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在清泰水厂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陈辉 方榕华 王剑俊
单位: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清泰水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创建思路、工作方法、阶段性成果以及经验体会,突出强调了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的必要性和实用性。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降低了水厂的风险等级,提高了水厂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给水厂双重预防风险管控隐患治理
作者简介:陈辉,男,1990年出生,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备运维、安全管理。通讯处:310016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19号电话:15959028755 E-mail:625316915@qq.com;

 

0前言

近年来全国工矿企业、行业单位发生多起因风险意识薄弱、隐患整改不到位不及时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危办[2016]11号),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一套高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而通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能有效解决安全管理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本质、重因素轻系统、重事后轻源头”的问题,从人、机、环、管等多方面根源性要素入手,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源头防范及综合治理,全方位系统性管控安全生产风险和事故隐患,从而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在此背景之下,为了在市政公用行业内探索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017年清泰水厂作为杭州市双重预防工作第一批创建试点单位,在杭州市城投集团和水务集团的领导下开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1 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

1.1 风险与隐患的基本概念

风险不等同于隐患,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是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价。隐患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并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控而进行消除的。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指导思想是“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调关口前移,在事故发生之前设立两道“防火墙”;最终目标是引导所有参与工作的人采取积极主动的做法,提前识别身边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并对其实施有效的预防性管理行动,从而减少隐患的产生并杜绝事故的发生。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图1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gerous source and accidents

1.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序开展,首要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专班和工作制度,并长效运作,工作组成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管理骨干及重要岗位员工。以清泰水厂为例,制定了《清泰水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制度》,并成立工作小组,厂长亲自主持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副厂长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制水、化验、维修班组负责本班组的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生产技术科负责全厂生产作业任务、设施设备方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协助制定灾害性天气及作业环境的安全管控措施,指导各作业班组做好双重预防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岗位人员、作业环境及职业健康方面的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实现一线员工参与到双重预防相关工作中,有效推动了双重机制落地工作。

1.3 全面开展风险辨识

根据水厂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及设备特点,成立了9个专业小组对各项生产作业任务、设施设备、岗位人员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同时尝试了多种风险评估方法。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LEC法、SEP法等,均属于对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过度依赖辨识人员的经验判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在水厂的推行难度较大,故清泰水厂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求对八大危险作业的分类、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水厂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符合水厂实际的风险评价方法,将本单位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并引入了动态叠加和综合评估策略。风险等级按照危害程度强弱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4个等级,并依次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标识。

1.4 实现风险分级管控

研究表明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能够实现对危险的消除。因此需要根据风险辨识的结果,划分风险及管控级别,进一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系数较高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进行重点管控,必要时通过技改手段消除危险因素,确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例如,根据首轮风险辨识结果,氯库被列为重大风险等级,我们通过申报年度技改项目进行了以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从根本上消除了重大危险源。原加药间值班室位于二楼,楼梯较为陡峭且部分暴露于室外,在夜晚和雨雪天气下行走易发生摔跌伤害。针对员工辨识出的这一较大风险,我们通过优化巡检线路和值班点布局,进行了值班室移位改造,有效提高了员工巡检作业的安全性。同样对于进水泵房楼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利用泵房改造机会对楼梯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作,较好解决了历史难题。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是一个PDCA循环的动态过程,当发生工艺调整、技术改造、人员变动等情况,均需要进行新的风险辨识和评估,并调整完善管控措施。

1.5 建立风险告知制度

建立安全风险告知制度对加强员工的作业安全性、提升安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样性的风险告知方式,便于相关员工掌握作业任务涉及的危险源、可能演变的隐患、作业规范以及防范与应急措施。目前清泰水厂通过双重预防工作操作平台实现对日常巡检、设备检修的风险告知和安全提醒。针对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任务,如临水作业、高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在作业场所设置必要的风险告知牌、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器材及应急工具,进一步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安全管控能力。

1.6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过程,它与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目前清泰水厂的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分为定期排查与随机检查两种形式,定期排查是按照三级巡检制度开展,随机检查则面向全体员工,鼓励全员参与。

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包含排查、报单、接单处理、验收等环节,我们依托于双重预防工作操作平台,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将整个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全部在手机APP上实现统一平台上的可视化管控。根据生产管理特点,全厂共设置了68个巡更点、180个设备评估单元以及17条巡检线路,并制定了相应的巡检频次、巡检要点和评判标准,纳入计算机后台管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巡检人员只要通过双重预防工作操作平台上报相关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评估等级,并显示在设备实时状态平面图和问题清单上。接单人员上网接单,对隐患问题进行治理,治理完毕后,同样上报处理结果并提请验收。验收采取三级验收制度,不同等级的隐患问题必须由不同级别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消单。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2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成果

在风险辨识方面,清泰水厂作为双重预防试点单位以来,学习了多种方法对各项生产作业任务、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岗位人员等方面进行数轮风险辨识,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数据,对指导后续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对清泰水厂159项作业任务,3 275项作业步骤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最终辨识出重大风险1项,较大风险41项,一般风险29项,低风险88项,其中一项重大风险源氯库,经过技术改造,已经彻底消除。

在隐患治理方面,2019年1月至10月清泰水厂实现了13 935次的隐患排查,共计发现隐患数1 394次,隐患排查效果较好,平均每百次排查发现隐患11起,有效遏制了事故的发生。如对不同场所发现的隐患数(如图3所示)分析,可进一步确定管控重点和管控措施。膜处理车间及排泥水车间排查出的隐患分别达到了239~396次,在供水高峰期间,通过调整巡检频次、优化巡检要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主动维护措施,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

图2 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流程

图2 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流程

Fig.2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process of hidden troubles managements

图3 2019年度不同作业场所隐患次数

图3 2019年度不同作业场所隐患次数

Fig.3 The hidden troubles in different workplace in 2019

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开发了双重预防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手机APP操作平台(如图4所示),不仅为水厂员工提供了一套新的、更便捷的管理手段,也为双重预防机制落地到基层班组、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其主要功能有:设备状态实时平面图、人员风险等级提醒、通知公告、点巡检、随手拍、计划检修、临时任务、考勤签到、题库答题、积分鼓励计划等。其中,积分鼓励计划是为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双重预防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每一次巡检任务、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检修作业、验收、答题、签到等参与性工作均可获得一定积分,产生的积分在年底直接与绩效奖金挂钩兑现,大大提高了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使双重预防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从统计数据(如图5所示)可以发现,实施积分鼓励计划以后,全厂排查整改隐患问题的数量、问题处理及时率、任务完成有效率都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作为典型经验,该系统还在集团系统其它单位得到了推广运用。

图4 双重预防工作操作平台

图4 双重预防工作操作平台

Fig.4 The operation platform for the dual prevention

图5 2019年隐患问题处理情况

图5 2019年隐患问题处理情况

Fig.5 The treatment situation of hidden troubles management

3 小结

双重预防机制在清泰水厂的运行实践,促进了员工风险意识的建立,使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由原来的“查隐患防事故”向“控风险治隐患”转变,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营造了一个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级员工也在此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同时风险辨识与评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消除了重大危险源。积极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开发了双重预防工作信息系统,实现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从而提高了水厂的本质安全水平。当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完善,特别要重视数据积累、统计分析及成果转化,提高信息平台的智能化和实用化水平,保持双重预防机制的长效运行。

 

参考文献[1]靳建顺.同煤集团选煤厂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11):8,69-72,76.

[2]廖占权,张海波,廖嫣然.粮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26(1):30-33.

[3]张玎.矿井安全隐患识别及其闭环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in Qingtai water treatment plant
Chen Hui Fang Ronghua Wang Jianjun
(Hangzhou Water Group Co.,Ltd.)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Qingtai water treatment plant,apilot unit of dual prevention work in Hangzhou,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ideas,working methods,staged results and experience,highlighting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agood atmosphere of full particip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which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risk level of the water plant and improved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water plant.
Keywords: Water treatment plant; Dual prevention; Risk management; Hidden danger management;
179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