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合生物脱氮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中的应用

作者:唐凯峰 黄羽 赵乐军
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基础设施耐久性企业重点实验室
摘要:合肥陶冲污水处理厂总规模15万m3/d, 其中现状工程5万m3/d, 扩建工程10万m3/d。提标改造增加了细格栅工序完善预处理设施, 将现状的AAO生物池改造成为五段AO生物池, 接触氧化池改造成为上向流反硝化滤池, 强化了生物处理系统的脱氮功能。扩建工程采用预处理+五段AO生物处理+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V型滤池组合工艺, 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Ⅳ类标准。为高排标准下巢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项目建设积累了工程经验。
关键词:提标扩建 五段AO生物处理 上向流反硝化滤池 反硝化V型滤池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该项目主要处理来自合肥市区西北部陶冲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 服务范围约48km2。目前已建规模5万m3/d, 实际处理水量已经达到6万m3/d左右, 主体工艺如下: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化学强化一级沉淀+水解酸化+AAO生物池+二沉池+斜板沉淀池+接触氧化池+活性砂滤池+接触消毒池, 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一级A标准。按照当地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要求, 该项目规模需扩建至15万m3/d, 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Ⅳ类水体标准。

1.2 进出水水质

服务范围内工业企业较多, 预计工业废水含量约40%, 主要来自京东方6代线及8.5代线、海润光伏、利谱光电等光电企业排水。由于工业废水的源头治理的不断强化、收水系统未彻底实现雨污分流等原因, 实际进水水质与原设计进水水质偏差较大, 有机物浓度偏低, 营养物不均衡。前期阶段对目前实际进出水水质进行了全面分析, 调研了主要排污企业执行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实际排水水质, 类比了合肥地区其他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预留了远期污染物浓度提升的空间, 最终确定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执行。具体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进出水水质
Tab.1 Water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表1 进出水水质

注:出水水质中, 当进水中溶解性不可降解的COD浓度>20mg/L时, 出水COD按照≤40mg/L考核;TN指标日均值按照DB34/2710-2016考核, 月均值按照≤5mg/L考核, 当水温<12℃时, 月平均值不纳入考核体系。

2 提标扩建工程设计

2.1 设计思路

一期工程2015年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 目前的运行水量已经达到了6万m3/d, 其中工业废水量约2.7万m3/d, 工业废水占比约45%。针对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的难降解有机物, 既有工艺在预处理系统中考虑了强化一级沉淀和水解酸化, 并在深度处理中设置了悬浮填料接触氧化工艺。实际运行3年多以来, 这3个工序基本都处于超越状态, 出水COD指标一直稳定在30mg/L以下。主要原因在于, 源头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光电行业, 由于近年来光电行业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产业升级, 排放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 不足以影响下游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因此扩建工程暂不考虑难降解有机物的强化去除工序, 仅在总体布置时预留远期建设用地。

分析一期工程当前的实际进出水水质, 在进水TN为18~35mg/L的前提下, 出水TN指标基本能够达到10mg/L以下, 去除率可达70%以上, 现状AAO生物处理工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脱氮效果。对照设计进出水水质中规定的TN指标, 提标扩建以后需要将TN由50 mg/L降至5 mg/L以下, 去除率要求达到90%以上。强化脱氮是提标扩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设计阶段采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段强化生物脱氮, 活性污泥工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后置缺氧+后置好氧”组成的五段AO强化脱氮, 确保脱氮率达到80%以上, 出水TN控制在10mg/L以下;后续生物膜工艺分别采用上向流反硝化滤池或反硝化V型滤池确保出水TN控制在5mg/L以下。

针对出水水质中规定的BOD和NH3-N指标, 采用活性污泥工艺, 通过合理的停留时间、适当的污泥浓度和足量的曝气, 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出水SS要求≤10mg/L, 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满足要求。

2.2 工艺流程

提标改造工程在预处理系统增设了细格栅, 避免了细碎漂浮物对后续处理设施的影响, 将现状的AAO生物池改造成为五段AO生物处理工艺强化生物脱氮功能, 将现状深度处理系统的接触氧化池改造成为上向流反硝化滤池, 确保出水TN达标排放, 一期工程出水与扩建工程混合后统一排放, 其余设施均利用现状建构筑物。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提标工程工艺流程

图1 提标工程工艺流程

Fig.1 Process of the upgrading project

扩建工程预处理系统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和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五段AO生物处理及圆形周进周出二沉池, 深度处理系统采用高效沉淀池及反硝化V型滤池, 接触消毒池出水与一期工程混合后外排。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扩建工程工艺流程

图2 扩建工程工艺流程

Fig.2 Process of the expansion project

2.3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2.3.1 现状生物池改造

提标改造工程将AAO生物处理池改造成为五段AO生物处理系统。现状生物池厌氧区停留时间1.8h, 缺氧区停留时间6.5h, 好氧区停留时间12h, 硝化液回流比300%。好氧区分为4个廊道, 改造最后一个廊道为后置缺氧区和后置好氧区, 后置缺氧区停留时间2h, 后置好氧区停留时间1h, 改造完成后主好氧区停留时间调整为9h。增加后置缺氧区碳源投加点位, 硝化液回流泵调整至主好氧区末端。

2.3.2 现状接触氧化池改造

提标改造工程将现状接触氧化池改造成为升流式反硝化滤池。现状接触氧化池位于深度处理系统的混凝沉淀和连续流砂滤之间, 允许的最大水头损失为2.3m, 需要选择水损较小的反硝化滤池形式。构筑物长41m, 宽31m, 池深7m, 池深和容积满足改造成反硝化滤池的基本要求。本工程选用升流式反硝化滤池, 主要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

填料采用10~40mm球形卵石、火山岩复式生物介质, 填料深度约4m, 上升流速3.95m/h, 硝酸盐容积负荷1.5kg/ (m3·d) 。采用气水反冲洗模式, 气洗强度85m3/ (m2·h) , 水洗强度15m3/ (m2·h) , 反洗周期12~24h。硝态氮去除量5mg/L, 乙酸钠投加量100mg/L (25%含量) 。改造工程将5组反硝化滤池、反洗水池、反洗水集水池和设备间全部布置在现状的接触氧化池内, 布置形式如图4所示。

图3 升流式反硝化滤池结构示意

图3 升流式反硝化滤池结构示意

Fig.3 Model of up-flow denitrifying biological filter

图4 升流式反硝化滤池总体布置

图4 升流式反硝化滤池总体布置

Fig.4 General arrangement of up-flow denitrifying filter

2.3.3 新建五段AO生物池

扩建生物处理系统总规模10万m3/d, 考虑到处理水量逐渐增长的因素, 为方便运行调控, 生物池按照4个系列布置, 单组设计规模2.5万m3/d,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后置缺氧+后置好氧”的五段AO强化脱氮工艺。总停留时间16h, 其中预缺氧段0.5h, 厌氧段1.5h, 缺氧段5h, 好氧段7h, 后置缺氧段1.5h, 后置好氧段0.5h;气水比6.5∶1;污泥浓度4.0g/L, 消化液回流比300%, 外回流比100%;污泥产率系数1.1kg DS/kg BOD5。生物池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

受厂区用地的限制, 生物池单组呈长条型布置, 池长140m, 宽21m, 有效水深6m, 设置4个廊道。厌氧区、缺氧区全部采用廊道式推流布置形式, 通过合理设置潜水推流器有效避免污泥沉降。厌氧区前设置了短暂的预缺氧区, 利用部分进水中的有机物消耗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 强化生物除磷功能。

图5 五段AO单池布置

图5 五段AO单池布置

Fig.5 General arrangement of single five-stage AO tank

图6 反硝化V型滤池结构示意

图6 反硝化V型滤池结构示意

Fig.6 Model of denitrifying V-style filter

2.3.4 反硝化V型滤池

扩建工程的深度脱氮工序采用了具有反硝化功能的V型滤池工艺, 同时具有除磷功能。填料采用球形陶粒, 有效粒径2.5mm, 滤层厚度1.8m, 承托层采用30cm厚的砾石。正常滤速7.68m/h, 强制滤速9.22m/h, 硝酸盐容积负荷1.0kg/ (m3·d) 。反洗周期按照24h考虑, 反冲洗过程为:降水位+气洗+气水联合冲洗+水洗 (含表面扫洗) , 气洗强度90m3/ (m2·h) , 水洗强度20m3/ (m2·h) , 表面扫洗强度7.68m3/ (m2·h) 。硝态氮去除量5mg/L, 乙酸钠投加量100 mg/L (25%含量) 。除磷量0.7mg/L, PAC投加量25 mg/L (AL2O3含量10%) 。反硝化V型滤池主体结构如图6所示。

反硝化V型滤池与传统V型滤池结构相似, 主要调整了滤料类型及厚度、增加了防止滤料流失的措施、更换了滤头类型、补充了驱氮系统、增加了同步除磷功能。

3 技术经济指标

提标扩建工程正在建设, 概算总投资4.23亿元, 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2.57亿元, 包括土建工程1.61亿元, 设备费0.76亿元。单位水量耗电0.36kW·h/m3, 单位水量经营成本约0.98元/m3

4 主要设计特点

(1) 在出水TN要求月平均值小于5 mg/L的前提下, 针对工业废水含量较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采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段联合强化深度脱氮工艺, 可作为保障出水TN稳定达标的可靠方案。

(2) 上向流反硝化生物滤池水头损失远低于深床滤池和V型滤池, 特别适用于水头损失受控的提标改造项目。采用火山岩填料, 粒度大、厚度大、空隙率大, 能够容纳的悬浮物总量多, 具有较大的脱氮负荷和较长的反洗周期, 对进水悬浮物含量要求较低, 运行成本较低。但出水悬浮物浓度较高, 在满足高排标准时需辅以简单的过滤措施。

(3) 与反硝化深床滤池对照, 反硝化V型滤池恒水位运行, 削弱了因跌水增加的溶解氧对反硝化脱氮的负面影响;采用陶粒作为填料, 在粒径基本相同的前提下, 孔隙滤更高, 可容纳的反硝化细菌总量更多, 脱氮能力更强;采用了结构形式更为简单的滤板和滤头, 降低了施工难度;反洗过程中增加了表面辅助扫洗, 节省了反洗水量, 降低了能耗。此外, 在进水中少量投加混凝剂, 采用接触絮凝的方式实现化学除磷, 在达到相同除磷效果的前提下, 可从总体上降低混凝剂的投加量。采用V型滤池形式的反硝化脱氮工序, 兼具过滤和除磷功能, 可作为高排标准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末端保障工艺之一。

 

参考文献[1]马小杰, 王夙, 宣梦茹.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应用现状和工艺设计[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7, 48 (6) :38-44.

[2]唐凯峰, 赵乐军, 王华.高排标准下工业聚集区废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探讨[J].给水排水, 2018, 44 (4) :58-62.

[3]唐凯峰, 赵乐军, 汤嵩瑜, 等.一体化集约化建设理念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设计[J].给水排水, 2018, 44 (3) :55-58.
Application of enhanced combined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in upgrading and expansion of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ang Kaifeng Huang Yu Zhao Lejun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Enterprise Key Laboratory of Infrastructure Durability)
Abstract: Hefei Taochong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has a total scale of 15×104 m3/d, with the current of 5×104 m3/d, and the expansion of 1×105 m3/d.In the upgrading project, a fine grid process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pre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he AAO was upgraded into five-stage AO tank, the contact oxidation tank was transformed into up-flow denitrifying biological filter.All these measures were aimed to enhance denitrification of the current biological system.In the expansion project, the combined process of“pretreatment+five-stage AO biological tank+high-density sedimentation+denitrifying V-style filter”was used.The main pollutants in the effluent were aimed to reached classⅣof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GB 3838-2002) .Through this project, th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for the upgrading and expansion of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o meet the high discharge standard in Chaohu Basin area.
Keywords: Upgrading and expansion; Five-stage AO biological treatment; Up-flow denitrifying biological filter; Denitrifying V-style filter;
1481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