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与理性——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B座创作思考

引用文献:

郑霁雯 庞波 庞少华. 朴实与理性——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B座创作思考[J]. 建筑技艺,2018,48(1).

. DESIGN OF CHINA-ASEAN INTERNATIONAL TRADE LOGISTICS CENTER BLOCK B[J]. build,2018,48(1).

作者:郑霁雯 庞波 庞少华
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郑霁雯 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建筑二所副总建筑师。代表作品:广西城市规划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南宁第五人民医院、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 作者简介:庞波 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代表作品:广西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广西城市规划馆、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 作者简介:庞少华 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代表作品:广西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金融广场、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

 

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以下简称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是一座集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 设计秉承“以适为美”的原则, 理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 创作出融入城市、适合基地环境和符合业主需求的建筑。设计思考从对城市、基地和业主的理解开始。

城市层面:南宁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 项目位于城市中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区域中心, 要将建筑融入城市发展和设计中。基地层面:城市设计在地块周围规划了若干超高层建筑, 确定超过300m高的建筑至少3栋, 对于只有232m的建筑, 如何依靠设计弥补体量上和高度上的劣势成为关键。业主层面:业主为国企背景, 要求建筑在满足实用、好用的同时, 还要表现出一定的企业形象。

根据功能定位, 在布局上合理分设裙楼和主楼, 两者相对独立。场地内裙楼于北, 主楼于南, 两部分人流分别从不同方向进入。因受规划的限制, 交通组织方面采取在基地内设“环道+小广场”的形式, 以简洁的方式处理好建筑与外部各种动线的关系, 避免建筑动线与城市道路直接产生过多的交叉。

建筑布局方面较好地利用了基地北高南低的地形, 商业部分从北面进入, 同时在这一侧设置下沉广场, 使半地下商业有较好的引导性入口空间, 产生“双首层的格局”。而一层的商业入口设于建筑一隅, 与地下商业形成入口的错位, 丰富商业人流动线。

1建筑功能

在功能规划时从业主的使用需求和经营理念出发, 附属设施 (如停车和机电设备等) 共用, 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充分考虑业主对商业和办公这两大功能的要求, 特别考虑到商业部分未来可能出现经营业主更换及业态变化的情况。商业和办公相对独立, 避免人流动线的过多交叉和混合, 在功能设计上采用类似“逆综合体”的手法。

由于商业功能的相对独立, 功能流线设计相对简单。考虑到商业面积不大, 没有按时下流行的综合式动线组织, 而是采用相对集中、整体的方式, 商业动线沿着两个小中庭形成单环动线;商业空间均沿四周设置, 从提供的功能空间来看更为整体, 可以作为业主需求的物流展示场所和物流交易场所等非商业功能, 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1东南侧航拍实景

 

2总平面图

 

3人视实景

 

4塔楼错位空中庭院示意

办公部分是建筑的主要功能, 满足业主的当下要求和适应未来的功能变化是设计都要考虑的, 结构采用经典的“核心筒+外框柱”的形式, 四周空间均可采光。主楼平面呈长方形, 可以满足更多的房间南北向布置, 在设计中没有过分追求严苛的平面使用系数, 将办公空间进深适度控制在10~12m为主, 向上的楼层因建筑形体的变化进深逐渐缩小, 同时力求大部分房间都可自然通风和采光。空间平面的自由分割是所有办公空间应该首要考虑的, 在保证功能适用的前提下, 灵活性是建筑平面设计的永恒主题。

2建筑空间

建筑师天然具有“空间情结”, 不论思考过程如何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去创造一些丰富和具有体验性的空间。

因商业面积有限, 且要考虑未来可能的一些非商业用途, 设计中没有刻意地丰富商业动线, 而是采用单环动线组织:外环均为商业空间, 增加了空间的体验感, 打破了方正平面带来的空间单调;环内沿长向两端设计两个小中庭相互呼应, 使环内的空间具有超越自身尺度的体验感。此外, 还保持了空间的整体性和共享性。虽然整体设计风格理性、朴实, 但为了营造商业氛围而设置的两个曲线形态的小中庭使得整个商业空间在视觉和实际体验上更丰富且兼具趣味性。

在办公空间的处理上,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协调, 中央布置结构核心筒, 外框架柱沿着建筑的曲线表面设置, 四周均为无柱空间, 确保平面功能的灵活性, 满足空间弹性的要求, 使办公空间也成为自由的景观场所。

 

5办公入口斜拱雨篷

 

6首层平面图

 

7二层平面图

 

8四层平面图

设计初期, 我们在一些不同楼层正对电梯厅的出入口处设置了跃层空间, 希望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适度地创造一些不同尺度的空间, 打破高层办公空间场所的封闭感, 削弱空间的单调性。同时, 这种设计也可以为一些企业的分支部门设置属于自己的空中大堂, 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 给业主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创造空中庭院, 引入自然元素, 使人可以在空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9, 10商业中庭

 

11八层平面图

 

12三十九层平面图

 

13四十八层平面图

 

14剖面图15商业室内空间

 

15商业室内空间

 

16塔楼电梯厅

 

17办公室内入口空间

3建筑形式

建筑作为企业形象的外部表达, 建筑高度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追求, 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筑形象来反映企业文化。考虑到业主的国企背景, 建筑的形态既要有个性, 但又不能过于张扬, 同时业主对平面规整性的要求较高, 不希望出现异形房间。因此在建筑形态的塑造上, 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平面上的弧形、曲线等。

项目所处的区域高楼林立, 设计更多是在寻找建筑形体的适度差异。周围建筑大多追求力度以表现阳刚之美, 而我们希望项目能体现出另一种“柔美”。形体采取曲线设计, 考虑到曲线对平面的影响, 采用“平面不曲, 竖向曲线”的设计原则, 保证所有平面房间的方正。竖向的曲线和形体在形成优美的城市渐进线的同时, 在人的视野内不断向空中渐变, 向空中无限延伸, 尽显曲线之美。立面除了曲线的造型外, 其余相对平和, 避免过于夸张。

办公入口是业主的关注点和设计的重点, 整体设计依然较为理性。建筑入口的雨篷在南方地区特别重要, 设计结合了雨篷的功能和形象, 从建筑形体的特征考虑, 将雨篷的曲线与整体建筑的优美曲线相呼应。因此, 高27m斜拱形的雨篷设计同样采用了“曲”的形态, 匹配建筑的体量;向上“倾斜”出15m, 满足遮雨的功能, 并留出了下部空间;“拱形”创造了入口下方特殊的空间, 增强了进入建筑的第一体验感。“斜拱形”不同方向的“曲”和“斜”, 令建筑的曲线更加丰满和富有动感。

4垂直交通和核心筒

超高层建筑的交通组织, 特别是垂直交通的组织是功能实现的关键, 办公部分面积约7.5万m2, 共设置了13部客梯。在电梯设计时, 除考虑运载能力外, 还分析了业主的使用需求和内部相互间联系较多的实际情况。为避免过多的电梯分区和较繁琐的转换, 仅设置高区和低区, 每个区约20层。同时根据功能的特别要求设置了一些直通部分楼层的直达客梯, 确保这些楼层的私密性。合理设计乘梯流线, 避免超高层建筑乘梯时易出现的“乱”和“错”, 结合管理需要, 首层电梯厅由中间入向两边出, 方便管控。核心筒设计根据流线设计和形体变化, 电梯布置基本呈一字形, 适应建筑形体的变化, 也符合上部核心筒逐渐变小的实际情况, 满足空间进深的要求。

 

18空中休闲大堂

 

19办公大堂电梯厅入口

 

20办公电梯厅

5建筑材料与表皮

建筑整体外表皮均采用幕墙体系。裙楼商业部分为石材和玻璃组合的幕墙体系, 竖向的米黄色花岗岩线条分格与主体的曲线形成对比, 更衬托了建筑曲线形态的柔美。塔楼主体部分则为玻璃幕墙系统, 按照楼层的尺度设计为单元式幕墙, 在平面上设置了凹口, 在凹口幕墙部分设可开启窗, 减少对立面整体效果的影响。考虑到南方的气候特点, 在春、秋季节, 幕墙能够开窗, 利用自然通风, 减少空调的开启。玻璃幕墙并未设计太多细碎的装饰构件, 保持建筑立面的整洁, 符合建筑平和、朴实的气质。

6建筑结构

塔楼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 沿塔楼外围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楼面梁采用H型钢梁。核心筒提供了结构的主要抗侧刚度, 外筒墙厚度从底部800mm分级逐渐缩小至顶部300mm;核心筒内部墙厚250~300mm, 沿外围布置较厚的墙体, 利用剪力墙筒体的刚度, 减小结构自重, 效率较高。

在最初的设计中, 核心筒南北向宽度偏小 (16.8m) , 高宽比达14, 已大于适用值12;且核心筒外墙在三十一层南侧外筒收进3m, 造成南北向刚度不足。结构设计中, 在三十层 (设备层) 增设了南北向两榀伸臂桁架及一道环向桁架;在四十一层南、北向立面进行局部收进, 每个侧面两个钢管混凝土柱上下不连续;在四十至四十一层间的南北向设置转换斜柱, 与斜柱相连的楼面钢梁、腹杆形成第二道伸臂桁架, 结构刚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使南北向风荷载作用层间位移角由1/560减为1/915, 满足规范对位移角限值的要求。

 

21主入口人视实景

 

22远望建筑

2 3 幕墙节点

2 3 幕墙节点   下载原图

 

7竖向框架柱设计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边长从底部900mm分级缩小至顶部500mm, 壁板厚从45mm缩小至16mm, 钢材采用Q345B, 柱内填灌C60混凝土, 依靠两种材料的性能, 有效缩小了柱的截面尺寸。

沿主楼四周布置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 南、北面的外框架柱顺延至建筑的弧形曲面, 设置竖向带有倾角外凸圆弧的钢管柱, 保证建筑空间的简洁, 与东、西面的框架形成完整的外框筒, 作为抗震设防的第二道防线。

8结语

本项目作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虽然创作有着较大的自由度, 但是整个设计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性的范围内, 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技术和功能需求层面, 不过度追求建筑表现和涵义。这种源于功能的朴实建筑创作, 更能够适应城市环境、地域条件和业主需求。

业主:广西交通投资集团

建设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建筑设计: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庞波

设计团队:郑霁雯、庞少华、安忠林、吕智、廖瑞海

总建筑面积:187 562m2

建筑高度:232m

设计时间:2011.05~2011.12

竣工时间:2014.9

摄影:章鱼建筑摄影

 

DESIGN OF CHINA-ASEAN INTERNATIONAL TRADE LOGISTICS CENTER BLOCK B
1903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