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及其组合工艺处理地下水的研究

作者:周军
单位: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 常规工艺对地下原水处理效果欠佳等问题, 进行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及其组合工艺中试研究, 考察工艺对地下水中的铁、锰、氨氮、浊度、肉眼可见物的处理效果, 并确定最佳工艺及参数。结果表明: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出水水质为Fe2+<0.05mg/L, Mn2+<0.03mg/L, 氨氮<0.1mg/L, 浊度<0.2NTU, 色度<5度。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的要求。
关键词:砂滤 生物活性炭 组合工艺 中试
作者简介: 周军, 通讯处:710082西安市环城西路南段8号电话:13519126260E-mail:wll8224@163.com;

 

   西安市地下水现状水源水中除了铁、锰普遍超标外, 浊度、肉眼可见物、氨氮也经常性超标, 现有的简单加氯工艺不能对地下水源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 出水水质很难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的要求。

   针对西安市地下水水质现状, 在合理分析地下水中存在的主要超标污染物, 综合考虑国内外地下水处理技术后, 进行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及其组合工艺中试研究, 考察其对地下水中的铁、锰、氨氮、浊度、肉眼可见物的处理效果, 确定最佳工艺及参数。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原水

   试验原水采用西安市西北郊水源地11号管井水与五厂水源地集水干管水根据试验要求配制, 具体水质如下:锰为0.85~1.06mg/L及1.58~1.69mg/L, 铁为0.26~0.32mg/L及1.06~1.29mg/L, 浊度为1.25~1.58NTU及1.25~1.58NTU, 色度为7~11度及15~22度, 氨氮为0.91~1.26mg/L及2.62~2.83 mg/L, CODMn为1.07~1.44mg/L及1.93~2.16mg/L。

1.2 试验装置

   中试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包括预氧化系统、砂滤系统、生物活性炭系统和生物絮体拦截系统, 见图1。

1.3 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5年12月25日~2016年8月30日, 其中, 2015年12月~2016年2月底建成中试系统, 系统包括可随意组合的2套流程, 单流程设计处理能力0.75 m3/h, 最高处理能力1.0m3/h。试验系统于2016年3~8月不间断运行6个月时间, 平均运行时间23h/d以上。试验原水进入水处理中试系统, 系统分成独立的2套, 2套系统间设置连接管道, 2套处理系统工艺相同, 但设置不同运行参数。经过预氧化系统投药氧化后进入石英砂滤池, 过滤处理后的水进入中间水箱。经过加压泵提升至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系统, 臭氧投加系统视试验情况启动或停止。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出水直接排放。在系统前端设置生物絮体拦截系统, 分别为精密格栅和膜处理系统, 可超越。

图1 中试工艺流程

   图1 中试工艺流程

    

   1 11号井2潜水泵3止回阀4管道水5液体流量计6增压泵7液位计8加药桶9加药泵10管道混合器11管式反应器12砂滤柱13取样口14中间水箱15气体流量计16压缩空气17反冲洗水18臭氧气源19放空管20溢流管21臭氧接触柱22生物活性炭柱23精密过滤24微滤膜装置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佳工艺的确定

   各工艺出水的Mn2+、氨氮、Fe2+、浊度和色度可达到的指标值为: (1) 砂滤工艺:Mn2+<0.06mg/L, 氨氮<0.4 mg/L, Fe2+<0.2 mg/L, 浊度<0.3NTU, 色度<10度; (2) 生物活性炭工艺:Mn2+<0.05mg/L, 氨氮<0.2mg/L, Fe2+<0.1mg/L, 浊度<0.3NTU, 色度<8度; (3) 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Mn2+<0.03mg/L, 氨氮<0.1mg/L, Fe2+<0.05mg/L, 浊度<0.2NTU, 色度<5度。

   出水CODMn随进水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在进水CODMn相同条件下, 不同工艺去除效果为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生物活性炭工艺>砂滤工艺。

   生物活性炭工艺的投资与运行成本均较高, 运行成本中, 臭氧工艺的费用权重大, 而试验中发现, 投加臭氧对CODMn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方案替代臭氧氧化方案, 降低工程造价, 减少运行成本。

   结合现场连续试验研究结果, 对砂滤工艺、生物活性炭工艺及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确定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为最佳净水工艺。

2.2 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的适用条件

   工艺启动时, 先向进水中投加高锰酸钾氧化, 砂滤池形成活性膜, 同时对生物活性炭滤池进行挂膜;运行2个月后逐步降低投药量, 3~4个月后, 可不投加高锰酸钾。工艺要求进水Mn2+≤2.1 mg/L, 氨氮≤2.5mg/L, CODMn≤5.0mg/L。

2.3 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表1和表2所示。

2.4 最佳工艺参数

2.4.1 进水水质

   Mn2+≤2.1mg/L, 氨氮≤2.5mg/L, CODMn≤5.0mg/L, 工艺进水溶解氧>5.0mg/L, pH>7.5。

   表1 去除效果 (Mn2+=1.0mg/L)   

表1 去除效果 (Mn2+=1.0mg/L)

   注:Q=500L/h砂滤滤速8.12m/h, 生物活性炭滤速5.85m/h;Q=600L/h时砂滤滤速9.74m/h, 生物活性炭滤速7.02m/h。

   表2 去除效果 (Mn2+=1.6mg/L)   

表2 去除效果 (Mn2+=1.6mg/L)

   注:Q=500L/h砂滤滤速8.12m/h, 生物活性炭滤速5.85m/h;Q=600L/h时砂滤滤速9.74m/h, 生物活性炭滤速7.02m/h。

2.4.2 砂滤单元设计参数

   (1) 滤层厚度1.2m, 滤速9m/h, 过滤周期48h; (2) 滤池反冲洗废水排水槽与滤层表层的适宜高度为0.5~0.7m。 (3) 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第一阶段, 气反冲洗, 强度为14L/ (m2·s) , 时间3min;第二阶段, 气水联合反冲, 气冲强度14L/ (m2·s) , 水冲强度4.5L/ (m2·s) , 时间为4min;第三阶段, 水冲, 强度为4.5L/ (m2·s) 。

2.4.3 生物活性炭单元设计参数

   (1) 炭层厚度1.1m、石英砂垫层厚度0.3m, 滤速6~7m/h, 过滤周期5d; (2) 滤池反冲洗废水排水槽与滤层表层的适宜高度1.0 m; (3) 为防止滤料流失, 采用以下反冲洗方式:第一阶段, 单独气冲, 强度14L/ (m2·s) , 时间4 min;第二阶段, 单独水冲, 强度5L/ (m2·s) , 时间为6min。

3 结论

   通过对砂滤工艺、生物活性炭工艺和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 确定砂滤和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为最佳净水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为Mn2+<0.03mg/L, 氨氮<0.1mg/L, Fe2+<0.05mg/L, 浊度<0.2NTU, 色度<5度。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于宏兵, 范伟民, 王暖春, 等.超滤/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预处理源水.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 (8) :1~3

[2]孙昕, 张金松, 朱建国, 等.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8 (2) :14~17

[3]叶少帆, 王志伟, 吴志超.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水处理技术, 2010, 36 (6) :22~28

[4]孟建斌, 杨立.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实验研究.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8, 39 (4) :23~26

Study on sand filter an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ir combined process
Zhou Jun
(Xi'an Water Supply Co., Ltd.)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 of the poor effect of conventional processes for treating underground source of water, apil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sand filter an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ir combined process.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 manganese, ammonia nitrogen, turbidity and visible substances in underground source of water by dissolved the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Optimum process and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fou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nd filter an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combined process was the best.The effluent iron, manganese, ammonia nitrogen, turbidity and chromaticity were<0.05 mg/L, <0.03 mg/L, <0.1 mg/L, <0.2 NTU, <5°.The effluent quality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 5749-2006) .
Keywords: Sand filt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Combined process; Optimal parameters;
804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