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作者:李新星 周泉 李水生
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研究不同钢纤维掺量、长度、长径比及混杂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单掺纤维时,纤维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RPC流动性降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当钢纤维长度达20mm时,RP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较低。混杂纤维保持总量1.5%不变,随着短纤维掺量的增加,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试验数据拟合得到RPC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公式。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试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流动度
作者简介:李新星,硕士研究生,E-mail:cscec0419@163.com。
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SK1010);中建五局重大课题(cscec5b-2018-02);湖湘青年英才项目(2018RS311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JJ40331)。 -页码-:81-85

0 引言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er concrete,RPC)[1]是由法国Bouygues公司采用水泥、粉煤灰、硅粉、石英砂、高效减水剂等组成,加入一定量钢纤维,硬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加压、加热等成型养护工艺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2]。研究表明:纤维网骨架与RPC基体的黏结锚固作用使RPC在受压时,基体正倒相接四角锥体未发生严重崩裂现象,从而提高RPC抗压强度和抗裂能力[3]

目前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已有较多研究,D.Y.Yoo等[4]研究钢纤维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体积掺量<3%时,UHPC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钢纤维增大而增大;但当纤维掺量>4%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降低。赵燕茹等[5]研究不同掺量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樊俊江等[6]研究不同掺量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钢纤维对混凝土韧性提升效果最明显,且与纤维外形和表面工艺有关。

但对于单掺纤维及混杂掺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纤维物理特征,定量分析其与性能参数的关系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掺量的单掺和混杂掺纤维对RPC性能的影响,并得到纤维外形特征与性能的定量关系式,为工程中RPC纤维的选用提供数据参考。

1 试验研究

1.1 原材料

RPC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石英砂、硅灰、粉煤灰、高效减水剂、钢纤维。其中水泥为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30m2/kg,3d抗压强度为17.0MPa,28d抗压强度为42.5MPa;采用Ⅱ级粉煤灰,比表面积为425m2/kg;硅灰比表面积为18 000m2/kg,平均粒径为0.1~0.2μm,活性指数≥85%。

试验采用液态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达30%,固含量为20%;石英砂最大粒径<2mm,堆积密度为1 660kg/m3,细度模数为2.2;试验中使用表面镀铜平直钢纤维,编号为SF-ab,其中a表示纤维直径,b表示纤维长度,4种规格纤维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外观如图1所示。

  

表1 钢纤维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表1 钢纤维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表1 钢纤维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25组试件,其中,单掺钢纤维组表示为SF-ab-v,SF-ab为纤维种类,v%表示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5%,1.0%,1.5%,2.0%;混杂纤维保持总掺量1.5%不变,分别按比例掺入SF-0138和SF-01313 2种不同长度纤维,表示为Sm Ln,S表示长度8mm短纤维,L表示长度13mm长纤维,m,n分别表示短、长纤维掺比。每组测试3个抗压、3个抗折试块,取平均值,并测试每组流动度。RPC配合比如表2所示。

1.3 试件制作及养护

先倒入称量好的石英砂和钢纤维搅拌3min混合均匀,将事先称量好的干粉料倒入搅拌机中,最后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时间设置为8min,搅拌完毕后将RPC拌合物装进预先刷好脱模剂的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模及100mm×100mm×400mm棱柱体试模内,在高频振动台上振动2min成型,盖上塑料薄膜室温下静置48h后拆模,并放入温度为(20±5)℃、相对湿度≥95%的标养室养护至28d龄期。

  

表2 RPC配合比 

 

 

kg·m-3

表2 RPC配合比

表2 RPC配合比

1.4 试验测试

1)RPC流动度测试按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规定,将拌合物倒入模具,利用刀具刮去高出试模部分,随后轻轻垂直向上提起试模,立刻开动跳桌,频率为1次/s,跳动25次后停止,用游标卡尺测量RPC摊铺在桌面上互相垂直的长边和短边2个方向距离,测试结果取长边和短边测试值的平均值。

2)抗压强度测试按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采用200t压力试验机加载,加载速率为10kN/s,记录试块最大破坏荷载。

3)抗折强度测试将100mm×100mm×400mm试件置于60t万能试验机上,采用三等分加载,加载速率控制在0.1MPa/s。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试验数据

表3所示为各工况下RPC流动度值、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抗折强度平均值。

2.2 钢纤维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对于钢纤维单掺,掺量对RPC流动性影响如图2所示。未掺钢纤维RPC流动性最好,达272mm,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掺不同类型钢纤维的RPC流动度均降低,且几乎成线性下降。对于SF-0220钢纤维,当掺量为0,2.0%时,RPC流动度下降最高可达28%。这是由于钢纤维的掺入在基体中起到骨架作用,吸附了基体部分水分从而阻止了基体流动,且由于钢纤维比骨料细长,增大了其与基体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与基体的黏结作用导致流动度下降。钢纤维长径比与RPC流动度关系如图3所示,不同钢纤维掺量,随着长径比增加,RPC流动度随之降低。纤维掺量为2.0%时,长径比为43的RPC流动度比长径比为100的提高16%,且在相同长径比下,掺加长13mm钢纤维比长20mm钢纤维的RPC流动性更好。这是由于长径比越大,起骨架作用的钢纤维在基体内的旋转半径更大,从而增大了其对基体的阻碍作用,降低了流动性。

图1 钢纤维种类

图1 钢纤维种类  

 

  

表3 试验数据 

 

 

表3 试验数据

表3 试验数据

图2 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图2 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混杂钢纤维对RPC流动性的影响如图4所示,保持钢纤维总量1.5%不变,随着短纤维掺量的增加,RPC流动度先增加后急剧下降,当1%短纤维和0.5%长纤维混杂时,流动度达最佳,为243mm,比单掺长纤维和短纤维流动度分别增加9.5%,5.7%。这是因为单掺钢纤维在基体不同流速的冲击下,会发生旋转使单掺钢纤维平行于模具边壁,产生“边壁效应”[9]垂直于基体流向,从而产生最大阻力导致流动性降低;而长、短纤维混杂时,相互抑制旋转,打乱单掺钢纤维流向模式,使纤维与基体流向夹角<90°,从而减小了阻力,提高了RPC流动性。

图3 钢纤维长径比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图3 钢纤维长径比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图4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图4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的影响  

 

2.3 钢纤维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单掺钢纤维RPC抗压强度与纤维掺量关系如图5所示,未掺入钢纤维RPC抗压强度为108.8MPa,当分别掺入0.5%,1.0%,1.5%,2.0%钢纤维时,RPC抗压强度分别有不同程度提高。这是因为钢纤维的加入形成了纤维网骨架,纤维的桥联作用抑制了RPC微裂缝向宏观裂缝发展,减少宏观裂缝发生,纤维掺量的增加使这种桥联作用更明显。此外钢纤维与基体的黏结锚固和桥联的共同作用,使RPC在受压破坏时,基体未出现严重的脆性崩裂,而是竖向多裂缝开展,RPC基体裂而不断,且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基体破坏时裂缝宽度减小,裂缝从边缘转移至中间形成贯穿,上部边缘RPC被压碎。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如图6所示,保持纤维总量1.5%不变,由图6可知,掺入混杂纤维的RPC抗压强度比单掺纤维RPC高,随着短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掺入0.5%短纤维和1%长纤维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为156.4MPa,不同掺比的混杂纤维对RPC抗压强度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混杂纤维中的短纤维能更好地抑制微裂缝发展,当裂缝宽度发展至短纤维桥联作用退出,此时长纤维能较好地起到桥联阻裂作用,长、短纤维协同作用使混杂掺纤维RPC抗压强度高于单掺纤维RPC。当长、短纤维达到合适比例时,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类型钢纤维协同作用。本试验长、短钢纤维最佳掺比为2∶1。

图5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5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6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6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2.4 钢纤维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如图7所示,抗折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提升幅度达106%。这是因为未掺入钢纤维的RPC基体极限拉应变较小,在受弯破坏时,基体开裂由微裂缝瞬间发展成宏观裂缝导致基体呈现出脆性破坏。当掺入钢纤维时,RPC基体出现微裂缝时,基体退出工作,由于钢纤维桥联作用,裂缝处剪应力由钢纤维骨架与基体的黏结应力承担,随着荷载加大,钢纤维被拔出,导致试件破坏,破坏呈现一定延性,且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裂缝处桥联的钢纤维量增锚固从而增大了裂缝处黏结锚固力,进一步延缓了钢纤维的拔出和裂缝的开展,提高了RPC抗折强度。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如图8所示,保持钢纤维总量1.5%不变时,随着短纤维掺量增加,RPC抗折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掺入0.5%短钢纤维和1%长钢纤维时,抗折强度达最大,为31.5MPa,比未掺钢纤维RPC抗折强度高98.1%,长纤维在裂缝处黏结锚固作用更明显,能更有效抑制裂缝扩展,所以长纤维较短纤维对RPC抗折强度提升更加明显。当一定比例长、短纤维混杂时,长、短纤维能相互抑制,抵抗对方的旋转使更多纤维垂直于受弯试件受力方向,而单掺钢纤维在基体内的分布则比较杂乱。长、短钢纤维的协同作用使RPC抗折强度比单掺钢纤维RPC抗折强度提高,从而可降低钢纤维掺量,优化RPC力学性能。

图7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图7 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图8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图8 混杂钢纤维掺量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3 计算模型

3.1 计算公式

用ρ,γ,l,α分别表示钢纤维掺量、长径比、长度、混杂长短纤维比值,其对RPC流动性影响程度分别表示为f(ρ),f(γ),f(l),f(α);对RPC抗压强度影响程度分别表示为y(ρ),y(γ),y(l),y(α);对抗折强度影响程度表示为g(ρ),g(γ),g(l),g(α)。通过坐标标准化,数据曲线回归得到各影响参数的函数模型如下,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

 

图9 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9 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对比  

 

  

表4 单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参数 

 

 

表4 单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参数

表4 单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参数

采用影响程度函数的乘积形式表示综合因素对RPC性能的影响,其中fd表示流动度计算公式,fc表示抗压强度计算公式,ft表示抗折强度计算公式,以fd为例,函数模型如下,线性回归系数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系数 

 

 

表5 综合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系数

表5 综合因素影响程序函数回归系数

3.2 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通过文献及本文试验数据来评价本文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对比结果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数据基本集中分布在y=x两侧,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小,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可为RPC中钢纤维的选用和RPC性能定量预测提供参考。

4 结语

1)当钢纤维单掺时,RPC流动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更小的长径比有利于流动性的提高。混杂掺纤维有利于提高流动性,当长、短纤维掺比为1∶2时,流动度最大,为243mm。

2)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RP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纤维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长径比增加,RPC抗压、抗折强度均增加,当纤维长度>20mm时,强度均降低。混杂掺纤维能发挥长、短纤维协同作用,会使RPC强度较单掺提高5%~10%。

3)混杂掺纤维中当长、短纤维比为2∶1时,对RPC抗压强度起最佳作用;当长、短纤维比为2∶1时RPC抗折强度最大。

4)考虑钢纤维掺量,长径比,长度及混杂掺纤维中长、短纤维掺比等的共同影响,拟合RPC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模型。

 

参考文献[1] RICHARD P,CHEYREZY M.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with high ductility and 200-800MPa compressive strength[S].San Francisco:ACI SP,1994:507-518.
[2] RICHARD P,CHEYREZ M.Composition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5,25(7):1501-1511.
[3] DING Y,ZHANG Y,THOMAS A.The investigation on strength and flexural toughness of fiber cocktail reinforced self-compacting high performanceconcrete[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9,23(1):448-452.
[4] YOO D Y,LEE J H,YOON Y S.Effect of fiber content on mechanical and fracture properties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J].Composite structures,2013,106:742-753.
[5] 赵燕茹,郝松,高明宝,等.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3):61-64,79.
[6] 樊俊江,於林锋,韩建军,等.不同种类粗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20):1-5.
[7] YU R,SPIESZ P,BROUWERS H J H.Static properties and impact resistance of a green ultra-high performance hybrid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UHPHFRC):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68(15):158-171.
[8] 高绪明.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9] 何稳.钢纤维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增强增韧作用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Steel Fiber on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Performance
LI Xinxing ZHOU Quan LI Shuisheng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el fiber content,length,length diameter ratio and hybrid fiber on the fluidity,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RPC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the increase of fiber length diameter ratio,the fluidity of RPC decreases,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increase to some extent. When the length of steel fiber reaches 20 mm,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RPC are low. Hybrid fiber keeps 1. 5% of the total amount unchanged,with the increase of short fiber,the fluidity,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fluidity,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RPC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test data.
Keywords: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steel fiber; test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fluidity
34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