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抗震性能与减震控制研究

作者:马方
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某桥是一座结构较为特殊的矮塔斜拉桥。基于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同时, 利用消能减震措施对该桥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探讨了铅阻尼器在矮塔斜拉桥减震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斜拉桥 抗震性能 动力弹塑性分析 减震控制 有限元分析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马方, 高级工程师, E-mail:mafang@ztjs.cn;

1 工程概况

某矮塔斜拉桥位于国道111改建工程的一个风景区, 桥梁全长606.08m。主桥上部结构为 (30+30+120+60+30) m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 (见图1) , 主跨两侧采用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截面为Π型。主塔高15.3m (桥面沥青混凝土以上) , 侧面为扇形外张变化式造型, 立面为直线放射外张式, 斜拉索采用15-61钢束, 斜拉索的立面角度为13.71°~17.59°。桥梁的主墩为矩形断面, 单塔柱厚1.35m, 宽3~3.78m, 中间设2道横系梁。桥址所在地的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区不存在地基土的液化问题。该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但考虑桥梁的重要性, 桥梁按照Ⅷ度设计。

该桥主梁刚度较小,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矮塔斜拉桥, 与常规斜拉桥的受力也不同。因此, 深入研究其动力行为很有必要。

2 桥梁动力计算模型和地震动输入

2.1 有限元模型

图1 桥型布置 (单位:cm) Fig.1 Bridge type layout (unit:cm)

图1 桥型布置 (单位:cm) Fig.1 Bridge type layout (unit:cm)

 

桥面系采用双梁模式, 用梁单元模拟。桥塔和桥墩也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对于主梁与辅助墩和连接墩之间的滑动支座, 本文采用非线性连接单元模拟。土与桩基础的相互作用采用弹簧模拟。弹簧的水平刚度按照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计算, 桩底固结。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

2.2 桥梁非线性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2.2.1 材料非线性

该桥是塔梁固结体系, 且主墩较高 (29.58m) , 故在强震作用下墩底和塔梁结合处均可能出现塑性区域。本文采用最常用的三直线Takeda滞回模型来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过程 (见图3) 。该骨架曲线用混凝土的开裂点、钢筋屈服点和极限强度3个特征点来描述, 当截面为对称截面、对称配筋时, 正负侧的骨架曲线呈对称状, 否则为不对称。该模型适用于常轴力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弯曲-曲率关系。对于该滞回模型的变形规则可参考相应文献, 在此不进行详细描述。

图2 计算模型Fig.2 The calculation model

图2 计算模型Fig.2 The calculation model

 

图3 Takeda滞回模型的骨架曲线Fig.3 Takeda hysteretic bone curve

图3 Takeda滞回模型的骨架曲线Fig.3 Takeda hysteretic bone curve

 

塑性铰的屈服面形状 (见图4) 参数及特性值满足如下公式:

图4 屈服面示意Fig.4 The yield surface model

图4 屈服面示意Fig.4 The yield surface model

 

 

对于该桥, 其塔底区域塑性铰的屈服面形状参数如表1所示, 屈服面特性值如表2所示 (注意, 表格中单元局部坐标轴方向为:y表示顺桥向, z表示横桥向) 。

表1 塔底塑性铰的屈服面形状参数Table 1 The yield surface shape parameters of the low plastic hinge   

表1 塔底塑性铰的屈服面形状参数Table 1 The yield surface shape parameters of the low plastic hinge

表2 塔底塑性铰的屈服面特性值Table 2 The yield surfac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low plastic hinge   

k N·m

表2 塔底塑性铰的屈服面特性值Table 2 The yield surfac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low plastic hinge

2.2.2 几何非线性

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主要包括垂度效应、弯矩轴力的组合效应 (P-Δ效应) 和大变形效应。由于该斜拉桥的跨径较小, 本文不考虑垂度效应 (由Ernst公式求得斜拉索的等效弹性模量Ei=E/ (1+0.001) 。由于主墩的计算长度与截面的短边尺寸之比<8, 可以不计入P-Δ效应。另外, 由于地震引起的位移相对于跨径并不大, 故对于斜拉桥可以忽略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不过, 在计算地震作用的过程中计入成桥恒载引起的几何刚度的影响。

2.2.3 边界非线性

聚四氟乙烯滑板橡胶支座试验表明, 其动力滞回曲线类似于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如图5所示。对于活动盆式支座, 由于它们的相对位移几乎完全是由聚四氟乙烯滑板和不锈钢板的相对滑动完成的, 因此, 它们同样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恢复力模型。图中, Fmax为临界摩擦力, x为上部结构与墩顶的相对位移, xy为临界位移。

图5 活动盆式支座、板式滑动支座的滞回模型Fig.5 Hysteretic model for sliding pot bearing and teflon sliding bearing

图5 活动盆式支座、板式滑动支座的滞回模型Fig.5 Hysteretic model for sliding pot bearing and teflon sliding bearing

 

该桥的支座布置为:7号墩墩顶采用盆式抗震单向滑动支座, 10号墩墩顶采用盆式抗震双向滑动支座, 6, 11号墩墩顶采用板式多向滑动支座。由于6号和11号墩的支座处设置了抗震设施, 故在实际计算时将此处支座的横桥向位移进行约束。7号和10号墩的支座其采用的是抗震性盆式支座, 该型号支座的减震原理主要是当支座水平力大于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后, 消能板开始滑移, 摩擦系数与普通盆式支座相同, 故该型号支座仍按照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进行模拟。

2.3 地震动输入

本文选用Ⅱ类场地的3条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 分别是EL-Centro波 (南北向) (Δt=0.02, t=30s) 、呼家楼波 (Δt=0.01, t=30s) 和人工波 (Δt=0.01, t=30s) , 如图6所示 (均为归一化的地震波) 。由于该桥属于一级公路上的特大桥, 考虑其重要性, 根据相关文献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为PGA=0.4g。

3 强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弹塑性分析

3.1 位移与内力分析结果

由于该桥梁的横桥向抗震能力较弱, 故仅列出该方向上的塔顶位移时程, 如图7所示。在横桥向罕遇地震作用下, 塔顶横桥向位移最大值为0.36m。

横桥向罕遇地震作用下, 主塔底部横桥向剪力时程曲线如图8所示, 其最大值为1 581.3k N。

3.2 主塔塑性铰分布及变形

顺桥向地震作用下主塔的塑性铰主要集中在塔底、上塔柱根部,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主塔的塑性铰除了上述部位外, 还出现在横系梁以及塔柱和横系梁的结合区域附近。其中, 塔底塑性铰变形最大。由图9和图10可以看出, 顺桥向罕遇地震作用下, 顺桥向最大转角为0.000 9rad;横桥向罕遇地震作用下, 横桥向最大转角为0.001 0rad。通过计算可知, 塔底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塑性铰的容许变形值分别为0.015 5rad和0.013 2rad。因此, 塔底的塑性变形满足要求。

3.3 桥梁支座变形

通过计算结果可知, 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各桥梁支座均在容许值范围内。但是在横桥向地震作用10号墩墩顶支座变形过大 (最大变形为62mm) , 超过支座的容许变形 (容许值为40mm) , 其剪力-变形关系如图11所示。

4 减震控制研究

从第3节的分析结果看, 该桥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会出现倒塌。但10号墩墩顶支座的横桥向变形较大, 超出容许变形, 支座极有可能会失效, 影响车辆通行。鉴于该桥的重要性, 现就其抗震加固进行探讨与数值分析。

对于支座的加固, 传统做法是采用设置限位器, 但是采取减震措施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目前已在桥梁中应用的消能装置有黏弹性阻尼器、黏滞阻尼器、铅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等。但是在温度产生的变形作用下, 铅阻尼器要求必须其达到屈服力才允许自由变形;而黏滞阻尼器在蠕变变形下, 产生的抗力接近0, 这使得该装置的引入不会影响到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所以其铅阻尼器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应用到新西兰的桥梁中, 但是黏滞阻尼器却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通过下面的分析可知, 在桥梁减震中铅阻尼器同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图6 时程分析所采用的地震波Fig.6 The seismic waves of time history analysis

图6 时程分析所采用的地震波Fig.6 The seismic waves of time history analysis

 

图7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塔顶位移时程Fig.7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y of tower top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7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塔顶位移时程Fig.7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y of tower top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8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塔底剪力时程Fig.8 Shear time history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8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塔底剪力时程Fig.8 Shear time history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9 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弯矩-转角关系Fig.9 Moment-rotation relationship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axial direction

图9 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弯矩-转角关系Fig.9 Moment-rotation relationship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axial direction

 

图1 0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弯矩-转角关系Fig.10 Moment-rotation relationship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1 0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弯矩-转角关系Fig.10 Moment-rotation relationship of tower botto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1 1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10号墩墩顶支座所受剪力-变形关系Fig.11 Shear-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pier 10’s bearing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图1 1 横桥向地震作用下10号墩墩顶支座所受剪力-变形关系Fig.11 Shear-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pier 10’s bearing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4.1 阻尼器参数确定

消能减震设计的基本内容为:预估结构的位移, 并与采用消能减震的位移做对比, 求出所需的附加阻尼, 选择消能部件的数量、布置和所能提供的阻尼大小, 然后对消能减震的体系进行整体分析, 确认其是否满足要求。

4.1.1黏滞阻尼器

图1 2 减震效果对比及阻尼器滞回曲线Fig.12 The damping effect comparison and the hysteretic curves of the dampers

图1 2 减震效果对比及阻尼器滞回曲线Fig.12 The damping effect comparison and the hysteretic curves of the dampers

 

常规黏滞阻尼器输出力与活塞相对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F为阻尼器输出阻尼力 (k N) ;C为阻尼系数 (k N/ (mm/s) α) ;V为阻尼器活塞与缸筒的相对运动速度 (mm/s) , 该速度根据激励频率f和位移幅值A确定, 其公式为V=2πAf;α为阻尼指数, 非线性阻尼器指数范围一般为0.2~0.55, 线性阻尼器为1.0。

该桥需要加固的支座变形幅值A=62mm, 主梁一阶侧弯频率f=0.596Hz, 阻尼指数取0.2。结合所需要附加给结构的阻尼比, 可以确定所选用的每个阻尼器参数V=250mm/s, 支座处设置4个该型号的阻尼器。阻尼系数取C=400k N/ (mm/s) 0.2

4.1.2 铅阻尼器

铅阻尼器主要包括铅剪切阻尼器、铅挤压阻尼器。本文选用大行程板式阻尼器。这种阻尼器不仅具有传统铅阻尼器的优点, 而且行程大 (100~200mm) 。相比于黏滞阻尼器, 这种阻尼器成本低, 且不会出现漏油等现象。根据所需要附加给结构的阻尼比, 选取力为700k N的铅挤压阻尼器。结合其耗能能力, 该桥支座处需要设置4个同型号的阻尼器。

4.2 分析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黏滞阻尼器较铅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要好一些, 但二者均能实现预期的减震目标。在呼家楼波分析中的减震对比和阻尼器的工作情况如图12所示。

由于铅阻尼器的屈服点较低, 且温度在横桥向产生的变形相对较小, 铅阻尼器并不会对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因此, 在桥梁的横向减震中可以用铅阻尼器代替价格高昂的黏滞阻尼器。另外, 只要事先确定铅阻尼器的屈服力, 使其在温度等作用下能够自由滑移, 也可以在顺桥向减震中进行探讨和应用。

5 结语

本文采用MIDAS/Civil对某矮塔斜拉桥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和减震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

1)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该桥的主要受力构件进入塑性阶段, 但构件的强度、变形以及支座变形均满足要求。但是在横桥向罕遇地震作用下, 个别墩顶支座的横桥向位移很大, 超出支座的容许位移, 所以地震发生后, 该处支座很可能失效, 影响车辆通行。

2) 采取消能减震措施对该桥进行减震控制可行, 且效果显著。

3) 铅阻尼器比黏滞阻尼器有较高的性价比。大行程的铅阻尼器将在桥梁减震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陈卓.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隔震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1.

[2]王琳.基于地震响应分析的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3.

[3]周茂定.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 2013.

[4]谢旭.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5]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6]华新.中等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

[7]叶爱君, 胡世德, 范立础.桥梁支座抗震性能的模拟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29 (1) :6-9.

[8]周云, 周福霖.铅阻尼器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 1999, 15 (1) :53-61.

[9]周大兴.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2.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and Seismic Control of Lo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MA Fang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bstract: Based on a lo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spec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ismic behavior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combined with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Meanwhile, numerical analysis is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lack of shock absorption measures of the bri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lead damper in seismic control of lo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Keywords: bridges; cable stayed bridges; seismic behavior; dynam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seismic contro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93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