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收缩背景下楼上村振兴的活态传承模式

作者:王浩 戴彦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剖析历史村镇振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梳理现阶段历史村镇在乡村收缩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静态的保护模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单一的参与主体。在对“历史村镇活化”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活态传承”的内涵特征,将活化的核心确立到历史村镇文化价值的动态传承上,分析历史文化价值与“三生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历史文化价值语境下“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3个维度的振兴路径进行谋划,探究“活态传承”模式下历史村镇的振兴思路,统筹考虑“传承”“发展”“参与主体”3个方面,实现“精明活化”。
关键词:历史村镇活态传承三生空间乡村振兴收缩
作者简介:王浩,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戴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乡村收缩背景下西南山地历史村镇的价值减损与精明保护研究(52078073)。 -页码-:76-79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20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参考文献[1] 谢正伟,李和平.论乡村的“精明收缩”及其实现路径[C]//2014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论文集,2014.
[2] 吴斌,涂静宇.乡村收缩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路径与空间规划支撑—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C]//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3] 鲁可荣,胡凤娇.传统村落的综合多元性价值解析及其活态传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115-122.
[4]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10-1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EB/OL][2013-09-18].http://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309/t20130924_215684.html
[6] 冯雨乔,刘畅.基于不同主体的传统村落保护活化模式研究[C]//2019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7] BORDOGNPN M,CORSI L,GASPERIS D D,et al.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a global respon-sibility.Sichuan towers case study[J].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2009,16(2):379-387.
[8] SAID S Y,AKSAH H,ISMALL E D.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 areas in Malaysia[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12):418-428.
[9] 朱良文.对传统村落研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7(1):4-9.
[10] 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2):156-160.
[11] 窦晓乐,房淑娟,刘欣,等.云南大理牛街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183-187.
[12] 李川.活化是古村落保护的重要途径[J].神州,2015(34):16-21.
[13] 汤敏,郑捷,刘嘉琪.社会组织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活化、复兴之路——以古村之友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7):54-57.
[14] 林乙煌,叶博雄,赖惟永.基于宜居宜业建设“活化”长汀客家传统古村落研究[J].设计,2016(15):158-160.
Living Inheritance Model of Loushang Village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Shrinkage
1053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