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受拉纵筋率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引用文献:

谭皓月 张川 朱爱萍 吉珂 王芯磊. 低受拉纵筋率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19,49(10):64-69.

Tan Haoyue Zhang Chuan Zhu Aiping Ji Ke Wang Xinlei. Experiments on behavior of high-strength lightweight concrete beams without web reinforcement with low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10):64-69.

作者:谭皓月 张川 朱爱萍 吉珂 王芯磊
单位: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采用HRB500钢筋和LC50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剪跨比为3的不同受拉纵筋率的无腹筋梁试验, 研究了试验梁开裂和极限承载力阶段的受力特征, 并着重研究了低受拉纵筋率对梁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合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 对我国现行《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规程》 (JGJ 12—2006) 中梁的最小受拉纵筋配筋率取值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当考虑受拉纵筋率的影响。
关键词:高强轻骨料混凝土; 高强钢筋 ;最小配筋率; 破坏模式
作者简介:张川, 博士, 教授, Email:zchuan08@126.com。
基金:

0 引言

   最小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限值。现行的《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2006) [1] (简称JGJ 12—2006规程) 中规定: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2] (简称GB 50010—2002规范) 第9.5.1条的规定确定。对于受弯构件而言, 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ρmin取0.2%和式 (1) 中的较大值。

   ρmin=0.45ftfy (1)

   式中: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fy为纵筋屈服强度。

   考虑到GB 50010—2002规范第9.5.1条的规定主要是根据混凝土强度不高于C40、钢筋强度为HRB400及以下的构件试验确定的, 当轻骨料混凝土强度高于LC50、钢筋采用HRB500等高强钢筋时, 这一限值是否合适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4根配置不同高强纵向受力钢筋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的试验, 着重研究了不同受拉纵筋率下试验梁的开裂和极限承载力阶段的受力特征, 尤其是不同纵向受拉钢筋下梁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的其他试验研究结果, 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值以及纵筋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在试验设计阶段, 预期轻骨料混凝土强度为LC60, 纵筋等级为HRB500, 由式 (1) 得到最小配筋率为:

   ρmin=0.45ft/fy=0.45×2.04/435=0.21%>0.2%

   共设计4根不同受拉纵筋率的梁, 研究参数如表1所示。以试件LWC2梁 (As/bh=0.22%) 为基准构件, 试件LWC1 (As/bh=0.11%) 为少配筋构件, 试件LWC3 (As/bh=0.33%) 为预测适筋构件, 试件LWC7为高配筋构件, 其配筋率As/bh=2.18%, 在界限配筋率以内。

    

   试件尺寸及配筋情况 表1

    

试件
编号
宽度
b/mm
高度
h/mm
有效高度
h0/mm
净跨
/mm
剪跨比
a
纵筋
布置
As/bh
/%
As/bh0
/%

LWC1
150 300 262.5 2 100 3 1■8 0.11 0.13

LWC2
150 300 262.5 2 100 3 2■8 0.22 0.25

LWC3
150 300 262.5 2 100 3 3■8 0.33 0.38

LWC7
150 300 262.5 2 100 3 2■25 2.18 2.49

   注:As为纵筋面积, As/bh0为配筋率, 为了便于直接与最小配筋率比较, 表中也列出了As/bh的值。

1.2 试验材料

   试验中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轻骨料采用高强页岩陶粒, 细骨料采用普通砂, 配合比如表2所示。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kg/m3) 表2

    

组成材料 水泥 硅灰 粉煤灰 陶粒

用量
430 30 40 720 610 150

   注:减水剂为粉剂, 掺量为0.30%, 以硅灰与粉煤灰掺合料总质量为基数称量。

   试验时各试件相应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实测值见表3, 实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50, 密度为2 014kg/m3。试件所用纵筋的实测材料性能见表4。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性能 表3

    


试件编号
fcu/MPa Ec/MPa fc′/MPa fc/MPa ft/MPa

LWC1
52.4 2.94×105 49.8 48.7 3.64

LWC2
51.5 2.92×105 48.9 47.9 3.60

LWC3
50.4 2.89×105 47.9 46.9 3.55

LWC7
53.0 2.96×105 50.4 49.3 3.67

   注:弹性模量Ec=2.02pfcu0.5, p为轻骨料混凝土密度;按照“轻骨料混凝土技术性能”专题协作小组的成果[3-4],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fc=0.93fcu, 混凝土抗拉强度ft=0.26fcu2/3;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fc′=0.95fcu

    

   钢筋材料性能 表4

    

钢筋
编号
直径
/mm
屈服强度
/MPa
极限强度
/MPa
弹性模量
/MPa
均匀延伸
率/%

1号
8 562 710 181 902 86.5

2号
25 534 683 25.6

    

1.3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试验使用电液伺服稳压台控制加载。采用DH3 816N数据采集箱, 采数频率为2Hz。通过DHDAS动态采集系统可实现电脑对数据的连续采集和实时监控。

   梁试件均采用两点加载的方式, 为了便于观察, 梁的纯弯段 (Ⅱ区) 和剪跨段 (Ⅰ区、Ⅲ区) 分区如图1 (a) 所示, 试验加载装置如图1 (b) 所示。加载时由竖向千斤顶位移控制, 每次加载位移增量约为0.2mm。

图1 试件分区示意图及试验照片

   图1 试件分区示意图及试验照片

    

1.4 量测内容

   通过在纵筋上布置应变片以及采用位移计的方法, 对纵筋应变、梁的挠度以及主要裂缝的宽度进行了量测, 并对裂缝位置、间距、宽度等进行了记录。

2 试验结果

2.1 开裂现象

   4根梁的开裂裂缝都首先出现在梁中部纯弯段 (Ⅱ区) , 如图2所示。

   加载到一定程度, 4个试件的主要裂缝基本出齐。此时开裂后纵筋应变变化分布如图3所示。从开裂到裂缝出齐过程中, 主要裂缝根数、平均主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见表5。由图3可知, 试件LWC7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纵筋未达到屈服;而其他3根梁在破坏前, 最大钢筋应变都超过了屈服应变。

2.2 破坏情况

   4根梁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和破坏形态见图4, 主要裂缝在图4 (a) 中以字母+数字的编号标示出来。试件破坏形式、破坏荷载Pu、破坏时最大裂缝宽度Wmax, u等参数见表6。

图2 开裂裂缝图

   图2 开裂裂缝图

    

   从开裂到裂缝出齐过程中裂缝情况 表5

    

试件
编号
裂缝位置 Pcr
/kN
Wmax.cr
/mm
主裂缝
/条
Lavg
/mm
Wmax
/mm

LWC1
E面 16.5 0.4 2 290 14

LWC2
E面及附近 15.4 0.08 6 160 5

LWC3
全跨 15.7 0.05 11 106 2.5

LWC7
全跨 40.4 0.04 12 120 0.8

   注:Pcr为开裂荷载;Wmax, cr为开裂时最大裂缝宽度;Lavg为平均主裂缝间距, 取裂缝范围总长除以 (主要裂缝条数-1) ;Wmax为开裂到裂缝出齐过程中出现的最大裂缝宽度。

图3 开裂后纵筋应变变化分布图

   图3 开裂后纵筋应变变化分布图

    

图4 破坏裂缝图

   图4 破坏裂缝图

    

   随着受拉纵筋率的增大, 梁的裂缝分布范围更广, 破坏模式很快从弯坏变成剪坏。且由图4 (b) 可知, 高纵筋率下, 临界斜裂缝上部混凝土整块撬开, 裂缝较宽且剪切面光滑。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由图3和图5荷载-挠度曲线可知, 试件LWC1~LWC3的纵筋均达到了屈服应变, 且跨中挠度较大, 但是从图4中可见, 试件LWC2与LWC3的最终破坏均是因剪压区斜裂缝错动产生的, 故判定为剪切破坏。

    

   破坏裂缝情况 表6

    

试件
编号
破坏
位置
破坏
模式
Pu
/kN
Wmax, u
/mm

破坏裂缝倾角/°

LWC1 E面 弯曲破坏 33.7 40 64.7 - -

LWC2
ES面 剪切破坏 45.2 10 36.0 62.5 29.6

LWC3
EN面 剪切破坏 66.0 10 21.6 52.2 14.8

LWC7
EN面 剪切破坏 88.2 16 0 47.0 14.3

   注:①, ②, ③为破坏裂缝发展的主要倾角, 位置见图4 (b) ;试件LWC1弯曲裂缝发展稳定, 几乎没有角度改变, 故破坏裂缝倾角仅有1个数值。

图5 试验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图5 试验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根梁各个阶段特征荷载的试验实测值和公式计算值以及两者的比值见表7。

3.1 低受拉纵筋率试验梁结果对比

   GB 50010—2002规范在最小配筋率取值时, 考虑取用“由实配受拉钢筋计算出的抗弯能力Mu等于开裂弯矩Mcr”作为确定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基本条件[5], 即Mu=Mcr

   本试验研究中, 由于许多数据可以实测, 在最小配筋率分析时, 除了上述的基本条件外, 还考虑了裂缝宽度、构件延性等作为参考条件。本节以试件LWC1, LWC2, LWC3这3根低受拉纵筋率试验梁进行对比。

3.1.1 开裂荷载Pcr

   3根梁的开裂荷载十分接近, 从图5可以看出, 试件开裂前的刚度没有显著差别, 开裂后刚度大小则与纵筋率正相关。由表7中试验值/计算值可见, 低配筋率梁开裂荷载值较预测结果偏低, 且用完全弹性假定计算的结果更贴近试验结果。

3.1.2 屈服荷载Py

   从图3钢筋应变图可以获取受拉钢筋屈服点的应变, 根据试验数据得到对应的屈服荷载。根据表7中Pyt/Py, 发现按照应变片数据反推的屈服荷载Pyt和按照材性计算的Py并不是非常相符。在后续的分析中, 主要以试验结果为准。

3.1.3 极限承载力Pu

   试件LWC1发生弯曲破坏, 与预测破坏模式相符, 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5%以内。试件LWC2及LWC3发生剪切破坏, 抗剪承载力试验值远低于计算值, 且试件LWC2破坏模式与预期不符。即采用了HRB500钢筋后, 受弯构件按照最小配筋率配置钢筋, 其抗弯承载力很可能高于抗剪承载力。

3.1.4 弯矩与裂缝情况

   根据表7中试验实测结果可直接计算得到试验的开裂弯矩Mcr, t、屈服弯矩My, t和极限弯矩Mu, t。由此求得试验梁My, t/Mcr, tMu, t/Mcr, t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 My, t/Mcr, tMu, t/Mcr, t都随着配筋率增大而增大, 其中试件LWC1对应的弯矩比值最小, 为1.69, 都能满足最小配筋率定义的要求。

   从图5中可以看出, 由于所配纵筋的强度高, 延性好, 因此即使是试件LWC1也产生了很大的跨中挠度。但从表5中裂缝情况来看, 试件LWC1开裂时仅有2条主要裂缝且宽度大, 最大宽度达到0.4mm>Wlim=0.2mm (Wlim为GB 50010—2002规范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 最终梁因钢筋拉断而破坏。

   试件LWC2开裂时裂缝宽度0.08mm<Wlim=0.2mm, 在GB 50010—2002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随着荷载增加, 梁中产生了多条裂缝且发展充分。最终出现斜裂缝明显的剪切破坏。因此最小配筋率值应在试件LWC1对应的As/bhρLWC1和试件LWC2对应的As/bhρLWC2之间, 即在0.11%~0.22%之间。

    

   各个阶段特征荷载的试验实测值和公式计算值对比 表7

    


试件
编号

试验值/kN
计算值/kN 试验值/计算值 破坏模式
开裂
荷载
Pcrt
屈服
荷载
Pyt
弯曲破坏
极限荷载
Pu, ft
剪切破坏
极限荷载
Pu, st
开裂荷载
弹性解
Pcr, e
开裂荷载
塑性解
Pcr, p
屈服
荷载
Py
弯曲破坏
极限荷载
Pu, f
剪切破坏
极限荷载
Pu, s
ΡcrtΡcr, e ΡcrtΡcr, p ΡytΡy Ρu, ftΡu, f Ρu, stΡu, s 实际 预测
LWC1 16.5 27.9 33.7 21.0 32.6 18.0 47.0 102.9 0.79 0.51 1.55 0.76 - 弯曲破坏 弯曲破坏

LWC2
15.4 27.4 45.2 21.0 32.5 35.4 94.5 101.9 0.73 0.47 0.77 0.44 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

LWC3
15.7 41.0 66.0 20.9 32.4 52.5 114.2 100.7 0.75 0.49 0.78 0.66 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

LWC7
40.4 88.2 28.2 39.4 269.4 255.0 103.6 1.43 1.03 0.85 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

   注:屈服和极限状态下的抗弯能力按照平截面假定计算, 屈服状态以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为基准, 极限状态以混凝土应变达到峰值应变为基准;抗剪承载力公式参考JGJ 12—2006规程式 (5.2.4-4) 。

    

   特征弯矩比值 表8

    

试件
编号
As/bh
/%
Mcr, t
/ (kN·m)
My, t
/ (kN·m)
Mu, t
/ (kN·m)
Μy, tΜcr, t Μu, tΜcr, t

LWC1
0.11 12.99 22.0 26.5 1.69 2.04

LWC2
0.22 12.13 21.6 35.6 1.78 2.94

LWC3
0.33 12.36 32.3 52.0 2.61 4.20

    

3.1.5 最小配筋率计算探讨

   按照JGJ 12—2006规程规定, 根据式 (1) 计算最小配筋率时, ftfy都是按照设计值代入计算。但在已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不妨改变ftfy值来调整ρmin的大小, 以试验结果来检验各种取值下的最小配筋率。

   材料强度可考虑取用设计值或标准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值ftk参考GB 50010—2002规范条文说明4.1.3条计算,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td参考GB 50010—2002规范条文说明4.1.4条计算。钢筋设计值fyd参考GB 50010—2002规范条文说明4.2.3条计算 (分项系数1.15) 。

    

   不同材料强度计算最小配筋率限值 表9

    


试件
编号
ftk
/MPa
fyk
/MPa
ftd
/MPa
fyd
/MPa
ρ1
/%
ρd
/%
ρ3
/%
ρ4
/%
As/bh
/%

LWC1
2.69 500 1.92 431.6 0.24 0.20 0.28 0.17 0.11

LWC2
2.67 500 1.91 431.6 0.24 0.20 0.28 0.17 0.22

LWC3
2.65 500 1.89 431.6 0.24 0.20 0.28 0.17 0.33

   注:ρ1, ρd, ρ3, ρ4分别为取用不同材料强度计算的最小配筋率, 其中ρd与GB 50010—2002规范一致, 都取用强度设计值, 为0.45ftd/fyd;ρ1都取用强度标准值, 为0.45ftk/fyk;ρ3取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和钢筋强度设计值, 为0.45ftk/fyd;ρ4取用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 为0.45ftd/fyk

   根据表9可知:1) ρ3>ρ1>ρLWC2>ρd>ρ4>ρLWC1;2) ρdρ4落在试验最小配筋率区间内, ρd与区间上界ρLWC2的结果相近, ρ4值则偏下限;3) ρ1ρ3结果落在试验最小配筋率区间外, ρ1值与区间上界ρLWC2的结果相近, ρ3过于保守。

   故按现行规范的最小配筋率公式计算, 得到的结果能够满足适筋要求和适用性要求;若改为以材料的强度标准值计算, 可以提高最小配筋水平;若仅将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换为标准值计算, 可以降低配筋面积, 仍能满足适筋要求, 但裂缝情况还需进一步试验观察。因此GB 50010—2002规范公式即本文式 (1) 对于配HRB500级钢筋的LC50级轻骨料混凝土是适用的。

3.2 受拉纵筋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3.2.1 抗剪承载力计算

   在表7中, 已经明确采用JGJ 12—2006规程公式对于低配筋率梁的抗剪承载力预测并不理想。文献[6]认为抗剪承载力与受拉纵筋率呈线性关系;文献[7]中的抗剪承载力公式 (本文式 (2) , 记为Zsutty公式) 和文献[8]中的抗剪承载公式 (本文式 (3) , 记为二羽公式) 中都取抗剪承载力Vu与受拉纵筋率的1/3次方线性相关。

   Vubh0=63.4 (fcρh0a) 13 (2) Vu=0.20ηs (0.75+1.4h0a) fc13 (1000h0) 14ρ13bh0 (3)

   式中:ρ为纵筋率;a为剪跨长度;ηs为轻骨料混凝土密度与普通混凝土标准密度的比例系数, ηs= (p/p0) 3/2;p0为普通混凝土标准密度, 取2 300kg/m3

   将式 (2) , (3) 的计算结果与JGJ 12—2006规程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见表10。

   由表10可知, 按照JGJ 12—2006规程公式计算的抗剪承载力最不准确, Zsutty公式稍好, 二羽公式针对轻骨料强度做了折减, 结果与试验值最为相近。

3.2.2 数据结果拟合

   参考滕智明[6]、Zsutty公式和二羽经验公式取法, 在研究抗剪强度时, 采用Vu/ftbh0=ηρβ的形式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 其中ηβ为待定系数, 本文考虑采用β=1或者β=1/3。数据拟合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样本数量, 还需要纳入同类型试验梁的数据, 故从文献[9,10,11,12,13]中筛选出剪跨比为3、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LC50的轻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的试验数据。

    

   不同公式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表10

    


试件
编号
Asbh0/%
抗剪承载力/kN

试验值
JGJ 12—2006
规程公式
Zsutty公式 二羽公式

LWC2
0.25 45.2 101.9 (0.44) 58.5 (0.77) 46.6 (0.97)

LWC3
0.38 66.0 100.7 (0.66) 66.8 (0.99) 53.2 (1.24)

LWC7
2.49 88.2 103.6 (0.85) 127.1 (0.69) 96.2 (0.92)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值。

   不同β取值下的拟合情况如图6所示, 纵坐标为抗剪承载力无量纲化的结果, 横坐标为ρ。相应判定系数R2 (回归平方和占总误差平方和的比例) 越趋近于1,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越好;R2越趋近于0,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越差。对β=1/3的情况, 由于其R2=0.78>0.76, 与β=1时相比, Vu/ftbh0ρβ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 图6的拟合情况也更接近数据点, 故而Vu/ftbh0ρ1/3成线性关系更合理。

图6 抗剪承载力与配筋率关系

   图6 抗剪承载力与配筋率关系

    

4 结论

   (1) 对于少配筋的高强纵筋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 其开裂荷载比JGJ 12—2006规程部分塑性假定的计算值低, 表现出强烈的脆性。采用弹性假定的计算值更接近开裂荷载的真实值。

   (2) JGJ 12—2006规程规定的最小配筋率对于配有HRB500钢筋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足够安全。若希望提高最小配筋率取值水平, 可以用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计算。但注意由于钢筋强度较高, 梁的抗弯承载力可能高于抗剪承载力。

   (3) JGJ 12—2006规程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当考虑纵筋率的影响。抗剪承载力与ρ1/3成正比, 建议公式纳入受拉纵筋率并采用1/3的指数。

      

参考文献[1]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2006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性能”专题协作小组.轻骨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取值问题的探讨[C]//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172-177.
[4]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性能”专题协作小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C]//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164-171.
[5] 白绍良, 徐有邻, 傅剑平.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功能与取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修订背景介绍[J].建筑结构, 2003, 33 (8) :3-8.
[6] 滕智明.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7] ZSUTTY T C.Beam shear strength prediction by analysis of existing data [J].ACI Journal Proceedings, 1968, 65 (11) :943-951.
[8] 舟橋政司, 原夏生, 横田弘, 等.高性能軽量コンクリートを用いた RC 部材のせん断耐力評価手法[J].土木学会論文集, 2004 (767) :211-226.
[9] 逯晔, 叶列平, 孙海林, 等.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试验分析与计算[J].建筑结构, 2008, 38 (5) :16-21.
[10] 叶列平, 孙海林, 陆新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性能、分析与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11] 村山八洲雄, 岩渕明.[134] 高強度軽量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曲げ及びせん断強度 (応力·ひずみ) [J].コンクリート工学年次講演会論文集, 1986 (8) :533-536.
[12] TANG C W, YEN T, CHEN H J.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made with sedimentary lightweight aggregate without shear reinforcement[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9, 21 (12) :730-739.
[13] 刘沐宇, 尹华泉, 丁庆军, 等.高强轻集料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 40 (4) :620-624.
Experiments on behavior of high-strength lightweight concrete beams without web reinforcement with low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Tan Haoyue Zhang Chuan Zhu Aiping Ji Ke Wang Xinle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Mountain Area (Chongqing University)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bstract: Experiments on light weight concrete beams without web reinforcement with different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HRB500 steel bar and high-strength lightweight concrete LC50. The shear span ratio of these beams is 3.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ing and ultimate strength were investigated.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 of low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n failure mode of beams was studied in depth. Based on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dified value of minimum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beams i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structures (JGJ 12—2006) was examin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n shear capac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shear design equations for lightweight concrete beams.
Keywords: high-strength lightweight concrete;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minimum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failure mode
70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