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及控制方法分析

作者:康得军 瞿聪 孙佳文 陈其晓 李运奔 许江城 周高婷
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我国给水管网中铁质管材使用占比较高, 然而铁质管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管网腐蚀垢中铁稳定性遭到破坏会引起铁的释放, 研究给水管网腐蚀垢的铁稳定性问题对于控制“红水”问题, 保障城镇居民的正常用水至关重要。控制给水管网铁释放现象可以采用以下方式:①管材控制:管道内衬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材料或者采用电化学保护方法, 选择合适管材或减少铁质管材的使用;②水质调控:消毒剂的选用如氯气、氯胺等;消毒方式联用如臭氧-生物活性炭-氯气、臭氧-氯气、氯气以及UV-氯气等;pH、碱度、钙硬度及硫酸根浓度的调节;③管垢控制措施:管垢控制一般采用投加缓蚀剂, 缓蚀剂如正磷酸盐、多磷酸盐、硅酸盐、新型缓蚀剂木质素及缓蚀剂的组合都对管道腐蚀垢产生不同影响, 应该合理选用, 根据季节及温度变化合理选择缓蚀剂的投加量、投加浓度和投加速度。
关键词:给水管网 铁稳定 腐蚀垢 缓蚀剂 “红水”控制
作者简介:康得军 通讯处:350000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E-mail:djkang@fzu.edu.cn电话:13960830182;

 

0 引言

目前, 我国一些老城区仍然在大量使用铁质管材, 使用铁质管材不仅造成管网腐蚀问题, 在水质和水力条件变化时也会引起管道内部铁稳定性发生变化, 例如水流由动态到停滞时容易引起铁释放, 导致“红水”现象。不同材质管道运输水质的稳定性不同[1], 而对于同种铁质管材运输不同水体时管网内部稳定性、腐蚀程度也不相同。在运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给水管网中, 运输地表水的给水管网腐蚀程度更高, 铁稳定性更强。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混合供水, “南水北调”工程等在水源切换时, 管道内部铁稳定性容易遭到破坏, 引起“红水”现象[2], 可能是由于水源切换以后, 运输地下水管道的铁稳定性差, 管道腐蚀垢内部硫酸盐释放到水体导致沉淀平衡破坏引起给水管网铁释放。在进行管道维护处理时应注意防止管道内铁稳定性遭到破坏, 此外, 调节水质不当也会引起铁稳定性破坏, 强化混凝作用会使得碱度降低, 碱度对铁稳定性影响很大[3], 硫酸盐增多会加速管网腐蚀, 但高浓度的硫酸盐会溶解管道上腐蚀垢中铁稳定层, 导致管道腐蚀垢中铁化合物释放。在实际工程中, 解决“红水”现象的方法有调节水质、管材替换、腐蚀垢处理等[4,5,6]

1 给水管网中腐蚀垢的组成及铁释放

1.1 给水管网铁释放原理

管材、水体、管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给水管道内铁超标, 产生“红水”现象, 具体通过三种反应:腐蚀反应、铁释放、铁沉积。水体与管壁之间通过电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悬浮颗粒附着在管壁上形成腐蚀垢[7,8], 腐蚀垢在水体流态或水质变化时将其包含的铁释放出来。影响腐蚀垢内铁释放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水体流态;化学因素包括pH、碱度、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氧等;生物因素包括管网中微生物菌群分布、细胞膜的结构等, 都对铁的释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给水管网中铁主要以Fe (OH) 3形式存在, 腐蚀程度大时会使得浊度等指标超标, 而腐蚀形成的腐蚀垢遭到破坏也会使得吸附在腐蚀垢内部重金属释放出来, 引起其他重金属超标, 例如镀锌铁管腐蚀垢在流态变化时易引起管道中的铅超标[9]

1.2 给水管网腐蚀垢结构及其稳定性

有研究表明铁质管道的腐蚀垢表现为Fe (Ⅲ) 相 (针铁矿 (α-FeOOH) 、磁铁矿 (Fe3O4) 和磁赤铁矿 (α-Fe2O3) 的多孔沉积物, 在管垢顶部附近有壳层状致密层, Fe (Ⅱ) 和腐蚀垢形成的铁相存在电子迁移, 加速Fe (Ⅲ) 化合物的形成[10], 其中Fe3O4比β-FeOOH、γ-FeOOH、FeCO3 (FeCO3会加快不均匀腐蚀垢的形成) 和无定型铁更加稳定。腐蚀垢内部微生物及腐蚀垢结构组成对于铁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 腐蚀垢中的生物膜和有机物在无机污染物的释放和积累起着重要作用[11], 腐蚀垢紧密氧化层中生物膜的形成抑制了管道腐蚀, 管网中余氯的消耗趋于稳定[12]。对于同种铁质管材, Fe3O4和Fe2O3在腐蚀垢稳定层中的比例影响Fe的释放速率, Fe3O4占腐蚀垢比例越高, 铁的释放速率越慢, Fe2O3占腐蚀垢比例越高, 铁的释放速率越快。

1.3 不同水源对给水管网腐蚀垢影响

输送地表水的管道腐蚀垢较厚, 腐蚀结节分布密集, 而输送地下水的管道中, 腐蚀垢较薄, 腐蚀结节多为空心。铁腐蚀垢的主要成分是磁铁矿 (Fe3O4) 和针铁矿 (α-FeOOH) , 腐蚀垢结构和水源条件会影响其质量比——磁铁矿/针铁矿 (M/G) , 厚的腐蚀垢和结节的硬壳中M/G比值更高 (>1.0) , 而薄的腐蚀垢中没有检测到磁铁矿, M/G比值相对来说低得多, 因此可用M/G比值鉴定不同水体形成的腐蚀垢的特征和稳定性。

输送地下水的管道腐蚀垢中存在较多含铁物质, 性质不稳定, 如γ-FeOOH、β-FeOOH和无定形氧化铁, 管道磁铁矿含量低、腐蚀比表面积较高, 因此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13,14]。水源切换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会进行转换、混合, 输送地下水的管道腐蚀垢稳定性较弱, 在转换混合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 其内部吸附的铁化合物和细菌会释放出来。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腐蚀垢不仅结构存在差异, 而且细菌分布也不同, 运输地表水管道的腐蚀垢中铁还原菌占多数, 而运输地下管道的腐蚀垢中硫氧化菌 (SOB) 、硫酸盐还原菌 (SRB) 和铁氧化菌 (IOB) 均占多数。有研究表明运输地表水管道腐蚀垢中主要细菌群落和相对丰度 (铁还原菌IRB比例高达43%~65%) 在给水条件变化时不会产生剧烈变动, 但是运输地下水, 以及地下和地表混合水的管道内部, 细菌相对丰度 (IRB) 低于5%, 且在水源切换引起SO42-升高时 (运输地下水的管道腐蚀垢中所含还原性硫远高于地表水) , 导致SOB、SRB、IOB显著增加, 腐蚀垢结构变得松散, 引起铁释放[10]

1.4 微生物对给水管网腐蚀垢影响

给水管网生物膜中存在的SRB、SOB和IOB为运输地下水腐蚀垢中的主要成分, 可加速管网腐蚀, 运输地下水的腐蚀垢中IOB有助于针铁矿 (α-FeOOH, 腐蚀垢外层稳定结构) 的形成。管网生物膜中的IRB在厌氧条件促进Fe3O4的形成, 可抑制管道腐蚀和铁释放[7]。新的铁质管材中生物膜形成阶段, 微生物的群体结构会发生变化, 生物膜从以SRB、SOB、IOB为主转变成以IRB为主, 生物膜在腐蚀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与水体接触时间有关, 而且与微生物群体结构有关, 管网中生物膜在7 d内加速管道腐蚀, 但7 d后可抑制管道腐蚀, 释放Fe的铁硫杆菌和释放Fe2+的铁氧化亚铁菌, 两种细菌作用使得生物膜在7 d内促进腐蚀, 7 d后生物膜中的IRB发挥主要作用, Fe (Ⅲ) -Fe (Ⅱ) 转换减少, 产生腐蚀抑制效果, 因此生物膜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导致生物膜从加速腐蚀到抑制腐蚀变化的原因[15]

2 给水管网管材控制措施

给水管网管道材质的选择对于维持管道内铁稳定性十分重要。对于同种材质管道, 腐蚀垢的组成和铁稳定性受到水质和使用年限的影响, 对于不同材质管道, 腐蚀垢组成和铁释放速率也不同, 例如无内衬铸铁管 (UCI) 腐蚀垢的主要组成为:FeCO3、α-FeOOH、β-FeOOH、γ-Fe2O3、Fe3O4。球墨铸铁管腐蚀垢组成为碳氧化合物和铁氧化合物, 而铁的释放速率在同等条件下:UCI>镀锌钢管 (G) >衬里球墨铸铁管 (LDI) >聚氯乙烯管 (PVC) 。对于新规划的城市可以考虑用复合管材取代铁质管材, 旧城区一般采取管道防腐处理, 管道内衬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材料或者采用电化学保护方法, 抑制管道腐蚀。

3 给水管网水质控制措施

3.1 温度、溶解氧控制措施

管道腐蚀过程中众多参数受到温度影响, 包括溶液的物理性质, 腐蚀垢的热力学和物理性质, 化学速率和微生物活性。以管道腐蚀速率为例, 夏季温度高, 因此腐蚀速率比冬季要快, 为了抑制管道腐蚀, 可考虑在夏季提高缓蚀剂的浓度或者剂量, 在冬天适当减少, 定期监测管道腐蚀速率确定季节性变化对腐蚀的影响, 并调整缓蚀剂投加速率。

在低溶解氧条件下, 吸附在管垢外层的Fe3+作为电子受体变成Fe2+释放到水体中[2], 因此可将提高溶解氧的浓度作为控制铁释放措施。氯化物作用原理与溶解氧相似, 可采用氯化物控制“红水”现象。米子龙等[16]以及牛铁柱等[17]的研究也表明增加溶解氧可以减少管网中铁的释放。

3.2 消毒方式的选择

管道的腐蚀速率和铁释放速率受消毒方式的影响。对比3种不同的消毒方法 (臭氧-生物活性炭-氯气、臭氧-氯气、氯气) 时, 与没有采用活性生物炭的消毒方式相比,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氯气作为消毒方式时的Fe3O4形成速率最快, 管道腐蚀和铁的释放速率最低[18]。通过控制消毒方式来控制微生物新陈代谢可以达到稳定腐蚀垢的作用, 铁的微生物氧化还原循环在减少腐蚀方面比调节Larsone-Skold指数更加有效, 可以考虑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来控制“红水”现象[19,20,21]

不同消毒方式使得管网腐蚀垢中形成的优势菌种不同, UV/Cl2联合消毒不仅能降低初始需氯量, 而且增加反硝化功能菌在腐蚀垢中的优势, 使得腐蚀更快地被抑制, 形成更稳定的腐蚀垢。臭氧-紫外-氯气 (O3-UV-Cl2) 3种方法联合或者臭氧-活性炭2种方式联合均可以增加管网中硝酸盐还原菌的相对优势, 而Xue等[18]研究表明硝酸盐还原菌可以引起活性Fe (III) 还原和Fe (II) 氧化, 加快Fe3O4形成, 腐蚀垢结构更加稳定, 管道腐蚀受到抑制, 硝酸盐还原菌和IOB与腐蚀垢共同作用能抑制铁的释放现象。

3.3 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的使用不仅能改变腐蚀垢的结构, 对于控制微生物增长也十分重要。管网中使用氯气或者氯胺消毒时, 管网中优势菌种不同, 使用氯气消毒形成的腐蚀垢更加松散、管道腐蚀程度更加轻微, 王洋等[2,22]的研究表明余氯对于控制管网内铁释放具有明显作用, 并且稳定余氯浓度0.3 mg/L可以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铁细菌的生长, 较低浓度的余氯不能有效阻止SRB的生长 (高浓度的SRB会加快管道腐蚀) 。氯化物不仅能控制微生物生长, 在含有氯化物的铁胶体悬浮液中, 浊度和色度均比不含氯化物的要低[23], 但选择合适的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对控制管网内余氯浓度至关重要, 即使同种氯化物在不同材质的管道中稳定性也不同, Masters等[24]研究表明, 氯胺在水泥管材中最稳定, 而氯气在PVC管材中最稳定。使用氯胺消毒时, 铁质管道内的反硝化程度加强, 腐蚀程度进一步加快。使用0.5~0.8 mg/L氯胺取代氯气作为消毒剂时, 铁释放速率也不会降低, 但氯气在控制“红水”现象引起的铁释放 (铁释放更少) 和微生物活性 (异养菌生长更少) 方面比氯胺表现更好, ClO2对腐蚀抑制效果不明显, 因此不建议在铸铁管中使用ClO2作为消毒剂, 综上选择氯气作为消毒剂更加合适。

3.4 pH、碱度、钙硬度和硫酸根浓度的控制措施

pH、碱度和钙硬度的增加能够有效减少铁的释放, 硫酸根浓度的增高会促进铁释放。调节水质参数时一般共同进行调节, 调节pH时通过增加亚铁氧化速率, 减少氢氧化亚铁以及碳酸亚铁溶解性从而减少铁的释放量, pH和碱度通过调节金属溶解度影响铁释放过程[25]。米子龙等[3]以及Hu[26]的研究表明, 碱度和钙硬度的增加能够减缓铁的释放, 碱度的缓冲作用可以减少阴极和阳极pH变化, 促进亚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平衡形成沉淀, 一般情况下投加Ca (OH) 2和NaHCO3提高水的硬度和碱度。调节水质参数时一般采用两个指标 (Larsone-Skold指数和碳酸钙沉淀势) 来比较硫酸根浓度、碱度、硬度或联合参数对管道腐蚀的作用, 硫酸根浓度增加可以促进铁腐蚀, 碱度增加可以抑制铁腐蚀, 但是根据Larsone-Skold指数共同判定两者作用时, 硫酸根浓度的影响更大, 且当SO42-<75 mg/L时, 总铁浓度不会超标, 管网水质基本稳定[27]。研究表明根据Larsone-Skold指数和碳酸钙沉淀势两个指标调节碱度和钙硬度时采用下列方式:投加NaOH强碱调节pH、投加CaCl2调节Larsone-Skold指数时均促进铁释放, 因此建议仅投加NaOH处理突发性“红水”事故[25]

4 给水管网腐蚀垢控制措施

4.1 缓蚀剂效果对比及使用组合

管网腐蚀垢的处理一般采用投加缓蚀剂的方法, 管网中投加少量缓蚀剂可以有效减缓管网腐蚀速率和铁释放速率, 对于长时间停滞条件下的铁质管道, 投加聚磷酸盐或正磷酸盐抑制剂, 铁释放控制效果不明显。目前使用的缓蚀剂主要有磷酸盐 (正磷酸盐和多磷酸盐两种) 和硅酸盐, 磷酸盐在改变管网色度和浊度方面比调节pH、Cl2、DOM (溶解性有机物) 作用更大, 磷酸盐使得管网中ζ电位电负性更强, 铁悬浮液更稳定[23]。不同类型的缓蚀剂使用效果不同, 将正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使用效果进行对比时, 结果表明在控制管道腐蚀效果方面, 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正磷酸钠, 且多磷酸盐的腐蚀抑制效果比硅酸盐要强, 但六偏磷酸钠成分相对复杂, 使用时要确定聚合度, 而三聚磷酸钠在实际操作时更加简便, 而且在相同质量浓度下, 低分子量多磷酸盐在固定Fe (Ⅲ) 颗粒稳定性方面效果更明显, 因此将三聚磷酸钠作为首选。现在已有研究将各种缓蚀剂进行组合并确定最佳投加配比, 例如在将多磷酸盐和硅酸盐一起使用时, 控制多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比为4∶3时效果最佳, 采用正交列阵设计 (OAD) 的方法可以确定缓蚀剂的最佳组合[28,29,30]

4.2 缓蚀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虽然投加磷会影响微生物生物膜的生长, 但在投加缓蚀剂正磷酸盐或者将正磷酸盐和硅酸钠混合时, 发现管网中的生物膜生长没有受到影响, 说明缓蚀剂不会造成腐蚀垢中的微生物结构破坏造成铁释放。管网生物膜的生长主要受到腐蚀沉积物的影响, 这些腐蚀沉积物包括铁腐蚀化合物、有机物质、硅铝化合物[31]。在某些特定水资源条件下投加磷酸盐会导致管网中的细菌释放, 有研究表明使用磷酸盐使得FeOOH表面细菌减少约75%, 但磷酸盐在抑制管道腐蚀效果明显, 不仅能减少铁释放还能改变腐蚀垢的性质, 限制管道中异养菌的增殖[32], 总的来说缓蚀剂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4.3 新型缓蚀剂的应用

新型缓蚀剂也可以作为控制“红水”现象的有效手段, 有研究使用磺化木质素作为缓蚀剂, 进行管网腐蚀处理, 结果表明:适量的磺化木质素能使腐蚀速率显著降低, 而过量的磺化木质素对抗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 有待进一步研究[33]。二氧化硅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成分, 有时将二氧化硅作为缓蚀剂投加到管网中, 二氧化硅通过增加释放到水中的微粒铁浓度影响铁腐蚀速率, 增加了腐蚀垢的稳定性, 实现了长期降低腐蚀速率的可能性, 同时降低水中亚铁氧化速率并影响沉淀, 增加水溶液界面处二价铁的浓度。给水管网铁稳定措施应该从多方角度综合考虑, 具体控制措施如表1所示。

表1给水管网铁稳定控制措施

 

 


方式
参数 给水管网铁稳定控制方法

水源选择
水源切换 水源切换过程中硫酸盐增多, 促进铁释放, 提高水质处理标准的同时在水源交汇处加强监测, 加强管道防腐处理

水质调节处理

消毒方式及消毒剂的选择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氯气联合消毒的方式抑制管道腐蚀效果最明显;氯气比氯胺在引起铁释放 (更少) 及微生物活性 (异养菌生长更少) 方面性能更优

水温
夏季管道腐蚀速率比冬季更快, 可根据季节调整缓蚀剂的投加量、投加浓度和投加速率

pH
pH影响水体中二价铁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 铁的释放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 推荐pH控制在7.4~7.6

碱度
固定pH条件下, 碱度影响水中缓冲强度 (较强缓冲体系可以阻止pH下降) 及铁离子溶解度, 高碱度有利于减缓铁释放, 推荐碱度控制在100~150 mg/L

有机物
有机物的存在使得二价铁离子变成稳定三价铁离子受阻, 铁离子ζ电负性增强, 限制粒子聚集 (低pH时作用更明显) [23], 消耗水中余氯, 引起重金属在水中积累和释放现象, 增加水中溶解氧和余氯可以控制管网中的有机物

溶解氧
高溶解氧可以保持腐蚀垢稳定, 阻止铁离子释放到水中, 在水厂增加曝气

管道处理

管道维护
管道内衬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材料或者采用电化学保护方法, 抑制管道腐蚀。管道停水检修影响范围尽可能小, 水体流态变化 (包括管道冲洗) 会引起腐蚀垢破坏, 管道内铁离子大量释放, 引起“红水”现象

缓蚀剂
缓蚀效果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正磷酸钠, 但三聚磷酸钠使用起来更便捷, 也可考虑新型缓蚀剂如木质素或硅酸盐和HEDP联用技术

 

5 结论与展望

在控制管网“红水”现象时可以从控制水质开始, 合理选择混凝剂、消毒剂 (如氯气) 、消毒方式 (如臭氧-生物活性炭-氯气) 等, 针对各地的水质如何寻找最经济合理的工艺和药剂组合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待进一步探索。

管道维护可采用电化学方法和管道衬砌方法, 管道防腐可以采用投加缓蚀剂 (如三磷酸盐或者硅酸盐和HEDP联用) , 增加pH及碱度来控制Fe (Ⅲ) -Fe (Ⅱ) 沉淀平衡维持管网腐蚀垢的稳定 (包括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 , 但新型缓蚀剂的应用及缓蚀剂的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切换时引起的突发性“红水”现象时可以考虑投加NaOH来进行控制, 但目前投加的药剂均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水质, 仍然需要探索新的药剂或者控制手段来处理“突发”性红水事故。

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细菌、铁氧化细菌等微生物在给水管网腐蚀垢当中的作用已经确定, 但投加缓蚀剂对于腐蚀垢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如何通过控制微生物铁的氧化还原循环来控制管道腐蚀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Li M, Liu Z, Chen 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corrosion scales and water quality variations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of different pipe materials. Water Research, 2016, 106: 593~603

[2] 王洋, 张晓健, 陈超, 等. 水源切换引起给水管网黄水问题原因分析. 环境科学, 2009, 30 (12) : 3555~3561

[3] 米子龙, 张晓健, 陈超, 等. 硫酸根和碱度变化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1) : 31~34

[4] 汪义强, 张金松. 利用石灰与Na3PO4缓蚀剂改善管网水质.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20 (5) : 99~100

[5] 高华生, 金一中, 吴祖成, 等. 饮用水的“红水”现象与供水管网腐蚀控制的试验. 水处理技术, 2000, 26 (3) : 183~186

[6] 张华梁, 武冬宏, 石桂云. 解决高藻期管网水的“红水”问题. 城镇供水, 2004, (1) : 10~11

[7] 张晓健, 牛璋彬. 给水管网中铁稳定性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2 (2) : 13~16

[8] Benson A S, Dietrich A M, Gallagher D L. Evaluation of iron release models for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2 (1) : 44~97

[9] Peng C, Ferguson J F, Korshin G V. Effects of chloride, sulfate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of trace-level in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corroding iron. Water Research, 2013, 47 (14) : 5257~5269

[10] Yang F, Shi B, Bai Y, et al. Effect of sulfat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rosion scale composi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in cast iron water distribution pipes. Water Research, 2014, 59: 46~57

[11] Peng C, Korshin G V. Speciation of trace inorganic contaminants in corrosion scales and deposits formed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ater Research, 2011, 45 (17) : 5553~5563

[12] Wang H, Hu C, Hu X, et al. Effects of disinfectant and biofilm on the corrosion of cast iron pipes in a reclaimed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Water Research, 2012, 46 (4) : 1070~1078

[13] Yang F, Shi B, Gu J, et al. Morph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corrosion scales formed under different water source histories in a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Water Research, 2012, 46 (16) : 5423~5433

[14] Liu H, Schonberger K D, Peng C, et al. Effects of blending of desalinated and conventionally treated surface water on iron corrosion and its release from corroding surfaces and pre-existing scales. Water research, 2013, 47 (11) : 3817~3826

[15] Teng F, Guan Y T, Zhu W P. Effect of biofilm on cast iron pipe corrosion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Corrosion scales characteriz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Corrosion Science, 2008, 50 (10) : 2816~2823

[16] 米子龙, 牛璋彬, 张晓健, 等. 给水管网中铁稳定性问题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给水排水, 2013, 39 (9) : 149~154

[17] 牛铁柱, 徐强, 陈求稳, 等. Larson指数、溶解氧和余氯浓度变化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给水排水, 2015, 41 (3) : 148~153

[18] Xing X, Wang H, Hu C,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iron corrosion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O3-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8, 69:192~204

[19] Zhu Y, Wang H, Li X,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biofilm and corrosion of cast iron pipes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UV/Cl2 disinfection. Water Research, 2014, 60: 174~181

[20] Wang H, Hu C, Han L, et al. Effects of microbial cycling of Fe (Ⅱ) /Fe (Ⅲ) and Fe/N on cast iron corrosion in simulated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Corrosion Science, 2015, 100: 599~606

[21] Wang H, Hu C, Zhang L, et al. Effects of microbial redox cycling of iron on cast iron pipe corrosion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ater Research, 2014, 65: 362~370

[22] 王洋, 张晓健, 陈雨乔, 等. 给水管网管壁铁细菌生长特性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环境科学, 2009, 30 (11) : 3293~3299

[23] Rahman M S, Gagnon G A. Bench-scale evalu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arameters on iron particles and water quality. Water research, 2014, 48: 137~147

[24] Masters S, Wang H, Pruden A, et al. Redox gradient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influence water quality, corrosion, and microbial ecology. Water Research, 2015, 68: 140~149

[25] 米子龙, 张晓健, 王洋, 等. 调节pH值和碱度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控制作用.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13) : 43~46

[26] Hu J, Dong H, Xu Q, et al. Impacts of water quality on the corrosion of cast iron pipes for water distribution and proposed source water switch strategy. Water Research, 2018, 129: 428~435

[27] 宛云杰, 鲁智礼, 石宝友, 等. 调节拉森指数和碳酸钙沉淀势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19) : 1~7

[28] 米子龙, 张晓健, 王洋, 等. 不同聚磷酸盐投加量控制管网铁释放效果比较. 给水排水, 2012, 38 (S2) : 222~225

[29] 米子龙, 张晓健, 王洋, 等. 磷酸盐类缓蚀剂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控制作用.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23) : 52~55

[30] Liu F, Lu X, Yang W, et al. Optimizations of inhibitors compounding and applied conditions in simulated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Desalination, 2013, 313: 18~27

[31] Carriere A, Gauthier V, Desjardins R, et al. Evaluation of loose deposit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through unidirectional flushing. Journal-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2005, 97 (9) : 82~92

[32] Appenzeller B M R, Batté M, Mathieu L, et al. Effect of adding phosphate to drinking water on bacterial growth in slightly and highly corroded pipes. Water Research, 2001, 35 (4) : 1100~1105

[33] Abu-Dalo M A, Al-Rawashdeh N A F, Ababneh A.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lfonated Kraft lignin agent as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iron-based materials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Desalination, 2013, 313: 105~114
Iron release and 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Kang Dejun Qu Cong Sun Jiawen Chen Qixiao Li Yunben Xu Jiangcheng Zhou Gaot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corrosion degree in the iron pipe is universal despite the high proportion of the utility of iron pipes in the water supply network. Keeping the iron stability of the corrosion scales in the water supply network is crucial for controlling the “red water” and ensuring the mass of daily water for residents. The controlling measures for iron release are taken as follows: ①The lining of the cement mortar or epoxy resin is used to protect the iron pip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tection methods, the option of the pipe material and limited utility of the iron pipe can reduce the “red water” issue. ②The controlling of the water quality: Chlorine and chloramines are used as disinfectants in controlling the iron release in the water supply network. Disinfection methods such as ozone-activated biological carbon-chlorine, ozone-chlorine, chlorine, and UV-chlorine should be selected suitably. The adjustment of pH, alkalinity, calcium hardnes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ate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iron release. ③The control of corrosion scales: The corrosion inhibitors are usually used for the corrosion scales. The corrosion inhibitors such as orthophosphates, polyphosphates, silicates and new inhibitors such as lignin and combin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orrosion scales in the pipeline, which should be selected reasonably. The quant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dosages and dosing speed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season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Keywords: Water supply network; Iron stability; Corrosion scales; Corrosion inhibitor; “Red water” control;
967 10 1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