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后不同植筋深度植筋梁的剩余寿命分析

作者:庞玉松 陈培 邢婷婷 蔡玉康 魏兴磊 董成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顺驰新地置业有限公司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摘要:植筋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界的连接锚固技术。通过对植筋深度分别为20d, 25d, 30d (d为植筋直径) 的混凝土植筋梁进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研究, 引入了残余应变和损伤变量的概念, 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表明:裂缝多出现在疲劳加载前的静载阶段, 疲劳损伤主要发生在前50万次加载过程;增大植筋深度可减小梁的疲劳损伤;基于残余应变建立植筋梁累计损伤方程, 计算出损伤量后, 已知植筋深度可对植筋梁的剩余疲劳寿命做出定量计算。
关键词:混凝土 梁 植筋深度 疲劳荷载 疲劳寿命
作者简介: 庞玉松, 硕士研究生, E-mail:1911293978@qq.com; 陈培, 讲师, E-mail:chenpeisn@hebut.edu.cn;
基金: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 (CXZZSS2017029);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梁设计

本次试验制作3根植筋混凝土梁, 编号P2, P4和P5。试验梁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 分2个阶段浇筑, 先浇段浇筑养护好以后进行钻孔植筋, 然后进行植筋梁后浇段的施工。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直径为25mm, 梁底通长筋和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直径为10mm, 箍筋间距为100mm, 植筋胶均采用FISEM390。试件尺寸和截面配筋如图1和图2所示。

1.2 加载程序

试验梁参数如表1所示, 本试验中植筋梁加载方式采用跨中集中力加载, 控制荷载为梁的极限荷载, 考虑试验设备的性能, 取疲劳上限Pmax=90k N, 疲劳下限为Pmin=50k N, 采用等幅非对称匀速的正弦波加载, 疲劳上下限均为压力。试验过程中疲劳试验和静载试验交互进行, 先进行静载试验, 当循环荷载加载到1万次、10万次、50万次、100万次、150万次时, 停机进行静载试验, 加载到200万次时做静载试验, 直至梁体破坏。本试验对混凝土、钢筋应变数据进行采集。

图1 植筋梁尺寸 (25d, 20d, 30d) Fig.1 Rebar-planting beam size

图1 植筋梁尺寸 (25d, 20d, 30d) Fig.1 Rebar-planting beam size

 

图2 植筋梁配筋Fig.2 Reinforcement of rebar-planting beam

图2 植筋梁配筋Fig.2 Reinforcement of rebar-planting beam

 

表1 试验梁参数Table 1 Test beam parameters   

表1 试验梁参数Table 1 Test beam parameters

2 试验现象

进行第1次静力加载时, P2, P4, P5开裂位置均在新旧混凝土施工缝处。在0万次静力加载时, 3根试验梁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和跨中附近出现了比较多的竖向裂缝, 至50万次加载上述位置裂缝继续发展并有新裂缝产生。之后50万~200万次疲劳加载, 试件并未出现明显裂缝发展。经过200万次疲劳循环、静力加载至破坏, P2在距离先浇段梁端头1m处梁底混凝土开始剥落, 植筋锚固失效, 为脆性破坏, 极限荷载为362k N;P4随荷载增加, 植筋端头附近出现横向或斜向受剪裂缝, 斜裂缝发展后期与竖向裂缝相交最终形成一个较大的裂缝, 极限荷载为296k N, 能明显看到梁的变形, 最大主裂缝贯穿梁高;P5裂缝发展最慢, 竖向主裂缝出现在植筋端头附近, 继续加载过程中裂缝向力作用点发展, 且施工缝的裂缝宽度始终比植筋端头裂缝大, 破坏时极限荷载为369k N。植筋梁裂缝如图3所示。

3 疲劳损伤分析

3.1 P5梁钢筋应力分析 (见图4)

从图4看出集中力加载作用下, 钢筋的应力随荷载的增加基本呈现线性变化。离钢筋端头距离越大应力就越大, 植筋的应力大于预置筋的应力, 卸载后预置筋的1号片和2号片的残余应力基本为零, 3号片的残余应力也很小。而植筋的残余应力要远远大于预置筋的最大残余应力, 为预置筋的8.18倍, 说明植筋的滑移要大于预置筋的滑移, 植筋胶与黏结界面具有蠕变特性, 黏结界面有蠕变损伤。且植筋的3个应变片的残余应力不同, 离植筋端头最远的残余应力最大, 说明承受的拉应力越大受到的蠕变损伤也越大。

3.2 混凝土应变分析

由图5可知2根梁经过疲劳循环后, 相同荷载下拉应变和压应变都会增大, P2, P4梁中和轴高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经过相同次数循环P4梁的受压区高度小于P2梁的受压区高度, 这是由于P2植筋深度大, 增加了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面, 黏结力大, 整体性能好, 相比于P4梁承受相同的荷载变形较小, 因此P2梁中和轴高度小于P4梁, 相同荷载下应变也较小。

图3 植筋梁破坏形态Fig.3 Failure modes of rebar-planting beam

图3 植筋梁破坏形态Fig.3 Failure modes of rebar-planting beam

 

图4 P5梁钢筋加载-卸载应力曲线Fig.4 Stress change curves of P5 beam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图4 P5梁钢筋加载-卸载应力曲线Fig.4 Stress change curves of P5 beam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如表2所示, 植筋梁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随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大, 在前10万次循环加载中, 受压区混凝土应变发展较快。在10万~50万次循环加载过程中, 增长速率变缓进入稳定变形阶段。在50万次循环后, 混凝土压应变增长速率稳定, 压应变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P4梁的压应变一直比P2梁的大, 而且在50万次后的线性增加阶段斜率大于P2梁的曲线斜率, 说明增加植筋深度, 混凝土分担的应力变小, 受到的疲劳损伤变小, 提高了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表2 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和循环次数关系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of concrete strain and cyclic number on compression of the edge   

με

表2 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和循环次数关系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of concrete strain and cyclic number on compression of the edge

3.3 植筋应变分析

对梁进行预定次数的疲劳加载后, 静载阶段测得的植筋端头的应变 (除去残余应变) 如图6所示, 由图6可以看出, P2梁和P4梁植筋应变与荷载为正比例函数关系, 而且曲线的斜率基本不变, 说明疲劳加载对植筋的疲劳损伤并不明显。P4梁的植筋应变-荷载曲线斜率大于P2梁的, 说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 P4梁的植筋应变要大于P2梁植筋应变, 这说明植筋深度增加, 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更好, 滑移变小, 植筋能更好地传递应力, 应力衰竭快, 应变也相应地减小。

4 植筋梁疲劳损伤理论分析

4.1 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理论

对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在加载前混凝土内部就已存在很多微裂缝, 在经过疲劳荷载作用下, 这些裂缝不断吸收能量, 混凝土内部产生新的微裂缝, 随着裂缝的增多混凝土内部损伤逐渐增多。当内部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 微裂缝开始发展, 逐渐变宽变长, 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变大, 纵向应变增大,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第1阶段, 开始混凝土的总变形增长较快, 随后其增长速度逐渐降低, 第1阶段占疲劳寿命的10%左右;在第2阶段, 混凝土的总变形随着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呈现出线性变化规律, 总变形增长速率为固定值, 此阶段大概占疲劳寿命的80%;在第3阶段, 混凝土的总变形和残余变形增长迅速, 混凝土很快发生破坏, 此阶段约占混凝土总疲劳寿命的10%。如图7所示。

图5 P2, P4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Fig.5 Normal section concrete strain of P2 and P4 beams

图5 P2, P4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Fig.5 Normal section concrete strain of P2 and P4 beams

 

图6 P2, P4梁植筋端头应变Fig.6 The strain at the rebar-planting ends of P2 and P4 beams

图6 P2, P4梁植筋端头应变Fig.6 The strain at the rebar-planting ends of P2 and P4 beams

 

图7 混凝土疲劳变形三阶段曲线Fig.7 The concrete fatigue deformation curve of three phases

图7 混凝土疲劳变形三阶段曲线Fig.7 The concrete fatigue deformation curve of three phases

 

按照0.1∶0.8∶0.1的次数比, 等幅疲劳变形三阶段方程为:

 

式中:ε为残余应变;εcu为静载极限应变;ν1, ν2, ν3为应变变化速率;x为循环次数与疲劳寿命的比值, x=n/N;εA为A点的混凝土残余应变;εB为B点的混凝土残余应变。哈尔滨建筑大学试验表明:当混凝土的循环次数达到疲劳寿命的0.9倍时, 混凝土的残余应变为0.4倍的极限压应变。因此取εAcu=0.4, 则上图B点的坐标为 (0.9, 0.4) 。

本试验加载的荷载应力水平比较低, 混凝土的压应变比较小, 并没有发生疲劳破坏, 假设疲劳寿命为N=200万次, 混凝土的应变只表现前两阶段的特性, 因此取前两阶段混凝土的残余应变进行分析:

 

根据式 (2) 可得, 只要确定A点的坐标即可确定曲线的斜率, 根据第3节的数据可知不同植筋深度梁的残余应变不同。综上可知频率对混凝土压应变影响不大。取P2, P4, P5梁的受压区的混凝土残余应变, 采用线性插值法得到n/N=0.1时各混凝土梁的受压区残余应变如表3所示。可根据表3拟合出εAcu与植筋深度的关系。

表3 残余应变与植筋深度的关系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of residual strain and planting depth   

表3 残余应变与植筋深度的关系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of residual strain and planting depth

用origin拟合的植筋深度与残余应变的线性关系为:

 

式中:α为植筋深度与钢筋直径的比值。

 

将式 (4) 和 (5) 代入 (2) 可得:

 

4.2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中最为经典的是PalmgrenMiner[7]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整个疲劳过程中, 疲劳损伤是可以线性累加的, 各个应力相互独立, 当疲劳累加到一定值就会发生疲劳破坏。

假设在某一应力水平下, 使结构发生疲劳破坏的加载次数为N1, 结构吸收的净功为W, 结构发生部分损伤的加载次数为n1, 结构吸收的净功为W1, 则有:

 

在另一应力水平下, 同样有:

 

对于任意应力水平下, 则有:

 

上述式子的W为结构达到破坏时所作用的总净功, 与应力水平无关, 是一个定值。在经过n次应力循环后, 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 有:

 

将式 (9) 代入 (10) 后得:

 

Palmgren-Miner线性累计准则在很多情形下和试验吻合较好, 且表达式简单, 因而被广泛应用。其他的线性理论[8]有:Lundberg理论、Langer理论、Sorenson理论等。

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可以粗略估算疲劳寿命, 但没有考虑各应力之间的影响, 且认为在应力低于疲劳极限时不会产生疲劳损伤。这样与实际会有偏差, 则要考虑对其进行修正, 主要的修正理论有:Corten-Dolan理论、Serensen理论、Henry理论。除线性理论和修正的线性理论外还有一些经验理论, 主要有:Valluri理论、Fuller理论、Levy理论、Manson理论、切线相交法理论等。

混凝土的残余应变指的是卸载后的应变反映了微裂缝的开展程度, 能更好地反映材料的损伤特性。线性累计损伤理论指每个循环加载对混凝土产生的损伤程度相同。定义一无量纲损伤变量:

 

本试验假设第二阶段B点已经发生破坏, 可得出边界条件x=0, D=0;x=0.9, D=1。

 

已知x=0, D=0条件, 再确定一点的位置即可确定该系数, x=0.9, ε/εcu=0.4, D=1代入 (13) 可得:

 

将式 (6) 代入 (13) 得:

 

以混凝土残余应变为变量, 建立累计损伤方程, 根据公式 (13) 知道混凝土残余应变就可计算损伤量, 植筋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就可反算出不同植筋深度梁的剩余疲劳寿命。

5 结语

1) 试验结果表明裂缝多出现在疲劳加载前的静载阶段, 裂缝的发展及新裂缝的出现集中在50万次的疲劳加载过程中。

2) 经历加载和卸载后, 植筋的残余应力大于预置筋, 表明植筋滑移大于预置筋, 体现了植筋胶的蠕变特性, 这一点在工程界应引起足够重视。

3) 增大植筋深度可以使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性能更好, 使得钢筋更好地传递应力, 混凝土承担的应力减小, 梁的疲劳损伤减小, 有效地提高了梁的整体性能。

4) 基于残余应变建立植筋梁累计损伤方程, 计算出损伤量后, 已知植筋深度时可对植筋梁的剩余疲劳寿命做出定量计算。

 

Remaining Life Analysis on Anchorage Beam Under Different Rebar Planted Depth After Fatigue Load
PANG Yusong CHEN Pei XING Tingting CAI Yukang WEI Xinglei DONG Ch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Sunco New Real Estate Co., Ltd. Hebei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Abstract: Rebar-plant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for connect anchor technology. Three rebar-planting beams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depths are tested, and the planting depth are respectively 15 d, 20 d, 25 d ( d is the diameter of rebar) , which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residual strain and damage variable and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search shows that:many cracks appear in the static load test phase, the fatigue damage of the beams mainly occur in the first500 000 times fatigue loading process; increasing planting depth can reduce the fatigue damage of the beam. After calculating the damage amount by cumulative damage equation based on residual strain of rebar-planting beam, planted depth is known for remaining fatigue life calculation of rebar beam.
Keywords: concrete; beams; rebar-planting depth; fatigue damage; fatigue life;
85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