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透明劳务管理在智慧建造中的应用

作者:殷允辉 苏前广 祝敏
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为例, 探索实名制管理、人脸识别、人员实时定位、工资线上支付、移动管理端等在施工现场的多维度劳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建筑业劳务工人职业化、劳务管理标准化、劳务资源信息化、诚信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建造 劳务管理 实名制 人脸识别 线上支付
作者简介:殷允辉, 工程师, E-mail:yh.yin@foxmail.cn;

 

0 引言

2014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推进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 逐步实现建筑劳务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要求。而国内建筑业在劳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发展缓慢, 施工队伍流动性大, 建筑工人半工半农的性质, 使得建筑企业劳务管理以粗放式、传统式的管理为主, 导致建筑工人的考勤数据、工资发放数据不准确, 无法实时更新, 建筑工人的技术成长、职业教育、资格认证、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各方面均未形成体系。

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使施工企业高效的劳务管理成为可能。本文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为例, 探索新型建造模式下多维度建筑劳务管理的解决方案, 为改变我国粗放式的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现状提供参考。

1 工程概述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 集规划展示中心、会议培训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办公用房、周转用房、生活用房、管委会办公及雄安集团办公用房8个建筑。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和钢结构集成模块, 建筑高度15.50m (最高) , 层数1~5层。

智慧建造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成对建造过程的感知、分析、推理、决策与控制, 实现需求的动态响应, 从而优化提升建造和管理水平的活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造性地把传统的智慧工地传感器、BIM模型、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信息进行了融合, 研发“中建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为数据集成枢纽, 以“云+网+端”模式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智能预警, 全面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智慧化、生产智慧化、监控智慧化、服务智慧化。

2 劳务管理信息化的要点

在劳务管理上, 要重点抓好人员实名制、合同签订、工作考勤、工资发放、安全及技能培训5项工作, 确保落实以杜绝劳务纠纷和安全事故。本项目的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专门设立了劳务管理的模块, 通过定制工作流程和应用实现超大规模劳务团队的高效管理。

1) 实名制管理按照全国建筑劳务实名制数据标准进行项目建筑工人实名制录入工作。所有进场人员必须先登记信息, 才能通过“一卡通+人脸识别”双识别方式进入现场。

2) 考勤管理项目门禁系统自动记录劳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时间, 统计工人出勤情况, 做到劳务作业人员考勤数据真实、有效, 为月度考勤工资线上发放提供依据。

3) 工人培训考核管理所有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信息和专业技能考核信息, 通过学分系统进行评价, 不合格禁止上岗, 加快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建设。

4) 工资线上代发严格按照项目实名制考勤系统生成工资单, 经工人签字、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审核后, 进行银行代发工资至工人账户, 实现工人工资多方监督、透明管理。

5) 劳务信息共享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劳务工人、建设单位、承包企业、劳务企业、社会资源、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可登录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展相应工作。

3 劳务管理架构

项目劳务管理以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劳务信息集成枢纽, 实名制为核心, 以身份证号码为劳务工人的唯一识别号码, 建筑工人从进入项目开始记录在劳务企业、承包企业、社会服务、政府监管等相关方产生的基本信息、履历信息、技能信息和信用信息等, 实现建筑工人全职业周期管理, 如图1所示。项目采用云、网、端3层结构的劳务管理体系, 实现劳务的多维度透明管理。

图1 劳务管理架构Fig.1 Labo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图1 劳务管理架构Fig.1 Labo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1) “云”指管理云, 包含3个子系统, 第1个是承包企业管理系统, 第2个是作业企业管理系统, 第3 个是项目现场管理系统。承包企业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是“承包企业”, 这里的承包企业包含了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 作业企业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是劳务分包企业, 项目现场管理系统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使用。3个子系统是劳务实名制数据形成的源头, 整个平台通过3个子系统协同完成劳务实名制全生命周期管理。

2) “网”是指中国建筑劳务管理网, 劳务管理网以云平台中数据为基础, 为住建部及劳务协会提供实时数字化的劳务监管依据。

3) “端”是指建筑工人APP端、建筑总包APP端, 项目现场工人及总承包企业人员安装手机APP, 为建筑工人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移动端服务。

4 工程应用

4.1 信息化集成平台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中集成了劳务管理系统模块, 该模块可独立运行。它以软件集成框架、运行支撑环境、开发工具组件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移动通讯、物联网等技术做支撑构建而成。

根据目前常规的施工管理体系, 划分3个管理系统, 通过2个APP端、12个业务应用点, 实现劳务信息化管理。

3个管理系统分别为公司级、项目级和作业级3个层级。其中公司级和项目级属于承包企业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现场管理和数据分析, 公司级偏重于数据分析, 项目级侧重于项目现场管控。

作业层属于劳务企业管理系统, 主要对其下的工人进行管理, 包括录入工人信息, 将工人添加到项目, 工资录入, 查看班组或者工人的奖惩记录, 企业或者工人的不良记录等, 如图2所示。

图2 承包企业管理系统界面Fig.2 Interface of contract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图2 承包企业管理系统界面Fig.2 Interface of contract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系统后台由企业信息管理专员和平台服务商共同管理, 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则通过APP端访问登录, 并开展各项应用。2个APP端分别针对总包和劳务。

总包APP为承包企业提供人员统计, 包括项目库、统计分析等功能, 便于承包企业随时随地把控项目信息, 实现移动办公及移动监管。

劳务APP通过云服务, 为现场班组长提供实名认证、班组人员信息、考勤、电子记账的功能;为现场工人提供实名认证、个人信息、考勤、工资发放、招聘等信息的查询。为劳务工人职业化提供技术保障。

4.2 全员覆盖的劳务实名制管理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全面采用了实名制管理, 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先进行实名登记方可进入现场。112d的工期内, 累计共有15 762名施工及管理人员参与了建设, 全部信息都录入在信息管理平台之中, 将在未来转入雄安的块数据, 成为个人在新区数字账户的一部分。

项目的实名制登记创新使用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自助终端”, 该终端为中建自主研发 (见图3) , 整合劳务工人身份信息采集、安全教育、进退场确认、自助发卡、自助回收卡、考勤记录采集等环节纳入在线操作, 进退场时通过该终端自助办理。终端的操作简便高效, 完成操作后将自动快速制卡发卡, 有效帮助工人节省制卡时间, 节约工地制卡的总承包企业人力成本。

图3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自助终端Fig.3 Self-service terminal of real-nam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图3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自助终端Fig.3 Self-service terminal of real-nam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系统采用分级权限控制, 分为劳务工人和劳务管理员两种角色操作, 从而在规避风险的同时, 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

4.3 双识别考勤管理

项目的实名认证采用“一卡通+人脸识别”双保险方式, 以实名制一卡通为基础, 全面引入AI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数据采用“小部分活体人脸抓拍采集+大面积人脸数据表格录入”的方式。在项目的所有人员通道都设置了人脸识别设备, 设备通过韦根接口与人员道闸、门禁主机连接, 实现非接触式考勤、快速通过, 考勤数据实时录入, 在线更新。通过记录劳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时间, 依托进出场记录, 精确统计施工班组、个人每日出勤情况, 月底形成月度考勤报表为工资结算发放提供依据, 防范恶意讨薪, 为解决劳资纠纷提供客观证据。

项目实施过程中, 人脸识别设备运行良好, 其感应灵敏度和认证准确度都满足项目的考勤及安防要求。而一卡通作为辅助手段, 也能在人流密集通过或设备维护期间保证正常通行。人脸识别设备的主要性能如下。

1) 内置智能人脸识别抓拍, 支持100万抓拍库, 集成内置补光灯, 支持复杂光环境下人脸抓拍。

2) 人证合一, 读取身份证信息, 进行人脸实时对比验证。

3) 支持有线以太网和无线wifi协议。

4) 识别高度1.2~2.2m, 角度可调;识别距离0.5~5m, 视镜头可变;人脸角度左右30°, 上下30°。

5) 识别时间<1s。

6) 误识率<1‰。

4.4 实时定位劳动力管理

为加强项目安全管理, 同时实现对作业面的资源高效管控, 项目部选择采用定位技术掌握人员的实时分布。根据项目大场区、低楼层、工期短的特点, 最终选择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精度一般, 但其无需多设基站, 携带方便, 在安全帽上设定位芯片, 可获取佩戴者的GPS信息和实名制信息。所有信息上传至智慧建造平台的展示大屏, 管理人员能查看到现场人员热力分布图和当时出勤施工人员数量、工种分布和各作业单位出勤情况, 后台可查看现场施工人员在线位置、历史移动轨迹, 对项目的整体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遇突发事件能高效组织避险和救助。

此外, 通过对所有施工人员定位信息和实名制信息采集, 统计劳动力资源用工情况, 分析工作面劳动力分布情况及劳动力峰值分析, 为管理人员合理分配现场劳动力及合理调整现劳动力计划提供数据参考。

4.5 工人培训考核标准化

长期以来, 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集成了培训与考核体系功能。工人完成相应的学习可获取积分, 如未能完成指定学习任务则无法入场作业, 确保了理论到位。目前平台中对应有安全考核和项目培训2个模块。

1) 安全考核总包单位在线上录入理论考试题库, 为工人安全考试提供题目, 并设置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总包单位查看工人理论考试的成绩、实操考试审批人的意见和是否准许工人上岗, 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合格上岗。

2) 项目培训项目在劳务人员进场时, 组织学习安全教育视频, 在安全体验区学习安全知识, 同时还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线上的行业知识技能学习窗口, 定期上架行业学习视频和教学文档, 供劳务人员在线观看和下载,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4.6 工人工资透明支付

为解决关注度高的劳务薪资问题, 平台集成工资代发功能, 根据门禁考勤报表自动生成工资单, 经管理方审核确认后, 由银行代发工资, 实现工人工资多方监督、透明管理、正常发放。工资发放的基本流程如下。

1) 开通工薪宝和银行账户总包企业和分包企业登录平台, 填写完整信息, 开通工薪宝;总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在银行开立工资发放账户并签订代发协议, 并将工人工资卡信息录入系统。

2) 生成工资单以实名制门禁考勤为主, 通过班组长在手机端进行计量或计时考勤为辅, 综合工人的基本工资、奖励、扣款等, 自动计算出应发工资, 在作业企业管理系统生成工资单;经工人签字确认后, 在系统里提交审核。

3) 工资单审核分包单位在作业企业管理系统进行第1次审核, 总包单位在承包企业管理系统进行第2次审核。

4) 工资银行代发审批通过后, 总包企业或分包企业发放指令会推送到银行, 银行完成工资代发。

5) 工资发放明细查看总包企业或分包企业可进入工薪宝或者作业企业管理系统查看工资代发明细, 保障劳务工人工资的正常发放。

6) 工资发放预警项目运作期间, 如果参建单位未及时发放劳务工人工资, 平台会生成拖欠记录, 向承包企业和监管部门推送预警信息。

4.7 劳务资源信息集成共享

平台的拓展性和兼容性体现出开放的理念。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各地实名制系统的数据互通、交换和共享, 涵盖了政府监管部门、承包企业、作业企业和建筑工人这4个应用群体, 各参与方不再是相对孤立, 而是相互关联, 如图4所示。

图4 劳务生态圈Fig.4 Labor ecosphere

图4 劳务生态圈Fig.4 Labor ecosphere

 

劳务资源信息主要包括工人库、参建单位库和全面的预警中心。

1) 工人库工人的基本信息 (身份证件、政治面貌、银行信息) 、履历信息 (教育信息、培训信息、工作履历) 、技能信息 (工种信息、从业信息、技能等级) 和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工作评价、社会信用) 全面共享。

2) 参建单位库参建企业相关的企业资料、项目经历、奖惩记录、账号信息、资质信息和从业人员数据透明可查。

3) 预警信息中心进场登记的劳务工人或作业企业的信息在平台黑名单中的, 劳务工人年龄未满足承包企业设置的年龄阈值的, 作业企业未上传劳务用工合同或已上传的特种作业证书时间到期的, 劳务工人未参与承包企业安排的培训活动的, 参建单位未及时发放劳务工人工资的, 预警信息都会实时上传, 平台会向承包企业和监管部门推送预警信息。

4.8 建筑劳务信用体系

未来建筑行业的劳务管理将更为规范和透明。而在信息化平台的推动之下, 整个体系将向着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平台通过实时更新人员档案, 包含籍贯、学历、健康情况、技能水平、职业履历、信用评价、收入情况等从业数据, 经过数据挖掘、对比, 得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逐渐形成基础的劳务工人信用体系;另一方面, 将拖欠工资作为建筑企业诚信记录的重要考察标准, 落实“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工人工资支付负总责, 作业企业负直接责任”的政策要求形成建筑企业信用体系。

目前, 平台已经在开展相应的功能探索, 根据行为记录建筑企业和劳务工人的奖惩情况, 并设置了多项功能。

1) 企业黑名单存在不良行为的作业企业信息。

2) 劳务工人黑名单存在违法违纪、恶意讨薪或聚众滋事等不良行为的劳务工人信息。

3) 企业奖惩记录建筑企业所获奖项或其他奖励信息。

4) 劳务工人奖惩记录劳务工人所获奖项或其他奖励信息。

5 劳务实名制管理的应用效果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劳务管理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不仅运用了人脸识别、建筑工人信息平台、人员定位等现阶段的先进技术, 还将这些信息全部集成在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之中, 实现了大屏展示、计算机与手机双端查看的功能, 取得了良好成效, 提升了劳务管理效率,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现场管理高效化工程累计进场15 762人, 高峰期单日劳动力突破7 000人, 现场人员管理井然有序, 实现112d工期内安全生产零事故。

2) 工人职业化采集工人在项目中的全面数据, 包含工种、劳动合同、培训认证、奖惩记录、考勤信息等数据, 数据在智慧建造系统中可直接点击查看。通过施工中的行为记录, 建立稳定的职业履历档案更新体系, 促进劳务工人全面职业化发展。

3) 工资发放透明化采用新型工人工资发放方式, 多方审核监督, 透明工资发放明细, 工资正常发放。

4) 关键指标预警自动化对工资发放、用工年龄、作业时间、有无合同、特殊工种证书、是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风险预警监测, 准确、及时、自动对项目实现监控预警, 降低项目用工风险。

5) 政府监管数字化平台档案实时更新, 劳务人员档案信息、劳务情况、薪酬待遇等文档随时上传至平台。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劳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接口, 获得实时、准确的各类数据, 帮助政府实现数字化监管。

6) 信用建设体系化通过实时更新劳务人员档案, 包含籍贯、学历、健康情况、技能水平、职业履历、信用评价、收入情况和建筑企业拖欠工资记录等从业数据, 经过数据挖掘、对比, 得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逐渐形成基础的建筑企业和劳务工人信用体系。

6 结语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建设的第1个项目, 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多维度劳务管理的创新, 践行了智慧建造的管理理念, 为新区未来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项目上推行的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基地、人脸识别系统、移动执法记录系统在帮助项目安全生产的同时, 也展示了新型管理手段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为高效, 值得推广。而以劳务实名制管理为核心的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 不仅能实时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工地考勤、工资支付、信用评价等信息, 还兼顾了查询工人职业履历、招聘信息、进场自助办理、考勤查询、工资记录等诸多人性化功能, 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为减少劳务工资拖欠问题, 促进劳务工人向产业工人顺利转型, 实现建筑劳务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立, 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1]毛志兵.从人工智能到智慧工地迎接建造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勘察设计, 2017 (8) :26-29.

[2]李亚静, 刘玉明.建筑业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 2016 (6) :14-18

[3]林贵鹏, 高源, 刘振, 等.互联网+劳务实名制门禁系统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7 (4) :175-176.

[4]白丹, 任红武.劳务实名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 2017 (4) :52-55.
Application of Multi Dimension Transparent Labor Management Unde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YIN Yunhui SU Qianguang ZHU Min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Abstract: Taking Xiongan Citizen Service Center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multi-dimensional labor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under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mode, such as real name management, face recognition, real-time location of personnel, payroll online payment and mobile management terminal.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bor workers’professionaliza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abor service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sty and credit.
Keywords: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labor management; real name; face recognition; payroll payment;
90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