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立新 融入都市——大连国贸中心大厦

作者:崔岩 赵涛
单位: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崔岩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C+Z建筑师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第七届中国青年建筑师, 辽宁省工程设计大师。代表作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中心、大连国贸大厦、大连邢良坤陶艺馆、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等。 作者简介:赵涛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Z建筑师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代表作品:大连汇邦中心、大连北方金融中心、大连大学文理学院、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等。

 

 

1幸运与机遇

高369.6m、共86层的大连国贸中心大厦的建设历时十余年不间断设计命题的变换、调改和业态策划, 历经三任业主资金链的断裂和种种风雨飘摇, 同时设计完全委托本土青年建筑师团队, 实属罕见, 而这些都被我们遇到了。每当项目濒于悬崖的险境或陷于困难选择的十字路口时, 我们都会加倍努力。1996年, 未开放的中国设计市场现状、二线城市业主缺位的经济实力及冒险精神共同促成了设计团队与业主的同舟共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化自信的觉醒、鼓励设计原创氛围的兴起等因素促成了本项目的成功。

2项目概况

大连国贸中心大厦 (以下简称国贸大厦)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历史悠久的文化商业地段——友好广场及天津街商业区, 我们旨在尽最大可能将项目融入该区域, 为老城区的发展激发新的空间活力。项目始于1996年, 于2002年转让给新的业主——宏孚企业集团, 受宏孚企业集团的设计委托, 我们于2002年7月参与此项目 (当时设计高度为349m) , 2007年由于业主企业资金问题项目暂停, 直至2010年项目再度转让给新的业主, 我们有幸于2010年7月重新参与设计, 一来一往已过八年时间。项目西侧地块的金座大厦始建于1993年, 塔楼的外装修于1998年完成, 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搁置, 当时这两个项目成为紧密相邻的大连城市核心区域内当时最为著名的烂尾楼工程, 时至今日金座大厦仍未有新业主承接。时间的变化导致地块周边客观条件早已改变, 利好条件:飞涨的房价、实力强劲房地产商的介入、可与大厦便捷连接的新建地铁站点, 以及政府为尽快解决烂尾楼工程推出的政策支持;不利因素:为适应国家政策需重新调整节能设计理念, 并需重新考虑核心区域城市交通和停车的发展和变化。

3方案切入点

曾一度处于搁置期的工地烂尾现场形成了城市核心区的断裂点, 我们以织补缝合的设计理念来应对城市发展中被遗弃建筑的再生, 这也是项目可持续设计的切入点。对设计切入点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新建地铁、公交站点、出租车乘降点、私家车配比指标及周边道路承载能力, 预测未来可能的功能改造对区域交通和停车的影响;在停车数量达到测算指标的同时, 研究停车进、出场/库的运行效率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重新确定交通效率;分析现状交通量叠加, 以此计算新增用车量, 建立交通模型, 综合多项课题的设计定位, 研究道路交通运行能力、停车总量、停车运行效率等问题, 重新提供切实可行的交通解决方案。

 

2总平面图

 

1从中山广场东侧远望国贸大厦

(2) 2010~2012年, 我们与业主一起重新策划及调整业态组成, 期间结合业主对功能的要求, 重新进行区域内建筑高度、体量与现状城市建筑体量的对比研究。新建筑的体量曾历经342、260、432、280、369m多个高度的阶段功能定位、功能交通流线设计、车库容量和效率推敲、招商的市场定位、城市天际线设计研究等工作, 配合营销专业的产品调研, 调整高区超五星级酒店功能及高级公寓的数量, 以减轻过多交通流线和停车量给城市区域的压力 (去除旅游团队大巴、餐饮、游客、物资供配及垃圾运送等酒店专属流线) , 以业态的变化平衡开发商的运营效益、城市核心区域环境、交通效率之间的矛盾。

(3) 依据业主对新功能及定位的要求, 重新梳理了新功能流线对该区域现有城市状态的影响。由于场地的交通情况取决于建筑本身及周边区域的交通状况, 所以解决超高层大容量建筑裙房给城市带来的交通问题至关重要。取消了原裙房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 调整为三家外埠银行分行的办公部分, 增强区域功能的互补性, 通过业态重组适当降低人流量并削弱商业、酒店等业态流线的复杂性, 结合新建地铁、公交站点的优化调整, 协调政府交管部门优化建筑周边道路车行流线及方向, 同时细化停车库区以适应不同业态需求和出入的便捷, 新增银行VIP空中停车场, 优化交通运行效率。

(4) 从宏观层面分析, 随着青泥洼桥地区商业及经济的发展, 未来建设不能仅靠建筑本身来解决城市日益不断增长的交通压力问题, 尽管国贸大厦自身贡献式的交通处理方式缓解了当下的交通问题, 但大容量停车库高峰时段的进、出车效率还是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而增加城市核心区新建建筑的停车库容量并不是解决城市交通的最优途径,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还会起反作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应是增加整个都市的道路供给和匹配发达的公交系统, 虽然城市规划已经为该区域的道路网增加了一定的容量, 但由于城市规划路网增容方案只局限于平面而非立体, 因此仍无法满足都市发展强劲的交通需求。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建设立体道路, 除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外, 以政府主导的城市核心区域公共停车场、停车楼的建设同样十分必要;地面交通的疏导应结合火车站南、北广场的改造及轻轨、地铁系统的开发, 建设核心区公共交通枢纽, 彻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3一层平面图

 

4地下一层平面图

 

5设计关键环节图示

 

6施工中的国贸大厦

 

7项目模型

 

8功能分区

4设计立意

在完成一系列城市问题研究及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 设计的重点再次回到超高层建筑标识性的创意上。依据城市设计最终确定了369.6m的建筑高度, 这在整个大连都可算作数一数二的城市天际线的高度, 更不用说项目是矗立在建筑普遍高度较低的老城区核心位置了, 这座建筑也由此成为大连的坐标点。

在确定了建筑高度的坐标以后, 我们不禁思考:大连这座城市过往坐标点的代表建筑及时间里程碑的建筑又是什么呢?从这个问题出发, 渐渐形成了方案构思:以大连船舶海运、港口兴市为象征喻意, 清代洋务运动时期兴建的老铁山灯塔 (大连的城市发展原点,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近现代灯塔) 为方案立意, 经多方案推敲论证和优化形成最终方案——城市的灯塔。高耸的玻璃建筑体量力求简洁、纯净, 夜间宛如水晶般的玻璃灯塔成为未来城市的地标;白天建筑玻璃幕墙与天光相融合, 使建筑体量消隐, 与城市老区的街区环境景观相融合。在建筑平面东、西两侧的端角部追求最大的办公景观视野, 在建筑顶部采用“钻石切割”的抽象美学及设计造型;建筑立面追求现代材质下的新古典韵味, 与金融商业及大连浪漫的城市气质相契合。

5关键技术

在项目中, 除了功能排布外, 较为耗费精力的关键技术难点是电梯运行设计和幕墙设计。

5.1电梯运行设计

提升新建筑自身电梯运行效率, 提高电梯核心筒与新建地铁站口在地面及地下衔接的便利性, 为建筑功能性的流线疏导提供高效的基础保证。

电梯的运行组配及效率一直是超高层设计的难题之一, 尤其是现在要求智能化楼宇的电梯等候时间要控制在19s以内。在项目早期, 业主委托奥雅纳公司为机电顾问, 在合作和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也渐渐总结出了正确的优化电梯的方法。项目平面近似长方形而非均匀的正方形,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十字核心筒设计方法并不适用, 因此在建筑首层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 采用不同的门厅大堂直接分流:办公设置独立的大堂, 而且电梯厅独立分配高速直达电梯厅 (升降速度为6m/s) 和低区SOHO电梯厅 (升降速度为4m/s) , 在五十六层设置智能高区办公的空中休闲大堂, 并在独立电梯厅进行电梯转换, 换乘电梯 (升降速度为4m/s) 在高区办公区间运行。大厦的公寓在首层也设有独立的门厅大堂, 各功能的首层独立大堂的电梯厅都设有通往地下室车库的摆渡电梯 (升降速度为2.5m/s) , 同时各功能的电梯厅在地下一层均设有完善的独立厅以衔接地铁站人流, 两部消防电梯 (升降速度为6m/s) 与货运功能结合设计, 并协同专属货运电梯保障大厦的货运和垃圾运送。对照电梯结合功能的设计运行和建筑师编制的核心筒电梯运行分析示意图, 可以全方位概括和指导各专业及供货商的工作。

 

9电梯设置分析

5.2幕墙设计

项目的幕墙设计始终坚持“建筑师方案-幕墙顾问公司设计-中标幕墙施工单位深化”这一国际化的工作流程, 让建筑师充分掌控方案的整体效果、各装饰构件的比例、构件间的交接美学处理及装修/土建施工界面的划分, 幕墙顾问公司有效保障建筑师设计的幕墙方案的可靠性和落地可实施性, 确保与加工工艺有关的技术性参数也得到有效监督和协调, 厂商和施工公司同时保证了样板段的精准表达和优化调整方向, 保证工程进展的专业化和实效性。

Low-E中空离线镀膜玻璃单元式幕墙以及幕墙竖向装饰线条共同构成建筑绿色节能的措施之一。竖向装饰线条可极大弱化太阳光线的反射和折射;高层公寓及办公区域的可开启自由换气窗是最有效的基础绿色设计, 同时配合定制设计的超高层建筑自由换气窗防护护栏构件为使用者提供心理安全, 体现定制与人性化设计。定制的换气窗、防护栏杆结合竖向装饰肋纳入至单元式幕墙模块中, 在设计中克服了诸多加工工艺和构造的难点, 合成一体化的成品工业产品模块满足了超高层建筑竖向精细垂直度的要求, 最终达到理想的完成度。在超高层幕墙方案深化设计推敲过程中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教训, 团队在图纸表达上做出改革, 针对每个幕墙细部进行了平、立、剖面直至建成效果模拟的全方位表达, 通过直观的表达让方案理念、幕墙顾问和深加工设计贯穿设计始终, 直至最后建成实现。在设计过程中, 玻璃的选材定样、样板段推敲设计、样板段四性设计、样板段检测、擦窗机的运行及效率设计、夜间泛光照明与幕墙装饰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等都是建筑师团队重点管控和设计协调的内容。

 

11塔顶幕墙施工现场

 

10幕墙分析

 

12幕墙照明分析

1 3, 14幕墙细部节点

1 3, 14幕墙细部节点   下载原图

 

1玻璃幕墙2单层玻璃幕墙3主龙骨4次龙骨5钢结构梁6混凝土+压型钢板楼板7防火保温材料8氟碳喷涂铝扣板9外挂装饰构件10金属踢脚11 200厚高成品静电地板12可开启窗扇 (内开45。)

 

15傍晚远眺国贸大厦

 

16擦窗机设置分析示意

6结语

从2010年工程再次启动至今, 我们在理念分析、研究论证上走了不少弯路。近些年建筑国际化理念的变化也给工程设计带来了观念的冲击, 建筑师自发的主动创新和求变也改变着建筑的初始状态, 以上基本都是问题解决后的结论性内容, 具体设计过程中的寻找和论证是漫长的, 在此不再赘述, 希望能与建筑界同仁们分享设计心得。

目前项目整体外装虽已封顶, 但设备的调试、装修工程的推进、新防火规范频繁修改和对技术语境的不同理解, 让建筑师再次处于坚持和妥协的矛盾状态中, 建筑同样也重置于“漂浮”的状态中。但我们始终相信建筑师能完成自身与建筑设计共同的救赎, 也许这就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吧。

业主:大连国贸中心大厦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辽宁省大连市

建筑设计: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崔岩、赵涛

设计团队:于晶、隋迪、刘聪、于化龙

建筑面积:321 213m2

建筑高度:369.6m

设计时间:2002~2017

建成时间:2017

摄影:赵涛

 

RE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METROPOLIS:DALIA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TOWER
111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