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比选与技术经济分析

引用文献:

张素娟. 深圳某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比选与技术经济分析[J]. 建筑结构,2021,48(18):82-84,39.

ZHANG Sujuan. Structural scheme comparison and techn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ing in Shenzhen[J]. Building Structure,2021,48(18):82-84,39.

作者:张素娟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审计局
摘要:为了研究高层建筑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在结构技术性和经济性上的特点,对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空间利用率和造价成本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深圳某高层建筑为例,对采用两种不同结构体系下结构的变形、抗震性能、空间利用率、工程造价、工期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抗震性能方面,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更优;在空间利用率方面,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方案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更大;在工程造价方面,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的结构造价更高;在工期方面,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方案主塔楼标准层总施工工期更短。
关键词: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抗震性能;空间利用率;工程造价;工期
作者简介:张素娟,硕士,高级工程师,Email:824860391@qq.com。
基金: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较常选用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各具优缺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耐火性和耐久性好,造价低,施工用料取材方便,但其整体结构自重大,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且抗裂性差,人工消耗量大,施工工期长;钢结构强度高,自重轻,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装配式程度高,人工消耗量小,施工工期短,但钢材易腐蚀,耐火性和耐热性差,造价高。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结合了两种结构体系的优点,如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 [1]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简称抗规),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承载力、结构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而确定 [2]。为了确定深圳某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选型,在设计过程中比较了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和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之间的差异,对比两种结构方案的抗震性能、材料用量、空间利用率、工程造价及施工工期。

1 工程概况

   深圳某高层建筑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地下室为大底盘,主塔楼地上31层,裙房地上9层,幼儿园地上3层;地下4层,建筑物总高度分别为148.8m(主塔楼)、43.0m(裙房)。主要使用功能有:剧院、展览厅、图书馆、文化中心、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幼儿园等。结构模型图详见图1。

   本工程主塔楼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裙楼部分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共有5项一般不规则超限项,且绝大多数为轻微超限,属于超限工程。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s, 裙房、1~9层主塔楼及幼儿园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特一级,10~31层主塔楼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抗震等级为一级 [4]

图1 结构模型图

   图1 结构模型图 

    

图2 方案1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
筒体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

   图2 方案1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 筒体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 

    

图3 方案2 钢框架-偏置
筒体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

   图3 方案2 钢框架-偏置 筒体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 

    

2 两种结构方案空间利用率对比

   主塔楼单层建筑面积为1 319m2,筒体外墙厚度分别为600,500,400mm, 最大柱距为10.5m。根据建筑布局,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这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分别建立模型,方案1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见图2,外框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最大截面尺寸为1 500×1 500,外框梁为截面尺寸500×950的钢筋混凝土梁,内框梁为最大截面尺寸500×900的钢筋混凝土梁,楼面采用预制叠合板。方案2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见图3,外框柱尺寸分别为1 500×1 500(型钢混凝土柱),1 000×1 000(钢管混凝土柱),850×850(钢管混凝土柱),外框梁为最大截面尺寸H950×450×16×40的工字钢梁,内框梁为最大截面尺寸H750×450×12×35的工字钢梁,楼面采用压型钢板-钢梁组合楼面。两种结构方案的楼面梁与外框柱刚接,与核心筒铰接。柱的截面尺寸及材料等级见表1,梁截面尺寸对比详见表2。

   两个方案柱截面尺寸及材料等级对比 表1


楼层
方案1
柱截面
尺寸/mm
方案2
柱截面
尺寸/mm
混凝土
强度
等级
钢筋
强度
等级
方案2
柱面积
缩小率

20~31
1 200×1 200 850×850
(方形钢柱)
C45 Q345 49.83%

10~19
1 500×1 500
(内埋型钢)
1 000×1 000
(方形钢管
混凝土柱)
C50 Q345 55.56%

1~9
1 800×1 800
(内埋型钢)
1 500×1 500
(内埋型钢)
C60 Q345 30.56%

 

    

   两个方案梁截面尺寸对比 表2


方案1梁截面
尺寸/mm
方案2梁截面
尺寸/mm
方案2梁高
缩小/mm

外框梁
500×950 H950×450×16×40 0

内框梁
500×900 H750×400×12×35 150

主要次梁
450×900 H750×250×12×25 150

 

   注:梁的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等级与柱相同。

    

   由此可见,方案2较方案1框架柱截面面积平均减少45.31%,内框梁梁高缩小15cm, 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3 两种结构方案抗震性能指标对比

   依据抗规,对两个方案的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50年一遇风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5],并对结构的整体刚性指标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

   将两个方案X向受剪承载力比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详见图4,由图可知:1)两个方案主塔楼层受剪承载力比都大于0.8,依据抗规要求,竖向比较规则;2)虽然20层与21层平面布置及梁柱截面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方案1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为2.34(20层与21层的比值,余同),方案2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为1.0,相对来说方案2的标准层楼层受剪承载力比更均匀,没有发生突变,平稳过渡。

   两个方案整体刚性指标对比 表3


方案
方案1 方案2

结构总质量/t
221 423.594 211 673.516

结构自振周期
/s(振型)

T1
3.89 847(X向平动) 4.1 031(X向平动)

T2
3.1 706(Y向平动) 3.4 117(Y向平动)

T3
1.8 024(扭转) 1.9 489(扭转)

T3/T1
0.46 0.47

有效质量系数

X
90.09% 90.19%

Y
91.52% 92.43%

基底剪力/kN

X
8 788.21 7 718.75

Y
8 559.48 7 587.6

剪重比

X
1.691% 1.772%

Y
1.647% 1.742%

楼层受剪承载力
与相邻上一层的
比值最小值
(所在楼层)

X
0.82(12层) 0.82(12层)

Y
0.80(12层) 0.81(12层)

倾覆力矩
/(×107kN·m)
X
Y

1.67
1.52

1.88
1.65

风荷载作用下
最大层间位移角
(所在楼层)

X
1/696(24层) 1/657(24层)

Y
1/1 725(21层) 1/1 707(21层)

地震作用下
最大层间位移角
(所在楼层)

X
1/751(27层) 1/822(31层)

Y
1/899(21层) 1/1 101(22层)

给定水平力下考虑
偶然偏心最大位
移比(所在楼层)

X
1.33(5层) 1.39(5层)

Y
1.33(5层) 1.38(5层)

地震作用下柱底
最大轴力/kN
47 283.8 39 145

 

    

图4 两个方案楼层受剪承载力比

   图4 两个方案楼层受剪承载力比 

    

   依据《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 [6](简称广东省高规),本项目水平位移角限值为1/650,根据表3统计结果,两种结构方案都能满足抗规和广东省高规的刚性指标要求,达到小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状态,构件无损坏”的抗震性能目标 [7]。方案1的上部结构自重比方案2的结构自重比多4.6%,方案1的柱底最大轴力比方案2的柱底最大轴力大20.8%,方案1在地震作用下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比方案2大9.5%,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比方案2大22.47%。由此可见,方案2的上部结构自重更轻,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利用钢材的柔韧性可吸收和消耗更多的地震能量,抗震性能更优 [8]。两个结构方案的各项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参数也都在合理范围内,两个方案在结构上都具有可行性 [9]

4 两种结构方案工程造价及结构施工工期对比

   本文对两种方案的材料用量、工程的结构造价进行统计,并根据本工程施工单位以往的项目经验统计结构施工工期,再进行比对,分析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工程的结构造价和结构施工工期的影响,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除此之外,方案1的施工特点为塔楼标准层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叠合层,结构构件吊装重量大。低区转换部位梁、柱、支撑内需埋置型钢,节点施工复杂。方案2的施工特点为预制钢结构现场采用螺栓拼接,施工效率相对较高。方案2施工效率更高。

   两个方案工程造价及结构施工工期对比 表4


方案
方案1 方案2 比对

主塔楼总钢筋用量/t
2 544.96 946.66 方案2比方案1少
1 598.3t

主塔楼型钢用量/t
365.61 3 739.56 方案2比方案1多
3 373.95t

主塔楼混凝土
总用量/m3
14 619.88 7 117.44 方案2比方案1少
7 502.44m3

单位面积结构造
价/(元/m2 )
1 658.67 2 674.53 方案2比方案1高
1 015.86元/m2

主塔楼单层造价
/万元
218.78 352.77 方案2比方案1高
133.99万元

标准层平均工期/d
9 6 方案2比方案1
标准层平均缩短3d

塔楼标准层
施工工期对比
(主塔楼共22层)/d
198 132 方案2比方案1总
计能有效缩短66d

 

    

   由此可见,在本工程主塔楼单位面积结构造价方面,方案2比方案1高1 015.86元/m2,方案1较方案2工程造价更低。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塔楼结构采用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体系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本工程主塔楼标准层采用方案2可以有效节省施工工期66d, 装配式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10]

5 结论

   (1)两个结构方案的各项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参数也都在合理范围内,两个方案在结构上都具有可行性,可落地性。

   (2)基于本工程,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比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框架柱截面面积平均减少45.31%,每层净空多150mm。可见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可以较好地实现标准层净高与面积实用率。

   (3)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上部结构自重轻,可以节约基础费用。利用钢材韧性强的优点,可吸收和消耗更多的地震能量,实现更安全的结构抗震设计。

   (4)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用钢量比钢筋混凝土框架-偏置筒体结构用钢量高,工程造价成本更高。通过本工程的造价分析,比混凝土方案单方造价高1 015.86元/m2

   (5)钢框架-偏置筒体结构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对本工程的分析中,标准层节省施工工期约66d。

   (6)如果工期不紧张,对造价要求很严格,可选用方案1;如果工期紧张,对造价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选用方案2。

    

参考文献[1] 黎智祥,张立平.华策国际大厦钢板墙核心筒方案与混凝土核心筒方案经济性比较[J].建筑结构,2019,49(21):66-68,48.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2016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深圳市安托山片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R].深圳: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019.
[5] 刘琼祥,周斌,杨旺华,等.基于某工程实例的超高层结构体系比选 [J].建筑结构,2019,49(7):51-55.
[6] 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7] 钱钧珑.某超高层住宅结构方案比选[J].建材与装饰,2018(25):111.
[8] 冯镜文,于渤.贵阳某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比选[J].建筑结构,2019,43(S2):226-230.
[9] 尹华圭.某地铁上盖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比选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831.
[10] 郭锋.武汉某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型比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5326.
Structural scheme comparison and techn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high-rise building in Shenzhen
ZHANG Sujuan
(Audit Bureau of Futian District)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and cost of two different structural system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aking a cultural center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e deforma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engineering cost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wo different structural systems wer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has better structural seismic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pace utilization,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of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is greater. In terms of engineering cost,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is more expensive tha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total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standard floor of the main tower of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is shorter.
Keywords: steel frame-offset tub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space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cost; construction period
551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