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规范下的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对比

引用文献:

王立军 卢理杰 余海群 谭晋鹏 赵亮 冯德民 刘隆俊. 中日规范下的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对比[J]. 建筑结构,2019,49(1):1-9,17.

Wang Lijun Lu Lijie Yu Haiqun Tan Jinpeng Zhao Liang Feng Demin Liu Longjun. Comparison of steel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examples under Chinese and Japanese standards[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1):1-9,17.

作者:王立军 卢理杰 余海群 谭晋鹏 赵亮 冯德民 刘隆俊
单位: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华信今朝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藤田技术研究中心 日本东京建筑研究所
摘要:为了分析中日结构设计规范在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同, 以一栋6层钢结构商业大楼为例, 分别采用中日钢结构规范进行设计, 研究了两种设计规范体系下钢结构的设计流程, 对比了中日规范体系下结构的地震作用、结构整体性能指标、构件的性能指标、节点的连接性能以及大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 中日钢结构规范在指导钢结构设计方面, 存在一定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结构性能指标, 具有各自的侧重点。
关键词:中日规范; 钢结构; 设计流程; 破坏机制 ;地震反应分析
作者简介:王立军, 博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mail:15810384069@163.com。
基金:

0 引言

   中国和日本均为地震频发国家, 尤其是日本。日本全国均位于高烈度区, 地震发生频繁, 建筑多经历过地震检验, 因此, 日本建筑抗震实践更为丰富。众所周知钢结构建筑在两国建筑中的使用比例差别较大, 按建筑面积核算, 2015年日本建筑中钢结构比例为混凝土结构的两倍以上, 而中国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占总建筑的90%, 尤其是中低层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几乎没有应用。但中国钢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且目前存在严重的钢材过剩问题, 国家大力提倡钢结构建筑的应用, 本文主要通过中日钢结构规范下钢结构设计实例的对比, 以期对我国抗震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帮助设计人员更深刻理解钢结构设计的流程, 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为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以一栋6层钢结构商业大楼为例, 对比了中日钢结构规范的设计流程、地震作用、结构整体性能指标、构件的性能指标、节点的连接性能, 并研究了大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机制。

图1 结构典型平面布置图

   图1 结构典型平面布置图

    

图2 结构典型纵立面布置图

   图2 结构典型纵立面布置图

    

图3 结构典型横立面布置图

   图3 结构典型横立面布置图

    

1 工程实例对比

   6层商业大楼 (屋顶有2层小塔楼, 无地下室) 的总建筑面积为25 000m2。1, 2层的主要用途为停车场, 3~5层为一般商业店铺, 6层为饮食店铺。空调设备的室外机布置在6层屋顶。建筑物的西侧横跨一现存的高架走廊, 结构布置见图1~3。

   结构为纯框架结构, 2~6层楼盖为组合楼盖, 屋顶为非组合楼盖。对比模型设置为:1) 模型J1, 采取日本钢结构规范设计, 截面及材料见表1。2) 模型C1, 采取中国钢结构规范设计, 截面及材料见表1。3) 模型C2, 在模型C1基础上, 按中国钢结构规范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截面信息见第5节。

   模型J1, C1构件截面及材料表1


构件
种类
楼层 构件
编号
截面
材料

日本规范
中国规范

钢梁

屋顶
~6

GX1
HN700×250×12×22 SN490B Q345B

GY1
HN700×350×14×28 SN490B Q345B

5

GX1
HN800×300×14×22 SN490B Q345B

GY1
HN800×400×16×32 SN490B Q345B

4

GX1
HN800×300×14×28 SN490B Q345B

GY1
HN800×400×16×32 SN490B Q345B

3~2

GX1
HN900×300×16×28 SN490B Q345B

GY1
HN900×400×16×28 SN490B Q345B

钢柱

6~4
C1 700×700×25 BCP325 Q345B

3~2
C1 700×700×28 BCP325 Q345B

    

   中日钢结构规范材料强度对比见表2,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规范钢结构材料选用JIS标准时, 若二次设计, 强度设计值可放大1.1倍。

   中日钢结构规范荷载对比见表3。

图4 中国规范设计流程

   图4 中国规范设计流程

    

图5 日本规范设计流程

   图5 日本规范设计流程

    

   中日钢结构规范材料强度对比表2


材料
板厚
/mm
屈服强度
/ (N/mm2)

强度设计值/ (N/mm2)

非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

抗拉
强度
抗剪
强度
抗拉
强度
抗剪
强度

中国
规范
Q345
≤16
345
325
180 f/γRE fv/γRE

>16~35

195
170

>16~50

265
155

日本
规范

SN490B

<40
325 216 125 325 187

40~100
295 196 113 295 170

BCP325

<40
325 216 125 325 187

   注:γRE为承载力调整系数;f为抗拉强度;fv为抗剪强度。

2 中日规范设计流程对比

   根据中日设计特点, 将其设计流程进行整理, 中国钢结构规范设计是根据建筑物规模, 选择合适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但其控制指标 (层间位移角、偏心率、构件验算等) 相同, 对于超限结构, 需要专门确定结构性能目标, 进行补充计算, 具体计算流程见图4。图中抗规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 高钢规即《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2015) 。

   中日钢结构规范荷载对比/ (kN/m2) 表3


功能
荷载工况 模型C1
模型J1

非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

屋顶

恒荷载
7.3 7.3 7.3

活荷载
2.4 2.4 1.3

商业店铺

恒荷载
4.5 4.5 4.5

活荷载
2.4 2.4 1.3

饮食店铺

恒荷载
5.8 5.8 5.8

活荷载
1.8 1.8 0.8

停车场

恒荷载
4.1 4.1 4.1

活荷载
2.9 2.9 1.5

楼梯

恒荷载
2.2 2.2 2.2

活荷载
3.2 3.2 2.1

    

   日本钢结构规范设计是根据建筑高度、偏心率和高宽比选择不同的计算内容和控制目标, 具体计算流程见图5。

3 中日规范地震作用及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3.1 抗震设防标准对比

   中国抗震设计中, 抗震设防标准由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参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 (重现期为475年) 的地面峰值加速度PGA, 中国抗规抗震设防烈度和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表4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9

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值
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

    

   在日本抗震设计中, 认为地震对结构的破坏更多取决于地震输入的能量, 而与能量最直接相关的是地面峰值加速度PGA, 日本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的地震地面加速度值 (等同于重现期475年的地震) 为0.5m/s2, 经换算后日本绝大多数地区对应的地面加速度值为0.3g~0.4g, 甚至更高。

   日本钢结构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抗震设防烈度, 也没有明确规定建筑的重要性, 仅通过标准剪力系数C0和地震区域系数Z反映抗震设防标准。日本采用的C0基本相同, Z取值范围为0.7~1.0, 大多数地区取0.9和1.0。

   综上可见, 日本地震水准相当于我国抗震设防烈度8度 (0.30g) 与9度之间, 本文中国规范地震作用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 (0.30g) 计算, 并与按日本抗震方法计算后的结果进行对比。

3.2 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中国抗震设计采取两阶段设计以实现三水准设防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即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 (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多遇地震) 影响时, 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 可以将结构视为弹性体, 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 (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设防地震) 影响时, 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 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范围内;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 (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罕遇地震) 影响时, 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 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以免倒塌。

   两阶段设计指的是: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 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验算, 这样既满足了第一水准烈度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 又满足第二水准的损坏可修的目标。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到第一阶段设计, 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第二阶段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对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以及有专门要求的建筑, 进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具体流程可见图4。

   日本《建筑基准法》 (BSL) 中的抗震设计有容许应力设计法[1]、极限承载力设计法[2,3]、基于动力分析的抗震设计法[4]、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设计法[5]。无论采取何种设计法, 都需遵循以下原则:1) 在使用年限中, 对于经常发生的小震和中震, 允许建筑物出现小裂缝等不影响性能的非常轻微的损害, 旨在保证建筑物仍能正常使用, 同时也保护建筑物的价值;2) 在发生极其罕见的大震时, 防止房屋倒塌, 旨在保护人民的生命 (第一水准强度地震作用下, 要求结构几乎不遭受破坏, 主体结构保持弹性, 地震后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强度地震作用下, 要求结构不倒塌或不产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破坏) 。

   本文主要讲述容许应力设计法。日本的《建筑基准法》 (BSL) 规定, 第一水准为30年超越概率50%的地震 (重现期为43年) , 第二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 (重现期约475年) 。故一次设计为弹性反应谱的承载力验算, 采取容许应力设计法, 即:短期应力≤短期容许应力;二次设计为根据建筑物的规模, 对设计方法进行分类, 对部分建筑进行保有耐力设计 (见图5的路径3) :

   QuQun (1)

   式中:Qu为各楼层的保有水平耐力, 《建筑基准法》 (BSL) 原则上要求通过结构推覆分析 (Pushover Analysis) 确定结构各层的保有水平耐力, 其值为各楼层层间位移角至1/75时楼层的抗侧承载力;Qun为必要保有水平耐力 (即结构在大震下作弹性反应时的地震楼层剪力Qud考虑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的降低效应和结构构件在建筑平面与立面的不规则性引起的增大效应后的楼层地震水平剪力, 详见3.3节) 。

   其他建筑通过放大地震力、层间位移限值、刚性率或偏心率来保证二次设计, 其具体计算流程及范围见图5, 图中未提到的高度超过60m的建筑, 要按照《建筑标准法》 (BSL) 实施令第36条第4项的规定, 不是依据容许应力设计法及极限承载力设计法, 而是要用另外规定的、更详细的方法对结构进行详细计算、确保其安全性, 并规定设计结果要经过大臣 (相当于建设部部长) 的认定。

   中日地震作用及控制目标对应情况如表5所示。

3.3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对比

   中国抗震规范中, 对于高度低于40m的规则结构在第一阶段设计时, 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中日地震作用及控制目标对应表5


比较项次
中国规范 (8度 (0.30g) ) 日本规范

设防地震
加速度值
重现期475年的地震地面加速度值PGA=0.3g 相当于重现期475年的地震地面速度值0.5m/s, 换算为PGA=0.3g~0.4g

抗震设计方法
三水准两阶段设计 两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
地震作用
重现期50年的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24 相当于重现期43年的地震标准剪力系数
C01≥0.2

第二阶段
地震作用
重现期475年的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1.2 相当于重现期475年的地震标准剪力系数C02≥1.0

第一阶段
承载力验算
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容许应力设计法地震组合为短期效应

第一阶段
层间位移角限值
1/250 1/200, 非结构构件不显著损伤时为1/120

第二阶段
层间位移角限值
1/50 实际工程中常取1/100

    

图6 地区地震系数Z的分布[3]

   图6 地区地震系数Z的分布[3]

    

图7 建筑物的振动特性系数[1]

   图7 建筑物的振动特性系数[1]

    

图8 楼层剪力分布系数Ai[1]

   图8 楼层剪力分布系数Ai[1]

    

   {FEk=α1GeqFi=GiΗij=1nGjΗjFEk (1-δn) ΔFn=δnFEk (2)

α1={(0.45+η2-0.450.1Τ)αmax(Τ0.1)η2αmax(0.1<ΤΤg)(ΤgΤ)γη2αmax(Τg<Τ5Τg)[η20.2γ-η1(Τ-5Τg)]αmax(5Τg<Τ6.0)(3)

   式中:FEk为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α1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取值见式 (3) ;Geq为结构等效重力荷载;Fi为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Hi, Hj分别为质点i, j的计算高度;Gi, Gj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 j的重力荷载代表值;δn为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αmax为地震影响系数;η1为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2为阻尼调整系数;T为结构自振周期;Tg为结构特征周期;γ为衰减指数。

   日本抗震规范中, 楼层i水平地震作用Qi由式 (4) 计算:

Qi=Cij=inWjCi=ΖRtAiC0(4)

   其中:

Ai=1+(1αi-αi)2Τ1+3Ταi=j=1nWji=1nWiRt={1.0(Τ<ΤC)1-0.2(ΤΤC-1)2(ΤCΤ2)1.6ΤCΤ(Τ>ΤC)

   式中:Qi为楼层i的地震层剪力;Ci为楼层i的地震层剪力系数;C0为标准水平地震作用剪力系数, 一次设计时取 0.2, 二次设计时取1.0 以上;Z为地区地震系数 (图6) ;Rt为建筑物的振动特性系数 (图7) ;Ai为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沿高度方向分布系数 (图8) ;αi为结构最上部至楼层i的重量之和与地上部分全部重量的比值, 其中j=1nWj为楼层j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地震力计算用活荷载) 之和;i=1nWi为建筑物总的质量;T为结构自振周期;Tc为场地特征周期, 第一种场地取0.4s, 第二种场地取0.6s, 第三种场地取0.8s。

   二次设计的必要保有水平耐力Qun计算公式为:

   Qun=DsFesQud (5)

   式中:Qud为大震下结构弹性反应时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 依据式 (4) 计算, 且C0=1.0;Ds为结构特性系数, 表示由结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的地震力降低系数, 由结构的框架等级、支撑类别及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决定, 取值由表6确定;Fes为形状系数, 是由偏心率Re和刚性率Rs分别确定的FeFs的乘积, 取值由表7确定。

   结构特性系数Ds取值表6


支撑
框架
BA
或者
βu=0

BB
BC

βu
0.3
0.4<βu
≤0.7
βu
>0.7
βu
≤0.3
0.4<βu
≤0.5
βu>
0.5
FA* 0.25 0.25 0.3 0.35 0.3 0.35 0.4

FB*
0.3 0.3 0.3 0.35 0.3 0.35 0.4

FC*
0.35 0.35 0.35 0.4 0.35 0.4 0.45

FD
0.4 0.4 0.45 0.5 0.4 0.45 0.5

   注:FA, FB, FC, FD表示框架等级;BA, BB, BC表示支撑群类别;*表示梁柱连接节点域以及框架梁的整体稳定都以满足条件为前提;βu为支撑水平分担率。

   Fe值及Fs表7  


偏心率Re
Fe 刚性率Rs Fs

Re≥0.15
1.0 Re≥0.6 1.0

0.15<Re≤0.3
直线插值 Re<0.6 2.0- (Re/0.6)

Re>0.3
1.5    

    

   日本抗震规范中建筑物的振动特性系数Rt与标准剪力系数C01的乘积大致可相当于中国抗震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α, 选择我国第Ⅲ类场地土的第二组, 给出地震影响曲线对比见图9。可见, 选择8度 (0.30g) 地区与日本抗震规范对比比较合适, 中国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在下降段比较陡, 即下降较快, 按中国抗震规范计算的楼层数较低的建筑的地震作用较小, 随着高度增加, 按日本抗震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超过中国抗震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

图9 中日规范第一阶段等效地震影响系数对比图

   图9 中日规范第一阶段等效地震影响系数对比图

    

4实例模型C1与模型J1的对比

4.1 地震作用对比

   中国地震参数及日本地震参数对比见表8。中国抗震规范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其自振周期见表9, 可见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为0.993 0/1.076 4≈0.923>0.85, 不符合中国抗震规范的要求。

   中国地震参数及日本地震参数对比[6,7,8]表8


中国地震参数
日本地震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0.30g) 地震区域系数 Z=1.0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用途系数 I=1.0

场地类别
Ⅱ类 地盘类别 第2种地盘,
TC=0.60s

特征周期/s
0.4 设计用一次
固有周期
T=0.769s

结构阻尼比
0.04 设计用一次固有
周期计算办法
估算

第一阶段地震影响
系数最大值αmax
0.24 振动特性系数 Rt=0.98

第二阶段地震影响
系数最大值αmax
1.2 标准剪力系数
(一次设计用)
C01=0.2
    标准剪力系数
(二次设计用)
C02=1.0

    

   中国抗震规范计算结构自振周期表9


振型
周期/s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T)

1
1.076 4 0.01+92.54 7.45

2
1.035 2 99.87+0.03 0.10

3
0.993 0 0.12+6.69 93.19

    

   地震作用下模型C1, J1的楼层剪力及重量见表10及图10, 11。

图10 模型C1, J1地震楼层剪力对比

   图10 模型C1, J1地震楼层剪力对比

    

图11 模型C1, J1楼层累计重量对比

   图11 模型C1, J1楼层累计重量对比

    

   模型C1, J1地震楼层剪力及重量/kN 表10   


楼层

模型C1
模型J1

Vex
Vey 累计重量 V 累计重量

6
9 031.99 8 523.91 48 583.999 19 550.1 53 653

5
13 182.04 12 334.98 84 325.315 28 697.8 95 850.2

4
15 866.44 14 853.47 119 455.472 34 749.5 131 517.8

3
17 965.19 16 807.83 150 963.489 39 071.7 163 687

2
19 726.7 18 470.43 182 604.028 42 454.6 196 593.2

1
20 536.96 19 270.62 209 305.366 44 868.1 230 141.3

   注:Vex, Vey分别为模型C1在X, Y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V为模型J1的楼层剪力。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中国抗震规范与日本抗震规范计算的楼层重量相当, 但日本抗震规范一次设计的地震作用大于中国抗震规范, 主要是由于周期的差别, 日本抗震规范周期直接采用简化公式计算, 中国抗震规范用动力学方法计算特征周期, 中国抗震规范的中梁、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均小于日本抗震规范, 模型J1的周期小于模型C1的周期, 模型J1在平台段时, 模型C1已在下降段, 并且中国抗震规范反应谱的下降速度比日本抗震规范快。

4.2 整体性能指标对比

   模型C1按照中国规范进行整体性能指标计算, 地震作用下模型C1, J1的层间位移角见表11及图12。

   模型C1, J1层间位移角表11


楼层

模型C1
模型J1

X
Y X X

6
1/722 1/486 1/440 1/381

5
1/577 1/462 1/346 1/305

4
1/531 1/445 1/314 1/282

3
1/422 1/350 1/285 1/255

2
1/446 1/365 1/306 1/281

1
1/679 1/577 1/459 1/370

    

图12 模型C1, J1层间位移角

   图12 模型C1, J1层间位移角

    

   模型C1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见表12及图13, 可见Y向正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楼层扭转位移比大于1.2, 属于一项超限项。模型J1没有计算扭转位移比。

   模型C1的楼层侧向刚度比 (表13) 满足中国抗震规范要求。模型J1没有计算楼层侧向刚度比。

图13 模型C1扭转位移比

   图13 模型C1扭转位移比

    

   模型C1扭转位移比表12


楼层

X
Y

正偶然偏心
负偶然偏心 正偶然偏心 负偶然偏心

6
1.03 1.02 1.05 1.03

5
1.02 1.02 1.28 1.16

4
1.02 1.02 1.28 1.17

3
1.02 1.02 1.28 1.18

2
1.02 1.02 1.27 1.18

1
1.02 1.02 1.27 1.19

    

   模型C1楼层侧向刚度比表13


楼层
X Y

6
1/722 1/486

5
1/577 1/462

4
1/531 1/445

3
1/422 1/350

2
1/446 1/365

1
1/679 1/577

    

   从整体性能指标比较可以看出, 本实例模型有一项指标 (扭转位移比) 超出中国抗震规范的超限建筑限值。

4.3 构件承载力验算对比

   中日规范构件承载力验算分别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与容许应力设计法。选取典型构件进行验算, 结果如表14所示。

   构件承载力验算对比表14


构件

应力比
C1J1

模型C1
模型J1

0.42 0.62 0.677 0

0.41 0.80 0.512 5

    

4.4 梁柱节点计算对比

   中日规范中关于节点的计算方法有比较大的差异, 不好进行量化对比, 本节仅列出中日规范在梁柱节点中的计算内容。

   中国抗震规范梁柱节点验算的主要内容有:1) 节点连接验算:强度验算, 采用小震内力组合计算;节点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构件承载力设计值;2) 节点域抗剪承载力验算;3) 节点域腹板局部稳定验算;4) 抗震承载力验算:强柱弱梁验算ΣWpc (fyc-N/Ac) ≥ηΣWpbfyb其中Wpc, Wpb分别为交会于节点的柱和梁的塑性截面模量;fyc, fyb分别为柱和梁的钢材屈服强度;N为地震组合的柱轴力;η为强柱系数;Ac为框架柱的截面积;5) 节点连接的抗震设计: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屈服承载力。

   日本抗震规范梁柱节点验算的主要内容有:1) 弯矩承载力验算:连接部位塑性承载力设计值大于构件塑性承载力设计值;抗剪承载力验算;连接的承载力验算:强度验算;2) 节点域屈服承载力验算:节点域屈服承载力大于节点域弯矩;3) 主梁弯矩承载力比ΣMpc/Σmin{1.5Mpb, 1.3Mpp}=1.2≥1;4) 保有承载力连接的验算:弯矩、剪力的验算;5) 节点域全塑性承载力比, 根据构件的全塑性承载力比及其最小值与节点域的全塑性承载力之比, 确定先行屈服构件, 保证其不发生在节点域上。

   由上述可知, 中日规范梁柱节点验算内容大致相同, 但具体计算公式有些差别, 另外, 日本抗震规范中有节点域全塑性承载力比, 根据构件的全塑性承载力比及其最小值与节点域的全塑性承载力之比确定先行屈服构件, 保证其不发生在节点域上, 这一点值得中国抗震规范学习。

4.5 中国抗震规范第二阶段设计及日本抗震规范二次设计对比

   中日规范静力推覆分析方法与计算内容均不相同, 中国规范依据美国FEMA 356标准, 通过推覆分析建立结构的能力谱与需求谱曲线, 得到结构在大震下的结构性能点, 从而推定结构在大震下的性能, 控制大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1/50。

   而日本抗震规范则首先以最大层间位移角1/75为结构的极限状态, 以通过推覆分析得到结构的层间剪力作为结构的保有耐力, 大震下的地震力为必要保有耐力, 从而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按中国抗震规范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从X+向和Y+向两个方向对模型C1进行Pushover分析, 图14绘制了两个推覆方向的能力谱曲线、需求谱曲线和性能点。对应两个方向结构体系性能点处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见图15。表15列出了模型C1静力推覆分析计算结果。综合图表数据可以看出, 大震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小于1/50, 满足中国抗震规范的要求。

图14 需求谱能力谱曲线

   图14 需求谱能力谱曲线

    

图15 推覆性能点处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曲线

   图15 推覆性能点处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曲线

    

   模型C1静力推覆分析计算结果表15


推覆方向
顶点位移/mm 基底剪力/kN 最大层间位移角

X
294.3 113 724.2 1/80

Y
380.5 120 222.7 1/74

    

   日本抗震规范按X+方向施加作用力, 质心位置层间位移角达到1/75时的层间剪力为保有水平承载力, 其计算结果见表16。

   模型J1保有水平承载力计算结果表16


Ds Fe Fs Fes Qud
/kN
Qun
/kN
Qu Qud /Qun 判定

6
0.25 1.0 1.0 1.0 89 987.2 22 496.8 30 854.8 1.37 OK

5
0.25 1.0 1.0 1.0 134 618.0 33 654.5 46 015.0 1.36 OK

4
0.25 1.0 1.0 1.0 166 309.9 41 577.4 56 780.0 1.36 OK

3
0.25 1.0 1.0 1.0 190 316.4 47 579.1 64 935.2 1.36 OK

2
0.25 1.0 1.0 1.0 211 061.3 52 765.3 71 981.9 1.36 OK

1
0.25 1.0 1.0 1.0 221 418.7 55 354.6 75 500.5 1.36 OK

    

5实例模型C2与模型J1的对比

5.1按中国抗震规范调整后模型C2与模型J1的经济指标对比

   由于按中国抗震规范进行设计, 构件的安全储备高于按日本抗震规范计算的相应安全储备, 故按照构件设计应力比相匹配的原则, 对模型C1进行截面优化, 优化后的为模型C2, 其与模型J1主要截面对比见表17, 经济指标对比见表18。

   模型J1, C2构件截面表17


构件
种类
楼层 构件
编号

截面

模型J1
模型C2

钢梁

屋顶
~6

GX1
HN700×250×12×22 HN700×200×14×18

GY1
HN700×350×14×28 HN700×300×14×22

5

GX1
HN800×300×14×22 HN800×250×14×18

GY1
HN800×400×16×32 HN800×300×14×20

4

GX1
HN800×300×14×28 HN800×250×14×18

GY1
HN800×400×16×32 HN800×300×14×20

3~2

GX1
HN900×300×16×28 HN900×300×16×20

GY1
HN900×400×16×28 HN900×350×16×22

钢柱

6~4
C1 700×700×25 600×600×20

3~2
C1 700×700×28 600×600×22

    

   模型J1, C2主构件经济指标表18


模型
模型J1 模型C2 C2J1

用钢量/ (kg/m2)
92 68 0.74

    

5.2大震性能对比

   为了更好地对比中国抗震规范设计的结构和日本抗震规范设计的结构之间的差别, 将模型C2与模型J1分别按日本抗震规范进行二次设计、按中国抗震规范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根据规范要求, 选取3条地震波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包括1条人工波和2条天然波。表19列出了模型J1, C2楼层位移包络值对比, 图16为模型J1, C2楼层位移对比曲线, 可以看出模型J1的楼层位移小于模型C2的。

图16 模型J1, C2楼层位移对比曲线

   图16 模型J1, C2楼层位移对比曲线

    

图17 模型J1, C2层间位移角对比曲线

   图17 模型J1, C2层间位移角对比曲线

    

图18 模型J1, C2层间剪力对比曲线

   图18 模型J1, C2层间剪力对比曲线

    

   表20列出了模型J1, C2在大震弹塑性分析时层间位移角包络值对比, 图17为模型J1, C2层间位移角对比曲线, 可以看出模型J1的层间位移角小于模型C2的。

   模型J1, C2楼层位移表19


楼层

大震弹塑性楼层位移/mm
J1C2

模型J1
模型C2

X
Y X Y X Y

1
21.31 27.62 34.32 40.81 0.62 0.68

2
55.39 74.25 77.54 96.91 0.71 0.77

3
90.27 124.02 129.95 160.02 0.69 0.78

4
129.74 179.56 185.51 226.61 0.70 0.79

5
167.22 229.04 233.94 277.97 0.71 0.82

6
194.66 275.10 274.43 311.42 0.71 0.88

7
209.37 316.83 304.82 333.38 0.69 0.95

    

   模型J1, C2层间位移角表20  


楼层

层间位移角
J1C2

模型J1
模型C2
X Y X Y X Y
1 1/211 1/163 1/13 4/441 0.62 0.68

2
1/132 2/193 3/29 1/80 0.75 0.83

3
3/364 3/271 7/58 4/281 0.69 0.78

4
1/112 4/349 1/80 3/203 0.71 0.78

5
1/114 1/89 8/693 8/675 0.76 0.95

6
1/152 4/381 7/744 5/536 0.70 1.13

7
3/757 4/413 1/132 2/271 0.52 1.31

    

   表21列出了大震弹塑性分析时, 模型J1, C2层间剪力包络值对比, 图18为模型J1, C2层间剪力对比曲线, 可以看出模型J1的层间剪力大于模型C2, 模型J1的X向基底剪力是模型C2的1.18倍, 模型J1的Y向基底剪力是模型C2的1.31倍。

   模型J1, C2层间剪力表21


楼层

层间剪力/kN
J1C2

模型J1
模型C2

X
Y X Y X Y

1
91 168.34 101 134.63 76 991.21 77 399.82 1.18 1.31

2
87 721.87 99 357.95 74 245.01 73 790.84 1.18 1.35

3
80 758.64 92 356.14 69 642.29 63 899.41 1.16 1.45

4
73 592.35 83 704.48 61 062.84 57 397.61 1.21 1.46

5
62 685.11 69 132.69 51 051.00 45 242.68 1.23 1.53

6
42 912.04 52 114.73 36 934.55 37 289.20 1.16 1.40

7
6 737.15 12 415.58 8 590.00 7 458.29 0.78 1.66

基底剪力
91 168.34 101 134.63 76 991.21 77 399.82 1.18 1.31

    

6 结论

   (1) 中日规范均采用了两阶段抗震设计, 日本规范的抗震设防水准总体高于中国规范的抗震设防水准。

   (2) 第一阶段设计, 中国抗震规范对层间位移的要求比日本抗震规范严格;第二阶段设计, 日本抗震规范概念更清晰, 操作更方便, 可直接进行计算, 控制目标明确, 值得借鉴。而中国抗震规范采取弹塑性分析, 控制层间位移角的做法操作不方便, 且难以定量判断是否正确。

   (3) 计算大震作用时, 日本抗震规范根据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地震力折减系数, 概念非常简洁, 也更符合抗震的基本原理。

   (4) 中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平台段比日本抗震规范高, 但平台段比日本抗震规范短, 下降速度更快, 故对短周期结构, 中国抗震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可能较大, 但对长周期结构, 中国抗震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更小。事实上, 日本抗震规范采用简化法计算自振周期, 比中国抗震规范采用动力法计算的周期小, 故总体来说, 日本抗震规范的计算地震 作用大于中国抗震规范。

   (5) 中日规范的钢结构构件验算分别采取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容许应力设计法, 计算结果接近。

   (6) 中日规范的节点验算内容大致相同, 日本抗震规范更注重地震作用下构件与节点的相对屈服顺序的控制。

 

参考文献[1] 孙玉平, 赵世春, 叶列平. 中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J]. 建筑结构, 2011, 41 (5) :13-19.
[2] 蔡益燕. 日本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初探[C]// 钢结构工程研究 (九)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 (ISSF—2012) 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 2012.
[3] 田福胜, 高琳. 日本建筑抗震标准的变迁和现行的抗震标准[J]. 建筑结构, 2012, 42 (3) :152-157.
[4] 孙玉平, 叶列平, 赵世春, 等. 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震抗震验算的保有耐力计算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 2011, 32 (9) :65-74.
[5] 徐培蓁, 叶列平. 日本《基于能量抗震设计规程》介绍[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0, 32 (3) :59-67.
[6] 沈麒, 杨沈.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2, 34 (4) : 102-106.
[7] 孙凤利, 许金凤. 中日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比较[J]. 华南地震, 2010, 30 (4) :76-81.
[8] 蒋中华. 日本建筑物抗震技术研究[J]. 山西建筑, 2015, 41 (20) :37-38.
Comparison of steel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examples under Chinese and Japanese standards
Wang Lijun Lu Lijie Yu Haiqun Tan Jinpeng Zhao Liang Feng Demin Liu Longjun
(Huachengbo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Beijing Huaxin Current Structure Design Co., Ltd.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Technology Department Division of Fujita Tokyo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structural design standards in steel structural design, a 6-story steel structure commercial building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Chinese and Japanese steel structure design standards were used to design the steel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design processe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under two standard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seismic actions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indices of the structure, the performance indices of the components, the conn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des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rare earthquak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under Chinese and Japanese steel structure standards,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emphases on different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eywords: Chinese and Japanese standards; steel structure; design flow; failure mechanism;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1846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