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高铁东岩山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作者:杨波 肖凯成 顾艳阳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结合宁杭高铁东岩山隧道工程, 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和该隧道施工图设计、实施性组织设计, 在设计阶段风险分析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风险因素核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概率和损失, 进而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对策、明确残留风险。
关键词:隧道工程 风险 评价 管理 施工技术
作者简介:杨波, 讲师, 硕士, E-mail:405980552@qq.com;

 

0 引言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属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 投资巨大, 工程建设中风险因素多, 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大。为更好地把控风险, 有效降低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 减少工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 保障高速铁路建设安全, 在建设全过程中“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已成为各方共识[1,2,3]

东岩山隧道为宁杭高速铁路的一座中长隧道, 地质条件较复杂。本文结合宁杭高速铁路东岩山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考虑该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对该隧道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估[1], 为该隧道的顺利施工及降低高风险区段的风险水平提出施工对策。

1 工程概况

东岩山隧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隧道进口起点里程为DK202+251, 出口里程为DK203+988, 全长1 737m, 最大埋深296m。进口轨面设计标高为83.448m, 出口轨面标高为55.751m。DK203+592.065至隧道出口位于曲线上, 其余地段为直线。隧道为客运专线双线隧道,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洞内采用CRTSⅡ无碴轨道结构[4]

东岩山隧道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 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Ⅴ级围岩设计断面如图1所示。

隧道隧址区主要为剥蚀低山区, 地形起伏较大, 相对高差40~200m, 自然坡度30°~60°, 植被发育, 划分为茂密灌木、竹林及杉木。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东岩山隧道所处地层的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土夹碎石, 主要分布在山坡表层, 厚2~12.4m。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凝灰岩, 分全风化、强风化与弱风化, 全风化凝灰岩的岩芯呈砂土状, 夹强风化碎块, 层厚0~10m;强风化凝灰岩的岩芯呈碎块状, 节理发育, 岩体破碎, 钻进时稍有跳动;弱风化凝灰岩的岩芯呈短柱状, 节理裂隙较发育。凝灰岩中局部有花岗岩侵入体, 侵入带附近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较破碎, 基岩裂隙水发育。

表1 东岩山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

Table 1 Design parameters of composite lining for the tunnel

 


衬砌类型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初期
支护

喷混
凝土
设置部位及
设置厚度/cm
拱墙8 拱墙15 拱墙25
仰拱15
拱墙28
仰拱28

钢筋网设置部位
拱墙 拱墙 拱墙

锚杆

设置部位
局部 拱墙 拱墙 拱墙

长度/m
2.5 3.0 3.5 4.0

间距/m

环向
  1.2 1.0 1.0

纵向
  1.0 1.0 0.8

钢架

设置部位
拱墙 全环

间距/m
1 0.8

二次
衬砌

拱墙厚度/cm
35 40 45* 50*

仰拱/底板厚度/cm
35/30* 50 55* 60*

注:二次衬砌栏加“*”表示钢筋混凝土

图1 东岩山隧道Ⅴ级围岩设计断面 (单位:cm)

图1 东岩山隧道Ⅴ级围岩设计断面 (单位:cm)

Fig.1 Design section of V lever surrounding rock for the tunnel (unit:cm)

东岩山隧道围岩分级如表2所示。

表2 东岩山隧道围岩分级

Table 2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for the tunnel

 


编号
起、终点里程 围岩分级 长度/m

1
DK202+251—DK202+355 104

2
DK202+355—DK202+405 50

3
DK202+405—DK202+670 265

4
DK202+670—DK202+695 25

5
DK202+695—DK202+860 165

6
DK202+860—DK203+004 144

7
DK203+004—DK203+620 616

8
DK203+620—DK203+675 50

9
DK203+675—DK203+785 110

10
DK203+785—DK203+840 55

11
DK203+840—DK203+910 70

12
DK202+910—DK203+988 78

 

东岩山隧道进口处山坳地形如图2a所示, 出口地形如图2b所示。

图2 东岩山隧道进出口处地形

图2 东岩山隧道进出口处地形

Fig.2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 tunnel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主要为雨季降水, 隧道进口左侧约30m冲沟内有一溪流, 水量不大。但此处冲沟汇水面积较大, 推测雨季时流量较大。根据地貌判断, 隧道进口至DK203+060段地表水集于隧道进口左侧冲沟内, DK203+060至隧道出口段地表水往出口方向汇集。

当地地下水系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较发育, 构造带中裂隙水较发育。隧道进口至DK202+500段地下水为微承压水, 较发育。

该隧道范围的地下水位与洞身高程关系如表3所示, 可见隧道进口段地下水位较高。

表3 东岩山隧道钻孔水文观测结果 (勘测期间)

Table 3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results for the tunnel drilling m

 


钻孔编号
里程 钻孔
标高
静水位
标高
隧道内轨顶
面标高

JZ-Ⅲ085-东3
DK202+405 115.760 115.760 81.040

JZ-Ⅲ085-东4
DK203+900 81.570 78.890 59.750

JZ-Ⅲ086-东2
DK203+970 66.900 63.400 56.830

 

2.3 不良地质

根据勘察结果报告,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 隧道区有4段低速波异常带和1段节理密集带, 低速波异常带在地表有出露。

1) 低速波异常带, 地表出露于DK202+395—DK202+410, 物探纵波速3.15km/s。

2) 低速波异常带, 地表出露于DK202+680—DK202+705, 倾向小里程方向, 宽约25m, 物探纵波速3.15km/s。

3) 低速波异常带, 地表出露于DK202+790—DK202+905, 倾向大里程方向, 宽约115m, 物探纵波速3.85km/s。

4) 低速波异常带, 地表出露于DK203+560—DK203+615, 倾向大里程方向, 宽约55m, 物探纵波速3.65km/s。

5) 节理密集带, 地表出露于DK203+830—DK203+895, 倾向小里程方向, 破碎带宽约65m, 物探纵波速3.65km/s。

3 隧道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采用进、出口2个工作面同时掘进施工。洞门、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I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四步法施工。施工时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暗挖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 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衬砌结构。断裂地带是隧道工程施工的控制重点[5,6,7]

4 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本施工阶段风险通过对设计过程中风险分析, 勘察现场存在的问题, 并核对风险隐患, 针对具体情况, 进一步明确风险存在的概率和损失, 从而确定风险的具体等级, 为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明确残留风险打下基础。并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变化的地质、施工条件, 实施动态化风险管理。

东岩山隧道中的风险评估及施工管理目标主要为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工期风险、投资风险及第三方风险。该隧道投资风险极小, 因此, 该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重点放在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评估上。

4.1 风险源分析

隧道风险识别, 即考虑决策者、专家层针对风险存在态度的“主观概率”分析。通过对隧道在施工时及洞口施工过程准备情况、施工地质勘察、施工管理、隧道特征等各风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从而对施工阶段隧道风险因素进行核对。东岩山隧道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及洞口风险因素如表4, 5所示。

根据风险因素核对表得出表6所示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2 初始风险分析

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和该隧道施工图设计、实施性组织设计, 在设计阶段风险分析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概率与损失, 进而确定风险初始等级, 制定风险对策, 如表7所示。

表4 东岩山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

Table 4 Construction risk verification of the tunnel

 


风险因素
塌方 突水 (突泥)

开挖情况

开挖方式

循环进尺

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

预留变形量
 

地下水处理

爆破方法

隧道超挖情况

进洞
 

落底

挑顶

工法转换处
 

施工期
防排水

注浆堵水措施
 

排水措施
 

降水措施
 

其他
   

支护及衬
砌情况

支护刚度
 

超前支护

预注浆
 

预留变形量
   

地层加固与改良
 

支护时机

支护方法

支护质量

闭合成环周期

其他
   

防护情况

机械设备防护
 

人员防护
 

其他
   

监控量测

水量
 

水质
 

水压
 

掌子面稳定情况

量测器材与布置

量测频率

规范要求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制度

信息反馈与处理

其他
   

 

表6 东岩山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Table 6 Constructio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ame of the tunnel

 


项目阶段
施工方法 项目风险 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

施工阶段
明挖法
矿山法
安全、环境、
质量、投资、
工期、第三方

进口浅埋坍塌、冒顶、大变形

突水、突泥

洞身坍塌

 

4.3 残余风险分析

残余风险分析结果及其对策如表8所示。

5 结语

隧道施工阶段是工程风险管理过程的核心, 也是工程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本文结合宁杭高速铁路东岩山隧道工程, 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和该隧道施工情况, 进行该隧道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为该隧道的顺利施工及降低高风险区段的风险水平提出施工对策。其思路与做法对其他隧道风险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表5 东岩山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因素核对

Table 5 Construction risk verification of the tunnel portal section

 


风险因素
坍塌
风险因素
坍塌

施工组织
施工顺序
支护情况

支护强度

开挖情况

开挖速度

支护形式

地下水处理

其他
 

爆破方法

监控量测

量测器材与布置

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

量测频率

弃渣堆放

规范要求监测项目

其他
 
信息反馈与处理

施工期防排水

排水措施

其他
 

降水措施

隧道特征

开挖跨度

其他
 
开挖深度

 

表7 东岩山隧道初始风险与对策措施

Table 7 Original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unnel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初始风险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1

DK202+251—DK202+355进口Ⅴ级围岩浅埋段, 原层泥土堆积
洞口浅埋段坍塌、冒顶、大变形
5
3 极高 (1) 三台阶四步开挖法施工; (2) DK202+251—DK202+268段洞口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DK202+268—DK202+355段超前双层小导管预支护; (3) 加强监控量测; (4) 二衬紧跟

DK203+880—DK203+947出口Ⅴ级围岩浅埋段

5
3 极高 (1)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2) DK203+880—DK203+910段超前单层小导管预支护, DK203+910—DK203+947段洞口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3) 加强监控量测; (4) 二衬紧跟

DK203+947—DK203+988出口明挖段

4
2 高度 (1) 明挖; (2) 避开雨季施工; (3) 做好截排水工作

2

DK202+355—DK202+405Ⅳ级围岩段
洞身坍塌、大变形
3
3 高度 (1)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2) 超前单层小导管预支护; (3) 加强监控量测; (4) 二衬紧跟

DK202+670—DK202+695, DK203+620—DK203+675 低波速异常带

4
3 高度 (1) 三台阶法施工; (2) 超前单层小导管预支护; (3) 加强监控量测; (4) 二衬紧跟

DK203+840—DK203+880节理密集带

5
3 极高 (1) 三台阶法施工; (2) 超前单层小导管预支护, 3.3m径向注浆预加固; (3) 加强监控量测; (4) 二衬紧跟
3 DK202+670—DK202+695, DK203+620—DK203+675 低波速异常带 突水、突泥 3 2 中度 (1) 超前探测; (2) 地质预报

 

表8 东岩山隧道残余风险与对策措施

Table 8 Residual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unnel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残余风险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1

DK202+251—DK202+355进口Ⅴ级围岩浅埋段, 原层泥土堆积
洞口浅埋段坍塌、冒顶、大变形
2
2 中度 (1) 加强监控量测; (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DK203+880—DK203+947出口Ⅴ级围岩浅埋段

2
1 低度 (1) 加强监控量测; (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DK203+947—DK203+988出口明挖段

2
1 低度 加强监测

2

DK202+355—DK202+405Ⅳ级围岩段
洞身坍塌、大变形
2
1 低度 (1) 加强监控量测; (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DK202+670—DK202+695, DK203+620—DK203+675 低波速异常带

2
1 低度 (1) 加强监控量测; (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DK203+840—DK203+880节理密集带

2
1 低度 (1) 加强监控量测; (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3 DK202+670—DK202+695, DK203+620—DK203+675 低波速异常带 突水、突泥 2 1 低度 (1) 注浆堵水; (2) 加强监控量测; (3) 控制排水

 

随着工程开展, 风险在不断变化, 各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及风险导致的损失也在不断改变。因此, 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要综合考虑前期各阶段分析得来的风险管理因素, 并以此为基础,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 一旦遇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或工期发生重大变更, 应对工程风险重新进行分析与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Dongyanshan Tunnel in Construction Stage for Nanjing-H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YANG Bo XIAO Kaicheng GU Yanya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Based on Dongyanshan Tunnel engineering for Nanjing-H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this paper refers to “Code for risk evalu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n tunnel of railway”and the tunnel design, construc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risk analysis of design stage and in-situ investigating,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hazards factors, probability and loss are analyzed, then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risk treatments are given.
Keywords: tunnels; risk; evalu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91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