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SB厌氧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印染废水是采用不同的棉、毛、丝麻和各种化学纤维,不同的前处理和染色印花工艺和不同的染料和助剂,因此废水水质差别很大,但是共同的特性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EGSB厌氧反应器(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lanket Reactor)在传统厌氧反应器基础上进行改革优化的厌氧反应设备,已在造纸废水
1 工程概况
江苏某印染厂主要生产棉织物,产生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是退浆、染色和印花等,废水呈碱性,COD在1 500~1 800mg/L、SS在500~1 000mg/L、温度在40~50℃,其废水处理站的设计规模为1.5万m3/d。原工艺是调节池+混凝沉淀池+AO生化池+深度处理(芬顿),由于前端混凝沉淀投加FeSO4、浓硫酸和PAM,造成产污泥量大,药剂消耗费用高。为了减少物化污泥产量和降低运行费用,将原来的混凝沉淀改为加CO2调整pH,增加EGSB厌氧反应器,原混凝沉淀池改为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出水再进入原AO生化池+深度处理(芬顿),出水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T1072—2018)表3的标准,即污染物指标COD小于50mg/L,本工程于2016年9月建成,2017年3月稳定运行至今。
2 工艺设计
2.1 设计水质
废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主要指标见表1。
2.2 工艺流程和说明
废水先经过机械格栅拦除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及纤维类杂质,出水自流入调节池内调节水量、均匀水质后泵入篮式过滤器拦截细小悬浮物。出水直接压入新增的EGSB厌氧反应器,经过厌氧处理后出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的污泥再通过回流泵与篮式过滤器出水一起混合进入厌氧反应,斜管沉淀池的上清液出水接入后端AO及芬顿氧化工艺。EGSB反应器自身设内回流泵使反应器内的污泥与有机物充分混合
2.3 各构筑物设计
2.3.1 调节池
设计尺寸:50m×32m×5.5m,有效水深5m,有效容积8 000m3。在调节池进水前端设置机械细格栅,宽度1.2 m,高度2.5 m,栅距3 mm,安装角度75°,额定功率N=1.5kW。格栅出水后通过可提升曝气器投加CO2来调节废水pH至7.5~8,可提升曝气器规格:67 mm×750 mm×4组,数量:960套。调节池出口处配置厌氧进水泵,为自吸式无堵塞提升泵,流量Q=350m3/h,扬程H=40m,功率N=75kW,共3台(2用1备)。厌氧进水泵后设置篮式过滤器,去除进水中的细小颗粒物,过滤器清洗周期为每天1次。
2.3.2 EGSB厌氧反应器
设计尺寸:19.5×24 m,钢结构,共3座,单座有效容积7 000m3,外覆50mm保温棉及304瓦楞板装饰。容积负荷VLR(volume loading rate)=1.3kgCOD/(m3·d),停留时间HRT=1.4d,运行温度控制在35~40℃。配置泥水分离包共12套,每座4套,设计尺寸1.5m×1.5m,304不锈钢材质。水封3套,每座1套,设计尺寸1.5 m×1.5m,304不锈钢材质。配置强制内回流泵,流量Q=200m3/h,扬程H=10 m,功率N=11kW,共6台,每座各配置2台(1用1备)。
2.3.3 斜管沉淀池
设计尺寸:24 m×12 m×6.0 m,分3格,表面负荷为2.17m3/(m2·h),HRT=3.0h,设置PP材质斜管填料,规格是50 mm,有效体积V=248m3。每格斜管沉淀池设置2台(1用1备)污泥回流泵,流量Q=200m3/h,扬程H=32m,功率N=18.5kW。
3 EGSB厌氧塔运行控制分析
EGSB厌氧反应器接种污泥采用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中温厌氧剩余污泥,接种污泥量合计为4 201m3,其中污泥含水率为80%~82%,VSS/TSS=0.38~0.42,接种污泥量占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0%。接种污泥用水稀释,用泵泵入反应器内,在35d完成投加污泥。在污泥投加完毕后,将罐内注满水,通过蒸汽将罐内废水加热至35~40℃,将废水引入时,先从低水量开始,初始水量约为1 500 m3/d左右,相当于设计负荷的10%,稳定1个月时间,此时容积负荷为0.13kgCOD/(m3·d),EGSB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在1 500~1 800 mg/L,斜管沉淀池出水COD在570~650 mg/L,COD去除率在60%~64%。因为印染废水的COD进水浓度稳定,采用逐步增加进水量的方式来提高容积负荷,以每周提高10%水量,再观察稳定1周的方式,使厌氧菌种逐步印染废水,并达到一个最优状态,整个过程用时24周。如图2所示,达到设计水量和稳定运行时,EGSB的HRT为1.4d,进水COD在1 500~1 880mg/L,斜管沉淀池出水COD在550~800mg/L,实现了COD去除率在50%~65%,并稳定在60%左右。有文献报道,印染废水厌氧水解的HRT为15~50h
EGSB厌氧反应器进水量从初始水量约为1 500m3/d左右,逐渐增多,提高到设计水量1.5万m3/d左右,在此过程中,开启每台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泵,通过进水和内循环的方式提高厌氧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从EGSB上流速度与容积负荷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见图3),上升流速从0.7 m/h逐渐增加到1.35m/h左右,容积负荷也是逐渐从0.13kgCOD/(m3·d)增加到1.30kgCOD/(m3·d)。达到设计规模时,EGSB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4d、上流速度为1.35m/h左右和容积负荷在1.30kgCOD/(m3·d)左右。而采用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处理碱减量废水的上升流速最高控制在1.7m/h

图2 EGSB进水和斜管沉淀池出水的COD及去除率变化
Fig.2 COD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COD of EGSB influent and inclined sedimentation tank effluent
从图4可以看出新增EGSB厌氧反应器及厌氧斜管沉淀池后,废水的B/C发生明显变化,从进水的B/C比大约在0.3左右,出水提高到0.5左右,B/C的提高有利于后续的AO生化过程。废水的pH值对EGSB厌氧反应器的去除效果也有影响,经过试验分析,EGSB反应器进水的pH值控制在7.5~8.0时,并控制温度在35~40℃内。有研究表明ABR改善印染废水的B/C比从0.22提高到0.31
4 运行费用分析
EGSB厌氧反应器和斜管沉淀池的运行费用主要为电费、人工费和加二氧化碳费,如表2所示,运行费用为0.472元/m3 H2O。新增厌氧单元后,厌氧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内自行内部消化,几乎不产生剩余污泥。而原有的前端混凝沉淀工艺,需要投加酸、硫酸亚铁和PAM,药剂费用为1元/m3 H2O,产生污泥量为60 m3/d,污泥的处置费用为300元/m3,污泥的处置费用为1.20元,两项合计费用为2.20元。新增厌氧单元后运行费用比原有减少了1.728元/m3 H2O。
5 结语
(1)针对棉织物的印染废水,采用采用前置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厌氧单元主要由调节池、篮式过滤器、EGSB厌氧反应器及斜管沉淀池组成。
(2)EGSB反应器进水的pH控制在7.5~8时,并控制温度在35~40℃内,当EGSB进水COD在1 500~1 800mg/L时,斜管沉淀池出水COD在550~800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60%左右,进水的B/C比0.3,出水提高到0.5,此时EGSB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4d、上流速度为1.35m/h左右和容积负荷在1.30kgCOD/(m3·d)左右。
(3)EGSB厌氧反应器几乎不产生剩余污泥,运行费用为0.472元/m3 H2O,比原有减少了1.728元/m3 H2O,减少了废水处理系统的药剂费用和污泥处理费用,实现了低成本运行。
[1]奚旦立,马春燕.印染废水的分类、组成及性质[J].印染,2010,36(14):51-53.
[2]许明,白永刚,涂勇,等.退浆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给水排水,2018,54(3):68-73.
[3]肖霄,崔康平,王郑,等.Fe/C微电解Fenton协同氧化-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J].水处理技术,2016(12):60-64.
[4]黄荣荣,石大安,胡琦.印染前处理废水的混凝沉淀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2):24-27.
[5]丁春生,黄燕,张越茜.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能源环境保护,2011,25(1):34-37.
[6]张双圣,刘汉湖,张龙,等.混凝沉淀-厌氧水解-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1,5(3):528-532.
[7]赵健忠,刘峰,王学华,等.基于UASB-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3):1515-1524.
[8]张玉华,高新红,袁东,等.ABR-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J].给水排水,2007,33(9):63-64.
[9]周焕祥,汪艳雯,房爱东,等.EGSB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3(2):97-100.
[10]浦跃武,王金全,刘坚,等.厌氧反应器处理木薯酒精废水[J].环境工程,2009(S1):157-160.
[11]姜博.新型AO工艺在淀粉污水处理工程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6,36(6):94-96.
[12]赵明星,廖家林,徐富,等.EGSB反应器三阶段处理餐厨废水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13,39(11):133-136.
[13]操家顺,唐思远,李超,等.印染废水厌氧水解过程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及影响因素[J].净水技术,2014(3):58-64.
[14]王宗华.ABR-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印染废水与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13,31(3):42-45.
[15]闫庆松,闫庆东.偶氮染料废水的厌氧好氧处理工程实例[J].工业水处理,2001,1(1):1-3.
[16]张冉冉.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处理碱减量废水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
[17]方前逵,沈耀良,徐乐中,等.ABR改善印染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J].环境科技,2010,23(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