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PPP研究的对比分析
当前国内PPP发展如火如荼, 为了更好地展现国内外PPP研究差异, 本文立足于近30年国内外对PPP研究的文献, 通过词频分析常用工具SATI3.2、Ucinet、Netdraw、Citespace等, 对我国PPP研究文献进行分析, 梳理发文机构、期刊、作者、研究热点等规律, 以期为国内专家学者研究PPP提供参考。
1 境外PPP研究梳理
1.1 文献检索与统计
Web of Science (WOS) 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多学科的学术文献文摘索引数据库, 因此本文选择WOS作为研究国外PPP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国外关于PPP研究的文献, 在设置核心合集情况下, 只选择主题词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时间从1950年到2017年, 检索出7847项记录。国外对PPP研究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上世纪8 0年代之前的萌芽期、19 8 0年到19 9 2年的初级阶段、1993年到2002年的探索阶段、2003年到现在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最早关于PPP的研究记录始于1967年。
为了提高检索研究PPP文献正确率, 通过尝试不同的检索条件组合, 最终确定:主题词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检索范围选定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时间默认1986~2017) , 添加article选项, 最终获得国外研究PPP的2798篇文献。对文献来源地区进行统计, 汇总文献来源数超过100篇的10个国家, 总计2466篇文献 (88.13%) , 如图1所示, 发现美国、英国、中国占据研究PPP文献的前三名。其中, 美国的文献数量为936篇 (33.45%) , 远高于其他上榜国家。
1.2 研究热点
通过字段抽取关键词, 频次统计, 获得所有关键词的频次。初步统计关于PPP研究的关键词共有6212个, 其中有很多关键词是重复或者语意相近的。出现频次10以上的关键词共有107个, 总共出现3035次。将这个107个关键词中重复、语意相近的进行合并汇总, 得到36个关键词, 将出现频次超过50次的12个关键词汇总, 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发现, 除了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出现频次高达1169次 (38.52%) 外,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 、Governance (管理) 、Public sector (公共部门) 、Research (评估研究) 、Policy (政策) 、Privatization (私有化) 、Collaboration (合作) 、Risk (风险) 等单词出现频次较高。从图2中可以发现国外对PPP研究主要在政府和私营部门前期评估、协商、融资、防范风险、可持续发展等方向, 缺乏对项目后期运营维护等方向的研究。
1.3 文献作者
对作者进行统计, 梳理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作者共有12位, 如图3所示。其中前三名的学者分别是:Chan, Albert P.C.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香港理工大学) 发表31篇文章, Marques, Rui Cunha (Univ Lisbon, 里斯本大学) 发表25篇, Zhang, Xueqing (Hong Kong Univ Sci&Technol, 香港科技大学) 发表17篇。12名学者中, 大陆学者有一位是清华大学王守清, 位列第五名, 发表文章14篇。
对所有作者进行中心度分析, 字段提取、频次统计、生成矩阵, 使用Netdraw绘制作者联系网络图, 如图4所示。发现以香港理工大学学者Chan, Albert P.C.为核心组成一个复杂的联系网络, 而Chan, Albert P.C.也是发文数量最多的学者, 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学者里还有Skibniewski, Miroslaw J.、Ke, Yongjian、王守清等3位学者跟Chan, Albert P.C.有紧密的联系。
1.4 文献期刊
对来源出版物进行字段提取, 统计频次, 得到发表文章数量超过20的前13家出版物, 共计315篇, 如表1所示。对出版物方向进行分析, 发现管理类出版物最多有6家, 共计有187篇 (59.37%) , 涉及方向有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公共资金管理等。
2 国内PPP研究梳理
2.1 文献检索和统计
CNKI是国内收录期刊最广、来源文献最多、时效性最强的中文数据库, 因此本文选择CNKI作为研究国内研究PPP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不断尝试提高词频和添加关键词、全文检索等不同检索条件, 结合本文要梳理的PPP研究现状, 笔者认为添加两个关键词PPP和PPP模式 (或者关系) , 时间设置为1997~2017, 来源类别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 并采用全文包含PPP、不含购买力平价和精密单点定位两个词为符合初步检索条件, 检索到1400篇文献。对于以上通过检索条件的各种限定得到的结果, 仍需进一步筛选, 主要是筛选掉一些新闻、会议记录。根据CNKI中文献分类目录, 分别检索每一项学科, 检查出现的文献是否与本文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相同, 通过以上筛选得到1274篇文献, 最终得到进入研究统计的文献为1274篇。为了便于使用SATI3.2和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分析, 需要把文献分别以EndNote和Refworks两种形式导出。
通过知网文献年度统计 (图5) :1997~2004年, 我国研究PPP的文献几乎为零, 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1998年国家认可了房地产商品化和住房私有化, 各地政府开启以土地收益为主要财政来源的阶段, 政府在土地收益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公用事业, 这一时期都是由政府出资主导发展经济, PPP此时没有存在的市场, 也就很少有相关学者研究;2005~2012年, 随着以土地收益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的红利不断萎缩, 政府开始尝试其他经济发展模式, 此时国外的PPP模式得到了政府和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2013~至今, PPP模式得到了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高度重视, 政府层面:财政部成立了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中国PPP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层面:清华、北大等高校成立PPP研究中心。2014年之后, PPP研究的文献呈现爆发式增长。总之, 文献发表的数量和年份与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历程基本吻合,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 PPP是当前国内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
2.2 发文机构
本文通过SATI3.2对文献出处进行字段抽取和频次统计, 发现有高达713个出处发表PPP研究的文献, 表明国内很多机构都在研究PPP的发展。但是仔细研究发现其中很多出处是一个机构的不同名称或者同属一个机构, 笔者在SATI3.2字段抽取和频次统计的基础上, 对其中一些属于相同机构的进行合并统计, 得到文献发表数量 (以第一单位统计) 10篇以上的所有机构, 共有20家, 如图6所示。发表文献总数量为366篇 (28.73%) , 平均发表文献数量18.3篇。对20家机构分布进行分析:20家机构中高校有18家, 表明PPP研究高校依旧是重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79篇文献位列第一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是财政部下属事业单位, 同时我国PPP项目是由财政部牵头, 所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文数量远高于其他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直接对接PPP项目的金融机构, 发文数量也不比很多高校低;清华大学发文32篇位列2名, 学校建设管理系和PPP研究中心贡献了绝大多数PPP研究文献, 而且发文质量较高, 一直引领国内PPP研究方向, 其他理工类高校主要由学校土木建筑方向研究PPP;中国人民大学发文25篇, 学校金融和管理方向贡献了大多数文献;其他综合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也是在金融和管理方向更多地关注PPP。

图6 我国科研机构发文数量统计与排名 (top20)
注:其中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2016年改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两个单位的文献合并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包括了各地分行、支行及金融研究所等;其他高校学院机构都统一到以学校为单位。
2.3 文献作者
通过SATI3.2的作者选项, 字段抽取和频次统计, 初步得到统计整理出现8次以上的专家名单, 通过Ucinet将SATI3.2获取的作者矩阵转换, 再应用Netdraw绘制高频作者合作的网络图 (图7) 。通过对作者中心性进行分析, 能得到每位作者的Degree等, 图中根据作者不同度中心性分别进行填色。通过网络图可以发现有9个团队进行PPP研究, 其中合作比较紧密的团队有:以王守清为主的清华大学团队, 丰景春为主的河海大学团队, 叶晓甦为主的重庆大学团队。以上三个团队均是校内由一个专家或几名专家牵头组建的团队, 说明目前PPP研究还处在高校内部之间, 跨校合作研究还比较少。从作者中心度来分析, 王守清、丰景春、叶晓甦的共现频次多, 图中也用深色重点标注。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笔者认为王守清、丰景春、叶晓甦为当前我国在PPP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 三位学者所在的学校学院也在PPP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同时笔者认为PPP研究应该加强校际之间合作交流, 为我国PPP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理论支撑。
2.4 研究动态
通过SATI3.2关键词选取, 字段抽取和频次统计, 形成关键词矩阵, 将数据导入Netdraw进行分析, 通过中心度分析 (Centrality measures) 功能绘制出关键词网络联系图 (图8) , 后台数据显示:节点 (Nodes) 100个, 联系 (ties) 1292条。选取Degree超过15的关键词, 共有25个, 再次绘制关键词网络联系图。按照Degree从高到低分别是:PPP、PPP模式、基础设施、资本合作、公共服务领域、特许经营、资本方、政府信用、PPP项目、风险分担、金融机构、现金流、项目贷款、风险管理、项目融资、融资工具、机制变革、资本参与、债务管理、操作指南、结构性改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顶层设计、公共服务。
又通过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分析, 将知网导出的Refworks文件引入Citespace进行转换, 把节点 (Node Ty pes) 设定为关键词 (Key word) , 启动软件, 得到Citespace关键词联系网络图 (图9) , 后台数据显示:共有213个节点 (Nodes) 、877条相互关联线 (links) 。通过设定关键词出现频率阈值为15以上, 得到了13个高频关键词, 按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PPP模式、PPP、PPP项目、基础设施、资本合作、资本方、风险分担、特许经营、社会资本、公共服务领域、现金流、政府信用、项目融资。
由于通过Citespace也筛选出了13个高频关键词, 故将两个软件筛选的前13个关键词进行对比。发现共有的关键词共有11个, 相似率高达84.62%, 除去PPP模式、PPP、PPP项目三个, 还有:基础设施、资本合作、资本方、特许经营、政府信用、公共服务领域、风险分担、现金流。以上这11个关键词基本上涵盖了近20年来国内PPP研究热点。
通过Citespace的可视化功能 (Visualization) 中的Time-line模块, 绘制出我国PPP研究热点动态图 (图9) 。我国PPP研究起步于2003~2004年, 2006~2012年中研究的探索阶段, 主要研究的方向不多, 有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等。2013~2017年, PPP研究爆发式增长, 主要的方向有:资本合作、资本方、风险分担、特许经营、社会资本、公共服务领域、现金流、政府信用等。与上文从CNKI导出的文献年度统计识别的PPP研究时间节点基本上吻合, 只有研究开始阶段有所偏差。
3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对比
(1) 由于国外对PPP的研究比国内早20年左右, 所以在研究热点和动态上, 国内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即国外已经在PPP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研究, 而国内研究方向还主要在资本、风险、特许经营、政府信用等前期立项投资领域, 缺乏对PPP项目中后期的研究。国内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为可持续发展, 建议加强对PPP项目建设施工和运营维护移交等中后期的研究, 尤其是对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 为我国PPP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从作者合作网络图可以发现, 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互相联系较多, 而国内学者在研究中交流合作相对较少, 学者合作范围大多数在校内, 高校之间关于PPP研究合作较少。建议高校、不同研究机构之间加强合作交流, 为我国发展PPP模式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此外, 国外以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等期刊为主, 而国内以经济、管理及工程等期刊为主;国外强调以管理为核心进行PPP项目研究, 国内则更多是将PPP项目分解, 从不同角度进行细化研究。
4 结语
本文通过CNKI和WOS收集了国内外4000余篇研究PPP的文献, 利用SATI3.2、Ucinet、Netdraw、Citespace等词频分析工具, 梳理了我国近20年PPP研究文献的历史和国外近30年PPP研究文献的历史, 发现了该领域代表性学者、研究热点、发文机构等的变化规律, 识别了我国不同时期PPP的研究动态。我国近年来的PPP政策、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都十分活跃, 快速扩张也引发诸多问题, PPP行业逐步进入严监管时代, PPP实践呈现越来越规范的趋势。未来我国的PPP模式将会以规范发展与防控风险为主线, 推进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 优化制度环境;明确支出责任,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注重长期稳定、质量可靠的项目运营,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力争可持续发展。
[2]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 2015 (2) :242-253.
[3]姚辉彬, 徐友全, 陈斌.海绵城市研究动态及热点分析[J].建筑经济, 2017 (10) :21-26.
[4]左丽华.词频分析及常用工具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6 (6) :38-41.
[5]刘启元, 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以中外图书情报学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 (1) :50-58.
[6]肖明, 陈嘉勇, 李国俊.基于Cite 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6)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