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流域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与溯源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污泥产生量日益增加, 2016年我国城镇污泥产量已达到4 300万t (以含水率80%计)
1 研究方法
1.1 调研范围
本研究调研范围覆盖太湖、巢湖、海河、辽河、滇池和三峡库区及上游等6大流域, 包括上海、常州、嘉兴、太仓、无锡、合肥、天津、唐山、赤峰、昆明、重庆等11个城市的10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 (见表1) , 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 519万m3/d, 实际污水处理能力1 264万m3/d, 污泥年产生量为313万t (含水率80%) , 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泥产量均达到全国总量的10%。
表1 调研范围内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
Tab.1 Distribu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ithin the space of the investigation
流域 |
城市 |
污水处理厂 数量/座 |
太湖及周边 |
上海、无锡、常州、太仓、嘉兴 | 48 |
海河 |
天津、唐山 | 15 |
滇池 |
昆明 | 7 |
巢湖 |
合肥 | 10 |
三峡库区及上游 |
重庆 | 20 |
辽河 |
赤峰 | 6 |
1.2 取样与检测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调研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所产生污泥进行了现场取样, 取样点位于各厂污泥脱水机房出泥口, 取样次数为1~5次 (若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较高, 则在不同时间多次取样, 检测数据取平均值) , 样品重量不小于1 kg, 大部分污泥样品送往CMA认证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 少部分委托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检测, 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见表2。
表2 污泥重金属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Tab.2 Test items and methods of heavy metal in municipal sludge
检测项目 |
测定方法 | 方法来源 |
总镉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 |
总汞 |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6-1997 |
总铅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 |
总铬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7-1997 |
总砷 |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5-1997 |
总铜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1997 |
总锌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8-1997 |
总镍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39-1997 |
2 重金属含量调研
2.1 含量特征
2.1.1 累积频次分布
调研范围内106座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
(1) 镉。
污泥中总镉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a, 总镉含量平均值为3.3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镉含量为0.1~5.2 mg/kg, 平均值为1.9 mg/kg。总镉含量高于3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34%, 高于5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1%, 高于15 mg/kg和2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均为2%。

图1 污泥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曲线
Fig.1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heary metal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municipal sludge
(2) 铅。
污泥中总铅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b, 总铅含量平均值为69.8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铅含量为24~118 mg/kg, 平均值为61.8 mg/kg。所有脱水污泥样品总铅含量均低于300 mg/kg, 可满足各项泥质标准的要求。
(3) 铬。
污泥中总铬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c, 总铬含量平均值为438.8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铬含量为40~569 mg/kg, 平均值为209.0 mg/kg。总铬含量高于5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2%, 高于6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9%, 高于1 0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7%。此外, 个别污泥样品总铬含量远超过了1 000 mg/kg, 最大值高达6 107 mg/kg, 超标问题较为严重。
(4) 镍。
污泥中总镍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d, 总镍含量平均值为97.2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镍含量为22~152 mg/kg, 平均值为83.9 mg/kg。总镍含量高于1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6%, 高于2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9%, 个别污泥总镍含量远超过了200 mg/kg, 最大值高达1 080 mg/kg。
(5) 锌。
污泥中总锌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e, 总锌含量平均值为2 557.8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锌含量为358~3 848 mg/kg, 平均值为1 182.6 mg/kg。总锌含量高于1 5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5%, 高于2 0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4%, 高于3 0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均为14%, 高于4 0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均为9%, 个别污泥样品总锌含量远超过了4 000 mg/kg, 最大值高达10 071 mg/kg, 超标问题尤其严重。
(6) 铜。
污泥中总铜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f, 总铜含量平均值为614.9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铜含量为87~1 362 mg/kg, 平均值为402.1 mg/kg。总铜含量高于5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9%, 高于8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0%, 高于1 50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0%。
(7) 汞。
污泥中总汞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g, 总汞含量平均值为2.4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汞含量为0.2~5.2 mg/kg, 平均值为2 mg/kg。总汞含量高于3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6%, 高于5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4%, 所有污泥样品总汞含量均低于15 mg/kg。
(8) 砷。
污泥中总砷含量分布特征曲线见图1h, 总砷含量平均值为19.2 mg/kg, 其中80%置信区间内污泥总砷含量为4.9~33 mg/kg, 平均值为15.8 mg/kg。总砷含量高于30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14%, 高于75 mg/kg的污泥样本比例为2%。
2.1.2 统计分析
对调研范围内106座污水处理厂各项重金属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平均值以及标准差进行了统计分析 (见表3) , 中值远小于平均值, 表明不同来源污泥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 平均值受少部分较大数据影响显著。不同类型重金属在污泥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按照平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总锌>总铜>总铬>总镍>总铅>总砷>总镉>总汞。
我国城市污泥和耕地土壤中各项重金属指标含量比较分析结果见表4。耕地土壤中各项重金属按照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锌>铬>铅>铜>镍>砷>镉>汞, 其中锌、砷、镉、汞含量顺序与污泥相一致
表3污泥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Tab.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eavy metal content in municipal sludge
项目 |
总镉 /mg/kg |
总铅 /mg/kg |
总铬 /mg/kg |
总镍 /mg/kg |
总锌 /mg/kg |
总铜 /mg/kg |
总汞 /mg/kg |
总砷 /mg/kg |
最大值 | 63.7 | 279.5 | 6 107.1 | 1 080 | 10 070.8 | 4 564.4 | 13.5 | 134 |
最小值 |
0 | 1.8 | 2.9 | 12.1 | 32 | 56.9 | 0 | 0.2 |
中值 |
1.3 | 54.5 | 124 | 44 | 895 | 250 | 1.9 | 12.7 |
平均值 |
3.3 | 69.8 | 438.7 | 97.1 | 1 639.3 | 614.8 | 2.4 | 19.2 |
标准差 |
8.6 | 49.7 | 971.9 | 166.9 | 2 080.8 | 895.8 | 2.3 | 21 |
表4 城市污泥和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
Tab.4 Comparison of heavy metal content between municipal sludge and cultivated soil
项目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二级) |
我国耕地 | 城市污泥 | |||
pH<6.5 |
6.5≤pH≤7.5 | pH>7.5 | ||||
镉/mg/kg |
0.3 | 0.3 | 0.6 | 0.25±0.20 | 3.3±8.6 | |
汞/mg/kg |
0.3 | 0.5 | 1 | 0.16±0.18 | 2.4±2.3 | |
砷/mg/kg |
水田 |
30 | 25 | 20 | 9.48±3.88 | 19.2±21.0 |
旱地 |
40 | 30 | 25 | |||
铜/mg/kg |
农田等 |
50 | 100 | 100 | 30.7±12.2 | 614.8±895.8 |
果园 |
150 | 200 | 200 | |||
铅/mg/kg |
250 | 300 | 350 | 34.9±34.4 | 69.8±49.7 | |
铬/mg/kg |
水田 |
250 | 300 | 250 | 65.3±22.3 | 438.7±971.9 |
旱地 |
150 | 200 | 250 | |||
锌/mg/kg |
200 | 250 | 300 | 85.3±37.4 | 1 639.3±2 080.8 | |
镍/mg/kg |
40 | 50 | 60 | 30.7±9.7 | 97.1±166.9 | |
数据来源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 138个耕地[3] | 11个城市106座污水处理厂 (本研究) |
表5重金属超标频率分析
Tab.5 Heavy metal over-stardard frequency analysis
泥质标准 |
总铬/mg/kg |
总镍/mg/kg | 总锌/mg/kg | 总铜/mg/kg | 总镉/mg/kg | 总汞/mg/kg | 总砷/mg/kg | 总铅/mg/kg |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标准 限值 |
超标 频率 |
||
污水厂泥质GB 24188-2009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25 | 0% | 75 | 2% | 1 000 | 0% | |
农用CJ/T 309-2009 |
A级 |
500 | 12% | 100 | 16% | 1 500 | 25% | 500 | 29% | 3 | 34% | 3 | 26% | 30 | 30% | 300 | 0% |
B级 |
1 000 | 7% | 200 | 9% | 3 000 | 14% | 1 500 | 10% | 15 | 2% | 15 | 0% | 75 | 2% | 1 000 | 0% | |
土地改良GB/T 24600-2009 |
酸性土壤 |
600 | 9% | 100 | 16% | 2 000 | 24% | 800 | 20% | 5 | 11% | 5 | 14% | 75 | 2% | 300 | 0% |
中碱性土壤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15 | 0% | 75 | 2% | 1000 | 0% | |
园林绿化GB/T 23486-2009 |
酸性土壤 |
600 | 9% | 100 | 16% | 2 000 | 24% | 800 | 20% | 5 | 11% | 5 | 14% | 75 | 2% | 300 | 0% |
中碱性土壤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15 | 0% | 75 | 2% | 1000 | 0% | |
林地CJ/T362-2011 |
1 000 | 7% | 200 | 9% | 3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15 | 0% | 75 | 2% | 1 000 | 0% | |
混合填埋GB/T23485-2009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25 | 0% | 75 | 2% | 1 000 | 0% | |
水泥熟料生产CJ/T314-2009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25 | 0% | 75 | 2% | 1 000 | 0% | |
制砖GB/T25031-2010 |
1 000 | 7% | 200 | 9% | 4 000 | 9% | 1 500 | 10% | 20 | 2% | 5 | 14% | 75 | 2% | 300 | 0% |
2.2 超标风险
各项重金属超标频率分析结果见表5。调研范围内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总铬、总镍、总锌、总铜超过各项标准的频率整体较高, 总镉和总汞超过农用 (A级) 和土地改良/园林绿化 (酸性土壤) 标准限值的频率较高, 总砷超标频率相对较低, 调研尚未发现总铅超标现象。
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 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重金属形态可分为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余态。酸可提取态重金属最易释放;可还原态一般吸附在铁锰氧化物上, 在还原条件下较易释放;可氧化态主要与有机物和硫化物相结合, 被氧化时有溶出风险;残余态为非有效态, 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释放。郑翔翔等
2.3 变化趋势
杨军等
表6 我国污泥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
Tab.6 Trend of heavy metal content of municipal sludge in China
重金属 |
2006年 |
2014~2015年 |
平均值 提高比例 /% |
||
范围 /mg/kg |
平均值 /mg/kg |
范围 /mg/kg |
平均值 /mg/kg |
||
总铜 | 51~9 592 | 499 | 57~4 564 | 615 | 23 |
总铅 |
4~1 022 | 112 | 2~280 | 70 | -38 |
总锌 |
217~30 098 | 2 089 | 32~10 071 | 1 639 | -22 |
总镉 |
0~999 | 18 | 0~63.7 | 3.3 | -82 |
总汞 |
0.0~17.5 | 3.2 | 0~13.5 | 2.4 | -25 |
总砷 |
0.8~269.0 | 25.2 | 0.2~134.0 | 19.2 | -24 |
总铬 |
20~6 365 | 259 | 3~6 107 | 439 | 69 |
总镍 |
16~6 206 | 167 | 12~1 080 | 97 | -42 |
数据来源 | 不同城市107个污泥样品 (杨军等[5]) | 11个城市106座污水处理厂 (本研究) |
3 重金属溯源分析
3.1 重金属超标原因分析
本研究发现污泥中超标频次或超标倍数较高的重金属主要为铬、镍、锌、铜、镉、砷等, 存在污泥重金属超标现象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工业废水, 所涉及的企业所属行业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电镀、冶金、制革、印染、涂料生产、农药生产等行业。污泥中的污染物来自于污水, 因此本研究对上述行业废水排放特点与所含重金属种类分析, 结果见表7。
基于不同行业废水排放特点, 对污泥中重金属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见表8) , 机械加工、电镀、印染、制革、电池加工等行业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铬、镍、锌、铜等重金属, 废水排放之前通常在厂内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预处理, 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废水的重金属去除效率差异较大, 排入城市下水道的废水中仍然可能含有重金属, 最终富集转移至污泥中, 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由工业废酸和废弃金属制备的劣质混凝剂在工业废水混凝沉淀处理以及污泥脱水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 印染、制革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 为满足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 343-2010) 的要求, 通常需要在厂内进行预处理, 部分企业所用的三氯化铁混凝剂为工业废酸与废弃合金钢、铁屑等制备而成, 原料合金钢中含有铬、镍、铜、铝、锰等元素, 或者镀有铬、镍、锌等元素, 导致所产生的三氯化铁溶液中重金属含量较高, 进而造成废水或者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3.2 重金属来源分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污水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或者沉淀转移到了污泥中,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与服务范围内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密切相关。本研究结合实际调研与文献研究结果
表7 不同行业废水排放特点与所含重金属种类分析
Tab.7 Heavy met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行业 |
废水排放特点 | 废水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种类 |
机械加工 |
废水来源包括:①冷却液;②有机清洗液;③喷漆废水;④电火花工作液 | 废水因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废水处理技术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可能含有铬、锌等重金属 |
电镀 |
废水来源包括:①镀件清洗水;②废电镀液;③其他废水, 包括冲刷车间地面, 刷洗极板洗水, 通风设备冷凝水, 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④设备冷却水 | 废水中重金属种类与电镀类型有关, 可能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 |
冶金 |
废水水量大、种类多、水质复杂, 来源包括:①冲渣废水;②酸洗废水;③除尘和煤气、烟气洗涤废水;④冷却水;⑤生产工艺中凝结、分离的废水 | 废水中重金属种类与目标组分和伴生元素有关, 例如硫砷铜矿 (Cu3AsS4) 熔炼过程中, 砷绝大部分进入冶炼烟气, 以As2O3的形态存在, 并在烟气净化过程中进入废水 |
制革 |
废水排放环节涉及浸水、浸灰、脱毛、软化、浸酸、鞣制、染色、乳液加油等工序, 废水中悬浮物多、成分复杂、色度深、耗氧量高、水量大, 其中悬浮物主要为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 | 废水中唯一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铬, 来源于鞣制过程排出的铬酸废水液 |
印染 |
废水排放环节涉及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染整、碱减量等工序, 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 | 废水中重金属来源主要为:媒染剂、金属络合染料 (含锑、砷、铅、镉、铬、铜等) 、染料氧化剂 (含铬、铜等) 、催化剂与酸缩绒剂 (含锌、锑等) 、浆料防腐剂 (含锌) 及大量投加的普通药剂中所含杂质 (如丝光过程中使用的烧碱可能含汞) |
涂料生产 |
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较多, 涂料生产所用原料、半成品、成品在废水中都会存在。对于一般综合性涂料生产企业, 废水中含有颜料、填料、树脂、溶剂、矿物油、植物油及起皂化物、助剂、碱等物质 | 颜料、油漆中可能含有铅、镉、铬、汞等重金属氧化物 |
农药生产 |
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水量水质不稳定等特点, 不同农药生产所排放废水中污染物差异较大, 主要类型包括:①含苯废水;②含有机磷废水;③含盐废水;④含酚废水;⑤含汞废水 | 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 还含有砷、汞等重金属 |
电池生产 |
废水主要来源包括:①电池生产线清洗浆料的废水;②调配浆料中洒漏的药剂废水;③清洗生产地面的废水 | 废水中所含重金属与电池的类型 (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锌锰电池、锂电池等) 相关, 可能含有铅、镍、镉、锌、锰等 |
表8污泥中污染物潜在来源分析
Tab.8 Analysis on potential sources of pollutants in municipal sludge
污水处理厂 |
超标重金属 | 进水工业废水类型 | 潜在污染源分析 |
常州A厂 |
锌、铜 | 印染、机械加工 | ① 印染所用金属络合染料、氧化剂等可能含有锌、铜等重金属;②机械加工酸洗废水中可能含有锌铜等重金属 |
常州B厂 |
铬、镍、锌、铜 | 印染、电镀、机械加工 | ① 印染所用金属络合染料、氧化剂等可能含有铬、镍、锌、铜等重金属;②电镀废水、机械加工酸洗废水中铬、镍、锌、铜等重金属 |
合肥A厂 |
锌 | 电镀 | 服务区域有江淮汽车配套产业, 电镀废水中可能含有锌 |
合肥B厂 |
铬、锌 | 电镀 | 服务区域有江淮汽车配套产业, 电镀废水中可能含有铬、锌 |
嘉兴A厂 |
锌 | 印染、制革 | 工业废水30%以上, 部分企业预处理用混凝剂为废酸和废铁制成, 含有重金属锌 |
嘉兴B厂 |
铜 | 印染、制绒 | 印染所用金属络合染料、氧化剂等可能含有铜 |
嘉兴C厂 |
铬、镍、锌 | 印染、电镀、冶金、农药、机械加工 | ① 服务范围内有工业企业2 000多家, 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约50%;②印染、电镀、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废水中可能含有铬、镍、锌等;③部分企业预处理用混凝剂为废酸和废铁制成, 可能含有重金属 |
昆明A厂 |
镉、砷 | 冶金 | 服务区域有云南铜业冶炼厂, 铜矿中含有伴生元素镉、砷, 冶炼过程中进入了废水 |
天津A厂 |
铬、镍、铜 | 涂料、油漆、农药、化纤、制药、有机化工 | ① 服务范围内工业企业较多, 进水工业废水比例占30%左右;②涂料、油漆中可能含有铬、镍、铜等重金属氧化物 |
无锡A厂 |
镍 | 电池生产 | 服务区域有电池生产企业, 镍可能来自电池生产原料 |
表9 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
Tab.9 Main source of heavy metal containing wastewater
重金属 |
主要来源行业 |
镉 |
采矿、冶金、电镀、染料、催化剂等 |
铅 |
采矿、冶金、蓄电池、染料等 |
铬 |
采矿、冶金、电镀、制革、印染、金属加工等 |
镍 |
采矿、冶金、电镀、催化剂等 |
锌 |
采矿、冶金、电镀、机械加工等 |
铜 |
采矿、冶金、电镀、印染、印制线路板、电子材料漂洗等 |
汞 |
冶金、电子、化工、医药、医疗器械等 |
砷 |
冶金、火力发电、农药等 |
4 结论
(1) 污泥中不同重金属按照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锌>铜>铬>镍>铅>砷>镉>汞, 其中铬、镍、锌、铜含量超过各项泥质标准限值的频率较高, 镉和汞超过农用 (A级) 和土地改良/园林绿化 (酸性土壤) 标准限值的频率较高, 砷超标频率相对较低, 所有样品中铅含量均满足标准要求。
(2) 采矿、冶金和电镀行业是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 染料、制革、催化剂、电池、农药、机械加工等行业也会产生含重金属废水;此外, 由工业废酸和废弃金属制备的混凝剂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以及污泥脱水中应用较为普遍, 是污泥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
[1] 张辰, 王逸贤, 谭学军, 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研究[J]. 给水排水, 2017, 43 (9) : 137-140.
[2] 姚金玲, 王海燕, 于云江, 等.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6) :696-702.
[3] 曹秀芹, 崔伟莎, 徐铖, 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 2014, 33 (2) :22-26.
[4] 宋伟, 陈百明, 刘琳.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2) :293-298.
[5] 郑翔翔, 崔春红, 周立祥, 等. 江苏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含量与形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 (5) :1982-1987.
[6] 杨军, 郭广慧, 陈同斌, 等. 中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3) :122-124.
[7] 王淦, 彭永臻, 侯红勋, 等. 中国南方城市污水厂污泥特性研究及处置对策[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3, 44 (2) :1-7.
[8] 马学文, 翁焕新, 章金骏. 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和养分的区域特性及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8) :1306-1313.
[9] 郭广慧, 陈同斌, 杨军, 等.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10) : 2455-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