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氧化去除太湖水中有机物和臭味物质的研究

作者:董秉直 姚迎迎 杜嘉丹
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长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研究臭氧、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去除太湖水有机物和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易于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而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易于降解小分子有机物。氧化降解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效果最佳,其次为β-紫罗兰酮(β-Ionone),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降解效果最差。太湖水的臭味降解规律与其相似。研究还表明,太湖水的有机物会促进次氯酸钠降解臭味物质。
关键词:太湖水 臭味 预氧化 有机物
作者简介:董秉直 E-mail:dongbingzhi77@126.com;

 

0 引言

   饮用水的异味异臭产生的原因复杂,由多种因素导致[1]。致臭有机物是目前产生臭味的主要原因。饮用水的臭味直接影响水的感官性,使人们质疑饮用水的安全性。因此,去除致臭物质,消除饮用水的臭味成为国内外给水处理的研究热点。致臭有机物最为普遍的有两类[2]:一类是具有土霉味的化合物,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2-MIB)被认为是地表水产生土霉味的主要物质;另一类常见臭味物质伴随藻类暴发而浓度增加,主要有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β-紫罗兰酮(β-Ionone)等。β-Cyclocitral和β-Ionone都是胡萝卜素氧化的产物。

   混凝、沉淀、砂滤等为传统工艺的净水单元,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有限[3,4]。目前,大多水厂以氯、高锰酸钾、臭氧等作为氧化剂进行预氧化,以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这也是降低臭味污染物的有效手段。采用预氧化去除臭味物质的研究多见于臭氧,主要研究pH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5,6]。但实际水体的有机物对臭味物质去除有很大的影响,却很少有相关的报道。另外,臭味物质多以GSM和2-MIB为对象。近年来,湖泊臭味问题尤为严重,而臭味主要为藻类生长所致,因而由β-Cyclocitral和β-Ionone导致的臭味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但鲜见氧化去除这类臭味有机物的报道。

   本文选取了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研究氧化太湖水有机物以及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的效果。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试验中分别选用2014年5月13日东太湖原水和2014年6月1日西太湖原水,研究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3种氧化剂对去除臭味的影响。

   臭氧预氧化调节氧气的流量为0.5L/min,效率为10%。选取连续通入臭氧的时间为0、45s、90s、150s、360s、900s,其投加臭氧浓度分别约为0、0.5mg/L、1mg/L、2mg/L、3mg/L、4mg/L,并均在反应器中停留10 min后用氮气进行吹脱20min,以去除反应器中的臭氧停止反应的进行。

   高锰酸钾预氧化,采用国药分析纯高锰酸钾晶体,配置5g/L的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分别为0.5 mg/L、1.0 mg/L、2.0 mg/L、3.0mg/L,以1 000r/min快速搅拌1min,以200r/min慢速搅拌氧化30min后,用过量的30g/L硫代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进行。

   次氯酸钠预氧化,采用国药分析纯溶液配置浓度为0.6g/L的次氯酸钠溶液,利用余氯测定仪测定氯的含量,避光放置,过多的次氯酸钠易产生消毒副产物,则次氯酸钠的投加量设为0.5 mg/L、1.0mg/L、2.0 mg/L、3.0 mg/L,同样采用上述搅拌方法进行氧化,并用30g/L硫代硫酸钠终止反应进行。

2 试验结果和讨论

2.1 原水水质

   东太湖原水与西太湖原水的水质如表1所示。东太湖原水的2-MIB含量较高,为土霉味;西太湖原水的藻类较高,β-Cyclocitral的浓度达到8.87μg/L,产生异臭和异味。藻类可以产生多种异臭和异味,如鱼腥味和芳香味由色鞭毛藻和硅藻产生,青草味由最常见的绿藻产生,但两种原水中的GSM的浓度很低。

   表1 两种原水的有机物指标   

表1 两种原水的有机物指标

2.2 预氧化去除有机物

2.2.1 TOC和UV254

   如图1所示,两种原水在经过臭氧、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氧化后,UV254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可以看出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去除UV254的效果较差,在氧化剂浓度为3mg/L时高锰酸钾对西太湖和东太湖的UV254去除率分别为10.46%、6.56%,次氯酸钠的去除率分别为4.65%、3.28%。臭氧氧化对UV254的去除率很高,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UV254的去除率明显增加。 当臭氧投加量达到4mg/L时,西太湖和东太湖的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55.81%、67.21%。

图1 预氧化去除UV254的效果

   图1 预氧化去除UV254的效果

    

   如图2所示,3种氧化剂对TOC的去除效果很差。臭氧对东太湖TOC的去除略优于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对于西太湖,臭氧氧化反而导致TOC的增加,并且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臭氧氧化使藻细胞破裂,细胞内的有机物释放所致。

图2 预氧化去除TOC的效果

   图2 预氧化去除TOC的效果

    

2.2.2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图3为3种氧化剂投加量为2mg/L时,西太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西太湖的TO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3个响应峰,大分子(BP)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峰值出现在900 000,响应较低,一般认为,在这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多为蛋白质和多糖类的有机物;中分子(MMW)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千至1万,这类有机物多为腐殖酸类的疏水性物质,响应较低;小分子(LMW)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 000,响应强烈,这说明西太湖水的TOC主要集中在相对分子质量1 000左右。UV25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现出与TOC完全不同的现象,仅在中分子有强烈的响应,大分子几乎没有响应,而小分子的响应也远低于TOC。

   3种氧化剂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有机物去除效果如图4所示。对于大分子,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氧化效果很差,但臭氧显示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对于中分子有机物,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的氧化效果同样很差,而臭氧后的这类有机物却反而增加,这可能是大分子氧化产物以及悬浮性有机物氧化后转化所致。对于小分子有机物,3 种氧化剂均有去除效果,高锰酸钾最优,其次是次氯酸钠,而臭氧最差。由此可见,不同的氧化剂,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氧化性越强的对大分子有机物的氧化效果就越好。

图3 预氧化对西太湖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图3 预氧化对西太湖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图4 预氧化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图4 预氧化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3种氧化剂不同投加量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比例变化如图5所示。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大分子有机物比例逐渐减少,中分子有机物略有升高,而小分子有机物略有降低。随着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小分子有机物的比例降低。

2.3 预氧化去除臭味

2.3.1 预氧化去除超纯水中的臭味物质

   太湖原水中含有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为了避免有机物的影响,研究不同氧化剂单独对纯水中的臭味物质进行去除的效果。 试验以Milli-Q超纯水(电导率为18 MΩ/cm)为本底,进行100ng/L臭味物质混标的配置,并利用不同浓度的臭氧、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依次进行氧化,条件与上述相同。

   如图6a所示,三种氧化剂对β-Cyclocitral均有去除效果,臭氧去除效果最好,其次为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最差。臭氧在投加量为2mg/L时的去除率达94.71%,浓度降为5.34ng/L,低于臭阈值,继续增加投加量没有产生浓度的下降,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β-Cyclocitral的浓度持续下降。投加量为0.5 mg/L时去除率仅为16.44%,投加量为3.0mg/L时去除率达92.78%,浓度降为7.29ng/L。随着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浓度逐渐下降,但远高于高锰酸钾,当投加量为3.0 mg/L时去除率仅为31.80%,浓度仍较高为68.8ng/L,对β-Cyclocitral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

图5 预氧化对相对分子质量比例的影响

   图5 预氧化对相对分子质量比例的影响

    

   对于GSM,如图6b所示,3种氧化剂均有一定效果,但明显不如对β-Cyclocitral的去除效果。投加量为2mg/L时,3种氧化剂的去除效果相近,但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臭氧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而高锰酸钾略优于次氯酸钠。

图6 预氧化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图6 预氧化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

    

   对于2-MIB,如图6c所示,3种氧化剂的去除效果均较差且相近,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对于β-Ionone,如图6d所示,3种氧化剂去除规律与β-Cyclocitral的相似,但去除效果不如β-Cyclocitral。

   由此可见,不同的氧化剂去除不同的臭味物质,它们的去除规律和效果各不相同,这与臭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以及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有密切的关系。β-Cyclocitral和β-Ionone含苯环和双键,较易被氧化;而2-MIB和GSM虽均为环状结构,但不含不饱和键,故被氧化的效率较低。氧化剂容易去除β-Cy-clocitral和β-Ionone,臭氧对二者的去除效果均可达90%以上。较低投加量的臭氧氧化β-Cyclocitral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明显优于β-Ionone。 对于2-MIB和GSM,3种氧化剂的去除效果皆不理想,很难去除到臭阈值以下。

2.3.2 预氧化去除太湖臭味物质

   在实际的水体中,由于有机物的影响,氧化臭味物质的规律和效果会不同于没有有机物影响的情况。但目前多数的研究,仅限于配水试验考察有机物的影响。3种氧化剂去除2-MIB如图7所示。

图7 预氧化去除太湖2-MIB的效果

   图7 预氧化去除太湖2-MIB的效果

    

   由图7可知,3种氧化剂去除太湖水2-MIB的效果较差。与纯水中的相比,太湖水对臭氧氧化有一定的影响,去除效果低于纯水的,但对于其余两种氧化剂,几乎没有影响,而且次氯酸钠氧化西太湖的效果明显优于纯水以及东太湖水。

   图8表明,臭氧去除β-Ionone效果最好,但无论是东太湖还是西太湖,臭氧去除效果均不如纯水;但对于高锰酸钾,太湖水对氧化β-Ionone没有影响;而对于次氯酸钠,太湖水反而有助于β-Ionone的去除,太湖水的β-Ionone去除均优于纯水,而且在较高投加量时,东太湖的去除效果最好。

图8 预氧化去除太湖水β-Ionone的效果

   图8 预氧化去除太湖水β-Ionone的效果

    

   图9为3种氧化剂去除纯水以及西太湖水中β-cyclocitral的效果。3种氧化剂表现出了不同的去除效果。臭氧氧化西太湖的β-cyclocitral,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当投加量较小时,去除效果略逊于纯水,但随着投加量的继续增加,逐渐优于纯水,而且几乎达到了完全去除。高锰酸钾去除β-cyclocitral,当投加量较小时,西太湖的去除优于纯水,但投加量增加后,纯水优于西太湖。次氯酸钠去除西太湖的β-cyclocitral效果远优于纯水。

   许多研究者考察了臭氧去除2-MIB的效果,发现2-MIB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而且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去除效果更差。对于由于不同的有机物特性,很难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Lionel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臭氧去除2-MIB的影响,发现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去除效果越好。臭氧氧化有机物,产生了更多的自由基,从而提高了去除2-MIB的效果[7]。较低的腐殖质会抑制臭氧去除2-MIB,但较高的腐殖质又会促进臭氧的去除[6]。在本研究中,太湖水对不同氧化剂去除臭味物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臭氧,太湖水的影响是负面的,这可解释为氧化有机物消耗了一部分的臭氧,因而导致氧化2-MIB效果的降低。但是,本试验没有发现促进氧化效果的现象,说明没有出现臭氧氧化有机物产生自由基的情况,这表明不同的有机物,臭氧氧化的效果以及机理均有所差异。对于高锰酸钾,太湖水几乎没有影响,而对于次氯酸钠,太湖水促进了臭味物质的去除。注意到图4的结果,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主要氧化小分子有机物,而臭氧主要氧化大分子有机物,这是由于氧化大分子需要更大的能量,因而要求氧化能力更强的缘故。臭味物质均为小分子,因此,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氧化臭味物质时,受到原水有机物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不同氧化剂去除臭味物质的效果受有机物的影响很大。为了更好地消除太湖水的臭味,应探索不同的氧化剂,例如采用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以期获得最佳的去除效果。

图9 预氧化去除太湖水β-cyclocitral的效果

   图9 预氧化去除太湖水β-cyclocitral的效果

    

3 结论

   (1)臭氧可有效氧化紫外吸收的有机物,但对TOC的氧化效果较差。

   (2)臭氧主要氧化太湖水大分子有机物,而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主要氧化小分子有机物。

   (3)3种氧化剂氧化β-Cyclocitral效果最好,其次为β-Ionone,而2-MIB和GSM的氧化效果最差。苯环结构以及双健的臭味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氧化效果。

   (4)有机物对预氧化去除臭味有很大的影响。太湖水中的有机物会影响臭氧氧化臭味物质,但不会影响高锰酸钾的氧化效果,而且有助于次氯酸钠氧化臭味物质。为了更好去除太湖水的臭味,可尝试不同的氧化剂作为预氧化,例如次氯酸钠。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张渝,张学庆,于明达,等.引起饮用水异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给水排水,2015,41(5):15~18

[2] Suffet I K D,Bruchet A.The drinking water taste and odor wheel for the millennium:Beyond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40(6):1~13

[3] Kim Y,Lee Y,Gee C S,et al.Treatment of taste and odor causing substances in drinking water.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35(8):29~36

[4] 李浩,贾瑞宝,李世俊.济南玉清水厂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改造设计及运行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4):90~93

[5] 齐飞,陈忠林,李学艳,等.O3氧化去除饮用水中臭味物质MIB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0):1583~1586

[6] 吴刚,王玲丽,王洪蕾.臭氧氧化去除水中致臭物质的研究.供水技术,2008,2(5):18~21

[7] Lionel H,Gayle N,Jean-Philippe C.Influence of the character of NOM on the ozonation of MIB and geosmin.Water Research,2002,36:511~518

Study on the pre-oxidation of organics and odor in Taihu Lake
Dong Bingzhi Yao Yingying Du Jiad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bstract: The effect of ozo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on removing organics and taste and odor compounds in Taihu Lake was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zone would tend to remove organics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However,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would tend to remove organics with lower molecular weight.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oxidation ofβ-Cyclocitral was best,followed byβ-Ionone and GSM and 2-MIB was least.Oxidation of taste and odor compounds in Taihu Lake showed the same trendency.It was also found that organics in Taihu Lake could promote destruction of taste and odor compounds by sodium hypochlorite.
Keywords: Taihu Lake; Taste and odor compounds; Peroxidation; Organics;
919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