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镇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评估及公示工作的思考
西安市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评估及公示工作,一是统筹收集主管行业委托第三方抽查监测、管理主体单位蓄水设备清洗消毒后的水质检测等二次供水水质大数据;二是总体评估城市二次供水水质、专项评估异常水质(成因与整改措施);三是确定合理的公示方式,按照谁委托检测谁公示的原则,由物业管理主体每半年公示保洁后的水质报告,由主管行业公示城市总体二次供水水质情况,监督物业公示个体小区投诉后的水质检测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1 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
1.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二次供水的一种手段,包括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和行业部门趋向性快速检测。图1为西安市二次供水水质抽样检测实施计划。

图1 西安市二次供水水质抽样检测实施计划
Fig.1 Implementation plan of sampling detection of secondary water supply quality in Xi'an City
1.1.1 委托第三方抽样检测
主要针对二次供水环节可能带来的污染和风险作为主监测项,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游离余氯、pH、二氧化氯、总硬度、耗氧量、臭氧、色度、电导率、毒性检测等);同时对因公共供水环节污染和水质问题导致二次供水水质问题作为备监测项,监测项目主要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浊度等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以及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铬和有机农药等)。
(1)小区抽样的方法。
一是根据行政区划、城市管网建成年代、供水人口数量及用水量、二次供水加压类型、管网材质、蓄水设施材质、建成年代、单位性质、水源类型、入住率、设施日常维护、日常消毒方式等,在全市二次供水设施数据库随机抽取部分单位作为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单位;二是通过报纸宣传的方式,采用公开、公平、自愿的原则,向社会征集参与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单位和小区,根据征集报名情况,参照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样本选取条件,选取部分单位作为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单位。
(2)水样采样的位置。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次供水采样点的位置选取根据样本单位二次供水类型、蓄水设施材质、竖向分区等因素,可在水箱(池)入水口、加压泵后、高位水箱、用户龙头、最不利用水点(管网末梢)等位置采样。
(3)抽样小区数量。
计划在城市供水范围内,每年选取100~200家二次供水单位作为水质检测样本,其中,公开征集数量占样本总量的30%,在全市二次供水数据库内随机选取数量占总量的70%。
2018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采样点位及区域覆盖情况见表1。
表1 2018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采样点位及区域覆盖情况
Tab.1 Sampling sites and regional coverage of secondary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 2018
区域覆盖 |
居民 小区 /个 |
酒店 /个 |
企事业 单位 /个 |
商场 /个 |
写字 楼 /个 |
医院 /个 |
学校 /个 |
其他 /个 |
合计 /个 |
雁塔区 | 21 | 2 | 1 | 6 | 2 | 2 | 34 | ||
未央区 |
20 | 8 | 3 | 3 | 1 | 35 | |||
碑林区 |
12 | 1 | 1 | 14 | |||||
长安区 |
1 | 1 | |||||||
新城区 |
9 | 1 | 1 | 2 | 2 | 15 | |||
沣东新城 |
2 | 2 | |||||||
灞桥区 |
7 | 3 | 2 | 1 | 13 | ||||
莲湖区 |
17 | 2 | 6 | 1 | 26 | ||||
合计/个 |
88 | 8 | 2 | 1 | 24 | 8 | 8 | 1 | 140 |
(4)水质检测项目。
核对各样本单位二次供水设施建成年代、运行状况、城市供水管网状况、水源类型等情况,对单个样本分别做必检8项和常规39项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其中做必检8项的单位占样本总量的30%,常规检测39项占样本总量的70%。
(5)水质管理服务。
水质抽样检测报告显示不合格的单位,由工作人员做出研判,点对点做好服务。对于游离余氯不足、总菌落群数不达标的单位,要求其立即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加强日常游离余氯检测,指导在必要时按规范投加消毒剂;一些与市政管网供水水质有关的二次供水水质问题,除要求管理单位加强管理外,通报供水企业进行管网水质检测,来判断水质异常原因。
1.1.2 趋向性快速检测
行业主管部门现场处理水质投诉问题时,对水质情况作出快速判断非常重要。一般水质常规检测分析至少需要48 h。投诉处理中,对异常水质取样送检后,未采取停水措施,若后期水质检测结果异常,居民饮用了不合格的水,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但若未经检测,为了确保安全做出停水决策,后期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水质合格,也会带来居民饮水不便,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现场应用快速检测设备做出趋向性判断,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举措十分必要。
(1)水质快速检测设备快速趋向性检测。
在处理投诉和水污染事件时,一是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见图2)对水箱出水口水样进行多人多次检测,快速检测设备得出的数据结果作为倾向性判断,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加急检测;二是对于明显的二次供水环节引起的水质污染原因,要求物业立即整改,如水箱长期未清洗、入住率低造成水滞留时间长、变质等问题;三是对于城市供水引起的水质污染原因责令水企立即整改。
(2)异常情况及重点区域二次供水水质动态监测。
对于多次出现水质异常的二次供水小区,可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尤其对三无小区、老旧小区、投诉频繁区域内的小区,可纳入委托第三方检测的计划中,对其二次供水水质定期监测,指导、监督其二次供水管理。
1.2 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指在二次供水蓄水设备清洗消毒后,由运行管理主体单位或保洁作业公司委托第三方完成的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在小区公示,并报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监管的重要数据。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在完成蓄水设施清洗消毒后,对末梢水进行采样,水样送至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或机构(具有CMA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共8项检测,检测报告、保洁报告等资料由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整理、归档。
2 水质评估
二次供水用户水质评估工作,主要依托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估工作包括水质总体评估、水质异常评估、水质问题主要成因评估、水质改善措施建议等。
2017~2018年,西安市每年分别完成各类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检测超过2 600例,一是设施主体管理单位报送保洁后水质检测报告超2 400份;二是行业监管完成全市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抽查100~150次;三是投诉处理中抽检水质全分析检测40余份。
水质检测数据显示,2017年检测各类二次供水水质2 503份,合格率98.4%,检测不合格水样39例,其中游离余氯不合格37例,菌落总数超标3例。2018年检测各类二次供水水质2 930份,合格率98.5%,检测不合格水样43例,其中游离余氯不合格41例,菌落总数超标等3例。
2.1 总体二次供水水质评估
水质评估中,趋向性快速检测不列入评估基数,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各类来源的水质报告,参照城市供水的水源类型与水厂的距离、城市管网年代、管网水压;结合二次供水的建设年限、管网材质、管理水平、保洁频次、加压类型、小区入住率等,评估判断水质合格率及污染主要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对全市二次供水水质情况的总体评估。
2.2 二次供水水质异常评估
对于不合格的二次供水水质样品,详细分析研究公共供水和小区二次供水管理情况,主要研判:一是水源地是否遭遇极端天气,公共供水与水厂距离是否过长,城市管网是否存在年代久远及材质老化,城市管网水压过低,居民饮用水水源类型是否为自备井因素;二是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是否符合规范,建成年代是否久远,庭院管网材质是否老化,设施管理单位管理水平是否较低,设施清洗消毒工作是否规范,小区入住率是否较低等因素,分析研判各水质检测偏差项形成的主要原因。
经分析,近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的水样,一是绝大多数为水中游离余氯含量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小区距离自来水厂较远,市政管网自来水中游离余氯消耗,小区入住率、水箱水循环慢造成水龄加长,设施管理单位日常水质管理工作不到位,未对水池水箱添加消毒药剂等;二是少量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主要原因为:庭院管网内有锈蚀等污染物、未及时对水箱进行清洗、水池水箱建设年代久远材质老化、水池水箱未按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等。
2.3 二次供水水质问题主要成因评估
常见的二次供水水质问题主要来源于2方面,即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建设缺陷和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不善。
2.3.1 二次供水设施设计和建设存在问题
(1)蓄水池(箱)位置不当。部分生活饮用水蓄水池与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等污染源或污水管道的距离过近,不符合规范要求;也有部分生活饮用水蓄水池设在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等的下方,发生水污染的隐患较大。
(2)蓄水池(箱)容积过大,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中游离余氯衰减严重,起不到防止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3)蓄水池内壁涂料选用不当,存在水质恶化风险。
(4)生活饮用水蓄水池的构造和配管设计存在缺陷。水池(箱)上的人孔、通气孔和溢流管未设置防止生物进入的措施;进、出水管位置设置不当,形成水流短路,水池中出现死水区;泄水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直接相连;高位水箱的进水管未采取有效的防回流措施等。
2.3.2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存在问题
主要有二次供水设施日常管理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责任意识淡漠;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水泵房环境脏乱差;水池水箱未按照规定清洗消毒。
据统计,西安市对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每半年清洗消毒1次的约50%,每年至少清洗消毒1次的约75%,个别三无小区等长期不保洁。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更新、改造所需资金筹措困难,也加速了设施老化,影响水质。
2.3.3 城市供水问题带来二次供水水质污染
(1)市政自来水管网抢修、管网冲洗或停电停水造成较大的水流波动,导致供水管网或庭院管网内部锈蚀被水流带出。
(2)供水管网老化,锈蚀严重,居民水龙头出现“黄水”。
(3)公共供水管网供水压力不稳定。
(4)强降雨造成集中饮水源浊度、微生物含量增加。
2.4 二次供水水质改善举措
2.4.1 对二次供水环节引起水质污染问题改善措施
(1)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按照西安市地方标准《二次供水技术规范》(DB 6101/T 3011-2018)要求,严格二次供水行政审批和竣工验收查验,未经查验或查验不合格,水企不得正式供水。
(2)改造影响水质的二次供水设施。
按照西安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改革工作安排,政府出资对老旧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并由水企接收管理。
(3)强化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制度,有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营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建立蓄水池、水箱定期检查清洗消毒制度、管道阀门的定期巡检制度以及水泵机组和仪器的定期保养制度。要根据入住率科学调节水箱内的蓄水量,减少水在水箱内的停滞时间。
(4)强化二次供水监管。
行业管理部门继续加大二次供水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开展快速水质监测相关工作,开展抽查小区检测工作。监督设施管理单位规范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并将水质检测情况进行公示。
2.4.2 对公共供水引起二次供水水质问题改善措施
(1)协调水企对影响水质的老化、腐蚀严重的管网进行改造,对局部区域管网进行排水冲洗。
(2)加强对公共管网水质的检测。
(3)加强对管网维修、安装的施工管理,防止泥、污水、砂等污染物进入管道内。
(4)控制管网水停留时间,对用水较少的管网末梢经常进行排水冲洗。
3 水质公示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为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管权,二次供水用户水质公示工作以职责分为主体公示和行业监督公示。
3.1 二次供水运行管理主体单位公示
该公示为主体公示,要求小区设施管理单位对水池水箱清洗消毒后的水质检测报告,在小区进行公示并留下监管部门联系方式,让老百姓明明白白了解水质信息,也便于群众咨询和投诉。
3.2 行业监督公示
(1)投诉处理后的水质公示。
监管单位在闭合处理完水质投诉后,将水质及投诉处理情况反馈给投诉源(市政12345热线转发、网络舆情关注、水务局网站留言等),由相关部门根据权限在市级热线、行业网站进行回复。
(2)水行政主管行业公示。
全市二次供水水质的监测、检测及评估情况,由主管部门每季度公示1次。
4 结语
二次供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检测、评估及公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战略组成,是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饮用水需求的民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扩大宣传,逐步推进,不断积累二次供水乃至公共供水管理大数据,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物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督责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二次供水管理局面。对于强化城镇供水管理、保持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