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室内模拟试验装置研发

作者:陈昊 陈树茂 刘浩 高晓刚
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广州市地铁13号线穿越鱼珠煤场站A7楼桩基主动托换工程,提出集成静力水准沉降监测与PLC位移控制技术的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并介绍其构成。实际工程应用前,为验证系统的有效性,研发操作简便的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室内模拟试验装置,根据设定功能提出实现思路及构造,并应用该装置进行室内沉降监测与顶升复位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装置性能优良,可实现高精度预设沉降自动调控功能。
关键词:地铁沉降监测调控试验装置静力水准监测PLC位移控制
作者简介:陈昊,高级工程师,E-mail:chenhao@gzmtr.com。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242)。 -页码-:91-93

  0 引言

  在建筑物整体移位、增层改造、地铁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等工程施工过程中,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监测结果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是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周边建筑物损坏的重要手段[1]。当发生过大沉降后,沉降调控十分必要。目前,智慧施工成为工程建设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中,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为智慧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2]。市场上已出现多种电子数据采集沉降设备[3],在建筑物移位与顶升改造工程领域,应用PLC系统进行沉降自动调控技术日趋成熟[4]。然而,对于地铁穿越既有桩基工程,沉降控制多采用被动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被穿越工程结构出现新增沉降[5,6,7,8],从而产生附加应力,降低结构可靠度。主动托换技术与被动托换技术相比,具有显著降低沉降的优点,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地铁隧道工程中[9,10],将沉降监测数据输入PLC系统可进行沉降复位。

  结合广州市地铁13号线穿越鱼珠煤场站A7楼桩基主动托换工程,研发集成静力水准沉降监测与PLC位移控制技术的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可实现沉降数据即时采集、预警判别、超限判别与调控自动启动功能。为避免不可控的工程风险,实际工程应用前,通过全面功能测试,准确掌握该系统沉降差测试精度、数据传输效率及反馈指令响应周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由于实际工程中沉降发生位置难以精确判定,沉降速率较小,现场测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研发4点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并进行试验研究。

  1 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的组成

  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由沉降监测与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沉降数据分析转换与传输系统、沉降自动调控系统组成,沉降监测与数据自动采集目前已有成熟技术,在既有建筑托换保护与改造工程中,沉降控制点数量较多,室内测点往往受墙体、室内物品阻挡,难以使用常规光学沉降测试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3],因此选用自动静力水准监测系统。沉降数据分析转换与传输系统是实现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的关键,应能分析沉降监测数据,自动判别沉降超限,且能自动生成沉降调控目标值,并将该目标值传至沉降自动调控系统。沉降自动调控系统选用PLC位移自动调控系统,由于静力水准仪采集数据传输格式与PLC系统数据传输格式不同[11],为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设置1台上位机,将静力水准仪数据传至上位机,进行沉降、沉降差计算与格式转换后,由PLC系统调用,作为自动调控的目标位移量。

  2 试验装置功能目标

  为保证试验装置具有普遍适用性,通过分析不同工程沉降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功能目标。

  1)应便于静力水准仪的安装。

  2)对于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特别是托换工程,上部结构与地基间存在相对位移,因此,应分别模拟上部结构位移与地基沉降。

  3)实际工程中,结构构件在沉降与调控复位过程中均处于受压非空载状态,因此,应具有加压功能,且应使压力在沉降与调控复位过程是变化的。

  4)能实现对沉降变化的高精度连续性操作。

  5)操作简便。

  3 加载架设计

  加载架由固定支架、柱沉降模拟体系和基础沉降模拟体系、沉降监测仪器组成。固定支架采用长方体钢框架,梁、柱焊接,下部设支撑底座。上、下部方管梁分别作为柱轴力加载端和调控反力平台。柱沉降模拟体系使用沉降调控螺栓结合大刚度弹簧模拟,既能方便预设数毫米沉降,又能实现柱不空载。调控千斤顶设在柱下方,通过PLC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基础沉降模拟通过在千斤顶下设置橡胶垫实现。加载架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加载架构造

  图1 加载架构造  

   

  4 试验内容

  柱沉降监测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将水准仪安装在柱下端板上。沉降自动调控实现的目标位移采用拉线式传感器控制,该位移在调控过程中为柱回顶位移与地基沉降位移之和,略大于柱沉降。千斤顶下部地基沉降可通过电子位移计监测。

  4.1 试验步骤

  1)旋紧柱顶端沉降调控螺栓,将柱向上拉,压缩大刚度弹簧,上拉位移根据柱所需轴力控制,并将此位置设为柱原始标高位置。

  2)安装静力水准仪、拉线式传感器、千斤顶和PLC系统并调试。

  3)对千斤顶施加微小压力,直至千斤顶油缸外伸接触柱下端板。油压控制至顶升力小于弹簧回弹力的0.5倍以下。

  4)将使柱产生沉降的螺栓旋松,预设沉降的精确控制可通过改变螺距与螺母旋转角度实现。

  5)弹簧回弹,柱下沉,在千斤顶上部产生压力,使千斤顶下部模拟地基的底座板下沉。

  6)静力水准仪自动采集沉降数据,传至上位机,计算分析后传至PLC系统。

  7) PLC系统判断位移超限后启动千斤顶,进行同步顶升,顶升复位至预设标高后等待下次指令。

  4.2 预设沉降

  本工程限定最大沉降差为3~5mm,因此试验取最大沉降差为5mm。4根柱编号分别为A,B,C,D,以A柱为基准,令其不发生沉降,B,C,D柱依次发生沉降,分别进行静力水准数据采集时间测试和沉降自动调控测试。测试静力水准数据采集时间时,首先将B,C,D柱沉降分别设为0.50,1.00,2.00mm,复位后重新设为3.00,4.00,5.00mm。沉降自动调控测试中,将调控沉降预警值设为1.75mm,B,C,D柱沉降分别设为1.70,1.80,1.90mm。

  5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过程中发现2次测读数据稳定时间基本相同,加载0~40min时,B,C,D柱沉降逐渐增大,加载40min后采集数据达稳定状态(见图2),这表明在本研究试验装置条件下,预设沉降对静力水准仪液面自流平时间的影响较小。分析认为,当沉降差较大时,液面自流平速率较大。

  图2 静力水准数据采集时间测试沉降曲线

  图2 静力水准数据采集时间测试沉降曲线 

   

  试验过程中发现,为设定接近2mm的沉降时,加载40min时C,D柱沉降超过预警值,启动PLC系统进行调控,80min后沉降复位(见图3)。

  图3 沉降自动调控测试沉降曲线

  图3 沉降自动调控测试沉降曲线  

   

  在沉降自动调控阶段,千斤顶启动至顶升复位时间≤2min,试验结果显示复位过程近40min,这是由液面自流平时间决定的。影响液面自流平时间与测试精度的因素较多,其中测点数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测点数量越多,液面自流平时间越长,盾构隧道穿越桩基工程沉降速率较小。本研究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适用于沉降速率≤10mm/d的工程,可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

  6 结语

  1)研发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可进行多工况沉降模拟。

  2)研发集成静力水准沉降监测与PLC位移控制技术的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可实现沉降数据即时采集、预警判别、超限判别与调控自动启动功能。

  3)预设沉降较大时,静力水准仪液面自流平速率较大。

  4)静力水准仪液面自流平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测点数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沉降的影响不显著,其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5)考虑液面自流平时间对沉降采集精度的影响,本研究沉降自动监测与调控系统适用于沉降速率≤10mm/d的工程,可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

   

参考文献[1] 朱红坤.地铁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交互处理[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 刘建廷,李东辉.广州地铁沉降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J].地理空间信息,2011,9(2):122-124.
[3] 智巍.提升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和方法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169.
[4] 张任杰.采用PLC技术控制托换结构的不均匀沉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7):195.
[5] 吕剑英.我国地铁工程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综述[J].施工技术,2010,39(9):8-12.
[6] 周海军,陈炜昀,王志华,等.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19,48(22):85-89.
[7] 宫志群,李阳,龚益军,等.复杂地铁车站基坑组合式立柱托换体系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21):17-19,74.
[8] 张鹤,张振营,李凯,等.地铁下穿城市既有桥梁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应用[J].施工技术,2020,49(4):26-31.
[9] 王博,张保圆.地铁施工中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技术[J].铁道建筑,2011(4):47-48.
[10] 寇卫锋.主动托换技术在郑州地铁盾构穿越桥梁桩基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8,58(11):87-90.
[11] 李德桥.基于磁致式静力水准仪的沉降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Development of Indoor Simulation Test Device for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ettlement
CHEN Hao CHEN Shumao LIU Hao GAO Xiaogang
(Guangzhou Metro Group Co.,Ltd. China Railway No.3 Group Co.,Ltd.)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ile foundation underpinning project of A7 building,Yuzhu Coal Yard station of Guangzhou Subway Line 13,an automatic settle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with static level settlement monitoring and PLC displac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was described. Before practical application,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the indoor simulation test device for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ettlement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et function,the realization idea and structure are proposed,and the test device was used for indoor settlement monitoring and jack-up resetting simula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device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function of preset settlement with high precision.
Keywords: subways; settlement; monitoring; control; test devices; static level monitoring; PLC displacement control
37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