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研究

作者:郑尚会 王腊梅
单位: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摘要:在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管控难点进行分析之后,以某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控制作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管控要点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对各阶段的管控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为深基坑支护及类似工程的造价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控制施工方案
作者简介:郑尚会,女,生于1973年,重庆市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王腊梅,女,生于1976年,重庆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法、金融法。

1 引 言

土地资源供应紧张日益凸显,城市建设向高空、地下发展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深基坑工程数量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下日益增加。大型基坑支护工程具有施工条件复杂和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各种未知因素和随机影响贯穿于大型基坑支护工程项目决策到竣工结算的各个阶段,加之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三超”问题,都给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方面的研究多数为重要性和理论性层面,少数对其造价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对管控成效进行分析,没有阐述各阶段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的深层次原因,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出于安全性考虑,对深基坑支护工程新技术的出现和接受程度不高,也是造价管控的难点之一。因此,对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控制对于降低项目各参与方的成本支出和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2 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难点分析

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开挖深度大、持续时间长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突发情况,施工区域各类风险因素较多,造价管理控制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被动性等特点,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的难点。

2.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难点

(1)细部设计标准与实际施工存在差距

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依据投资决策,明确合理的设计概算和设计预算价格,通过场地详细勘察对深基坑支护项目进行具体设计,然后再对概预算进行编制和说明。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规范依据岩土力学理论,主要有《建筑基坑设计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中的边坡受力和变形方面的设计模型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差距,设计标准中的细部设计不能进行详细描述,设计的精细程度和准确度多依靠设计人员的实际经验成为了设计标准层面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难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约束条件较多,受施工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水位、地质和周围建筑物沉降等环境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前期勘察准备工作较多,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多数设计需要经验和实际现场相结合,给设计阶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限额设计的深度不够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最有效的手段是限额设计,从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到初步设计总概算,再到施工图设计进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和人员在限额范围内保证使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设计调整,将后续的不合理变更控制在限额范围之内,但受设计机构组织设置、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水平差异影响,在将相关控制限额细分到个人时往往与实际限额设置不符合,在宽泛的限额之下进行设计可能带来后期设计变更较多,不利于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造价控制。

2.2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难点

(1)设计人员主观因素对招投标造价控制产生影响

深基坑支护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招标方式和设置标底价,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流程后确定最优承包人并签订承包合同。造价控制难点存在于整个招投标过程中,应对招投标各个关键点进行造价控制。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受水位、地质和周围建筑物沉降等客观环境影响,也受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业务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设计工艺不同带来的投标报价差距较大,这对建设单位来讲仅仅依据低价格中标存在一定的风险。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设计依据,受勘察环境、方法和费用等方面的影响,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误差,勘察人员的业务能力等主观因素也对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带来影响,加之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人员对勘察报告的理解不同,都对最后的设计结果和造价带来影响。

(2)招投标过程中安全性与造价的对立统一

深基坑支护工程为功能性设计,造价与安全在整个设计中对立统一,过高造价和较高风险的方案都对投标结果和后续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标准降低,就会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报价的离散性,评审专家和建设单位在安全性和造价方面的取舍成为了招投标阶段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难点,出于安全性的过度考虑,评审专家偏向于安全性考虑,则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2.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难点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事先性、动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主要是对承包合同进行审查,对控制和降低造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制定深基坑工程进度用款计划,以周或者月为单位将工程完成进度与进度款进行对比,调整深基坑工程预算控制目标和施工进度计划,对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签证等进行审核,细化施工管理工作。根据招投标后确定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承包合同,对深基坑支护等基本费用进行分解,细化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1)潜在风险的判断难度较大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目标是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带来的造价变化,在达成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下控制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工程最终发生价格不得超过合同价格。监理单位一般对主体项目具有较多的经验,对于分部分项工程,尤其是深基坑支护这类分部工程都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监理单位相对较少。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提前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不能进行紧急处理,就会加大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只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后弥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度。

(2)现场地质条件和弃土条件影响较大

工程地质条件影响着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开挖放坡坡度和支护方式的选择,对土石方开挖难度和工程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地下水的禀赋条件则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降排水产生影响。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不能对地下局部存在的不良物理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洞穴、局部破碎带和其他不利物理条件下的施工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利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弃土场地包括运距、费用、方式以及场地的大小和位置等,开挖土石方的性质不同,有些场地要求分类倒土并要求分层压实,有些场地可以直接倒土,有些需土场地不需要支付弃土费用,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应综合考虑运距、弃土场地性质等因素,对弃土环节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2.4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难点

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合理确定最终决算和完成工程后续的评价,重点是对决算编制过程中对造价产生影响的各个节点进行把握。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设备没有对应的消耗量定额,在进行竣工决算时需要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竣工决算造价编制是决算编制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工程量问题和单价与费用问题。

(1)隐蔽工程签证确认难度大

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工程量方面的控制难点在于竣工阶段提报的工程量与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往往不相一致,超出部分和与图纸不符的工程量需要签证等资料,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必须进行验证,签证手续不完备的资料需要进行再次确认或者不予认可,深基坑支护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较多,给再次确认工程量带来一定难度。工程量计算中需要剔出重复计算的工程量和没有按照规则计算的工程量,在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量编制工作中占用的时间较多。

(2)定额和费率计取存在一定难度

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单价和费用方面的控制难点在于套用定额准确率和费率的计取标准方面,竣工结算阶段需要对定额中的子项进行核对,避免套用定额和实际工程不相符的情况,还要对费率的计取标准进行核对,避免在工程量准确的情况下不合理增加结算金额。

3 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实例分析

3.1 案例介绍

X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为五栋超高层办公楼和住宅楼,另有一栋4层商业楼,地下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主楼区域地下四层。地下上中下岩土层为砂土、粉土、淤泥质和黏性土,岩石类型为白垩系砂砾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孔隙水。地下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SMW工法维护和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的方法,投资控制目标为工程竣工结算价不得高于批准的概算价,并作为造价控制的原则、依据和目标。

3.2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难点和措施分析

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为估算价、预算价、合同价、结算价逐渐降低的趋势,如果出现相反的环节,则对整个造价控制过程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对当前阶段和之前阶段造价控制的不利因素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对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3.2.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难点和措施分析

深基坑支护工程各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在整个实施阶段中起到主导作用,提前对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的不利因素进行提前汇总和整理,提出几套合理化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将潜在的风险进行事前预防,可以对后续阶段的造价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进行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时,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对建筑设计意图的理解对其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根据现有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的方案,通过安全性与造价的对比分析,最终选择SMW工法维护和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的方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对该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3.2.2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难点和措施分析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在招投标阶段监理单位标段中从企业业绩、技术水平和监理费用等进行综合评分,选定最优投标人。为加强项目工程质量和造价管理,选择了一家项目咨询公司,从项目招投标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进行二次造价审核,达到整个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这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等分部工程的造价工程更为有利。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单位的招投标是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工期控制和工程造价等对项目的质量、工期和造价都有着直接的影响,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细化招标范围,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详细说明,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量清单并进行审核,避免不合理低价和不平衡报价情况的发生,对工期延误、价格变动和可能存在工程量增加、变更项目单价过高的工序进行标识。中标后对相应合同条款进行细化,为后续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难点和措施分析

在前期工程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合同明确的情况下,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能性较小,但此阶段是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波动的主要阶段。前期方案设计是否与施工阶段的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相符合,施工过程中实际工程量是否与工程量清单相一致等,在此阶段都得以验证。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从以下方面进行造价控制。

(1)重新审查和调整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工程开工前,充分考察现场实际情况,对之前比选的方案再进行对比,并选定的施工方案再优化,开工之前制定费用最低、工期最优、质量保证和技术可行的最优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尤其是专用条款中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设定,避免施工过程中纠纷的发生,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重复施工和机械台班安排不合理的情况。比如,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面比较开阔,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分区组织平行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机械台班,大大缩减了土石方开挖的施工时间,在土石方外运时选定了两处较为合理的接纳点,其中一个土石方接纳点不但没有费用支出,还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2)基坑开挖环节造价控制

考虑到周围建筑及地上附属物的情况,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平整场地之后进行土石方的开挖外运。首先对开挖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审查,避免怠工和重复开挖的情况,合理搭配挖掘机械和运输机械的台班配置,以最科学最合理的开挖方式提高挖掘机械和运输机械的工作效率和配合能力。工程量清单制定过程中没有对土石方的外运场地进行明确考察,工程量清单中依据现场大体情况和以往经验设置了土石方的运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选取的土石方接纳场地,其中一处选取赚取回填费用的场地,另一处选取距离更近的场地。同时,开挖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进度、质量要与安全并重,将塌方等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防,最大限度地控制造价。

(3)基坑支护环节造价控制

基坑支护阶段是X项目支护工程整个承包合同中材料费用支出最大的阶段,也是进度款支付最为集中的环节。所用水泥、钢筋、砂石等材料的价格和质量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承包合同为固定单价合同,施工单位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降低材料质量的情况,因此,在此环节对材料进场的三证进行核查,进场申报证、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缺一不可。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与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要求相一致,进场实物与进货文件相一致,并且通过现场抽检和取样送检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材料质量。对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的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专用条款中关于价格调整的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超过部分按照加权平均法和协商的方式进行调整。

(4)减少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主要是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阶段不细致,虽然X项目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勘察,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充分考虑,但此区域的原有管线并未进行标识,施工过程中拖延了施工进度,增加了相应的费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严格执行现有建设规模,防止随意添加建设内容,对于施工土方等不易确定的工程量进行严格签证制度,在不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进度和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减少设计变更,对于设计变更涉及造价增加的情况,经过监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共同签字认可,对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优化造价降低的情况进行奖励。另外,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了造价专业人员,也对该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完善施工工序,严格执行现场签证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与周围深基坑的交叉施工,支护作业与土方、桩基单位沟通,在交叉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工序安排,减少因工序不当增加二次施工工序。在保证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强化现场施工、技术和造价人员的经济观念,强化现场管理人员控制造价的意识。深基坑支护工程现场签证管理不严格会给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一定难度,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现场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了随做随签的基本要求,并且在现场造价人员的协助下对签证进行了基本的量化处理,保证签证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竣工结算提供依据。

3.2.4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难点和措施分析

(1)审查竣工资料文件,检验工程完成情况

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是结算阶段审核的前提,竣工结算阶段对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施工合同和签证单等资料进行审查,以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检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完成情况,以施工合同、补充合同和签证单等作为辅助材料,对材料价格、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奖惩进行审查,共同作为核对和编制结算资料的基础。

(2)审核确认实际工程量

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是对实际发生工程量的审核确认。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出现了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施工合同出现较大差距的情况,工程造价也明显增多。经过审核发现,施工企业夸大了施工难度,在招投标阶段对不明确的预计增加工程量的内容,通过不平衡报价的方式提高单价,在进行实际结算时出现总造价明显增加的情况。据此,通过核查相关资料,对增加的工程量、施工难度和相关变更和签证进行确认,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3)材料价格等因素的造价控制

当地政策变动、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激励机制、远距离材料运输和大型机械费用都对X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一定影响,通过重点审查深基坑支护工程承包单位的中标文件、中标价以及承包合同中是否包含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对造价管理带来影响的以上因素进行控制。例如,材料价格的变动调整在深基坑支护工程单价合同中较为常见,当材料费市场价波动超过5%左右时,根据承包合同专用条款中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加权平均法或者协商的方式,对超出的部分进行再计价,保证审查补差方式的真实性和合理性。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进行分析论证,采用平行施工开挖的方式,大大缩短了阶段性的施工工期,因此,根据承包合同专用条款的规定进行奖励,在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有效的造价控制。

3.3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效果分析

3.3.1 设计方案更改及优化措施分析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最初拟定的设计方案为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和内支撑支护体系,此设计方案具有基坑变形量小、边坡稳定性强、防水效果好和安全保障系数高的特点,虽然此支护体系应用范围广和施工工艺成熟,但也存在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和造价高的缺陷。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岩土层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经过多方论证,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SMW工法、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体系,对支护桩顶位移、锚索轴力、基坑坡顶位移沉降和地下水位等方面进行安全控制。

3.3.2 造价成本管控效果

原先方案总造价3563.02万元,新支护体系总造价为3266.32万元,经过招投标阶段后签订的合同价款为3102.15万元,竣工结算价为3162.96万元。从总造价金额来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通过更改设计方案,降低了296.7万元,在招投标阶段,通过对投标单位的严格筛选后签订承包合同,降低了164.17万元,竣工结算价略有提升,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变更造成的金额增加,以及合同价款调整造成的,与合同价相比增加了60.81万元。竣工结算价与原方案造价的差值为400.06万元,与原方案造价的比值为88.77%。

3.3.3 造价管控成果显著的原因分析

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在项目管理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建设单位在造价控制方面组织结构合理,各项控制制度完善,严格各项执行程序,岗位责任到人,操作流程规范。设计阶段通过更改设计方案,在考虑施工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人进行严格筛选,在兼顾施工安全性和不平衡报价等因素的影响下,着重以投标报价为基础设置综合评分标准,选择最优投标人,并在签订合同阶段,严格规定质量标准、施工进度和付款方式,对于在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索赔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保证了施工阶段对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计划变更、条件变更、施工措施和新增工程变更等进行严格的审批,对其合理性、经济性和必要性进行考量,竣工结算价与合同价相比仅增加了1.96%,工程变更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竣工结算阶段对资料的审核非常严格,尤其对合同价款变更的签证文件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因此,X项目整个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竣工结算价没有超过设计阶段概算价格,达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预期目标。

4 结 语

以X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这一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管控难点并给出预防和解决措施,由造价管控效果可以看出,设计方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控制阶段中的难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是造价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深基坑支护工程造价管控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管控效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将技术措施与经济措施并行,从组织、合同、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提高造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提高工程安全性和质量水平,缩短工程工期,实现深基坑支护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1] 基坑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李海波.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式选择的探讨[J].施工技术,2017(S1):236-241.
[3] 王国富,刘凤洲,王丹,等.紧邻高层结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分析——以济南地铁R3线龙洞庄车站基坑为例[J].隧道建设,2017(6):708-716.
[4] 刘菊.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技术与工程实例[J].建筑技术,2016(9):788-790.
Research on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ZHENG Shanghui WANG Lamei
(Chongqing Urban Construction Holding(Group)Co.,Ltd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ifficultie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Taking the cost control of X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elaborates the key points of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t each stag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aken,and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each stag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st contro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and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construction plan
1440 14 14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