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行”与“止”

作者:范甜甜 贾晓浒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
摘要:建筑发展的脚步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程,与其所在环境、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建筑因需要而存在,因使用而发展。受民族、信仰、审美理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中西方不同的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作者简介:范甜甜,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贾晓浒,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教授;

 

1 基于不同自然观产生的“行”与“止”

1.1 中西方不同自然观的形成

人类起源时,对自然界十分依赖,不同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对于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东亚大陆复杂的地形和温和的气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较适宜的环境,边缘半封闭的地貌使我国处在与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其优越的生存条件使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形成崇尚并依赖自然的平稳性格,进而形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古代人视自然是万物的本源,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西方文化发源于欧洲东部的地中海地区,气候条件极差,可耕种土地稀少,生存环境被各种天然障碍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在与恶劣环境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激发出人们的抗争精神,并且发展成多民族共生的生存方式。正因如此,西方人逐渐形成崇尚自由和征服自然的性格,西方人的自然观是将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脱离,认为耶稣同时创造了人与自然2个对立面,而人类任务是征服自然。

1.2 基于自然观产生不同建筑文化

基于不同的自然观,建筑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

我国传统观念将自然与人文社会融为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观点在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古典园林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理念,造园时“借造结合,以借为主,造为辅”,因势利导,利用原有地形、景物,整个过程顺应自然,最终形成曲折蜿蜒、需要时间去感受的空间。这样“移一步易一景,移一日易一景”的空间,需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其独特魅力。

西方文化本身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故其建筑表现出征服自然。从梁柱与拱券结合体系下的万神庙到工业革命时期新工艺及新材料促成的水晶宫,建筑成为西方文化中展现人类最高技艺的载体,是征服自然的象征。建筑作为自然的对立物出现,城堡多位于山岩或旷野中,与自然对立,早期城堡内未给自然留出空间。即使后出现的园林,同样也以形体为规则几何体、与自然形成强烈对比、庞大的建筑物为核心,周围花草树木被修剪方正,平面规则布置,丝毫不遮挡建筑物主体,建筑物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们站在任何角度都能感受到建筑的恢宏。

2 基于不同哲学观点产生的“行”与“止”

2.1 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点

在影响建筑的诸多因素中,哲学力量巨大,哲学观点基于自然观之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我国哲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推崇“中庸之道”,强调“礼制”;道家的“思”一方面是对自然认识的更高进步——“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是对空间更进一步的认识——“清净自然无为”;《周易》中的“风水”——阴阳五行的生态观及“群”的思想,都包含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敬畏自然、等级森严的封建主义思想。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以神话和传说为前提,传说中的神和“半神半人”的英雄所做的主要是征服世界,进而反映出古希腊人积极进取的态度及对神的敬畏;而后,亚里士多德又提出“科学”观点和人本主义思想,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在不同思想影响下,西方形成敬畏神灵、追求自由及不断征服、突破的思想。

2.2 不同哲学观点导致的建筑文化差异

哲学思想导致建筑观念的不同,造成建筑文化差异明显——西方因对神的崇拜,建筑是以教堂、寺庙为主体串联起来的艺术史;而我国因对天子的崇拜,建筑以宫殿串联。像其由始至终凌驾于建筑领域之上的建筑类型,日本的尹东忠太将这种现象称为“建筑本位”,即西方以宗教建筑为建筑本位,我国建筑受民族思想的影响以宫室为本位。

我国的宫室建筑受“礼制”和《周易》中“群”思想的影响,建筑大多以等级分明的“群体”方式存在,相较建筑形体而言,更讲究平面布局,一方面建筑群体可完善,在平面上向外延展,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便是我国建筑文化中“行”的体现。另一方面,建筑单体在建造时深谙“中庸之道”,建筑出现“将建筑的不同功能布置在不同等级的小盒子中”的模式,故建筑的使用需不断转换场景,是动态的过程,该过程体现出我国建筑文化中“行”的不同存在方式。

西方宗教建筑多为建筑单体,为体现神的崇高、人的渺小,往往在体量与空间上追求极致,外部形体与内部空间一览无遗,因宗教建筑使用功能单一,通常对使用者无切换场景的需求,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可完成对建筑的使用。另一个层面上,单体的存在不利于日后扩建,故建筑单体成为历史上的经典,建筑不会随着历史发展有巨大变动,为“止”的体现。

3 基于不同审美观点产生的“行”与“止”

在中西方不同哲学思想下,形成不同的美学观点。我国的审美观往往与道德联系,善就是美,恶就是丑,而西方人对美的认识截然不同,认为美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

西方建筑的基础为集合美学,亚里士多德曾说:“美的主要形式,即空间的“秩序、匀称与明确”,强调形体的造型与比例,注重设计表达效果,不在意平面空间的延伸。”我国在建筑单体造型上几乎无差,只有等级区分,且无论在绘画还是实体建造中,单体建筑的透视效果并不突出,但整个建筑群的总体效果被摆在重要位置,力求平面空间的连续和延伸。

简而言之,我国在于“神”,西方在于“形”。我国建筑追求建筑群体的和谐,小到四合院,大到紫禁城,我国建筑的“神”90%都来源于空间序列的布置对气氛的营造。建筑中的使用者都“不识庐山真面目”,但却可以感受整个建筑所营造的氛围,如紫禁城中等级最高的太和殿,从体量上讲,远比凡尔赛宫要小,但却营造出无比庄严肃穆的气氛,给人气势磅礴的感受,这主要归功于太和殿之前的空间序列,如果没有前面空间行进的层层铺垫,直接“空降”在大殿前,就无法感受整个建筑营造的气氛。

西方建筑的体积感强烈,对建筑形体美有科学认识,注重形体与比例。单体建筑没有建筑群的层层铺垫,直截了当摆在眼前,利用独特造型、丰富装饰来达到营造气氛的目的。例如哥特式教堂——直刺苍穹的尖顶,光怪陆离的装饰,体现出西方人对天堂的向往和对上帝的崇拜,建筑设计并无铺垫,只要接近它,就可从整个体量造型上感受此种氛围。故感受西方建筑的过程不需要铺垫,相对而言,便是“止”。

 

 

参考文献[1]尹东衡.浅议中西方建筑文化[J].山西建筑,2008(17):74-75.

[2]杨斌.谈中西方文化比较在建筑上的影响[J].南方建筑,2004(1):4-5.

[3]董雅,孙锐.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观念[J].建筑与文化,2014(11):150-151.

[4]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Process” and “Stop”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1838 14 14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