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街区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李双营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街区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街区设计重点关注文化传承和商业服务, 忽视了自然水文, 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本研究从海绵城市概念入手, 分析其本质与性质, 阐述海绵城市与街区设计的关系, 结合街区设计原则, 探讨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设计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 街区设计 城市设计 低影响开发
作者简介:李双营, 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讲师;

 

 

当前, 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价值驱动下, 城市设计过度关注功能性, 违背可持续发展要求。海绵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强调城市设计与自然协调, 通过对街区空间设计, 完善海绵城市功能, 增强街区的雨水调蓄能力, 推动街区更新和微循环, 以打造高质量、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基于海绵城市理念, 优化城市基本单元, 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借助“海绵”的物理特点来比喻城市空间对雨水的吸附功能,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2014年10月, 住建部正式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并明确其构建途径。建设海绵城市能确保城市较好地适应环境, 下雨时蓄积雨水, 干旱时释放雨水。海绵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城市运营方式, 重塑城市功能, 帮助城市排水系统减负, 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可在城市范围内形成水文微循环, 规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2 海绵城市与街区设计

街区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 其好坏直接影响城市未来发展, 通过合理设计街区, 能科学划分建筑、景观等片区, 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做到因地制宜, 形成有序的空间环境。海绵城市与城市空间治理存在密切联系,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各区域, 能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立足于海绵城市理念开展街区设计, 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 还能提高场地水文生态环境价值, 降低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

目前, 国外发达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较好成绩, 如法国、德国及丹麦等。法国莫利奈街区是综合性区域设计的典范, 以“零管路”口号为前提, 保留并强化街区的水文结构,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 赋予项目较强的雨水收集功能。街道设计采用不对称空间配置, 结合场地内水流流径设计, 保留较大公共空间, 满足居民娱乐需求, 设计师着力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委托方引入私人运营商参与设计, 取得极大成功, 该模式被推广至全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工作, 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 对雨水进行系统化管理, 创造出全新发展模式。海绵城市理念对街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反之, 街区设计也会加快海绵城市目标实现。在建设施工前期合理引导, 将街区空间与海绵城市结合, 能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有序进行, 实现微循环。街区设计可大力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在街区建设的不同阶段, 结合先进理念, 做到因地制宜, 达到海绵城市的预设目标。

3 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设计原则

3.1 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体系虽具备多种功能, 但生态体系的经济、社会、景观及供给功能都需以生态功能为前提。建设海绵城市重在体现生态系统的总体性, 打造生态优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优先并非单纯的生态主义, 而是在海绵城市指引下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推动城市发展。城市设计重视街区的生态水文条件, 采用设计手法对水体、绿地、地形地势等进行科学保护和利用均是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的体现。保持街区开发前的天然水文特点, 复原街区自然环境,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完善街区绿地景观与公共空间设计, 实现街区生态化建设与优化目标。

3.2 系统整合原则

城市设计要纵观大局, 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导向的街区设计不仅融合了道路、水体及绿地等系统, 还重视街区生态体系中不同要素间的联系。街区绿地、人工水体、自然水体等要素应与生态基础设施配置共同考虑, 结合排水体系, 与雨洪控制理念有效整合, 使街区海绵体系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街区及其所处环境是一个整体, 但其作为分支体系又贯穿于城市层面的更大体系内。街区设计需充分考虑空间要素, 在海绵城市理念引导下, 研究街区与道路、水体、绿地及场地等环境要素的关系, 将街区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来规划设计, 最大化展现总体功能。街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系统, 共同服务于区域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

3.3 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 各城市在土壤、地形地势、水文、气候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城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各异, 不同街区的水文循环过程各异, 不同城市街区的自然环境与水资源现状大相径庭。海绵城市建设需根据街区当地的水资源条件、水文特征、水环境保护状况、历史内涝状况与地貌条件等, 因地制宜地采用低影响研究开发模式, 制定满足当地实际状况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植物配置优先本地植被, 尊重本土生态环境, 率先挑选抗淹植物与乡土植物。街区设计时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与定位, 根据街区环境状况、发展阶段与经济条件差异等, 有的放矢地针对项目形态特征、景观特点、水文环境、开放空间及道路交通等展开研究。水资源充足的街区重点关注水质型缺水与排水问题, 水资源匮乏的街区侧重考虑如何储存应用雨水, 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街区设计方案。

3.4 技术结合和创新原则

我国城市化建设具有独特性, 国外获得的成功经验与数据不可直接利用, 但可从丰富经验中获得启发, 深度开发合理价值。只有将外国先进的知识、观念、技术、经验、设计手段和国内城市街区自然环境、发展状况等现状融合, 合理创新街区设计的形式与构思, 才能建设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海绵城市。技术结合和创新准则指将新技术与老技术融合, 创新城市设计手段。针对海绵城市主导的街区设计, 城市设计方法创新应与数字化模拟技术、3S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结合。传统雨洪管理理念有自身优势, 不可被新技术束缚, 需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城市在长时间发展变化中形成的形态布局、水土治理、民居雨水利用设计等均蕴藏着大量海绵城市理念。

4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街区设计策略

4.1 水域空间设计

加强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现有水体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设计需把握当下实际, 明确水系规模与布局现状, 合理规划, 减少街区建设对水体的负面影响, 以此保障自然水体稳定循环。街区设计应与现有城市雨洪管理系统有机结合, 将河流等敏感区纳入非建设用地范围, 从源头和政策层面对其优先保护, 强化水体的渗透、净化等功能以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正向影响, 通过运用地形、高差等优势, 保留街区水系结构的完整性, 保障水文特征与自然生态功能,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哥本哈根利用街区道路高差, 在绿化带中设计“V”字道路截面适应暴雨天气, 此方式能减少道路占比率, 暴雨时, 引导雨水流向绿色空间, 日常降雨时, 低洼绿带可供居民娱乐、休闲。街区现有水体有极重要的生态效应, 根据水体类型、布局等现状, 明确设计原则, 采取最接近自然的设计手法, 使水系与自然环境协调, 良性循环。与自然水体相同, 街区水体应与河流、湖泊等联系, 形成活水, 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功能调蓄的水空间和湿地公园,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要, 面对恶劣天气, 也能发挥蓄水调洪作用。

4.2 街区绿地设计

传统街区绿地设计重点在于外在景观效果, 大多忽视人为规划造成的负面影响, 分类不明确, 违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阻碍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在海绵城市理念导向下, 绿地设计应紧紧围绕雨洪管理, 引入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 雨季时, 能对雨水进行蓄滞、净化等处理, 旱季时, 能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场所。一般来说, 海绵城市覆盖范围不局限于街区, 雨洪设施也需给予关注, 以此来构建绿色生存系统, 如公园、滨水绿地往往占比较大, 而建筑附属绿地多处于地势低洼位置, 因地制宜将其整合至同一系统, 相互联系补给, 以满足城市规划需要。绿地布局的适宜比率和最小比率需科学计算, 最大限度增加街区绿地面积, 通过建设绿地调节城市环境。目前的城市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较大, 针对过度开发的街区, 可划分缓冲带予以隔离, 以此保护周围水体, 提升生态环境。

4.3 街区交通设计

传统道路交通设计重点关注方便居民出行和保障交通安全, 并未考虑生态环境, 大量硬质路面替代原有植被与土壤, 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 雨季时往往产生大量积水影响居民出行。在海绵城市理念导向下, 应充分考虑道路透水性、路网布局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透水问题。从低影响开发设施入手, 尽可能延长方格网布局道路, 减少环路布局, 坚持针对性设计。计算地表径流, 根据汇水情况按比例设计多条路段, 将路面连接便于控制道路径流。街区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与自行车道, 相较汽车交通, 承载负荷较轻, 故选择铺装材料时, 应尽可能规划大面积的透水路面以方便居民出行。慢行景观带为人们营造良好和谐的交通氛围, 可借助雨水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将慢行交通与快速交通隔离, 保障居民出行安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近年来汽车数量与日俱增, 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 通过调整街区道路, 构建慢行交通专用网络, 提高覆盖率, 让居民逐步发现慢行交通的优势, 最大限度减少汽车使用量, 进而有效减少停车场配置, 优化街区设计。

4.4 开放空间设计

开放空间有较强灵活性, 既是居民活动、游憩的场所, 也是不同空间联系的纽带。在海绵城市理论导向下, 开放空间设计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打造点、线、面均衡的形态, 保护和保留原有水体与绿地, 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造成破坏。设置多功能、弹性化的调蓄水体和湿地公园以提高开放空间利用率。街区内的小规模空间可设置口袋公园、儿童游乐场等, 水边可设置阶梯平台, 汇水处可设置步行区;大规模空间可设置共用蓄水池, 使周围绿植受益。目前, 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开发过度, 我国大部分绿地破碎化程度较高且连通性较差, 开放空间的生态效果不佳, 故可灵活设置若干小尺度开放空间, 将其分散于不同功能片区内, 逐步连接小规模区块。

5 结语

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的街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直以来, 我国城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忽视了对城市的合理规划, 破坏了生态环境, 不利于居民生产和生活。城市未来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注重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全新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当下, 相关研究和实践尚处起步阶段, 街区设计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对城市的绿地、交通及开放空间等街区设计细节进行详细分析, 提出只有保障现有生态环境, 在局部地区建设水循环系统, 不断优化居民生活环境,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1]邹永俊, 梅荣华.探讨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6) :206.

[2]牛亮.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 2018 (4) :64-65.

[3]安忻.因地制宜原则下的历史街区海绵城市设计初探——以镇江市山巷西片区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7.

[4]刘昌明, 张永勇, 王中根, 等.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5) :719-731.

[5]陈硕, 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 2016, 36 (3) :128-131.

[6]彭, 张晨, 顾朝林.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响应[J].南方建筑, 2015 (3) :48-53.

[7]胡楠, 李雄, 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 2015, 31 (6) :21-25.

[8]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J].中国名城, 2015 (5) :16-25.

[9]倪斗.海绵城市中的场地雨水控制设计——中国城市“暴雨看海”有感[J].城市住宅, 2016, 23 (6) :47-50.

[10]车伍, 赵杨, 李俊奇, 等.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8) :1-5.
Urban Design Strategy Based of Sponge City
929 11 1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