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空间V形十字柱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西安奥体中心项目立足丝路起点,作为十四届全运会主会场,由“主体育场”及“体育馆”“游泳馆”组成。主体育场位于“一场两馆”地块西北侧,共60 033座,占地106 205m2。
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钢罩棚外轮廓呈正圆形,半径达165m,采用空间钢桁架结构,通过V形十字柱与下方覆盖的看台观众席连接 (见图1) 。钢罩棚最高56.5m,边缘南北向最长处约335m,东西向最宽约321m,罩棚最宽处约74m,最窄处约60m。V形劲性钢柱分布于钢罩棚外围,共计28个V形柱用以支承28个钢罩棚典型单元。钢柱截面尺寸为1 100×800×400×40×40,材质为Q345B。本工程劲性结构主要为十字形钢骨柱,梁钢筋、柱纵筋遇钢骨柱形式复杂,根据结构施工图结合施工经验,钢结构钢筋节点深化设计采用开孔、连接板焊接连接形式。外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根据现场工况及运输要求,将V形十字柱分4节依次进行安装 (见图2) 。
2 重难点分析
空间V形十字柱-混凝土结构,外形呈V字形,是一种新型空间支撑结构,受力的多方向性以及简明的节点受力体系,决定该结构集中空间结构体系和受集中荷载结构体系的重难点。
1) 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
空间V形十字柱从V字节点位置开始x, y, z方向侧偏,V字节点上部结构自身重心偏心使V形十字柱顶端变形、沉降,偏向位置由结构造型与受力特点确定,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
2) 安装过程中变形、沉降控制难度大
V形十字柱后续工序造成V形十字柱出现二次变形与沉降: (1) 外包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架体拆除后混凝土自重作用于V形十字柱; (2) 钢罩棚分块单元非对称吊装后,荷载作用于V形十字柱柱顶。二者均导致V形十字柱的变形控制难度大。
3 施工流程
体育场劲性钢柱安装在土建桩基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待承台底筋绑扎完毕后,安装首节柱支座,将支座与承台底筋焊接,起到定位作用,同时支座座底竖直方向落于垫层之上,使支座及其所受竖向力能直接传至垫层。然后将柱脚锚栓定位板经过测量准确定位于支座上,穿好柱脚锚栓,至此,柱脚支座部分安装完成。首节柱安装完成后土建方进行承台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要求后,安装2节柱、3节柱。3节柱包含土建2层梁,土建2层梁混凝土浇筑强度达要求后方可布设V形十字柱支撑胎架,进行4节柱安装,4节柱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V形十字柱混凝土支撑架体拆除前,需提前加设防变形措施。
4 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4.1 安装精度
本工程为1/4对称结构,故本文取其1/4结构阐述。
1) 仅考虑V形十字柱自重情况下,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计算每根V形十字柱顶端各方向 (x, y, z) 位移。将该部分所有V形十字柱顶端x, y, z变形值导出,如表1所示,作为现场预起拱理论的数据支持。
在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钢结构安装允许误差表中,多节柱中单节柱安装误差应≤H/1 000=12mm,且<10mm,由表1可得,所有V形十字柱4节柱均应做预起拱。
2) 根据理论预起拱数据反算安装坐标
V形十字柱4节柱安装时,按照设计坐标与变形值反算4节柱安装坐标;顶端底下均布设1组胎架,用于安装时校正,安装完成后,卸载胎架。现场利用全站仪在施工阶段对每个V形十字柱进行实时监测,精确至mm,结构现场V形十字柱安装坐标如表2所示。
3) 按安装坐标安装后,每周监测1次,后续每月监测1次,安装1月后对该V形十字柱进行观测。顶端后期观测坐标值与设计坐标值对比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知,V形十字柱偏差值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对V形十字柱4节柱预起拱后,偏差均在10mm内,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V形十字柱预起拱有效验证了V形十字柱的安装精度。
4.2 防变形措施
本项目钢结构外环钢罩棚支点设在V形十字柱顶端支座处,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V形十字柱可能存在下挠变形,本文对V形十字柱进行系列模拟计算分析。
4.2.1 不加设防变形措施时V形十字柱承载力验算
1) 浇筑混凝土阶段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土建将搭设满堂脚手架支设模板进行支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满堂脚手架将随模板一同撤去,由于V形十字柱自重影响,V形十字柱悬臂段将存在下挠现象,混凝土将有出现裂纹的风险。对其变形及应力进行计算。
由计算结果可知: (1) V形十字柱柱顶最大变形26mm,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多节柱中的单节柱安装误差应≤H/1 000=12mm,且≤10mm,因此变形不满足规范要求; (2) V形十字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应力约为65MPa,根据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杆件许用应力295MPa,因此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即浇筑混凝土阶段,V形十字柱刚度不满足安装要求。
表3 顶端后期观测坐标与设计坐标值对比
Table 3 Comparisons of the late observat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design coordinates at the top
m

2) 钢罩棚吊装阶段
钢罩棚桁架单元吊装阶段,由于整个罩棚未成为一个整体固定体系,V形十字柱悬臂段将存在下挠现象,混凝土将有裂纹危险。对其变形及应力进行计算。
由计算结果可知: (1) V形十字柱柱顶最大变形为33mm,多节柱中的单节柱安装误差应≤H/1 000=12mm,且≤10mm,因此变形不满足规范要求; (2) 钢罩棚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应力约为72MPa,杆件许用应力为295MPa,因此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即钢罩棚吊装阶段,V形十字柱的刚度不满足安装要求。
综上所述,钢罩棚安装阶段必须加设防变形措施以保障安装精度,减小安装变形。
4.2.2 加设防变形措施
1) 为避免变形过大,混凝土浇筑前在V形十字柱顶板拉设加固钢梁,使V形十字柱两端悬臂段形成整体,减小自重影响。在钢罩棚桁架安装局部形成稳固体系后,拆除加固钢梁。加固钢梁布设如图3所示。
2) 在V形十字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将V形十字柱满堂架拆除后,为避免钢罩棚桁架单元的非对称安装导致变形过大,在钢罩棚吊装前,布设V形十字柱支撑胎架。在钢罩棚桁架安装局部形成稳固体系后,拆除支撑胎架。胎架顶部设置支撑牛腿 (加固梁) 与V形十字柱顶板焊接,防止V形十字柱在钢罩棚桁架单元安装过程中下挠。胎架与加固梁布设如图4所示。
3) 加固措施需保证外环支座与V形十字柱顶板焊接固定,横向设置1道支撑钢梁,钢梁顶部设置支撑杆与桁架连接。
4.2.3 加设防变形措施时施工过程中V形十字柱承载力验算
1) 浇筑混凝土阶段
由计算结果可知: (1) V形十字柱柱顶最大变形9.3mm,多节柱中的单节柱安装误差应≤H/1 000=12mm且≤10mm,因此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2) V形十字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应力约为76MPa,杆件许用应力为295MPa,因此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即浇筑混凝土阶段,V形十字柱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2) 钢罩棚吊装阶段
计算结果显示: (1) V形十字柱柱顶最大变形3.8mm,多节柱中的单节柱安装误差应≤H/1 000=12mm且≤10mm,因此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2) 钢罩棚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应力约为79MPa,杆件许用应力为295MPa,因此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即钢罩棚吊装阶段,V形十字柱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4.2.4 钢罩棚安装完成后V形十字柱变形分析
钢罩棚安装完成后,对V形十字柱进行实测,通过对比得出现场实际施工导致的V形十字柱变形与施工模拟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见表5) ,变形值满足规范要求。
综合上述加设防变形措施前后的验算结果可知,加设防变形措施能有效减小V形十字柱变形,确保V形十字柱在未达到设计状态前的安全性。
5 结语
1) 总结一套应对大跨空间支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的安装精度控制措施,有力地保证安装过程中和后期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
2) 研究一种控制空间支撑的防变形措施,后期监测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
[2]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015年版)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4]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