理人员应如实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并及时编制原材加工、钢筋绑扎等检验批及隐蔽验收资料, 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3.5 特殊过程控制
1) 对于钢筋工程特殊、关键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 设置“质量待检点”进行现场确认控制。
2) 对于“四新”技术应用不太成熟的钢筋施工工艺或缺少经验的钢筋工序应安排试验, 编制作业指导书, 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施工过程中进行首件验收。
3.6 钢筋工程不合格产品控制
1) 对不合格钢筋原材、半成品及钢筋施工过程, 按规定进行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等并进行评审。
2) 钢筋工程不合格处置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 按返修、补强让步验收、拆除重新施工等方式进行处理。
3) 对返修后的钢筋工程产品, 按规定进行重新验收, 并保存记录。
4) 对于补强让步验收部位的钢筋工程, 项目部向总监理工程师或发包方提出书面补强让步验收申请, 记录不合格情况, 报请设计院核算合格后方可实施。
5) 对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钢筋工程, 应邀请发包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师共同确定处理方案。
3.7 钢筋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1) 项目部定期召开钢筋工程质量分析会, 对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的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2) 对已出现的钢筋工程不合格产品, 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 对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8 钢筋工程质量问题处理验证
1) 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出的问题, 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 制定纠正措施, 纠正结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
2) 项目负责人依据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缺陷, 组织质量分析会进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4 结语
笔者通过2个项目共计10余年的钢筋工程质量管控经验, 验证了上述方法对于钢筋工程质量管控行之有效且值得推广。
[2]张昌扬, 孙斌祥, 梅昭蝶, 等.钢筋冷压连接改进技术[J].城市住宅, 2017, 24 (3)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