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估计中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优选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类型与信度指标的匹配性
1 引 言
根据发改投资〔2012〕2492号文等现行国家文件,重大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做出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社会稳定风险经过充分分析、论证和评估。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必须经过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等步骤,才能实现风险等级评判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稳评结果由风险估计的最终成果“项目整体风险值”反映,其计算公式为:项目整体风险值=Σ(单个因素权重×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单个风险因素的权重是影响项目整体风险值的重要参数,选择适当的权重确定方法尤为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指标体系中各单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开展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以及层次分析与熵权组合法等。但在确定风险因素权重过程中,一方面都离不开对被调查者开展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或其重要性的问卷调查;另一方面,研究人往往偏好直接选用主观赋权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忽视问卷调查类型对调查结果数据以及项目风险因素权重的影响。虽然有研究者从定性角度分析比较了各种权重确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未能进一步结合问卷调查类型提出如何进行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优选。为此,本文基于与不同问卷调查类型匹配的信度指标,提出优选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新思路。
2 常用信度指标及其用于项目稳评的技术路线
信度是衡量调查结果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肯德尔协同系数、克龙巴赫α系数是两类同质性信度指标。信度指标运用的前提是对调查成果数据中的问卷选项等级量纲进行等级编号。如:熵权法调查单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问卷选项等级量纲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大危险、较大危险、中等危险、较小危险,对应等级编号可设置为4、3、2、1;德尔菲法调查单个风险因素的重要性,问卷选项等级量纲由大到小依次为主要、次要、可忽略,对应等级编号可设置为3、2、1。
2.1 肯德尔协同系数
肯德尔协同系数是判断多列相关等级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一种相关量。K个评分者评价N个对象或者同一人先后K次评价N个对象的结果,均可以通过该系数较为客观地选择较好的对象或较好的评分者。当评分者存在相同评定等级时,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W为肯德尔协同系数;K为评分者(一般3≤K≤20);N为评分对象;Ri为第i个评分对象的等级(或赋值)分;n为相同等级的个数。
其显著性检验公式为:
χ2=K(N-1)W(3)
式中,df为自由度,df=N-1;W、K、N的含义同式(1)。
通过查χ2分布表对比χ2与χ2(df)0.01,χ2>χ2(df)0.01说明评分者评定的等级呈高一致性;否则,一致性不高。
肯德尔协同系数信度指标运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其运用关键为:1)被调查者数量即式(1)中的变量K≤20;2)计算各单个风险因素即式(1)中变量N的等级(或赋值)分,亦即式(1)中第i个评分对象的等级(或赋值)分Ri;3)利用式(3)进行W值的显著性检验,充分考察风险因素调查成果数据的整体一致性;4)以max{W}、max{χ2}对应的调查问卷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为优选结果。
2.2 克龙巴赫α系数
当态度、意见式调查问卷的题型较多且并非都是二分记分题时,利用克龙巴赫α系数可评价调查问卷中各题项得分的一致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调查问卷中题项的总数;Si2为第i题得分的题内方差(i=1,…,k);ST2为全部题项总得分的方差;α值越大,则调查的可信程度越大,一般要求α≥0.8,α≥0.7表示调查结果可被接受,但仍有改进空间。
克龙巴赫α系数信度指标运用的技术路线见图2。其运用关键为:1)确定调查问卷中与构成项目整体风险的各单个风险因素数目相对应的问卷题项总数,即式(4)中的变量k,i=1,…,k;2)确定调查问卷的有效份数n,j=1,…,n;3)利用有效调查问卷份数与调查问卷中题项总数构成n×k的调查结果矩阵,采用表1计算克龙巴赫α系数;4)在α≥0.7的调查问卷中,选取max{α}者所对应的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为优选结果。
表中:


表1及式(5)~(7)中,Xji(Xij)为第j(i)个被调查者对第i(j)题所给出的等级量纲的等级号;Si2、ST2含义同式(4)。
3 问卷调查类型及其与信度指标的匹配性
3.1 项目稳评的问卷调查类型及其特征
社会稳定风险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影响项目社会稳定的风险源包括经济、安全、政策、组织、管理、文化等。即使同类项目,面临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也存在差异。项目稳评中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或其重要性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通常是项目影响区内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受影响群众等利益相关者或其代表,其受教育程度、心理背景、地域、职业等各不相同,对项目稳评风险因素的认知和关注重心也不相同。实践中,风险程度或其重要性问卷调查,依项目特征、开展范围和对象不同分为:
(1)小容量均质调查。其被调查者数量较少且特质分布均衡,可控制和选择,代表性较强;适用于影响区清晰、技术特征简单、全寿命周期较短的项目。
(2)大容量非均质调查。其被调查者数量多且存在特质同质差异,难以控制和选择,代表性难以估计;适用于影响区模糊、技术特征复杂、全寿命周期较长的大中型项目。
这两种调查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调查者的选择和数量的控制以及由此带来的被调查者的特质差异。大容量非均质调查受调查环境、完成时限、主被动关系、被调查者动机和情绪等多方面偶然因素制约,部分调查结果呈现特异性。因此,对于不同的项目,必须基于不同问卷调查类型,充分考虑不同调查类型调查结果数据的信度,优选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
3.2 问卷调查类型与信度指标的匹配性
(1)小容量均质问卷调查适用的信度指标。
开展被调查者数量20人(评分者K)及以下的小容量均质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数量和对象可控可选,特质分布均衡,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便于了解、控制和判断,调查质量较高。因此,小容量均质问卷调查中,通过肯德尔协同系数考察不同评价者对多个指标评分结果的整体一致性,即可实现优选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
(2)大容量均质问卷调查适用的信度指标。
相比而言,大容量非均质调查的被调查者数量较多,突破了肯德尔协同系数对评分者数量的限制;同时,被调查者数量和对象的可控可选性较弱,存在同质差异现象,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不太好了解、控制和判断,问卷调查质量不稳定。因此,可利用克龙巴赫α系数不受被调查者特质和数量限制、既可通过考察单个被调查者的评判信度以发现特异问卷并加以处理又可估计调查问卷整体信度的特点,实现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优选。
4 实例应用
4.1 小容量均质调查
福建省某城市主干路工程全长约2737m,修建宽度约36m,设计车道速度为40㎞/h。建设内容为道路,给排水、电力及通信管道,电气及照明,绿化,交通及安全设施等。施工工期12个月。该项目属于某开发区安置房周边配套道路,其建设所需征用的土地和征收的房屋已由开发区基本解决,仅需少量青苗补偿。同时,项目建设内容简单,工期较短;评估者具备选择被调查者对象和数量的条件。符合选择小容量均质调查的条件。
4.1.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以及拟选用的熵权法、德尔菲法两种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设计两份风险因素相同、但选项不同的调查问卷(以下对应问卷一、问卷二),发放给特质均衡的相同77名被调查者(以下简称“对象”)。两份调查问卷所包含的风险因素(以下简称“因素”)及其编号见表2。
4.1.2 确定问卷选项等级号
问卷一(表中分子数值)、问卷二(表中分母数值)的调查结果,按上述等级编号确定问卷选项等级号,见表3。
4.1.3 确定原始秩次并赋值、确定排名秩次
将表2中问卷一的问卷选项等级号转化为原始秩次,原始秩次为1、2、…15,对应赋值为p=15、14、…1;按问卷选项等级号大小,对表3中问卷一数据进行秩次排名,其中等级号相同者排名秩次相同。由此,问卷一的原始秩次赋值(表中分子数值)、排名秩次(表中分母数值)结果见表4。问卷二同理。
4.1.4 计算各排名秩次因素的等级分
问卷一、问卷二中,每个对象排名秩次相同的风险因素数量n、对应的累计原始秩次赋值∑p、各排名秩次因素等级分Ri的计算结果,见表5。
4.1.5 肯德尔协同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检验
(1)根据每个对象的因素排名秩次,分别赋予表5计算的各排名秩次因素的等级分。问卷一中15项风险因素的等级赋分详见表6;
(2)计算对象的T值,问卷一中1号对象等级分为14、9.5、3.5的因素个数分别为3、6、6,故n1、n2、n分别为3、6、6;根据式(2),可得到
(3)在K=20、N=15、df=14、χ2(df)0.01=29.14条件下,问卷一的Ri、∑Ri、∑Ri2值见表6;其W=0.192;χ2=53.84,χ2>χ2(14)0.01。同理,问卷二W=0.129,χ2=36.07,χ2>χ2(14)0.01。
4.1.6 因素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问卷一、二检验样本的W值均显著。但问卷一的W=0.192、χ2=53.84,均优于问卷二的结果。说明问卷一W值的显著性更为充分,对象对因素风险程度的评判等级一致性更高,其合理性优于问卷二。因此,福建省某城市主干路工程采用问卷一的调查结果,也即熵权法所生成的因素权重值。
4.2 大容量非均质调查
福建省某城市次干路工程(南互通段)全长1022m,规划红线宽30m,设计车速40km/h。建设内容为道路、水渠、涵洞、人行天桥、给排水、电力及通信管道、电气及照明、绿化、交通及安全设施等。施工工期19个月。该项目建设征收的房屋涵盖沿线两个村庄,征收面积5804m2,涉及面较广且难度较大。对受影响群众开展风险程度或其重要性问卷调查的主要组织者为村民委员会;同时,项目建设内容复杂,与相邻互通工段存在施工交叉,工期较长。符合选择大容量非均质调查的条件。
4.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与小容量均质容量调查实例相同的风险识别结果、拟选用的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和原则设计问卷,被调查者为存在同质差异的相同35人(以下对应问卷三、问卷四)。其包含的因素及其编号同表2。
4.2.2 确定问卷选项等级号
问卷三、问卷四的调查结果数据,按上述等级编号确定问卷选项等级号,见表7(其中问卷三对应表中分子数值,问卷四对应表中分母数值)。
4.2.3 克龙巴赫α系数计算
问卷三、问卷四的有效问卷份数均为35份。利用表1分别计算问卷三、问卷四的克龙巴赫α系数分别等于0.507、0.826。问卷三的克龙巴赫α系数<0.7,说明问卷信度不可被接受,对象对因素风险程度的评判等级一致性不高;而问卷四则符合要求。因此,福建省某城市次干路工程(南互通段)采用问卷四的调查结果,也即德尔菲法所生成的因素权重值。
5 结 语
稳评实践中,评估者运用信度指标定量优选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需考虑项目特征、问卷调查的类型两个重要因素。选择与不同问卷调查类型匹配的信度指标,可以为项目稳评风险估计中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优选,提供更佳高效的判别手段,保障项目稳评风险估计结果的合理性。
(1)对于被调查者特质均衡以及数量满足条件的小容量均质调查,可以通过计算单个风险因素的等级(或赋值)分,利用肯德尔协同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考察风险因素调查成果数据的整体一致性,实现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定量优选;
(2)对于大容量非均质调查,则须在确定调查问卷有效份数、与构成项目整体风险的各单个风险因素数目相对应的问卷题项总数基础上,利用克龙巴赫α系数,实现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定量优选。
[2]潘福全,泮海涛,亓荣杰,等.地铁密集人群风险等级与预警标准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5):6-11,19.
[3]蕾雷,李猛杰.铁路运输扩能改造措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铁路货运,2019(12):51-55.
[4]许振宇,吴金萍,曹荣.基于知识图谱的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3-63.
[5]张丽君,罗珍,曹玮.科技成果奖励评价中对专家的反评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