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高边坡地铁深基坑半盖挖施工技术

作者:刘五一 肖育斐 张健 刘守花 阳军生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对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黄土岭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 提出基坑邻近边坡、坑底紧邻电力隧道时边坡和电力隧道加固措施, 介绍半盖挖法施工流程。分析实测数据表明, 支护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合理可靠, 半盖挖法施工效果良好。
关键词:深基坑 边坡 隧道 半盖挖法 施工技术
作者简介: 刘五一, 高级工程师, E-mail:1031216140@qq.com;
基金: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 (SDBJ-CSDT-JS-2017-001);

 

 

0 引言

地铁车站一般位于城市干线, 建设阶段若长时间占道施工, 将使城市交通更加拥堵。为缓解施工导致的交通拥堵, 广州地铁晓港站、深圳地铁岗厦站、上海地铁陆家浜站等均采用半盖挖法[1,2]施工。

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黄土岭站基坑所在位置均为现状路面, 为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采用半盖挖法施工。车站南侧紧邻高边坡, 高边坡的存在使支护结构处于偏压受力状态, 且坑底紧邻电力隧道, 基坑开挖对电力隧道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 有必要对黄土岭站基坑设计、施工及周边建 (构) 筑物的加固措施进行研究。

1 工程概况

黄土岭站位于芙蓉南路与赤黄路交叉口, 沿黄土岭路呈东西向布置。车站周边环境十分复杂, 分布众多建 (构) 筑物和管线, 基坑南侧约12.0m处存在8.0m高的原状土边坡, 距坡顶约11.0m处存在1座7层建筑物, 距基坑坑底约2.0m处存在电力隧道, 如图1所示[3]

图1 黄土岭车站平面Fig.1 Huangtuling subway station

图1 黄土岭车站平面Fig.1 Huangtuling subway station

 

黄土岭站为地铁1, 4号线换乘站, 1号线为先期线路, 已为4号线车站预留换乘节点。4号线黄土岭站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 基坑总长214.3m、标准段宽23.1m、基坑深24.0~26.5m[3]

施工场地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粉质黏土、粉细砂、中粗砂、卵石、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砾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基坑南侧原状土边坡主要为粉质黏土。施工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方式主要分为第四系上层滞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地下稳定水位为3.500~7.300m, 水位标高为62.200~71.100m[4]

2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黄土岭站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临时中立柱+盖板的支护体系。盖挖期间行车速度设计为60.0km/h, 设计荷载为100.0kN[5]。围护结构采用1.0m厚的地下连续墙, 兼作隔水结构。坑底地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时, 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取3.0m;坑底地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时, 嵌固深度取5.0m。内支撑体系采用4道内支撑+临时立柱的形式, 其中第1, 3道为混凝土支撑, 水平间距取6.0m, 截面尺寸分别为1.0m×1.2m, 0.8m×1.0m;第2, 4道采用609.0mm, t=16.0mm钢支撑, 水平间距取3.0m;临时中立柱由钢管立柱和立柱桩组成, 钢管立柱直径609.0mm, 厚16.0mm, 立柱桩为直径1.2m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钢管立柱插入立柱桩内4.0m, 水平间距为6.0m;盖板为0.3m厚钢筋混凝土板。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立柱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支护结构典型剖面如图2所示[3]

图2 支护结构典型剖面Fig.2 Cross section of support structures

图2 支护结构典型剖面Fig.2 Cross section of support structures

 

3 深基坑加固措施

3.1 边坡加固措施

为获得充足的施工场地, 施工前需对基坑南侧高边坡进行削坡处理, 削坡后坡角达75°。由于该边坡为原状土边坡, 坡顶存在建筑物, 削坡、基坑开挖使得边坡无法自稳。为增加边坡抗滑力、约束边坡变形, 在坡面采用土钉和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主动加固;同时为平衡滑坡推力, 在坡脚采用钻孔灌注桩 (抗滑桩) 和三重高压旋喷止水桩进行被动加固。边坡加固方案具体参数如下。

1) 采用28.0mm 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作为土钉, 与水平面夹角呈15°、长9.0m、水平间距1.2m、竖向布设5排。采用浆体强度等级M20常压灌注水泥砂浆。

2) 挂网喷射混凝土厚0.1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钢筋网间距0.15m, 采用8.0HPB300钢筋。

3) 坡脚钻孔灌注桩桩径0.8m、桩间距1.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三重管高压旋喷止水桩直径0.8m、间距0.55m。

3.2 电力隧道加固措施

基坑底至电力隧道顶约2.0m, 隧道井下穿S-11, S-12地下连续墙, 且隧道井出线位置距S-14, S-15地下连续墙外侧壁较近, 最近处距离仅0.4m, 基坑施工对电力隧道井的影响不容忽视 (见图3) 。为避免基坑开挖的不利影响, 采取以下加固措施。

图3 电力隧道与基坑位置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power tunnel

图3 电力隧道与基坑位置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power tunnel

 

1)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现场实测电力隧道位置, 为防止地下连续墙成槽凿穿电力隧道井, 将S-11, S-12地下连续墙墙底标高提高2.000m。

2) 为保证电力隧道井出线位置安全, 该段地下连续墙采用旋挖法成孔, 放慢成孔速度, 严禁使用成槽机、冲击钻机进行成槽施工, 防止凿穿电力隧道井。

3) 为避免基坑开挖导致电力隧道出现过大变形, 在基坑开挖前对电力隧道及电缆出线井进行预加固。电力隧道井内部采用I22a进行加固, 外部2.0m范围内采用地面注浆加固 (见图4) 。

4) 当基坑开挖至电力隧道顶部约5.0m处, 测量电力隧道位置, 并用石灰粉画出。在后续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大型设备横跨电力隧道。

4 半盖挖法施工流程

为保证黄土岭路交通正常通行、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减小施工难度, 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施工场地及交通疏解共分8步: (1) 施作盖挖段北侧地下连续墙、临时立柱桩、临时立柱、抗拔桩及设置铺盖系统; (2) 施作盖挖段南侧地下连续墙、第1道混凝土支撑和冠梁, 向下开挖至下道支撑架设位置; (3) 随挖随撑, 向下开挖至基底; (4) ~ (6) 施作车站主体结构、拆除临时内支撑; (7) 施工地下1层侧墙和结构顶板, 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 拆除第1道支撑南侧段, 回填北侧覆土, 恢复路面, 交通疏解至北侧; (8) 拆除第1道支撑北侧段、盖板系统和临时立柱, 回填覆土, 恢复路面 (见图5) 。

图4 电力隧道预加固剖面Fig.4 Sections of power tunnels

图4 电力隧道预加固剖面Fig.4 Sections of power tunnels

 

图5 施工工序Fig.5 Construction process

图5 施工工序Fig.5 Construction process

 

5 半盖挖法施工效果

黄土岭站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按“竖向分层、水平分段、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原则进行。分为东、西基坑, 两基坑对称开挖, 共分10节段, 每节段长15.0~20.0m (见图6) ;内支撑间土石方均分2层开挖, 共8层;基坑标准段宽23.1m, 第1, 2层分2块开挖, 先开挖明挖段, 后开挖盖板下土石方;第3~8层分3块进行开挖。

图6 基坑分段开挖Fig.6 Section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图6 基坑分段开挖Fig.6 Section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 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边坡坡顶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对典型断面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边坡坡顶位移和坡顶建筑物沉降进行整理汇总, 分析半盖挖法施工效果。

基坑南、北两侧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如图7所示, 以向基坑内侧变形为正, 反之为负。从图7中可以看出, 由于基坑南侧边坡的存在使其处于偏压受力状态[6], 基坑南侧地下连续墙向坑内变形, 沿深度方向呈上下部变形小而中部变形大的内凸式分布[7];基坑北侧地下连续墙受南侧边坡偏压作用的影响, 上部向基坑外侧变形, 下部向基坑内侧变形。随着坑内土体的开挖, 地下连续墙受到的水平向土压力增大[8], 深层水平位移逐渐增大, 在底板施作完成后达到最大值。基坑南侧最大水平位移为11.5mm, 位于埋深-15.0m处;基坑北侧向坑外最大水平位移为-7.4mm, 位于地下连续墙顶部, 向坑内最大水平位移为7.8mm, 位于埋深-15.5m处。基坑南、北侧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均小于预警值, 南侧地下连续墙受高边坡偏压影响, 最大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北侧, 且北侧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分布规律具有特殊性。

坡顶水平、竖向位移曲线如图8所示, 水平位移以向基坑侧变形为负, 竖向位移以向下变形为负。从图8中可以看出, 随着基坑开挖, 坡顶出现向基坑侧变形的趋势, 即竖向表现为沉降, 水平向基坑侧变形, 其变化规律与坡顶地表沉降变化规律相似, 最大水平、竖向位移分别为6.8, 6.4mm。

从坡顶建筑物竖向位移曲线可以看出, 其变化规律与坡顶竖向位移变化规律相似, 建筑物最大沉降为6.2mm (见图9) 。

由图7~9可知,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坡顶水平位移及坡顶建筑物竖向位移最大值均小于安全控制值[9,10], 基坑、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图7 深层水平位移Fig.7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图7 深层水平位移Fig.7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图8 坡顶位移Fig.8 Displacement of slope top

图8 坡顶位移Fig.8 Displacement of slope top

 

图9 坡顶建筑物竖向位移Fig.9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buildings

图9 坡顶建筑物竖向位移Fig.9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buildings

 

6 结语

1) 邻近高边坡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具有特殊性, 且远离边坡侧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仅为靠近边坡侧的68.0%, 远离偏压侧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2) 长沙地铁4号线黄土岭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有效解决了明挖法施工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各项监测数据均小于预警值, 基坑支护结构、边坡和电力隧道加固措施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1]杨华伟.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半盖挖法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13, 42 (7) :30-33.

[2]陈艳茹, 杨勃.基于半幅铺盖法的地铁站施工中铺盖体系稳定性分析[J].施工技术, 2016, 45 (11) :72-75.

[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 (黄土岭站) 设计报告[R], 2015.

[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 2015.

[5]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016版) :CJJ37—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6]石钰锋, 阳军生, 白伟, 等.紧邻铁路偏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与内力测试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4) :826-833.

[7]郑刚, 王琦, 邓旭, 等.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对坑外既有隧道变形影响的对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 (7) :1181-1194.

[8]崔高航, 刘守花, 王兆亮.哈尔滨市某桩锚支护深基坑工程监测[J].建筑结构学报, 2016, 37 (7) :144-150.

[9]济南大学,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10]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Semi-cover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 Adjacent to High Slope
LIU Wuyi XIAO Yufei ZHANG Jian LIU Shouhua YANG Junsheng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Huangtuling station of Changsha metro line 4 is proposed. Th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of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 adjacent to the slo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 adjacent to the power tunnel are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emi-cover excav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shows that the design of support structures and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semi-cover excavation method has a good effect.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s; slopes; tunnels; semi-cover excavation method; construction;
92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