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民运动需求为导向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研究

作者:王帅 魏钰彤 李鑫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通过调研沈阳市内12个社区, 从人群需求入手, 利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 开放校园体育设施, 让居民参与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针对传统社区与新型社区不同的人群结构, 制定满足市民体育运动需求的设施建设策略。
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 校园体育设施 市民运动需求 建设策略
作者简介:王帅,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师, 工程师; 魏钰彤,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师, 工程师; 李鑫,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监, 工程师;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 市民追求健康生活, 体育锻炼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必需品。2016年我国先后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等政策文件,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沈阳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将体育设施相关政策指标分解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3个操作层面, 提出建设“体育强市”目标:市、区级体育设施主要为大型体育场馆, 采用独立用地的方式予以控制;社区级体育设施主要为分散布局于社区内部的运动场地、健身器材及体质监测设施等, 难以在用地层面进行控制。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 是承载市民活动的主要场所, 社区级体育设施以社区生活为载体, 是实现体育服务均等化和解决市民体育锻炼需求的主要措施。目前, 沈阳市社区级体育设施人均指标仅为0.36m2, 远低于相关规范要求, 同时, 现状体育设施还存在建设不到位、利用率不高、布局不合理、规划指标难落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市民体育运动需求出发, 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 优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布局,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1 国内外体育设施发展概况

1.1 国外发展概况

20世纪60、70年代, 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 先后掀起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研究热潮。英国是社区体育设施较健全且使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育设施规划体系, 每2.5万人的社区需建立1个体育中心, 具有完整的社区体育设施评估方法和建设标准, 在当地社区需求基础上建立设施供给地方标准。

美国将社区体育活动与休闲公园结合, 每1000人需有4亩体育休闲空间场地, 各社区基本都有活动中心, 包括室内外两部分。从居民兴趣出发, 采用标准模式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 包括高尔夫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钓鱼和野营等活动场地, 个别社区还规划骑马等体育活动场地。

新加坡规定每20万人须建1个社区体育中心, 在有限用地上强调集约利用。社区体育中心除设置常用跑道、运动场及游泳中心外, 还设置1个多功能室内体育馆, 可开展羽毛球、排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的复合运动场地, 政府尤其重视老年群体需要, 采取就近布局的设置原则。

国外社区级体育设施往往依托社区建设, 强调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利用和场地复合使用。从市民体育运动需求出发, 重视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需求, 采用符合使用需求的场馆模式就近布局。

1.2 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社区体育设施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国家体育事业重心由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倾斜的背景下展开, 相继出台多部文件, 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年)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00年) 等, 明确了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以社区为重点, 并对人均指标和场地面积等提出建设要求。

近年来, 国内主要城市从不同方面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并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深圳、杭州和成都在明确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建指标基础上, 积极挖掘绿地、广场等存量公共空间, 制定加建体育设施的标准。深圳利用地铁建设后生态恢复建设契机, 加建复合型场地满足多类型活动需要, 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体公园。上海和武汉等城市利用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推广体育运动, 弹性管理体育设施的供给和配建, 提高设施使用率, 调动市民参与使用和维护管理的积极性, 提升社区体育服务品质。上海通过网页、手机订阅号等方式搭建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服务平台, 用于查询设施位置及内容、组织比赛活动、市民健身视频教学及设施损坏申报管理等, 充分发挥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实现社区体育设施的共同建设。

国内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结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充分挖掘城市存量空间资源, 通过植入设施与场地推进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设施的管理运营融合互联网技术, 搭建了体育设施建设与市民需求间的桥梁, 创建了开放程度更高、使用更便捷的体育活动环境。

2 沈阳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研究

沈阳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 确定为以市民体育运动需求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路。城市体育发展以社区为重点, 满足专项规划社区级体育设施配建要求, 分析城市社区建设现状, 结合社区空间环境和《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社区建设目标, 制定设施建设策略。

2.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

沈阳市是近现代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受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建设大量多层 (6~7层) 行列式布局的均质化居住区, 配置锅炉房和自行车棚等基本生活设施, 缺乏体育、文化、教育等服务设施, 目前浑河以北的大部分老城区仍保留此种布局, 称为“传统社区”。

2000年, 随着城镇化发展, 城市建设跨越浑河, 在浑南、铁西和沈北等周边地区先后建设了大量新区以承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 在此背景下新区内形成大量“新型社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设起来的新社区, 形成与“传统社区”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 以高层建筑点式布局为空间特征, 具有良好的景观环境, 周边配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但因开发商建设的逐利性, 对无经济效益的体育设施建设热情低, 导致多数社区缺乏体育设施。

以现状调研为基础, 以0.5~1万人的社区为研究对象, 在全市范围随机选取包括和平区、新华社区等在内的12处新型社区和传统社区, 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现场勘察及微博、微信等新型技术手段收集数据与意见。实地走访发现, 新型社区和传统社区均存在体育设施匮乏的问题, 尤其是传统社区, 空间环境品质低、文体服务设施缺失的情况严重, 结合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环境改造已迫眉睫。

调研问卷及网络反馈印证了此状况, 数据显示52%的市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满意度一般, 47%的市民表示不满意。除体育设施配建不足外, 市民普遍反映现有体育设施开放度不足, 使用率不高, 其中42%的校园体育场馆因管理及运营不便, 基本不对外开放, 造成体育资源浪费。设施使用率方面的问题集中于占比高达72%的室外体育设施上, 目前社区内增建的健身器械多位于边角等消极空间, 使用不便。

2.2 市民社区体育需求

本文以市民体育运动需求为基础, 分析不同社区的人群结构, 按照新型社区及传统社区分类:传统社区内老年人占比较大, 约47%, 中年、青年和儿童分别占比28%, 17%, 8%;新型社区内中年、青年占比较大, 分别占27%, 33%, 老年人与儿童分别占比23%和17%。

市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可达性、场地面积及设施项目等方面, 但不同类型社区因人群结构不同, 体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

1) 设施可达性以老年人为主的传统社区对就近布局的需求强烈, 约51%老年人希望10min内可达体育设施。规划结合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 重视弱势群体需求, 增设场地尽量布局于房前屋后等便于到达的空间。

2) 场地面积及设施项目以中年、青年为主的新型社区内有48%的居民要求场地集中布局, 提高规模以便于开展跑步、健身、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竞技性体育运动;传统社区内老年人更倾向于开展不太剧烈的运动, 如散步、集体操 (广场舞、太极拳等) 、棋牌活动、羽毛球、健身器械和乒乓球等, 大多对场地无明确要求。

调研显示, 受众群体最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羽毛球和篮球, 喜爱上述运动的居民在新型社区内分别占比52%, 33%, 在传统社区分别占比23%, 21%, 故应重点考虑此2项运动场地的设计。新型社区与传统社区相比有更高的场地规模需求, 传统社区内体育设施应更重视就近布局。

2.3 社区级体育设施建设策略

根据市民体育运动需求, 针对新型社区和传统社区不同现状问题, 制定差异化建设策略。在建设指标落实上, 结合不同类型社区的空间特点及场地规模需求, 合理利用场地并降低传统社区的场地建设标准。针对社区体育设施总量供应不足, 制定“开放与提升”建设策略, 从盘活存量资源、增建提升社区方面落实专项规划中社区级体育设施的建设指标。

2.3.1 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开放策略

开放策略主要盘活占现状体育设施总量42%的校园体育设施, 借鉴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经验, 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校园体育设施开放面临的安全及管理等问题, 借助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移动终端资源, 在数据云端拉近体育设施与使用人群的关系, 采用个人数据识别技术管理进出校园人员信息, 从技术角度解决校园开放的安全及管理问题。

校园体育设施采用分时段开放策略, 在寒暑假期即1~3月和7~9月实现全天开放, 上课期间在避免干扰教学前提下限制运动人员进出, 市民需先通过手机App录入真实信息预约入场, 校方通过App平台实时发布校园场馆开放的时间信息。市民通过手机扫码进入校园, 在校方管理系统监督下开展体育锻炼, 记录入园人员的实时信息, 包括运动时间、场地使用情况等。

社区体育设施大数据系统建设不仅可实现校园开放, 还可有效提升社区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将社区体育设施的位置、内容、使用方法等信息录入数据云端, 方便居民查找和使用。同时记录各类设施使用情况, 加大积极空间体育设施投放量, 逐步减少消极空间体育设施数量, 提升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居民意见的实时反馈, 使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体育建设中, 实现“小政府、大社区、大服务”目标, 强化居民的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 达到全面参与、共同建设的目的。

2.3.2 以人为本的空间布局提升策略

在增建提升社内体育设施方面, 研究沈阳市城市人口发展趋势, 结合60岁以上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且其比重已接近25%的现状, 在增建设施过程中关注老龄人口的活动需求, 形成“老年器械区+”的布局模式, 即每处增建场地须配建1处老年器械区。在社区体育项目选择方面, 落实打造“足球之都”的发展目标, 实行“足球进社区”的建设策略, 即设计有足球场地的社区体育设施空间, 在有场地改造条件的社区内, 优先建设足球场。针对社区设施缺乏问题, 合理改造社区楼间优质场地, 针对传统社区与新型社区不同的空间条件规划布局, 采用“ABS玻璃+灯光”的技术手段, 实现同一场地内不同运动空间的复合使用, 达到布局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可操作、可推广的目的, 落实专项规划中社区级体育设施的建设指标, 具体的场地布局方案如下。

1) 传统社区以6~7层住宅建筑为主, 宅间距一般为2 0~2 6 m, 场地采用1 5.0 m×2 8.5 m的标准模式, 面积为427.5m2, 传统社区至少需设置1处标准模式场地以满足专项规划指标要求, 模式内包括运动场地及老年器械场地:运动场地面积为300m2, 因空间限制多采用半场布局方式, 结合市民喜好, 设计篮球、羽毛球及足球等3种不同的场地灯光方案, 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运动需求;老年器械区面积为127.5m2, 包括休息交流空间及健身空间, 休息交流空间布置舒适方便的座椅, 可方便老年人开展棋牌类活动, 促进市民交流, 健身空间根据老年人活动的特征与需求, 设置具有保健康复功能的器械, 如扭腰器、太极轮、肩关节康复器、伸腰器等。

2) 新型社区以点式高层建筑为主, 宅间距多为45~60m, 采用32.0m×26.5m的标准模式, 面积为848m2, 每个新型社区需至少配建2处标准模式场地才能满足指标要求 (见图1) , 模式内包括运动场地及活动场地:新型社区以中年、青年人为主, 有一定竞技体育活动需求, 在运动区多设置完整的球类场地, 形成600m2的场地规模, 设计更多样的灯光方案以满足篮球、网球、羽毛球、足球与乒乓球等多项竞技运动的需求, 在社区内推广“足球进社区”活动, 在运动区采用“足球+羽毛球”的推荐场地方案, 既推广足球运动又结合市民喜好布置羽毛球场地;活动区持续关注老年人需求, 设置器械区;考虑新型社区新生儿较多的特点, 设置儿童活动场地, 采用与器械区邻近的布局方案, 方便老人看管儿童;在安全防护方面, 除在运动区设置防护网外, 还采用移动绿植的景观隔离方案, 最大限度减少彼此干扰, 给老年人及儿童提供更安全的活动场地。

图1 新型社区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图1 新型社区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下载原图

 

3 结语

新型城镇化最显著的特征即存量空间资源的提升与利用,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放校园, 实现体育设施信息的实时共享,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直观分析市民体育运动需求, 提升规划设计的准度与精度, 拉近城市建设与市民间的距离, 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目标。采用微改造方式开展体育设施增建及空间环境改造, 不仅可提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水平, 更从城市建设角度推进精品建设,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实现。本文针对沈阳市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策略展开研究, 涉及设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问题繁杂, 在日后实践中需不断完善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 实现建设“体育强市”目标。

 

 

参考文献[1]林显鹏, 刘云发.国外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与经营管理研究——兼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 25 (1) :57-58.

[2]杨龙菊, 连丞龙.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的供求平衡体系:英格兰模式与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 2013, 28 (2) :88-92.

[3]钱文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3) :85-88.

[4]杨贵庆, 顾建波, 庞磊, 等.社区单元理念及其规划实践——以浙江平湖市东湖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8) :87-92.

[5]李璐, 姚卓.探讨地下空间对新区中心区再更新与提升的作用——以沈阳市奥体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 2017, 24 (4) :18-21.

[6]蔡枫.上海闸北区体育中心大体积异型钢箱梁加工技术[J].城市住宅, 2016, 23 (11) :117-119.

[7]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7, 28 (3) :57-60.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Community Sport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itizen Sport Demand
87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