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作者:师安东 王旭峰
单位: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同济大学
摘要:设计并制作10组不同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并测试试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吸水率,研究地质聚合物取代率、养护龄期及纤维掺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并对混凝土CO2排放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基本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吸水率减小,力学性能及抗渗性能得到改善;聚丙烯纤维可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混凝土水化反应生成的凝胶结构可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进行有效黏结,且稻壳灰颗粒可填充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密实度;采用地质聚合物代替水泥,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
关键词:混凝土稻壳灰地质聚合物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作者简介:师安东,讲师,E-mail:706647669@qq.com。
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资助项目(IRT_15R29)。 -页码-:12-15

  1 试验概况

  1.1 原材料

  试验原材料为稻壳灰、纳米Al2O3,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碱性激发剂、集料、聚丙烯纤维等,其中碱性激发剂由Na2Si O3溶液和纯度98%的分析纯片状NaOH配制而成,Na2Si O3溶液化学成分为Na2O,Si O2,H2O,各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2.5%,30.3%,57.2%。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12.5mm,细集料采用天然河砂,最大公称粒径4.74mm。聚丙烯纤维长6mm,直径20μm,密度0.9g/cm3,抗拉强度300~400MPa,断裂伸长率100%~600%,熔点175℃,导热系数0.12,具有耐腐蚀、强度高的优点。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稻壳灰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稻壳灰化学成分包括Si O2,Fe2O3,Al2O3,CaO,SO3,K2O,Na2O,MgO,各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91.15%,0.41%,0.21%,0.41%,0.62%,6.25%,0.05%,0.45%,其中SiO2为主要成分,烧失量为0.45%。图1所示为稻壳灰微观结构,由图1可知,稻壳灰表面多孔,比表面积大,结构较疏松,且部分颗粒呈团聚现象。

  图1 稻壳灰微观结构

  图1 稻壳灰微观结构  

   

  1.2 试件制备

  共设计10组不同配合比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每组3个,配合比如表1所示。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分别以50%,60%,70%,80%,100%的取代率代替水泥,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0.3%,0.5%,水灰比(碱性激发剂溶液中自由水含量与水泥含量之比)为0.45,Na2Si O3溶液含量和NaOH溶液含量之比为0.4,纳米Al2O3掺量固定为20%。试件制备时,首先将粗、细集料和水泥倒入搅拌机中搅拌1~2min,然后加入稻壳灰继续搅拌2~3min,同时将碱性激发剂和纳米Al2O3倒入,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后,将混合物倒入100mm×200mm,100mm×800mm圆柱体钢模中,在振动台上振捣密实,试件浇筑后盖塑料薄膜静置24h后脱模,置于(20±2)℃水中养护。

  1.3 测试内容

  分别对养护28,90d的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进行测试,试件尺寸为100mm×200mm,并对养护90d的试件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测试,抗折强度测试试件尺寸为100mm×800mm,劈裂抗拉强度测试试件尺寸为100mm×200mm,取每组3个试件强度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对养护90d的试件吸水率进行测试,试件尺寸为100mm×200mm。通过扫描电镜对试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力学性能

  2.1.1 抗压强度

  试件抗压强度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逐渐增大。这是由于稻壳灰中Si-O-Si键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发生断裂,进而形成水化硅铝酸钙凝胶结构,该凝胶结构紧密黏附于粗、细集料与其他材料表面,改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稻壳灰掺量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逐渐增大。这是因为部分未发生反应或残留的稻壳灰填充了混凝土微小孔隙,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均匀,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3%、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为100%时,试件抗压强度相比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为80%时有所减小,这是因为随着稻壳灰的增多,水化反应早期形成大量且延展性较差的铝硅酸盐沉淀,同时悬浮大量未反应的稻壳灰,反而降低混凝土骨架密度,从而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

  对比不同纤维掺量试件抗压强度可知,在相同地质聚合物取代率和养护龄期下,纤维掺量为0.5%的试件抗压强度略高于纤维掺量为0.3%的试件。这是因为聚丙烯纤维能有效黏结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并分担部分外部荷载,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另外,养护龄期为90d的试件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养护龄期为28d的试件,这是因为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混凝土内部物理化学反应更充分。

    

  表1 配合比设计 

   

   

  表1 配合比设计

  表1 配合比设计

  图2 试件抗压强度

  图2 试件抗压强度  

   

  综上所述,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为45.1~65.8MPa,强度等级为C45~C65,可在不同强度需求的混凝土工程中进行应用。

  2.1.2 抗折强度

  试件抗折强度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地质聚合物取代率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试件抗折强度均有影响。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为50%时,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3%,0.5%对应的试件抗折强度分别为6.8,7.1MPa;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增至80%时,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3%,0.5%对应的试件抗折强度分别为8.2,8.8MPa;当地质聚合物完全取代水泥时,试件抗折强度反而降低,这表明过量的稻壳灰不能合理分散于混凝土中,因而不能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从而减小混凝土抗折强度。

  图3 试件抗折强度

  图3 试件抗折强度  

   

  当聚丙烯纤维掺量由0.3%增至0.5%时,试件抗折强度有所提高,这是因为聚丙烯纤维具有桥接裂缝能力,从而有效缓解混凝土开裂,纤维还起加筋补强作用,使内部浆体与纤维间形成稳固黏结,加强界面间的稳定性。

  2.1.3 劈裂抗拉强度

  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试件劈裂抗拉强度与抗折强度变化规律类似,劈裂抗拉强度基本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应注意,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达100%时,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同样发生小幅度降低。王爱国等认为混凝土内部Si,Al的物质的量比过大时,将降低混凝土中铝硅酸盐形成速率,使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而稻壳灰中含有大量硅元素,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过高时,混凝土中Si,Al的物质的量比显著增大,从而使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当聚丙烯纤维掺量由0.3%增至0.5%时,试件劈裂抗拉强度有所提高。

  图4 试件劈裂抗拉强度

  图4 试件劈裂抗拉强度  

   

  2.1.4 强度相关性

  为进一步了解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0 1,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8 6,可知3种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好,这表明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3种强度变化趋势相同。

  图5 相关性分析结果

  图5 相关性分析结果  

   

  2.2 抗渗性能

  试件吸水率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试件吸水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纤维掺量为0.3%时,50%,60%,70%,80%,100%取代率对应的试件吸水率分别为7.23%,7.10%,6.86%,6.15%,5.03%;当纤维掺量为0.5%时,50%,60%,70%,80%,100%取代率对应的试件吸水率分别为7.48%,7.20%,6.91%,6.63%,6.49%,可知当纤维掺量为0.5%时,混凝土吸水率变化幅度较小。

  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水化反应进一步加快,且稻壳灰颗粒可填充内部微孔隙,改善浆体内部孔结构,降低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2.3 微观结构

  试件微观结构如图7所示,由图7a,7b可知,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为50%时,混凝土中纤维与浆体结构黏结较松散,相互作用较弱,周围裂隙结构明显;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增加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孔隙得到填充,密实度增大,纤维与浆体结构黏结紧密,从而使纤维增强作用得到体现,混凝土强度得到改善。

  图6 试件吸水率

  图6 试件吸水率  

   

  图7 试件微观结构

  图7 试件微观结构  

   

  由图7c,7d可知,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较小时,混凝土内部浆体结构存在大量空洞,对强度和耐久性造成影响。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水化反应程度加深,生成的凝胶结构使内部结构更密实,从而减少空洞数量,但仍存在大量尚未填充的微孔隙结构。

  由图7e,7f可知,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稻壳灰颗粒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对空洞及微孔隙结构起良好的填充作用,使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空洞及孔隙结构数量减少,提高地质聚合物与集料、纤维之间界面黏结强度。同时水化反应生成的凝胶结构能较好地对不同界面进行黏结和裹覆,从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并降低孔隙的进一步形成,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由图7f可知,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微孔隙结构基本消失。

  2.4 CO2排放量

  对不同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下的混凝土CO2排放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为50%,60%,70%,80%,100%时混凝土CO2排放量分别为232.5,202.3,172.1,141.9,80.8kg/m3,可知随着取代率的增加,CO2排放量显著降低,这表明将地质聚合物代替水泥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 结语

  1)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基本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有所提高,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聚丙烯纤维可与混凝土浆体结构有效黏结,起加筋补强作用,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2)随着地质聚合物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密实度逐渐提高,抗渗性能得到改善。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下,混凝土吸水率差异较小。

  3)稻壳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通过水化反应生成的凝胶结构包裹浆体,并由稻壳灰颗粒对孔隙结构进行填充,从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4)将地质聚合物代替水泥制备混凝土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当地质聚合物取代率达100%时,CO2排放量为80.8kg/m3,环保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 王存停,杨傅甜.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综述[J].施工技术,2019,48(21):20-23.
[2] 尚成成,宋强,嵇鹰,等.有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49(10):141-145.
[3] 张智豪,李波,李鹏,等.改良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材料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8,38(3):274-278.
[4] 周澳成,刘宜思.稻壳灰喷射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四川建材,2020,46(4):5.
[5] 马嘉琛,黄鑫,仵江涛,等.稻壳灰粒径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9,38(12):3878-3883,3904.
[6] 韩裕山,陈潇,周明凯.聚灰比对聚合物改性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7(10):108-111.
[7] 王爱国,郑毅,张祖华,等.地聚物胶凝材料改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33(15):2552-2560.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Geopolymeric Concrete Based on Rice Husk Ash
SHI ong WANG Xufeng
(Sanmenxia Colleg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Henan Sanmenxia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Tongji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paper,10 sets of geopolymer concrete based on rice husk ash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geopolymer replacement rates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and test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flexural strength,split tensile strength and water absorption rate of specimen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geopolymer replacement rate,curing age and fiber cont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which can analyze the strength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and calculated the CO2 emissions during concrete prod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eopolymer replacement rate, the concrete strength increase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e decreases,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mpermeability are improved. Polypropylene fiber can improve the flexural strength and split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gel structure generated by the concrete hydration reaction can effectively bond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concrete interface. Rice husk ash particles improve the overall density of concrete by filling the pore structure. Replacing cement with geopolymer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O2 emissions during concrete production.
Keywords: concrete; rice husk ash; geopolymer;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380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